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縣成章中學2011-2012學年八年級政治12月獨立作業卷 Ⅰ ( 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美國的杰弗遜說“點亮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這句話揭示道理是( )A.點燃蠟燭作用很大 B.人要互相幫助C.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 D.做人要有心計,幫他人要有好處2.陶行知說“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人。”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有責任感就應該( )A.處處為自己著想,對自己負責 B.嚴格要求別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C.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 D.一切為他人,而自己毫無所求3.李嘉誠在接受采訪時對自己的創業與成功作了一番講解,一個企業的開發意味著良好信譽的開始。有了信譽,自然就會有財路,這是必須具備的商業道德,就象做人一樣,要忠誠和有義氣。這則材料說明了( )A、誠實是立身之本,是企業的生命 B、信譽等于金錢C、企業應該重信譽,個人可以不講信用D、企業可以講信譽,也可以不講信譽4.奧運冠軍劉翔說過,他喜歡同美國名將阿蘭.約翰同場競技,因為這樣更能提高自己的成績,這一事例說明( )A.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B.名將同場競技,可以發現對方的不足C.競爭無須合作 D.劉翔和阿蘭.約翰遜是老朋友5.關于網絡交往,比爾蓋茨曾說: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對方是一條坐在電腦前會敲擊鍵盤的狗。這句話主要說明了( )A.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 B.網絡交往都是虛假的,毫無真實性可言C.網絡交往可以暢所欲言,無拘無束 D.網絡交往可以實現人和動物的交流6、“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句至理名言。它啟示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 )A. 不計較他人的一切過失和錯誤 B.做到處處忍讓C. 講文明,有禮貌 D.寬以待人,寬容大度7、下列想法或做法不符合“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求的是( )A. 我討厭別人叫我“胖子”,但從不給別人起綽號B.誰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與他交往C.我喜歡別人以尊重友善的態度對待我,我也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D.數學史我的強項,我經常幫助數學成績較差的同學8、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你若再不好好學習,考不上好的學校,將來就會沒出息,就只有去掃馬路的份兒。”對于這樣的話,評價不正確的是( )A.這種說法體現了對體力勞動者的一種歧視心態B.這種說法貶低了某些人群,是以地位取人的做法C.父母是為了促進孩子奮發圖強、努力學校,值得推廣D.父母的這種說法不利于孩子樹立平等的觀念,不值得提倡9、善意的謊言是( )A.是出于個人的私利 B.是維護對方利益的需要C.違背誠實的道德 D.違背了法律10、生活中我們要講誠信。下列論述中體現誠信守則的有( )①言必行,行必果 ②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③退避三舍④一言為重百金輕 ⑤指鹿為馬 ⑥掛羊頭賣狗肉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11、下列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A.秦始皇──“尊王攘夷” B.屋大維──“木馬計”C.唐太宗──“隆中對” D.劉秀──“光武中興”12、古希臘有位歷史學家,他走訪歷史名勝,考察地理環境,了解風土人情,他還愛聽當地人講述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記下來。他還被后人稱為“史學之父”。這位歷史學家是( )A. 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D.希羅多德13、 下列哪項新農具的廣泛使用大大促進了唐朝農業的發展( )14、歷史老師在介紹我國一處早期文化遺址時,提到了“長江流域”、“水稻”“干欄式房屋”三個關鍵詞。據此推斷,此處人類遺址最有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16、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17、“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的重要標志( )A.氏族社會的私有財產被破壞 B.氏族社會內部出現了貧富分化C.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D.部落之間出現了激烈戰爭18、詩經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反映了西周的( )A.禮樂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禪讓制度19、下列出土文物,標志著我國開始邁進文明時代門檻的是( )①在黃河下游地區發現的距今約五千年的古城遺址②在長江下游地區一處遺址中出土的象征權力的玉器③在東北遼河流域一處遺址中出土規模宏大的祭壇④在北京人生活過的洞穴里發現的厚厚的灰燼堆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0、學了“百家爭鳴”知識后,同學們在一起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諳儒家真諦②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③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 社會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法家影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卷 Ⅱ ( 綜合題 共60 分)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8分)【學道德模范 傳中華美德】材料一:2009年10月24日,在長江邊秋游的長江大學學生發現兩名落水少年后,三名同學從不同方向跳入波濤洶涌的江中救人,不會游泳的其他10多名男女學生手挽手涉水組成“人梯”協助,兩名落水少年得救了,而陳及時、方招、何東旭三名年僅19歲的大學生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材料一反映了同學們的哪些優秀美德?(2分)(2)材料二中“信義兄弟”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講誠信,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呢?(6分)22、(14分)材料一:沒有誰天生喜歡做第二名,史冬鵬也一樣。但劉翔越跑越快,不服氣的史冬鵬一直在追,卻始終只能看著劉翔的背影在追。