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科學專題十二 物質的結構與分類 第一節 構成物質的粒子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衢州)我國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已發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啟動。據科學家預測,月球的土壤中吸附著數百萬噸的氦(He一3),其原子核中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每百噸氦(He-3)核聚變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關于氦(He-3)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 B.相對原子質量為2 C.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原子的內部結構的知識。由題意可知,因為氦的質子數為2,根據“核電荷數一核內質子數一核外電子數”這一等式,我們可以輕易地得出選項A是錯誤的,其原子核外電子數應為2;再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核內中子數”,所以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應等于2+1=3,而判斷微粒結構示意圖是表示原子還是離子,這主要取決于原子與離子兩者的區別,對于原子來說,由于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綜上分析,本題的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解答:D 2.(金華)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10-15s)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測到的是( )。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過程 B.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的過程 C.氧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D.氧原子內部的質子、中子、電子的運動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審題能力以及原子與分子的區別這個知識點。題目特別提醒:應用這項技術,使“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分子與原子的最大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能否再分。如果,我們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看到氧原子內部的質子、中子與電子,則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也可以再分為比它更小的微粒,這與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這一原則相違背。 解答:D 二、遷移實踐題 3.(南昌)如右下圖所示,把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和無色氫氣的集氣瓶中間的玻璃片抽走,使兩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蕩),可觀察到A兩瓶中氣體的顏色很快趨于一致(兩種氣體不反應),而B中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觀察、對比實驗現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此題為策略開放性試題。題目給定的實驗現象、結論,要求從中得出微觀粒子的性質及物質的性質。解題的關鍵在于找出物質的性質、實驗現象與粒子的性質之間的關系。(1)用A、B兩種方法混合二氧化氮與氫氣,兩種氣體的顏色都能經過一段時間趨于一致,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即分子間存在間隔)。(2)以B的方式混合,達到顏色均勻一致,需要較長的時間,說明擴散的速率慢,這說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氫氣的密度大。 解答:(1)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氫氣大 (2)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或分子間存在間隔)(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4.(宜昌)生活中的下列現象,可用分子的知識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B.蔗糖溶解是因為分子很小 C.氣體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間隔很小 D.“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分子運動論。熱脹冷縮時,引起物質體積改變的不是分子的大小改變,而是分子之間的間隔改變;蔗糖溶解是一個擴散的過程,它是分子不停運動的宏觀體現;氣體易被壓縮是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但有一點要注意:如果說固體物質不容易被壓縮,則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確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而引起的。 解答:D 三、探究創新題 5.(湖州)右圖是水分子電解模型,由此模型所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A.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B.反應物的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總數 C.一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精析:本題考查了化學變化、物質的構成等知識。從圖可以看出水分子通電分解為氫、氧原子,再由氫、氧原子構成氫、氧分子。由此可知: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通過比較反應前后各種原子的個數,可知反應物的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總數;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但不能說成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氫分子一個氧原子構成。 解答:D 6.(南通)試依據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硫元素的核電荷數z = _______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y = ______________ ,在此表中與氯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_ 。 (2)核電荷數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號是 ______________,它的核外電子排布與___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3)上圖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規律,如:同一行中,從左到右元素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加。你還能找到哪些規律?試寫出其中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析:本大題第(1)小題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知識,涉及原子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總數相等及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化學性質這兩條規律。第(2)小題主要考查了離子與原子的相互關系。核電荷數為12的元素為鎂元素,它的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后,就帶上了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核外電子排布就與氖原子的相同。