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年中考科學專題19科學探究【真題精析+基礎考查+探究創新】(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年中考科學專題19科學探究【真題精析+基礎考查+探究創新】(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考科學專題十九 科學探究
第一節 開放性試題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嘉興)節能是汽車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同一輛汽車每百公里的油耗與行駛速度的快慢是否有關呢?星期天,小明乘坐叔叔的汽車去上海,于是他決定借此機會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他們去時走高速公路,回來時走320國道,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數據。分析數據后,小明覺得這與他事先的猜想相吻合。你認為小明的猜測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興→上海 上海→嘉興
平均速度(km/h) 90 60
里程(km) 108 116
耗油量(L) 8.5 1.2
精析:本題并沒有明確給出答題的方向,只要是符合題目中數據之間關系的回答都是正確的。對這一類型的試題,同學們要善于發現數據之間的關系,一般只需要回答到A變量隨B變量的增大而增大(或減小)即可,而不要輕易用“正比”或“反比”。
解答:同一輛車行駛相同的路程,速度越快(慢),油耗越少(多)
二、遷移實踐題
2.(杭州)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學家和生物學家一起用計算機模擬出了銀河系中兩個可能孕育著生命的外星天體,它們被命名為“奧雷里亞”和“藍月亮”。其中“藍月亮”更引人注目,據推測“藍月亮”是一顆本身不發光,卻圍繞著一顆巨大的行星運轉的固體星,距離地球大約50光年,“藍月亮”上的一天為240 h?!八{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態水存在,大氣密度是地球大氣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藍月亮”上的O2濃度是地球上的5倍,C02的濃度是地球上的30倍,動物、植物種類繁多。請根據上述推測,回答下列問題:
(1)“藍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來自予離“藍月亮”最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藍月亮”上的動物大多數善于飛翔,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藍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長得高大茂盛得多,(不考慮砍伐因素)你認為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4)你認為“藍月亮”上的平均氣溫與地球平均氣溫相比__________ (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難以判斷”),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自身不發光的物體的光來自于與它們最近的恒星?!八{月亮”大氣的密度大,物體受到大氣的浮力大,而且“藍月亮”上引力小,這些特點都利于動物的飛翔。第三小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此類試題只要回答合理即可給分。如二氧化碳濃度大,光照良好,有利于光合作用。第四小題只要理由充分即給分。
解答:(1)恒星
(2)藍月亮上的大氣密度較大藍月亮中心的引力小
(3)藍月亮引力較小,有利于植物將水分輸送到比地球植物高得多的植物的頂端(二氧化碳氣體濃度較大,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光照良好利于光合作用)
(4)更高二氧化碳氣體濃度較高,溫室效應顯著(或答:差不多 因為藍月亮同樣適宜生物生存;難以判定 藍月亮上獲得的太陽輻射能未知,難以與地球比較或不知道藍月亮的運行軌道)
三、探究創新題
3.在初中科學實驗中,常常用長方體木塊作為實驗器材來研究一些問題,現在請你以長方體木塊作為實驗器材之一,可以適當添加其他輔助器材,設計三個實驗來研究或說明相關的科學問題。(力、熱、聲、光、電均可)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實驗過程 研究或說明的物理問題
示例 細繩、小車 將木塊豎放在小車上,用細繩突然拉動小車向前 運動,木塊向后倒下 木塊具有慣性
設計一


設計二


設計三


精析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實驗過程 研究或說明的物理問題
設計一 彈簧測力計、細線 用細線將木塊掛在彈簧測力計鉤上,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有讀數 木塊受到重力
設計二 彈簧測力計、木 板、毛巾、砝碼 將木塊分別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水平拉動;將砝碼放在木塊上,將木塊放在木板上勻速拉動 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設計三 導線、開關、燈泡、電源 將導線、開關、燈泡、電源、干木塊造成串聯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光 木塊是絕緣體
解答:見精析。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下面是小鐘同學寫的一篇日記,請你把它填完整:
4月25日 天氣:晴
今天吃過晚飯,媽媽去削甘蔗給我吃。我發現甘蔗節上已長出了長長的芽,大概是因為現在天氣比較熱,甘蔗有了合適的__________ 后就開始發芽了。課本上講,甘蔗屬__________ (填“單”或“雙”)子葉植物,是我們家鄉的特產之一;聽老師說,在古代時,臨平的甘蔗曾作為貢品呈給皇帝吃呢!