直到2007年全國田徑大獎賽廣東肇慶站,劉翔突然棄權,比賽中史冬鵬鶴立雞群,當他接近終點時,發現后面的選手相差三四米的距離,最后的沖刺簡直是走著就拿了冠軍。可是,賽后他看到自己的成績很不理想,史冬鵬臉紅了。那一瞬間,他猛然明白一個道理:競技體育的最大魅力在于競爭,沒有高水平的較量,就意味著停滯和失敗。跨欄項目之所以在中國備受關注,是因為劉翔輝煌戰績帶來的明星效應。這場比賽后,史冬鵬給劉翔打電話,真誠地說:“以前我把你視為對手,甚至敵人;現在我才發現,你是我最真的朋友。”劉翔回答道:“我也要感謝你呀,你在后面拼命追趕,讓我不敢絲毫懈怠。大史,你知道嗎?中國體育的110米欄輝煌,是你和我一起創造的啊!”此后,劉翔將自己積累的大量外國選手的錄像資料,和史冬鵬一起反復觀看、交流心得。正如鄭克宇教練說“史冬鵬和劉翔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沒有劉翔在前面遙遙領先,史冬鵬也達不到他如今這個水平。”(1)2007年的全國田徑大賽讓史冬鵬瞬間領悟了競爭的目的應該是什么?(2分)(2)劉史之交對我們尋求真摯友誼有哪些方面的啟示?(4分)材料二:2010年亞運會結束后,廣州市市長萬慶良慰問了參加亞運會服務的6000余名志愿者,并引用龔自珍的詩勉勵志愿者們:“‘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在人群中,我們這么多志愿者跟服務對象握手,留下的不僅僅是余香,留下的是千萬年都留在胸中的心香,這一抹心香將你們和中國的形象永遠樹立在亞洲!”(3)廣州市市長為什么這么說?(請用“禮儀”的相關知識,從個人和國家、民族兩個角度來回答)(4分)(4)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有哪些基本的禮儀要求?(4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中國古代與世界其他國家科技發明比較年代 公元1001—1500年中國科技發明(項) 67中國科技發明 項 38百分比 57%世界其他國家科技發明 項 29百分比 43%材料二:17世紀英國思想家培根指出:“這三種東西已經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重要的力量和影響。”(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三種發明是指中國的什么發明?(3分)(3)說說上述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的重要影響。(3分)(4)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這一期間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4分)24、變與不變(12分)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材料二: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商)湯、(周)武王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1)材料一中孔子所說的“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管仲是如何扶助齊桓公稱霸的?(2分)(2)材料二中的“衛鞅”指的是誰?對材料中提到了“夏、殷(商)不易禮而亡”,請你談談你的觀點及理由。(4分)(3)上述兩則材料反映的兩次重要改革分別在我國歷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并談一談改革對社會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25、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內容。(共14分)材料一: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材料二:“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索利語(1)、秦始皇是怎樣“設職授官”的?該“官僚政治”的實質是什么?“政治權力等級世襲”是指周朝實行的哪一政治制度?這種等級世襲的主要依據是什么?(5分)(2)、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哪個國家的民主制度?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對這種民主制度的認識?(3分)(3)、由于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在制度上體現出了鮮明的多樣特色。對比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兩個區域在制度文明方面的不同特點。(2分)(4)、這兩種制度共同作為管理國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共同的目的,但采用了不同的形式,這對我們今天建設政治制度有什么啟迪?(4分)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模擬試卷八年級社會思品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A A D B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C A B C B B B二、非選擇題22、(1)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2)友誼是建立在共同追求的基礎上。真正的朋友,就應該與朋友齊奮斗,同歡樂,共患難,當朋友取得成功時,真誠地為他高興,而不是妒忌朋友。意思相同也可得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1) (2分)說明了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于其他國家。(2)(3分)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3)(3分)活字印刷術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火藥應用與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轉折點。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提高了人類航海能力。(4)(4分)經濟的繁榮;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的統一穩定。(兩點即可)24、⑴管仲進行改革,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使齊國國力更加強盛(1分),他還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1分)。⑵商鞅(1分);商鞅的觀點是不正確的(1分),夏商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統治者實行暴政,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不滿,在順應民意的戰爭中滅亡(2分)。25、⑴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1分),地方實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1分);實質是中央集權制(1分);指分封制(1分);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決定(或宗法制)(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