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2)能夠說明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3)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訓練學生在取樣、測量、整理數據、畫曲線圖等方面的能力。 (2)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小組合作、討論,初步養成嚴謹的實驗態度,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通過科學探究得出結論的成就感。 (2)關注高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3)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 二、教學重點: 1.對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的探究。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四、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各種測量長度的工具。 教師準備:1.大小兩種花生的果實。2.將學生分成8-10人一組。3.EN5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引入 由科幻片《X戰警》中的變異人圖片引入話題:生物變異的現象離我們很遙遠嗎? 吸引 展示課題和教學目的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會解釋由金鯽魚能培育出不同品種的金魚的原因和過程 明確學習目標 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一種變異現象:觀察兩種不同品種花生的圖片。 看現象,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制定計劃: (1)材料:選用兩個品種的花生果實, 隨機 取樣,數量 30粒 。 (2)測量:部位 果實長軸 。 (3)選擇和設計適當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 (4)處理數據:以 毫米 為單位計,四舍五入,保留整數位。可把測量的結果繪制成 數據表、柱狀圖、折線圖等 形式進行比較 。 實施計劃,推薦測量方法如下: 方法1 方法2 5、交流討論:(1)用語言描述兩個品種花生的種子在不同長度范圍內的數量分布狀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計算并比較兩個品種花生種子長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得出結論:(1)從統計表圖表可直觀看出: 大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明顯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 分析這一差異現象的原因:花生不同品種的大小差異是體內基因的不同引起的。 (2)從柱狀圖可以看出:大花生果實長度值大部分大于小花生長度值。 (3)從曲線圖可以看出:兩條曲線的交叉,說明大花生品種中也有較小的花生,小花生品種中也有較大的花生。 分析這些特例現象的原因:環境因素會影響生物性狀的表現。 再次交流討論 (1)把大花生的種子種在貧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種在肥沃的土壤中,它們結出的果實會怎樣呢?你作出推測的根據是什么? (2)從大花生中選擇一粒飽滿的種子種下去,所收獲的種子一定都是大的嗎?為什么? 思考、作答 思考、作答 實施計劃: 1、各小組同學分工測量,并記錄數據 2、整理數據 交流討論,各組代表展示整理后的數據表或圖,并加以分析,得出本組的結論。 出示幾種生物的變異現象 觀察幾種生物變異的現象,認識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引起變異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引導學生分析圖片中不同品種玉米、菊花的變異原因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是可遺傳的變異; 引導學生分析圖片中同卵雙胞胎的變異原因是單純由環境引起的,沒影響到體內遺傳物質,是不遺傳的變異。 分析作答 想一想,議一議 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環境下的野生鯽魚圖片,嘗試解釋金鯽魚演變出金魚的過程及原因。 踴躍發言 知識應用 展示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幾種方法,并分析變異產生的原因。 1、繁育高產奶牛:人工選育 2、小麥雜交:雜交育種 原因是:基因重組產生了新的基因型,創造出具有特定遺傳性狀的個體。 3、太空椒:誘變育種 展示核輻射后的幾種生物變異的現象。 原因是:輻射誘變使DNA分子結構發生變化,導致基因突變 圖片展示普通西瓜和無籽西瓜,設疑:無籽西瓜是如何培育的呢? 思考,討論 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延伸到課外活動中去。 回顧本課知識要點: 以填空的形式完成本節課的知識小結: 一、探究了花生果實大小變異的現象 1、實驗中所用方法:科學測試法、圖表數據分析法、推理法等。 2、生物變異具有 性。 3、生物變異的原因: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遺傳育種方法: 學生小結 發揮想象,展望未來人類的變異。 圖片展示幾位當代天賦異能的人,讓學生認識到生物變異出現的奇特現象不一定都是科幻噢! 被趣聞軼事吸引,對未來人類的變異產生濃厚興趣。 六、板書設計: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一、探究花生果實大小變異的現象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1、人工選育 2、雜交育種 3、誘變育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