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科學專題四 生命的延續和進化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和發育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浙江)要使同一株蘋果樹上結出不同品種的蘋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壓條 B.扦插 C.嫁接 D.種子繁殖 精析:本題考查植物的生殖方式。要使~株蘋果樹上結出不同品種的蘋果,應采用嫁接。 解答:C 2.世界上最大的種子是椰子,椰子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是( )。 A.椰子的種皮 B.椰子的胚 C.椰子汁 D.椰子肉 精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種子的結構。一般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乳和胚三部分,其中胚又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結構。胚是植物種子中最重要的結構,是新植物體的雛形。所以椰子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是椰子的胚。 解答:B 二、遷移實踐題 3.(溫州)小明做了如下實驗來研究溫度、光照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影響。 (1)取4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分別裝滿同樣的土壤,并編號。 (2)將一個剛出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同的4塊,每塊馬鈴薯上都帶有芽眼。將這4塊馬鈴薯分別埋進4個花盆土壤中,處于相同的、適宜的深度。 (3)將這4個花盆分別放在不同的環境中(見表),進行觀察并記錄。 編號 環境條件 1 室溫(2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 2 室溫(20℃),黑暗中,適量澆水 3 低溫(O℃),光照充足,適量澆水 4 低溫(O℃),黑暗中,適量澆水 請問: (1)馬鈴薯的這種生殖方式屬于______________(填“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將1號和3號花盆進行比較,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影響。 (3)這個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一些缺陷,請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題通過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條件的探究來考查控制變量法以及實驗探究過程。馬鈴薯屬于塊莖,用營養器官來繁殖,屬于無性生殖。根據控制變量法在進行實驗時一般要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只有欲探究的條件有所不同,其他條件都應相同,所以通過比較1號和3號可以用來研究溫度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影響。第(3)小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可以從變量控制方面回答,也可從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方面回答,如增加實驗的組數或增加馬鈴薯塊的數量。 解答: (1)無性生殖 (2)溫度 (3)每組中應增加馬鈴薯塊的數量(或增加實驗的組數或增加高溫實驗組或增加光照強弱不同的實驗組) 4.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長(如圖)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花盆右側的土壤中多澆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臺讓其單側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長 D.把花盆在室外空曠處橫放一段時間后再正放 精析:本題考查植物的向性。要使植物彎曲生長,可用單側光照,或將植物橫放一段時間,由于植物莖背地生長,也可實現題干要求,還可以用人為的方法控制植物按要求的方向生長。在花盆右側的土壤多澆水施肥,只會使植株右側的根生長茂盛,而對植株莖的向性生長無影響。 解答:A 三、探究創新題 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這句話表明( )。 A.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 B.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 C.生物體能夠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體能夠適應環境 精析:此類題目一般是將成語或一些名句與生物的各種生命現象聯系在一起。解題要領是將所提供的句子分析透徹,再將它們與生命現象聯系起來,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本題中要將“一?!焙汀叭f顆”聯系在一起,就可以知道是生物體能夠繁殖自己的后代這個答案了。 解答:C 6.下列關于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雙子葉植物的子葉是雙數,單子葉植物的子葉是單數 B.雙子葉植物的子葉是兩片,單子葉植物的子葉是一片 C.雙子葉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單子葉植物的胚珠沒有子房包被 D.雙子葉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單子葉植物的種子沒有果皮包被 精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都是被子植物,其最大的區別是胚中子葉數目的不同,雙子葉植物的子葉是兩片,單子葉植物的子葉是一片。而胚珠有子房包被,胚珠沒有子房包被,是裸露的;種子有果皮包被,種子有無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最本質區別。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解答:B 7.果園里,果農每年都要對果樹的枝條進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樹冠,不僅能提高產量,而且能方便果實的采摘,請問果農剪去和保留的分別是( )。 