吃甘蔗時,我把甘蔗汁滴到了玻璃臺板上,形成一個小水滴,小水滴中間__________ (填“厚”或“薄”)四周(填“厚”或“薄”)。稍稍抬起玻璃臺板,透過小水滴,發現下面墊著的報紙上的字是__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看到的是__________ (填“虛”或“實”)像,這時,小水滴起了__________鏡的作用。
2.為了知道人類的生殖是否與季節有關,小明在班中(共40人)調查了一下同學們的生日,并繪制了折線圖(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使該結論更加具有說服力,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實踐題
3.(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__________ (填“純凈”或“混合”)物。
(2)進入海淀區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為了保護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在引水渠岸邊堆放垃圾 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業廢水
③在引水渠兩岸植樹 ④向引水渠中傾倒生活污水
(3)資料一: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
資料二:水資源緊缺指標
緊缺性 輕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極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資料顯示,北京屬于缺水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家中的節水辦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4.如下圖所示是一騎自行車的人與一個跑步的人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根據圖線能夠獲得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們是同時開始運動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創新題
5.我市德清縣的下渚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濕地。下渚湖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有許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就連白鷺也留戀這里的環境,每年冬季到這里越冬。湖水中生長著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也有鰱魚、鳙魚等魚類。其中水蚤以硅藻為食,鳙魚以水蚤為食。下渚湖連著周圍的江河,湖底的土質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強,是天然的蓄水庫。
(1)下渚湖濕地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群落”“生態系統”或“生物圈”)。
(2)在下渚湖濕地中,大氣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機物中,并沿食物鏈傳遞的。寫出其中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過下渚湖濕地的凈化水體的能力,就會導致魚類大量死亡,魚類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和有毒物質升高。
(4)通過本例和你知道的有關濕地的知識,談談你對保護下渚湖濕地意義的認識。
第二節 研究性試題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溫州)某同學為了研究竹子里面氣體的成分,做了一個實驗。
圖1 圖2
(1)他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____ (填實驗室常用的一種集氣方法)法收集到了甲、乙兩瓶氣體。
(2)將放有足量紅磷的燃燒匙伸入甲瓶中(如圖1)用放大鏡聚焦,使紅磷燃燒,瓶內充滿了白煙。然后,將甲瓶倒放于水中,松開夾子,結果流人的水約占瓶子容積的1/10。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
(3)再往乙瓶中倒人一些澄清石灰水,發現石灰水馬上變渾濁。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含有_______。
(4)那么竹子里的氣體含量與空氣(空氣中的氣體含量如圖2所示)有什么區別呢?于是。他又用空氣重復了上述實驗。相比較后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此題是根據題中所給的有關實驗及其現象進行分析,得出有關結論,這是研究性試題的基本特點
解答:(1)排水 (2)02 (3)CO2
(4)竹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空氣高,而氧氣的含量較空氣低
二、遷移實踐題
2.(浙江) “某些傳染病可以通過握手進行傳播,而常洗手可以減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數量”,為了驗證這一結論,甲、乙兩位同學進行了如圖實驗。實驗前。在培養皿內放入經滅菌處理的酵母菌培養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無菌棉醮取含酵母菌的培養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與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號培養基上按三下,立即蓋上蓋子。
第二步:甲再次與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號培養基上按三下,立即蓋上蓋子。
第三步:把兩個培養皿同時放人培養箱中,在28℃條件下培養24h,并觀察。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培養24h后,如果在__________號培養皿內的培養基上酵母菌菌落數較多,則結論得以驗證。
(2)本實驗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來驗證這一結論,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不是立刻觀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觀察,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第二步,甲沒有洗手直接,手上的酵母菌多,經過培養酵母菌的菌落也較多。在本實驗中,用酵母菌代替致病菌進行實驗,可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又不影響實驗的結果。在實驗中不是立刻觀察而要培養一段時間,主要是為培養出更多酵母菌,便于觀察。