而第(3)小題則考查了同學們分析處理信息、準確描述客觀規律的能力。一般地,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去查找:首先看看每一種原子在排布上都遵循哪些規律;在此基礎上,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在核外電子排布上又遵循了哪些規律。 解答:(1)167 F (2)Mg2- Ne (3)原子的第一層電子都不超過2個;原子的第二層電子數都不超過8個;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不超過8個;同一橫行的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等;同一縱行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等(符合題意的都可) 7.(湖州)下圖是從空氣中分離得到氧氣的示意圖,請你寫出從圖中所獲得的有關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信息各一條。 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進行處理,作出推斷和遷移的能力。本問題的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條件可以不充分,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作為學生,需對科學的專用術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組成”是一個宏觀觀念,可以理解為物質的組成,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也可以理解為物質的元素組成;“結構”一般指的是微觀構成,即要涉及到微觀粒子(例如分子、原子等);“性質”可以是物理性質,也可以是化學性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解答:本題的答案是開放性的,只要符合題均可。例如: 組成: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 結構:一個氧氣(或氮氣)分子由兩個氧(或氮)原子構成; 性質: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 變化:在此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一個物理變化。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中秋節在桂花園中賞月,我們能嗅到桂花的香味。這個事實能說明(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在不斷運動 C.分子具有一定的質量 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2.下列現象不能用分子運動論解釋的是( )。 A.把兩塊表面平滑干凈的鉛壓緊,就不容易把它們拉開 B.在室內,同樣表面積的熱水比冷水蒸發得快 C.氧化汞受熱分解成汞和氧氣 D.醫院里充滿了酒精味和藥味 3.道爾頓的學說中,包括三個論點: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種原子的性質和質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從現代的觀點看,你認為道爾頓的三個論點之中,不確切的是( )。 A.① 8.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4.為了解釋水電解的微觀變化,小麗做了許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5.在表示氣體微粒的示意圖中,黑圈表示氮原子;白圈表示氧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提示:氮原予化舍價有+1、+2、+3、+4等)( )。 二、遷移實踐題 6.美國銥星公司(已破產)原計劃發射77顆衛星,以實現全球衛星通訊,其要發射衛星的數目恰好與銥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目相等。下列關于銥元素的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銥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7 B.銥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7 C.銥原子的質子數為70 D.銥元素為非金屬元素 7.(嘉興)模型是科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上圖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條件下,某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示意簡圖表示鈉離子的是( )。 9.重水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核反應堆的減速劑。一個重水分子由兩個重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氫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相對原子質量是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重氫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 B.重氫離子核內有一個質子 C.重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 D.氫原子和重氫原子的化學性質不一樣 10.正電子、負質子等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反物質;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產生“湮滅”現象,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領域中前景可觀。請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C.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D.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11.下圖依次是石墨、C60、金剛石的結構示意圖,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物理性質卻有很大差異。其原因是( )。 A.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 B.構成它們的原子數目不同 C.石墨、C60、金剛石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D.石墨、C60、金剛石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麗水)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思想。過氧化氫是一種常用的殺菌消毒劑,其原因是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一種叫“過氧基”的結構 (方框框出部分)。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中,可作殺菌消毒劑的是( )。 13.用適當的數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1)一個氧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兩個鎂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價的鋅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根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燒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探究創新題 14.已知“○”“●”表示質子數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氣體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表示的氣體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1nm=10-9m。納米技術是以0.1~100nm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目前我國在對納米技術的研究方面已經躋身世界前列,尤其是對“超級纖維”碳納米管的研制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已知我國已研制成的碳納米管的強度(可理解為“單位面積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鋼的100倍。