A.頂芽和側枝 B.花芽和頂芽 C.側枝和項芽 D.側枝和花芽 精析:芽有花芽、頂芽和側芽之分,摘除頂芽可以使側芽發育成側枝,多次修剪可以形成較矮、側枝較多的樹冠,既方便果農采摘果實,又可以達到增產的目的,所以應該剪去頂芽,保留側枝。 解答:A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跟種子萌發無關的外界因素是( )。 A.充足的空氣 B.適宜的溫度 C.適量的水 D.陽光 2.南瓜中有許多瓜籽,是因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許多 ( )。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3.種子結構中,新植物體的幼體是( )。 A.子葉 B.胚乳 C.種皮 D.胚 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 A.水分不足 B.傳粉不足 C.光照不足 D.營養不足 5.一朵桃花開后沒有結出桃子,最可能被蟲子破壞的結構是( )。 A.花萼 B.花冠 C.雌蕊 D.雄蕊 6.被播種到土壤中的種子不能萌發的原因是( )。 A.種子呈休眠狀態 B.胚已死亡 C.種子不完整 D.以上幾項均有可能 7.某同學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從該實驗可知:他在研究的影響大豆發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線情況 溫度 水 甲 向陽處 20℃ 充足 乙 向陽處 20℃ 不充足 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 8.綠色開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會發育成______________, 胚珠發育成______________,整個子房發育成______________。 9.提高農業生產力是實現農村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請回答下列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問題: (1)人們食用的大豆芽是大豆種子通過催芽產生的,催芽時必須控制好溫度,因為溫度能影響_____ _________的催化作用。在催芽過程中,有機物的質量將(填“增加”“不變”或“減少”)。 (2)在同一塊田地上輪換種植不同作物的耕作方式稱為輪作。輪作可以改變生態系統中原有的____ __________,使害蟲難以生存,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除輪作外,你認為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來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農作物產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植物種子中,將來發育成莖和葉的結構是( )。 A.胚芽 B.胚軸 C.胚軸和胚芽 D.子葉 二、遷移實踐題 11.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的古生代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還沒有被子植物,那時的植物肯定不具有( )。 A.葉綠體 B.雙受精現象 C.種子 D.葉 12.面粉主要是由小麥的______________加工而成?;ㄉ椭饕怯苫ㄉ腳_____________榨出來的。 13.有8個分別裝有數粒玉米種子的培養皿(分別編號1~8)。其中7號培養皿中的種子挖去胚,8號培養皿內的種子去掉胚乳?,F把4號放在寒冷處,其余均放在溫暖處,并且1、2號內不加水,3、4號內加適量的清水,5、6號內加水至淹沒種子。這種狀態保持一段時間后,請回答: (1)能萌發的種子是______________。 (2)因缺乏適宜的外界條件不能萌發的種子是______________。 14.進行嫁接時,要注意將兩種植物的哪一部分結構緊密相貼?( )。 A.木質部 B.韌皮部 C.形成層 D.外樹皮 15.春天,蜜蜂在花叢中穿行飛舞,它對植物的作用是 ( )。 A.刺激植物開花 B.幫助植物傳粉 C.刺激花粉萌發 D.刺激植物受精 16.下列植物不屬于蟲媒花的是( )。 A.月季 B.柑橘 C.小麥 D.桃花 17.植物幼苗能夠獨立生活的標志是( )。 A.胚根突出種皮,發育成根 B.胚芽伸出地面 C.胚軸伸長,子葉出土 D.胚芽發育成莖,莖上生葉并變綠 18.由桃核萌發直接長成的桃樹,所結出的桃子叫毛桃,毛桃個小味差。桃樹種植戶將一段水蜜桃的枝條作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結果是( )。 A.接穗上只結水蜜桃 B.接穗上既結水蜜桃又結毛桃 C.接穗上只結毛桃 D.砧木上只結水蜜桃 19.右圖表示一種豆科植物的一個豆莢,該果實是由( )。 A.一個子房、一個胚珠發育而來 B.一個子房、多個胚珠發育而來 C.一個胚珠、多個子房發育而來 D.多個胚珠、多個子房發育而來 20.某同學發現棉花的花剛開始是白色的,后來轉變成了紅色。由此他提出了一種假設:“棉花的花的變色是由于溫度升高而引起的?!彼O計實驗進行驗證時,應該 ( )。 A.設計兩組實驗,一組置于光下,一組置于黑暗中 B.設計兩組實驗,一組置于15℃的環境下,一組置于35℃的環境中 C.設計兩組實驗,一組置于15℃的環境下,一組置于180℃的環境中 D.設計兩組實驗,一組置于堿性溶液中,一組置于酸性溶液中 三、探究創新題 21.下表是“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實驗的結果。 編號 種子所處的環境 實驗結果 1 不放水,置于溫暖處 未萌發 2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 萌發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鮮層 未萌發 4 放過量水,置于溫暖處 未萌發 (1)本實驗中,對照組是幾號瓶? (2)根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什么? (3)如果想進一步探究“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在上述基礎上該如何設計探究方案?探究的結論又是什 么? 22.現有黃豆多粒、2個~3個培養皿、鑷子、若干張濾紙和黑紙,請你用這些材料設計“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實驗。 假設或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浙江)“試管嬰兒”技術是解決不孕癥的有效手段,這項技術是將受精卵在體外培養形成胚胎后,移植到母體子宮,著床后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 A.