解答:(1)2 (2)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人體引起疾病
(3)使酵母菌數目增多和個體增大,便于實驗觀察,使實驗更加準確
3.(溫州)目前枯枝落葉成為城市的常見垃圾。小柯做了一個關于落葉分解的實驗,他選用懸鈴木落葉為實驗樣本,將落葉剪成3cm×3cm大小,分裝在4個2.5 L無蓋的可樂瓶中。實驗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園綠化用土,實驗過程保持10℃~l5℃的溫度,每隔10天往l~3號瓶中各加水l00mL。2個月后將瓶中樣本倒出,挑出所有直徑大于0.5cm的枯葉,洗凈陰干后稱重,結果見下表。
編號 樣本內容 2個月后落葉稱重(g) 落葉外觀
1 1500g土壤+80g落葉+300g鴿糞 21.5 大部分黑色,葉片薄,易碎
2 1500g土壤+80g落葉+300g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葉片薄,易碎
3 1500g土壤+80g落葉 41.2 大部分枯黃色,有一定韌性
4 80g落葉 63.8 枯黃色,堅韌
(1)根據實驗結果,__________號瓶分解落葉最快。
(2)你認為鴿糞、豆渣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予以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簡單分析4號瓶落葉減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這是一道要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的研究性試題。以3號瓶為對照組,1號瓶多了鴿糞可以提供給土壤微生物營養物質,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從而加快落葉的分解;2號瓶多了豆渣成分與鴿糞相似,也可以提供土壤微生物營養物質,但效果不如鴿糞明顯;4號瓶沒有土壤微生物,不會分解,只會失水。
解答:(1)1
(2)提供土壤微生物營養物質,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從而加快落葉的分解
(3)失去水分
三、探究創新題
4.要學好自然科學,需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并動手實驗。下列是幾位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請你幫助解答:
(1) 學了電路的串并聯知識后,小文問“家中的電視機、電燈、電風扇等用電器之間是什么方式連接?”“當然是并聯”小玲回答說。哪些現象能說明它們是并聯的?
(舉一例);
(2)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它的周圍存在磁場。小青同學看了“機遇號”探測器降落火星的電視新聞后,想到:“火星的周圍也存在磁場嗎?”假若你能降落到火星,請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你的做法是: ;
(3) 如圖為麗水市區新建的紫金大橋。 “橋塔為什么要造這么高?”小強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將大橋的結構進行簡化,抽象成圖乙所示的模型,又畫了橋塔高低不同的兩幅圖丙和丁。小強通過比較發現:適當增加塔的高度,可 (填“增大”或“減小”)力臂,從而減小斜拉索的拉力。
精析:
(1)本小題考查的是串聯、并聯的特點,并聯電路有多個回路,各用電器可以單獨控制、獨立工作。
(2)利用磁場的性質,如能使小磁針偏轉等來證明。
(3)當橋塔高度增加,從圖中可以看出斜拉索的力臂加長,拉力減小。
解答:
(1)各用電器都能獨立工作;斷開電燈不影響電視機工作
(2)將一枚小磁針放在火星表面,觀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
(3)增大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小組的同學先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在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放入l00g和200g的溫水,實驗時讓它們自然冷卻,并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測量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所示(設甲、乙兩杯水每分鐘放出的熱量相等)。
表一:m1=100g
時間(min) O 2 4 6 8 1O 12 14 16
溫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度(℃) O 1 2 3 4 5 6 6 6
表二:m2=200g
時間(min) O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溫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度(℃) O 1 2 3 4 5 6 7 8 9
(1)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可知,實驗時,兩杯水所處環境溫度是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
(2)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
(3)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還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實踐題
2.為了探究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燒杯號 液體 質量(g) 初始溫度(℃) 終末溫度(℃) 加熱時間(min)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較__________兩組(填燒杯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相同時,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同。
(2)分析比較3、4兩燒杯的實驗記錄,然后綜合歸納可得出,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系。
3.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同種材料制成的不同物體,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現每一組沙面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