而碳納米管的密度僅為鋼的1/6。假設有兩根粗細一樣足夠長的細繩,一根由上述的碳納米管制成,另一根由鋼制成,將它們分別在地面附近豎直懸掛起來。設它們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斷裂時的最大長度分別為L納米與L鋼,則L納米:L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1: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I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3(如圖乙所示)作為對照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試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識解釋水受熱變成水蒸氣和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兩種變化在本質上有什么區別。 18.CuS02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學猜想其他鹽溶液也能在這個反應中起同樣的作用,于是他們做了以下的探究。 (1)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人適量的FeCl3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0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離出Fe3+和Cl-,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0; 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認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同學們對余下的兩個猜想,用實驗進行了探究。請你仔細分析后填表: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無明顯現象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并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第二節 元 素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溫州)經測定某種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對于這種物質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可能不是單質 B.可能是單質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同學們對單質、化合物、混合物三個概念的辨析。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種元素也可以組成混合物。例如,氧氣與臭氧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如果我們將兩者混合起來,它們的內部就只有一種元素——氧元素,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紅磷與白磷、金剛石與石墨等。可見,一種元素可以組成單質,也可以組成混合物。而根據化合物的定義,它必須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而現在只有一種元素,所以這種物質不可能是一種化合物。 解答:D 2.(衢州)食品添加劑蘇丹紅l號(Sudan I)進入人體后,通過代謝生成相應的胺類物質。在多項動物致癌性實驗中,發現致癌性與蘇丹紅1號(Sudan I)代謝生成的胺類物質有關,而引起世人的關注。據了解蘇丹紅l號(Sudan I)的化學式為C16H12N20。計算: (1)蘇丹紅I號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多少? (2)蘇丹紅I號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式的計算。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尤其要注意解題的格式與規范:在計算碳、氫元素質量比時(以本題為例)4,不能寫成16C:12H=(16×12):(12×1)=16:1這樣的格式;同時在求解質量分數時,計算的依據是2N/C16H12N20,而不能將其中的2N寫成N2,該式的意義是:在一個C16Hl2N20分子中含有兩個氮原子,而不是一個氮分子。 解答:(1)蘇丹紅I號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16×12):(12×1)=16:1 (2)蘇丹紅I號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2N/C16H12N20×100%=28/248×l00%=11.3% 二、遷移實踐題 3.(嘉興)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操縱單個原子和分子成為可能,從而可以直接用原子來制造分子。若能用這種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06),不需要( )0 。 A.碳原子 B.氫原子 C.氮原子 D.氧原子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分子與原子的相互關系及化學反應的實質:原子發生重新組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中,元素的種類及相應原子的數量不會發生改變。就C6H1206。而言,它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所以在反應物中也應出現上述三種元素的原子;但C6H1206中不含氮元素,也就不需要氮原子。 解答:C 4.(嘉興)微型錄音機的高性能磁帶中,有一種重要的化合物CoFe2O4,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則鈷元素的化合價為( )。 A.+l B.+2C.+3 D.+4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價原則: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我們可以假設鈷元素的化合價為x價,由此可以列出下列方程: x+2×(+3)+4×(-2)=0 得x=+2 解答:B 5 (嘉興)雙氧水(H202)是常用的醫用消毒液。下列有關雙氧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由2個氫元素和2個氧元素組成 C.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式的意義。從宏觀上講,化學式可以表示一種物質,也可以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從微觀上講,化學式可以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也可表示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對于雙氧水來說,以下說法都是正確的:雙氧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雙氧水由雙氧水分子構成;雙氧水分子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一個雙氧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解答:C 三、探究創新題 6.(南通)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lO0多種元素組成的,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常常需要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下表列出的是1~l8號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請你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H +1 2He 0 3Li +1 4Be +2 5B +3 6C +4、-4 7N +5、-3 80 +6、-2 9F -1 10Ne O 11Na +1 12Mg +2 13Al +3 14Si +4、-4 15P +5、-3 16S 17Cl +7、-1 18Ar O (1)11號元素屬于___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它在化學反應中形成的粒子與_____ ______ (寫元素符號)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 (2)16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___________,推測該元素最低負化合價為___________,最高正化合價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 (3)從化合價角度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規律。