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課題1.原子的構成新都區柏水中學 張良玉知 識 回 顧1.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 最小的粒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 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實心小球呢?你想象的原子是什么樣的?道爾頓原子模型 1803年湯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盧瑟福原子模型 1909年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近代科學原子論(1803年)原子模型: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英國化學家道爾頓(J.Dalton , 1766~1844)湯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美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電子,認為原子的模型為棗糕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α粒子散射實驗(1909年)——原子有核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實驗。英國科學家盧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模擬α粒子散射實驗科學家用a粒子束轟擊原子示意圖(a粒子很小且帶正電)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的結論1、許多α粒子直接穿過2、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3、少數α粒子發生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說明原子中存在體積較小且質量較大的而且帶正電的微粒說明原子中心存在著帶正電的極小的微粒且在原子內部還有帶負電的微粒原子兩部分模型圖原子的結構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還能再分原子三微粒模型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不帶電)核電荷數質子數=(+)( - )(+)問題:鐵、銅等金屬都是原子直接構成的,說明原子不顯電性,而原子中存在帶電荷的粒子(質子和電子),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呢?用手接觸鐵、銅等金屬是否會觸電?在原子中,由于質子(原子核)與電子所帶電荷數相等,但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閱讀P70表4—1得出討論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閱讀P70表4—2完成以下討論1、在原子中,下列微粒的關系如何?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3、原子的種類由什么決定A、核電荷數與質子數B、質子數與電子數C、質子數與中子數D、電子數與中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質子數=電子數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電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氫原子的中子數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質子數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1.原子的構成【教材分析】物質構成的奧秘一章是在初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空氣、氧氣和水的一些性質和變化后的又一重要內容,目的是從本質上向學生揭示化學變化的實質。本章的目的是:通過原子的結構、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讓學生知道元素的分類、元素的化合價及原子間相互反應的本質。。本課題的主要內容是:原子的構成,重點是原子模型的建構、原子構成及各微粒間的相互關系。難點是原子模型的建構。【學生分析】本課題知識較為抽象,,而學生既無抽象的思維基礎,更無抽象思維能力,是初三學生學習化學一大難點。【教學目標】1.建構原子模型2.掌握原子的構成,知道各微粒間的相互關系。【教學手段】多媒體演示【設計思路】通過多媒體演示引導學生建構原子模型;通過對教材表格的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弄清微粒間的相互關系。【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原子的構成 第二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知識回顧 讓學生完成學案上的知識回顧 學生練習 回顧以前的知識,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創設情景,提出猜想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原子模型大膽的猜想 前后左右同學進行合作討論,進行合理的猜想 通過學生的充分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 求知欲分析討論,形成結論 原子是由很小的帶正電的原子核與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 學生練習,鞏固原子是由兩部分構成的 初步形成原子的兩部分模型多媒體演示原子結構的發展史 歸納學生的猜想原子時圓環原子是空心球原子是實心球原子是有核實心球 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檢驗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讓學生對原子的結構有個初步的認識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金箔出現的不同情況 原子是由很小的 帶正電的原子核與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 學生對盧瑟福的實驗現象進行討論分析并得出結論 讓學生構建原子是的“兩部分”的結構模型。多媒體演示原子彈爆炸及原子內部結構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觀察圖片 得出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交流評價得出結論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引導學生得出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原子內部仍可以分為質子和中子 讓學生構建原子的“兩部分三微粒”結構模型。學生歸納:核電荷數=質子數多媒體展示 學生根據實際生活經驗完成我們多媒體上的問題 學生總結出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并歸納總結得出: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訓練1 讓學生分析教材表4-1 比較討論 讓學生歸納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練習 學生完成學案上的 練習題 教師及時糾正,加強學生掌握本節課的內容訓練2 讓學生分析教材表4-2后完成學案上的活動三 學生比較討論后,完成學案上的最后一個習題 讓學生強化鞏固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了解不是所有的原子都 有中子歸納小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完成課后習題,并相互進行交流評價 通過小結,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強化本節課的重點,從而建構原子模型板書設計課題1:原子的構成1、原子的構成2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教學反思: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我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引導學生猜想原子模型的時候略顯不足,部分學生有不知所從之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原子的構成(第一課時)學案活動一:溫故知新1、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活動二:原子的構成由α粒子轟擊金原子示意圖得出的結論:1、許多粒α子直接穿過,說明2、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說明3、少數α粒子發生偏轉,說明課堂練習:1、原子核( )A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 D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2、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 )A中子數 B電子數C中子數和電子數之和 D中子數和電子數之差3、 下列粒子:分子、原子、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帶正電的是: 帶負電的是:不顯電性的是: 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4、美國制成了第一臺磁冰箱,起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產磁冰箱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銪,銪元素的一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3,則核點核數為 ,質子數為5、關于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原子間有間隔 B、原子不能分C、原子在不停的運動著 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活動三:閱讀P70表4—2完成以下討論1、 在原子中,下列微粒的關系如何?A、 質子數與電子數B、質子數與中子數C、電子數與中子數1、 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3、原子的種類由 決定。課堂練習題:在原子中一定存在的粒子是( )A、質子 中子 B、質子 電子 C、中子 電子 D、質子 中子 電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化學優質示范課《原子的構成》_張良玉 00_00_00-00_50_15.flv 原子的構成.ppt 配套學案.doc 配套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