實驗序號 壓力/N 受力面積/cm2 實驗序號 壓力/N 受力面積/cm2 實驗序號 壓力/N 受力面積/cm2
1 6.O 10 7 3.0 20 4 3.0 10
2 9.O 15 8 4.5 30 5 4.5 15
3 12 20 9 6.0 40 6 6.0 2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3與6)及觀察到的觀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并歸納得出結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創新題
4.課題式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其基本學習模式為:提出問題→確定研究方案→解決問題→總結和評價。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學習中,設計了證明C0具有還原性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根據其研究過程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1)實驗過程中,洗氣瓶A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余同學認為此裝置有待優化,如尾氣可先儲存在瓶內,然后再處理。如圖乙是他設計的貯氣瓶,尾氣應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口通入。
(3)小徐同學質疑:C0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進行設計:在C0通入Cu0之前先通過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0的硬質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個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來確定C0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判斷小徐的設計是否有必要,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 閱讀信息題
中考試題精析
一、基礎考查題
1.(浙江)近年來,我國某些地區出現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防止疫情蔓延,必須對疫區病禽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對禽舍等進行消毒。禽流感病毒在高溫、堿性環境或高錳酸鉀、次氯酸鈉等溶液中生存能力較差。請回答:
(1)下列措施中對禽舍等的消毒無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噴灑清水 B.噴灑石灰水 C.噴灑次氯酸鈉溶液
(2)對疫區病禽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屬于預防傳染病傳播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3)高錳酸鉀(KMnO4)溶液可用來消毒,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價。
精析:禽流感病毒在高溫、堿性環境或高錳酸鉀、次氯酸鈉等溶液中生存能力較差,因此可以用這些物質來消毒。清水對病毒沒什么影響,在禽舍噴灑清水對消毒無效。病禽是傳染源,對病禽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屬于控制傳染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為零,可計算出錳的化合價為+7價。
解答:(1)A(2)A(3)+7
2.(嘉興)對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輕重的關系,歷史上曾先后有過兩種不同的觀點: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認為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一樣的。下面是三位同學在研究了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輕重的關系后做作的交流:
⑴.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對的,那么小剛的實驗結果應該是 。
⑵.導致小強和下麗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 的干擾。
精析:根據題中給出的有關信息,“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認為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一樣的?!笨梢源_定下落速度相同;根據控制變量法的原理,小強和小麗的差異在于紙的形狀不同,導致它們所受的阻力不同。
解答:(1)下落速度相同 (2)所受阻力不同
二、遷移實踐題
3.(衢州)下面是某同學寫的日記片段,請你閱讀后從中找出一個與自然科學知識有關的短語或句子,并說明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填入表格中。
今天,我和同學去郊游……
中午,天氣非常炎熱,我們在路邊買了幾瓶汽水,不一會兒,瓶子外面結滿了水珠……
來到小河邊,看到幾只小船在水面上蕩漾,對岸的柳樹倒影在水中,小河中的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一陣風吹來,我們感到非常涼爽……
短語或句子 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
小船在水面上蕩漾 浮力的知識


精析:這是一道較為開放的信息題,同學們可以在題目中找到各種現象進行分析,如倒影、風吹來感到涼爽等等。(其他答案合理也給分)
解答:瓶子外面結滿了 水珠液化
三、探究創新題
4.濫用、錯用消毒劑對人體和環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比SAPS等病毒的危害更大、更廣。下表所列的是三種消毒劑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用途。
消毒劑 適用范圍
過氧乙酸 具有較強腐蝕性和漂白性,對皮膚有強烈刺激,0.5%的溶液適用于場所噴灑消毒
高錳酸鉀 0.1%的溶液可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則用于沖洗毒蛇咬傷的傷口
雙氧水 漂白和殺菌作用強,在光與熱的作用下會較快分解,3%的雙氧水適用于創傷換藥
(1)上述消毒劑中,一般適用于食品消毒的是
(2)對雙氧水的日常保存,應注意的事項是 ;
(3)使用消毒劑并不是越濃越好,例如30%的雙氧水就具有腐蝕性。若要將500克30%的雙氧水配制成用于創傷換藥的消毒液,需加水多少克?