請寫出其中的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元素的分類知識、原子的內部結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和化合價的聯系以及對信息的處理和分析能力。根據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我們不難發現,它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所以它是一種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它易失去一個電子而達到穩定結構,如圖1所示,此時,它與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如圖2所示)。1~18號元素是根據原子核內質子數排列的,16號元素的原子核內有I6個質子,根據核內質子數一核外電子總數,所以它的電子總數也為l6個,根據元素周期表中呈現的規律,我們可以得出,它的最低化合價為-2價,最高化合價為+6價,對應氧化物的化學式為s0。。從化合價角度分析,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從橫行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同一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逐漸升高。從縱列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同一族的元素最高化合價與最低化合價數值相同。從每一種元素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非金屬元素(除氫、稀有氣體元素以外)的最高化合價與最低化合價的絕對值代數和為8。 解答:(1)金屬Ne (2)16 -2 S02 (3)同一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逐漸升高(其他符合題意的都可) 7.(鄭州)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鋁列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0.0049以下,否則會損害腦細胞。若在1 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礬2g[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04)·12H2O,相對分子質量為474]。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從食物中攝入的鋁指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鋁元素 8.鋁單質 C.鋁合金 D.只有明礬 (2)明礬中各元素的質量比K:Al:S:O:H一;鋁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l009上述米面食品,通過計算說明其攝入鋁的量是否超過安全攝入量。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元素的基本知識與化學式的基本計算。 解答:(1)A (2)明礬中各元素的質量比K:Al:S:0:H = 39:27:64:320:24 鋁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7/474×00%=5.7% (3)100g上述米面食品中含明礬的質量為2g/1000g×100g=0.2g,其中含鋁元素的質量為0.2g×5.7%=0.0114g>0.0049。可見超過了鋁的安全攝入量。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重慶有“霧都”之稱。根據重慶晨報報道,近年來重慶城區霧里的硅、鈣、鉀、鋁的含量明顯增加,鉛的含量增加一倍以上。這里的“硅、鈣、鉀、鋁”指( )。 A.原子 B.分子C.元素 D.單質 2.納米材料在軍事上有廣泛用途,美國軍用飛機F-117的表面就涂有隱身材料——納米氧化鋁等。下列氧化鋁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AlO B.Al203 C.Al20 D.Al302 3.石英晶體被廣泛應用于石英鐘、電子表等領域,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在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 A.+2價 B.+3價 C.+4價 D.+6價 4.下列化學式是按照物質組成及化合價變化規律排列的:P、N:、P2O3、N2O3、H3P04、( ),在括號中能填入的物質是( )。 A.P205 B.N02 C.PH2 D.HN03 二、遷移實踐題 5.下列符號既能表示-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單質的是( )。 A.2C B.C C.H D.H2 6.已知一種碳原子(質子數、中子數均為6)的質量為ag,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一個鋁原子的質量為( )。 A.(ab/12)g B.(12a/b)g C.(12/ab)g D.(b/12a)g 7.我國許多城市已開始使用“西氣東輸”工程送來的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四位同學在討論化學式CH4的意義,其中錯誤的是( )。 三、探究創新題 8.過氧化氫(H2O2)是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的 B.它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它是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的 D.它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9.現代醫學證明,人類牙齒由一層被稱為堿式磷酸鈣的堅硬物質保護著。堿式磷酸鈣的分子中除鈣離子外,還有一個氫氧根離子和三個磷酸根離子(P03- 4),則堿式磷酸鈣的化學式為( )。 A.Ca2(OH)(P04) 3 B.Ca3(OH)(P04) 3 C.Ca4(0H)(P04)3 D.Ca5(OH)(P04)3 10.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 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式量)為108 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3:4:1 D.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 11.“肯德基”等洋快餐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I號”,目前全球多數國家都禁止將其用于食品生產。它的分子式為C16H12N20,它屬于___________ (填“無機物”或“有機物”),每個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個原子,其中氧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12.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糧食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種營養元素是___________ (填元素名稱)。 (2)某農民準備配制一種復合肥50Kg,該復合肥中含NH 4Cl、NH 4H 2P04和K2S04的質量比為1:2:2,則需要NH 4H 2P04的質量___________kg,該復合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3)請寫出鑒別NH 4Cl和K2S04這兩種化學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實驗現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寫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涵義及數字“2”的涵義: (1)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H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H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H 2O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看了硝酸銨產品包裝袋上的說明(如下圖),對產品的含氮量產生了疑問,于是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硝酸銨的含氮量進行了計算,都認為包裝袋上標注的含氮量不準確。