有性生殖 B_無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營養生殖 精析: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區別在于有性生殖過程中需要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無性生殖則不需要經過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霸嚬軏雰骸奔夹g是在體外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將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屬于有性生殖。分裂生殖和營養生殖均屬于無性生殖。 解答:A 2.人的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 )。 A.卵細胞 B.胎盤 C.臍帶 D.包括A、B兩項 精析:人的胚胎發育是指從受精卵分裂開始,直到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產出為止的整個過程。受精卵分裂及胚胎生長發育初期所需的營養是由卵細胞內豐富的卵黃提供的,之后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與母體相連的胎盤。臍帶只是母子聯系的紐帶,是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通道,而不是營養物質的來源。所以從題干的要求來看正確答案是D。 解答:D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母親懷孕期間,胎兒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吸取營養物質 B.胎兒體內的血液與母體的血液是直接相通的 C.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營養是由胚乳供給的 D.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表現出來的不同變化叫做第一性征 精析:胎兒體內的血液與母體的血液不是直接相通的,是通過臍帶從母體吸取營養物質,所以選項B是錯誤的。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營養是由胚乳或子葉供給的,所以選項C也是錯誤的;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表現出來的不同變化叫做第二性征,故選項D也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答案是A。 解答:A 二、遷移實踐題 4.(衢州)生物的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下列個體的產生是通過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 A.克隆綿羊 B.組織培養的小麥幼苗 C.嫁接的柑橘 D.試管嬰兒 精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有性生殖指的是必須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寺【d羊、組織培養的小麥幼苗、嫁接的柑橘都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就能產生后代,屬于無性生殖。試管嬰兒需要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才能產生,屬于有性生殖。 解答:D 5.(浙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如圖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長速度變化的曲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 (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長速度的變化曲線。 (2)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現的外表上的不同變化稱為第_____性征。 (3)專家建議青少年要多吃含______________ (填“蛋白質”“糖類”或“脂肪”)豐富的食品,因為它是人體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 精析:本題考查青春期身體發育的特征。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晚一到兩年進入青春期,因此他們的身高快速增長并且超過女孩應比女孩晚兩年。由此可知甲表示的是男性身高增長速度的變化曲線。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稱為第二性征。由于青春期男性、女性身體快速生長,要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解答:(1)男 (2)二 (3)蛋白質 三、探究創新題 6.“春蠶到死絲方盡”,下面是有關蠶的一生的描述:家蠶的受精卵孵成幼蟲,幼蟲在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方面與成蟲差異很大。剛孵化出的小幼蟲經過4次蛻皮,并吐絲結繭,這時期稱為“蛹”。蛹經過一段時間最后羽化變為成蟲,即蠶蛾。 根據內容回答問題: (1)你認為蠶的這種發育屬于哪種發育類型? ______________。 (2)根據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寫出蠶的一生依次要經歷的幾個生長時期的名稱: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昆蟲的發育方式。昆蟲的發育方式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和不變態發育三種方式。其中像蠶這樣的昆蟲由于發育過程中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上完全不同,所以屬于完全變態發育類型。它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一幼蟲一蛹一成蟲。 解答:(1)完全變態發育 (2)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7.我國生物學家朱洗從冬眠的癩蛤蟆身上取出卵細胞,再涂上癩蛤蟆的鮮血,然后在顯微鏡下用玻璃針去刺卵細胞,使涂在卵細胞外面的血細胞隨著玻璃針的刺入而進入卵細胞中。朱洗和他的助手一共刺了40140個卵細胞,又把它們放在恒溫箱里。