精析:此題要充分應用題中所給信息進行分析,食晶消毒適用高錳酸鉀;雙氧水在光與熱的的作用下會較快分解,所以要避光避熱保存(盛放在深色的容器中)。
解答:(1)高錳酸鉀 (2)避光避熱(盛放在深色的
(3)從表中知:用于創傷換藥的H2O2消毒液的質量分數為3%,設加水的質量為X。
500g×30%=(500g+X)3%
得X=4500g
答:需加水4500g。
模擬試題精練
一、基礎考查題
1.閱讀短文后回答有關問題:
初春的早晨,曉麗去農貿市場買蜂蜜,售貨員將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曉麗發現蜂蜜向下流動得比較緩慢。“咦,淌得這么慢!”售貨員笑著說:“我的蜂蜜質量好,太黏了!”曉麗心想:“對了,蜂蜜比水的黏性么在家里倒蜂蜜時好像不是這么黏呢?難道真是如同售貨員所說的質量好嗎?”
曉麗帶著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一個問題:有什幺因素使蜂蜜的黏性有時大有時小呢?物質的黏性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曉麗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蝰蜜由于黏性能粘住東西,這和磁鐵能吸住小鐵不會也有相似的關系呢?曉麗根據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設:物質的黏性也可能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黏性越小。
想到自己的假設,曉麗興奮起來,趕回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蜂蜜分別裝入三個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內,另一瓶放在微波爐中加熱一會兒。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試管,讓爸爸媽媽幫忙,用三支滴管分別從三個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時分別滴到同樣傾斜放置著的試管內壁上,觀察各滴蜂蜜流到試管底部的時間并進行比較。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曉麗順利完成了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內 經微波爐加熱
溫度 較低 一般 較高
流淌時間 較長 一般 較短
曉麗和爸爸媽媽一起又用其他幾種物質做了相同的實驗,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了分析。請你回答:
(1)曉麗得出的結論是:有些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它的黏性_____________。
(2)這一結論可以用下列的__________圖象來表示。
(3)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運用了轉換法,通過這種科學方法,曉麗將不能直接測量的__________轉換成可以測量的_______________。
(4)請你解釋黏滯計的工作原理:將被測液體注入后,釋放砝碼。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碼向下運動,通過滑輪和繩子對圓柱體施加一個力,使圓柱體轉動。注入不同的液體,圓柱體轉動的速度不同,根據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較出液體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當將同一種液體加熱后注入,會發現圓柱體轉動的速度將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實踐題
2.如下圖,把一根鐵絲的兩端分別與兩根銅絲相連接,再與一只小量程電流表串聯成閉合電路。然后把銅、鐵絲的一個接點D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個接點G用火焰加熱時,發現電流表的指針會發生偏轉,表明閉合電路中有電流,像這樣的電路叫熱電偶電路。進一步的實驗表明:熱電偶電路中電流的大小跟相互連接的兩種金屬絲的性質以及接點D和G間的溫度差有關。下表中給出通過實驗測得的某鉑銠合金熱電偶電路中電流大小與溫度差的關系的一組數據:
溫度差△T(℃) 15 30 60
360 720
電流I(A) O 0.O2 0.O3
0.20 0.42
(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熱電偶電路中的電流大小與G、D間溫度差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這樣的熱電偶實際上是一個電源,它供電時把什么能轉化為電能?