小組中李華同學的計算過程如下:14/80×100%=l7.5%,而王明同學計算的結果大于34%。由于計算結果不同,小組中的同學進行了討論。 (1)你認為李華同學的計算是否正確? ___________。 (2)計算硝酸銨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該袋產品中含純硝酸銨的質量為___________kg。 15.人類為探索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請閱讀下列信息: 信息1: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的物質不斷地變化。大氣的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表是原始大氣和目前空氣的主要成分: 空氣的主要成分 N2、02、C02、水蒸氣及稀有氣體等 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 CH4、NH3、C0、C02等 根據上面提供的信息,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海水中,金屬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鈉元素。我國青海湖是個內湖,其湖水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與海水相似也是成的,而地球上多數的湖水是淡的。從物質在水中溶解的規律和水的天然循環的角度看,海水中鈉元素的含量比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 (填“大”或“小”)。人體中碳元素的相對含量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氣是指綠色植物出現以前的大氣。假設把現代的人或其他的動植物放在原始大氣中,你認為它們能否生存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綠色植物出現以后,原始大氣中的CO2逐漸減少。同時02逐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隨著原始大氣中O2緩慢地增加,CH 4、NH 3、C0等氣體逐漸被氧氣氧化而緩慢地減少,使大氣的成分逐漸演化成現代大氣。原始大氣中NH 3可轉化為現代大氣中的___________。試寫出氧氣分別與C0、CH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 物質的分類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寧波)石油是一種沒有固定沸點的油狀物,經過汽化、冷凝分離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產晶。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屬于( )。 A.混合物 8.純凈物C.化合物 D.單質 精析:石油經過汽化、冷凝這兩種物理變化就可分離出汽油、煤油,說明原物質中就含有這些物質,因此石油是混合物。 解答:A 2.(紹興)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化合物、混合物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碘酒、純堿、燒堿 B.金剛石、膽礬、食鹽水C.冰、生石灰、空氣 D.液氧、鹽酸、沼氣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分類的知識,所謂單質,指的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A中的碘酒是一種溶液,其中含有碘和酒精兩種物質,所以是一種混合物;C中的冰是水的固態,其分子式為H2O,由兩種元素組成,是一種化合物。這樣,A、C即被排除。化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與單質相同,它們首先必須是一種純凈物,而鹽酸是一種溶液,是混合物,故D也被排除。我們在判斷時,要尤其注意膽礬是一種純凈物,因為其中的水不是用來溶解硫酸銅的,它與硫酸銅組成了一個整體,兩者密不可分,如果分離,它將變成兩種新的物質:硫酸銅粉末和水。 解答:B 3.(臺州)下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化學模型的認識與分析。由于“●”和“○”表示的是兩種不同的原子,反映到宏觀上,它們實際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元素,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在A中,兩種元素組成了化合物XY。(我們將“●”用X原子來表示,將“○”用Y原子表示,下同);在B中,存在著兩種物質,即XY和Y2,所以它是一種混合物;C中也含有兩種不同的物質,即X2和Y2,也是一種混合物;D中只含有Y2這種物質,表示一種單質。 解答:A 二、遷移實踐題 4.(衢州)按照一定的依據把物質進行分類,是我們認識物質的重要方法。小王同學收集了七種物質:①氫氧化鈉,②氧化鈣,③鹽酸,④二氧化碳,⑤氯化鈉,⑥銅,⑦石墨。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①⑤ B.③⑤C.⑥⑦ D.②④ 精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有②④。 解答:D 5.(海淀)新型材料納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納米碳管是一種( )。 A.單質 B.氧化物 C.化合物 D.金屬 精析:“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說明它即是一種單質。 解答:A 6.(荊州)在①Cu、Mg、C、Hg;②C02、Cu0、P205、H20;③HCl、H2S04、HN03、Na2SO3,三組物質中,各有一種物質在分類上與組內其他物質不同,這三種物質分別是( )。 A.Cu、P205、H2S04 B.Hg、CO2、HCl C.C、Cu0、Na2S04 D.Mg、H20、HN03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常見物質的分類。在①中Cu、Mg、Hg都是金屬,而C為非金屬;②中CO2、P205、H20三者都是非金屬氧化物,而Cu0是金屬氧化物;③中HCl、H2S04、HN03都是酸,而Na2S04是鹽。’ 解答:C 三、探究刨新題 7.(浙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進器的常用燃料,其化學式是C2H8N2,該物質屬于( )。 A.化合物 B.金屬單質 C.氧化物 D.非金屬單質 精析:偏二甲肼是由C、H、N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屬于化合物。 解答:A 8.(宜昌)小明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 必須辨清的物質:干冰不是冰一而是固體C02 純堿不是堿—而是鹽 水銀不是銀—而是汞 B 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三”: 三種可燃性氣體:C0、H2、N2 三種有毒物質:C0、甲醇、亞硝酸鹽 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離子 C 化學巨匠及其杰出貢獻: 張青蓮:測量相對原子質量 拉瓦錫:測定空氣的組成 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 D 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涵義: 前面的數字:表示粒子的個數 正上方數字:表示元素化合價 右上角數字:一表示粒子所帶電荷數 第447283號[含答案]浙江省第11屆初中生科學競賽初賽試題卷及參考答案[下學期]??浙教版 精析:氮氣不具有可燃性。 解答:B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應該分類回收,生活中廢棄的鐵、鋁制易拉罐、銅導線等可以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它們屬于( )。 A.氧化物 B.鹽 C.金屬或舍金 D.堿 2.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純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凈化后的空氣 濃鹽酸 B.