經過一周的時間,它們發育成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不幸的是,一個月后這些小蝌蚪大部分夭折,最后只有25只成為尾巴消失、長出四肢的小癩蛤蟆,其中只有2只生長為成體,但不幸又死了一只。剩下的最后一只癩蛤蟆,到1961年3月冬眠出蟄后,與一只生長在自然界中的雄癩蛤蟆抱對,產出3000多個卵細胞,其中大部分卵細胞受精,發育成世界上第一批“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朱洗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了,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癩蛤蟆實現單性生殖,而且單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從而解決了單性生殖的后代是否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這個世界難題。這個成果當時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1)從癩蛤蟆的發育過程,可以推知:癩蛤蟆是________動物,幼體是________,它發育成成體的過程要經歷___________發育。 (2)從癩蛤蟆的生活狀態可以推知:它是變溫動物,不能保持______________,所以在寒冷季節中要冬眠。這也是癩蛤蟆對環境變化的一種______________現象。 (3)從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癩蛤蟆單性生殖,可以推知:癩蛤蟆的血細胞進入卵細胞的作用與癩蛤蟆正常生殖時______________和卵細胞結合的______________作用很相似。 精析:癩蛤蟆是兩棲動物,幼體是蝌蚪。它的生長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從癩蛤蟆的生活狀態可以推知:它是變溫動物,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所以要冬眠,這是對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從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癩蛤蟆單性生殖,可以推知:癩蛤蟆的血細胞進入卵細胞的作用與癩蛤蟆正常生殖時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受精作用相似。 解答: (1)兩棲 蝌蚪 變態 (2)恒定的體溫 適應 (3)精子 受精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 )。 A.產生卵細胞,分泌雄激素 B.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激素 C.貯存卵細胞,分泌雌激素 D.輸送卵細胞,分泌雄激素 2.下列動物中,以胎生方式生殖的是( )。 A.鳥類 B.哺乳類 C.魚類 D.爬行類 3.卵細胞的產生、受精及受精后的發育部位依次是 ( )。 A.卵巢、輸卵管、子宮 B.卵巢、子宮、子宮 C.輸卵管、子宮、子宮 D.卵巢、卵巢、子宮 4.胎生相對于其他生殖方式的優勢在于( )。 A.增強了后代的體質 B.使后代的數量大大增加 C.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減輕母體負擔 5.身高突增是( )的一個顯著特點。 A.兒童期 B.幼兒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類睪丸產生的精子的活動有明顯的周期 B.人類卵巢產生的卵細胞的活動有明顯的周期 C.精巢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 D.精子和卵細胞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產生的生殖細胞 7.下列關于胚胎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只進行細胞分裂,不進行細胞分化 B.受精卵的分裂開始于子宮 C.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氧氣和養料 D.細胞只進行分化不進行分裂 二、遷移實踐題 8.男生小明今年15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出現了一些青春期的變化,下列不屬于小明第二性征的是( )。 A.長出胡須 B.喉結突出 C.身體長高 D.聲調低沉 9.在青春期,由于______________系統和______________系統的影響,人們在形態發育、功能發育和性發育方面,都經歷著各種明顯的變化。 10.“吸煙有害健康”,特別是孕婦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會造成胎兒畸形。其主要原因是煙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質可以從母親血液通過______________進入胚胎,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 11.“人生就像一個圓”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人的生命周期的特點,人的一生要經歷出生、______、______________、衰老死亡等生長時期,這些生長時期構成了人的生命周期。 12.下列不屬于女性第二性征的是( )。 A.骨盆寬大 B.乳腺發達 C.女性性器官 D.聲調較高 13.水螅進行無性生殖的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營養生殖 14.卵生動物的卵細胞相對較大,它的主要意義是( )。 A.含養料多,有利于胚胎發育 B.空間大,有利于胚胎發育 C.抵御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強 D.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 15.提倡母乳喂養嬰兒的主要原因是( )。 A.母乳營養豐富,并含有抗病物質 B.母乳喂養簡單方便 C.母乳喂養可以少花錢 D.嬰兒喜歡喝母乳 16.下列關于生殖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精子較大,有長尾,能游動 B.一個壯年男子一生能產生上億個精子 C.卵細胞是人體最大的細胞,無尾,不能游動 D.一個有生殖能力的女子一年排一次卵 三、探究創新題 17.下列現象能體現受精作用實質的是( )。 A.一個精子接近卵細胞 B.一個精子的頭部鉆入卵細胞 C.一個精子核和卵細胞核相融合 D.卵細胞成為受精卵 18.