(3)利用熱電偶電路中電流與溫度差間的關系可制成熱電偶溫度計,根據上述實驗可以預測,與通常的水銀溫度計相比,熱電偶溫度計有什么優點?
三、探究創新題
3.汽車在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前大燈的燈光,核爆炸時產生的強閃光,電焊時產生的強光,都可稱為眩光。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護措施,都會傷害人的眼睛。
此外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墻會產生強烈的鏡面反射,這種反射不僅影響人們正常的休息,還會影響街道上車輛行駛及行人的安全。除了上述可見光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外,一些不可見光還會對人體造成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傷害。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眼角膜和皮膚,過度的照射甚至能損害人體免疫系統,導致多種皮膚傷害;紅外線是一種熱輻射,常常對人體造成高溫傷害。
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通常所說的當今社會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污染。本文則向我們指出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現的一種環境污染問題,我們稱之為__________。
(2)不可見光的種類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請你對本文所介紹的污染現象提出至少一種可行的防護措施。
中考科學專題十九 科學探究答案
第一節 開放性試題
1.溫度 單 厚 薄 正立 放大 虛 放大
2.無關 擴大調查對象(人數)
3.(1)混合
(2)①②④
(3)開放性答案只要合理即正確,
例如:用洗菜后的水澆花、洗衣后的水拖地板等。
4.此題較為開放,答案合理即正確。
例如:運動200米,騎車者用了15分鐘,跑步者用了25分鐘。
運動10分鐘,騎車者運動100多米,跑步者不到100米。
騎車者的運動速度大于跑步者的運動速度。等
5.(1)生態系統
(2)硅藻→水蚤→鳙魚
(3)溶解氧
(4)下渚湖濕地是巨大的蓄水庫、能控制洪水和緩解旱情;濕地的水體能調節氣候;是野生動物棲息的理想場所;含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回答合理即可。
第二節 研究性試題
1.(1)不同
(2)相同質量的水(同種物質),放出熱量與溫度變化成正比
(3)水(同種物質)降低溫度相同時,質量大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
(4)水(同種物質)放出熱量與質量和降低溫度的值呈正相關
2.1、3 升高的溫度
3.(1)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2)4與7(或5與8、6與9)
(3)根據表一與表二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根據表二與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1)石灰水變渾濁
(2)a
(3)有必要,需要說明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第三節 閱讀信息試題
1.(1)減小
(2)B
(3)黏性 時間
(4)黏性 快
2.(1)熱電偶電路中電流的大小隨G、D間溫度差的增大而增大。
(2)熱電偶電路供電時把內能轉化為電能。
(3)與通常的水銀溫度計相比,熱電偶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可以更廣。
3.(1)廢氣 廢水 廢渣 噪聲污染 光污染
(2)紅外線 紫外線
(3)使用防護罩(如使用具有防輻射功能的傘;電焊時使用防護面罩等)避免光的直接照射;改善玻璃成分,減弱玻璃幕墻的反光能力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吉林市| 龙州县| 黄石市| 元阳县| 和龙市| 衡东县| 喀喇沁旗| 滁州市| 韶山市| 广饶县| 长沙市| 青浦区| 交口县| 雷山县| 阿拉善右旗| 德庆县| 青河县| 获嘉县| 迭部县| 南康市| 黎平县| 彩票| 伊金霍洛旗| 万宁市| 怀柔区| 景东| 辽阳县| 克山县| 郎溪县| 盐城市| 铜鼓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台北县| 油尖旺区| 奉节县| 庄河市| 夏津县| 兴安县| 凌海市|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