水和冰的混合物 澄清的石灰水 C.汽水 氯化鉀 D.純堿 液態氧 3.納米二氧化鈦(TiO2)是一種新型的無機材料,也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納米材料。請問TiO2屬于( )。 A.單質 B.鹽 C.酸 D.氧化物 4.下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質,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碘酒 B.蒸餾水C.可口可樂 D.鋁合金 二、遷移實踐題 5.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可吸收紫外線,對地球起保護作用。臭氧的化學式為O3下列有關臭氧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臭氧由氧元素組成 B.每含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 C.臭氧是單質 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舍價是-2價 6.科學家最近制得了一種新型的氧分子一O4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2、O4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 B.O4分子由4個氧元素組成 C.1個O4分子由2個02分子構成 D.O4是由02組成的混合物 7.下列各組的名稱(或俗名)、化學式及所屬物質的類別相互對應正確的是( )。 A.生石灰、Ca(OH)2、氧化物 B.純堿、NaOH、堿 C.膽礬、CuS04、鹽 D.硫酸、H2S04、酸 8.N0會造成大氣污染,可它在人體中有獨特的功能。有三位科學家憑著對N0的研究所取得的醫藥學成果而獲得l998年度諾貝爾醫學獎,N0也被譽為“明星分子”。N0屬于( )。 A.堿 B.酸 C.鹽 D.氧化物 9.下列物質中: ①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③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⑤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⑥屬于金屬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清新的空氣 B.水銀 C.二氧化碳D.自來水E.氯化鉀 F.堿式碳酸銅 G.氧氣 10.人們可以對物質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請將氫氣、一氧化碳、氧化鎂、二氧化碳、鋁和紅磷等六種物質分成兩組,并寫出分類依據。 第一組: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分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組: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分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刨新題 11.在畢業晚會上,小剛設計了一個化學式接龍游戲。游戲規則: 任意寫出一種符合方框內物質類別的化學式,要求所寫的化學式至少含有與其相鄰的前一種物質中的一種元素。 在方框內填寫相應的化學式: 12.1985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形似足球狀的結構(如下圖),化學式是C60,它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_ (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它與金剛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組成;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科學專題十二 物質的結構與分類 第一節 構成物質的粒子 1.B 2.A、C 3.D 4.C 5.D 6.A 7.(1)2S02+O2 2S03 (2)化合反應 8.B 9.B 10.B 11.D 12.D 13.(1)02 (2)2Mg (3) (4)CO2- 3 (5)Fe203 (6)NaOH 14.(1)B (2)C、D 15.600:1 16.(1)酚酞試液遇蒸餾水不變色,遇濃氨水變紅色。 (2)酚酶試液變紅 氨分子從燒杯A運動到燒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變紅。 (3)實驗1、實驗2已經做過對照實驗,故無必要再做實驗3 17.液態水受熱沸騰,是水分子間隔增大,由液態變成氣態,水分子本身沒有變化,是物理變化;水通電時,每1個水分子分解成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每2個氧原子構成1個氧分子,許多氧分子構成氧氣,每2個氫原子構成1個氫分子,許多氫分子構成氫氣,因此水通電時,水分子變成氧分子和氫分子,是化學變化。 18.(1)①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②甲 ③因過氧化氫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見水不是催化劑 (3)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④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1- ⑤Fe(N03)3溶液[或Fe2(S04)3溶 液] ⑥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⑦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第二節 元 素 1.C 2.B 3.C 4.D 5.B 6.A 7.D 8.D 9.D 10.C 11.有機物 31 4:3 12.(1)氮、磷、鉀 (2)20 10.1% (3)方法一:分別取少量兩種化肥,放在鐵片上灼燒,若冒煙的是NH4C1,無此現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別取少量兩種化肥于兩支試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餾水,配成溶液,分別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K2S04,無此現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別取少量兩種化肥于兩支試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的是NH4Cl,無此現象的是K2SO4。 13. (1)1個氫原子 氫元素 (2)2個氫原子 系數2表示2個氫原子 (3)1個氫分子 氫氣 2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 (4)2個氫分子 系數2表示2個氫分子 右下角2 表示2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 (5)2個水分子 右下角2 表示1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 14.(1)不正確 (2)14×2/80×100%=35% (3)48.6 15.(1)氯化鈉(或鈉元素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環,氯化鈉不斷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鈉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鈉的化舍物可隨著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而隨著海水的蒸發,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鈉的含量逐漸增加(氯化鈉逐漸被富集)] (2)大 人體是由有機物、水等物質組成的,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3)不能 在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反而有有毒的C0、 NH3等物質 (4)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時,吸收C02,放出02 (5)N2、H20 2C0+02 2C02 CH4+202 C02+2H20 第三節 物質的分類 1.C 2.B 3.D 4 B 5.D 6.A 7.D 8.D 9.① A、D ② B、C、E、F、G ③ C、E、F ④ C ⑤ B、G ⑥ B 10.第一組:H 2、Al、P,它們都是單質 第二組:C0、 C0 2、Mg0,它們都是化合物。 11.符合題意均可 例如:HCl Cl2 NaCl 12.單質碳元素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