下列關于生命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命周期由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構成 B.生命周期使生命延續,種族繁衍 C.生命周期是生命運動的重要形式 D.只有人類才有生命周期 19.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工作中對已生育的育齡婦女采用結扎輸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 )。 A.減少雌激素分泌量,使卵細胞不能正常發育 B.使精子、卵細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宮,從而不能發育為胎兒D.使卵巢不能產生卵細胞,達到節育目的 20.某人做了這么個實驗: (1)制備培養基,等量分裝在試管中,并進行滅菌。 (2)將平菇菌無菌操作后等量接種到培養基中。 (3)把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兩個培養箱中,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培養箱的中央放入磁鐵,并按不同直徑的圓周放人3圈實驗組培養基。 (4)每日做觀察記錄,其中包括測量菌絲的長度,觀察菌絲色澤等等。該實驗要研究的問題是( )。 A.磁場對培養基的影響 B.培養基對平菇生長有哪些影響 C.磁場對平菇生長有什么影響 D.有利于平菇生長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21.酒中的酒精對胎兒的神經系統有毒害作用。據此分析孕婦飲酒對胎兒發育的影響。 (1)孕婦喝酒后,酒精進入孕婦的________中,通過_________可以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 (2)你認為這位孕婦產下的嬰兒將來最可能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本領真大,他只要拔點毛吹口“仙氣”,就能變成許多小孫悟空。孫悟空的這種分身術從生殖的角度看屬于生殖方式中的( )。 A.卵生 B.胎生 C.有性生殖 D.無性生殖 第三節遺傳和進化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衢州)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親、鼻子像母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是( )。 A.染色體 B.基因 C.DNA D.蛋白質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染色體、DNA、基因的區別。細胞核中具有遺傳作用的結構是染色體,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上有許多決定生物性狀的片斷——基因。 解答:B 2.(浙江)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此法律條文的科學依據是:近親婚配的夫婦所生子女患( )。 A.艾滋病概率增大 B.肝炎概率增大 C.遺傳病概率增大 D.胃病概率增大 精析:近親是指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為改善出生人口的素質,提高人口質量,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原因是近親結婚會使多種遺傳病的發生率增高。 解答:C 二、遷移實踐題 3.(溫州)美國人捕獲薩達姆之后,利用 DNA鑒定技術判定確是其人。這是因為DNA是( )。 A.一類血細胞,每個人不相同 B.一種遺傳物質,每個人不相同 C.一種消化液,每個人不相同 D.一類內分泌腺,每個人不相同 精析:DNA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它的分子由兩條長鏈組成,盤成螺旋狀,它的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 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是人體和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每個人的DNA分子的組成均是不一樣的,但同一個人體內各部分的細胞中的DNA分子結構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利用DNA鑒定技術來確定某人的身份。 解答:B 4.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是遺傳物質 B.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 C.基因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 D.染色體、DNA、基因均存在于細胞核中 精析: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基因、DNA和染色體三者關系。人體和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均是DNA。故A是不正確的。DNA是一種大分子化學物質,它的分子由兩條長鏈組成,盤成螺旋狀,它的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DNA中儲存著遺傳信息,故B是正確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結構中,細胞核中的DNA分子往往與蛋白質一起組成一條條在顯微鏡下可見的染色體結構,所以說染色體是 DNA的主要載體。而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斷,一個DNA分子上往往有很多個基因, 解答:A 三、探究創新題 5.(浙江)許多成語是對自然界科學現象和規律的概括。下列成語中,能生動描述生物遺傳現象的是( )。 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C.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D.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精析:“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了動物之間的食物關系,是食物鏈;“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描述的是動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描述的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描述的現象是生物的遺傳。 解答:D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叫基因B.每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 C.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D.染色體由DNA和核酸組成 2.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分析,動物保護色的形成是 ( )。 A.環境變化的結果 B.生存競爭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 D.人工選擇的結果 3.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各種基因工程技術的深入開展,人們對基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有關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的一個細胞內基因數目很少 B.只有高等生物才有基因 C.基因主要位于細胞內的染色體上 D.每種生物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4.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細胞中,結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宮內,出生的小羊長得像 ( )。 A.難以預測 B.甲 C.乙 D.丙 二、遷移實踐題 5.一位鳥類生態學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觀察發現幾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如下表所示: 鳥類 活動空間 主要食物 雀鳥 上層 高大喬木的種子 黃腰柳鶯 中層 昆蟲 血雉和棕尾雉 底層 苔蘚和昆蟲 從表中看出鳥類活動空間有明顯的分層現象。這主要與各種鳥類的______________有關;按照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解釋,鳥類這種分層現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 6.熱帶蘭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現在是吮吸花蜜。據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這說明了( )。 A.生物在發展變化 B.生物圈的演化過程 C.生物能夠改變環境 D.生命的進化歷程 7.下列關于生物進化方向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水生到陸生 B.微生物到動植物 C.簡單到復雜 D.低等到高等 三、探究創新題 8.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現出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征。冬天,槐樹的葉片都已落下,而松樹卻郁郁蔥蔥,從兩者對寒冷環境的反應情況而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槐樹比松樹更適應寒冷的環境 B.松樹比槐樹更能適應寒冷的環境 C.槐樹與松樹一樣都適應寒冷的環境 D.兩者都不適應寒冷的環境 9.葉鑲嵌現象能使植物更多地接受____________,是對光合作用的一種適應,它是___________的結果。 10.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解釋斑馬的進化過程: (1)斑馬群中存在著不同體色的個體。隨著環境的不斷改變,體色為黑白相間,跑得快的斑馬因與環境 相適應,不易被敵害發現而在______________中得以生存、繁衍。這樣的環境對斑馬起了選擇作用,而這種選擇作用是定向的,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______________。 (2)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的動力是______________,自然選擇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 11.在同一個草場,牛吃草長牛肉,羊吃草長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樣的食物卻表現出不同的性狀,其根本原因是 ( )。 A.牛和羊新陳代謝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顯著不同 C.牛和羊細胞中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的細胞大小和形狀不同 中考科學專題四 生命的延續和進化答案 第一節植物的生殖和發育 1.D 2.B 3.D 4.B 5.C 6.D 7.D 8.胚 種子 果實 9. (1)酶 減少 (2)食物鏈 選育優良品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建立生態農業等 10.C 11.B 12.胚乳 子葉 13. (1)3 (2)1、2、4、5、6 14.C 15.B 16.C 17.D 18.A 19.B 20.B 21. (1)2號瓶是對照組 (2)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和合適的溫度。 (3) 編號 種子所處的環境 實驗結果 1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強光照射。 萌發 2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遮光 萌發 3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日常光 萌發 結論光不影響種子的萌發 22.本題為開放題,可參考21題(3) 第二節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B 2.B 3.A 4.C 5.C 6.A 7.A 8.C 9.神經 內分泌 10.臍帶和胎盤 11.生長發育 生殖 12.C 13.B 14.A 15.A 16.C 17.C 18.D 19.B 20.C 21. (1)血液 臍帶和胎盤 胚胎 (2)智力低下 22.D 第三節遺傳和進化 1.D 2.C 3.C 4.B 5.食性(或食物) 自然選擇 6.A 7.B 8. C 9.陽光的照射 自然選擇 10. (1)生存斗爭 方向 (2)生存斗爭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11.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