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章 第2節保護生物圈是全人類的共同義務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義務》內容,主要介紹了適于人類生存的空間及各種資源的有限性,人類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科學地保護生物圈。學生要認識到保護生物圈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人類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好生物圈。 二、學情分析 本節知識性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小組合作、思考討論解決其問題,但對關系到人類環境保護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深刻理解和認識,所以通過實踐去感知,通過探究去認識,通過反思去理解,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對環境都應有責任意識,擔當起保護生物圈的義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造成負面影響; 認識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的有限性; 2、能力目標: 進行調查觀察提高交流合作、分析綜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關注環境問題,參與環保活動,形成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點 :關注環境問題,形成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認識生物圈中各種資源的有限性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時間分配) 教師行為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知:(0-3min) 講解新知識:(30-35min) 鞏固新知識:(3-5min) 結束:(2min) 在正式上課之前,大家先 欣賞earth song MV片段,學生談談觀看后的感受。 在這個mv中,用一個詞概括震撼人心,大家談到最多的詞是環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而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就是生物圈,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家園,我們應該對它加以保護,這節課我們一起探學習如何保護生物圈。 一起朗誦教學目標。 過渡:我們知道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影響環境,我們對環境是愛護還是破壞,答案或許就在每一天的生活中。 活動一:討論:我某天的剪影是否合理 早起刷牙,用流水洗臉;在家吃完早餐。 出門乘坐公交上班。看見環衛工人清掃垃圾。 到辦公室發現沒人,但空調開著,并且習慣性打開電腦,有時并沒有用到。未帶水杯,用辦公室一次性杯子喝水。 放學逛超市買東西,花了0.2元買了一次性袋子 晚上在外和朋友一起吃飯,菜剩多了。 回家洗澡后,發現要洗衣物不多,還是交給洗衣機。 看完關閉電視,上床休息,完成了我一天的日常。 現在每組同學都拿到了一張我的生活剪影,請你們小組合作,找出不合理之處,看哪組找的最多? 謝謝大家給我提出的建議,沒想到我很平常的一天卻做了這么多浪費資源的事情,我一定會改正的。 活動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負面影響(拍照上傳) 有人曾說過“污染無處不在,世界幾乎無凈土”,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就是人類自身,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有哪些負面影響,大家在小組長帶領下花3min時間討論,等會組代表來談一談。 我們可以發現人類活動對生物圈造成負面影響:土地沙漠化嚴重,由于人類砍伐樹木水土流失,汽車尾氣,工廠廢氣污染空氣,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會導致溫室影響,海平面上升,陸地資源在減少,正是由于這些負面影響導致能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少,據統計 森林:每分鐘有21公頃消失,每年損失1100萬公頃; 沙漠化:每分鐘有11公頃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為600萬公頃; 泥沙:每分鐘有4~8萬噸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為250億噸; 污水:每分鐘有85萬噸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為4500億噸; 那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嗎?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對于生物圈的保護刻不容緩(板書) 活動三::保護生物圈該怎么做?(學生討論后書寫) 過渡: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那為什么許多人還在做飲鴆止渴禍及子孫的蠢事呢? 那剛才大家談到政府的措施不到位,作為一名邵武人在邵武也生活了十多年是否有感受到邵武的變化呢?我們居住的地方發生了哪些變化? 大家談了許多,自己身邊的事,可以發現我們對環保的意識越來越強。政府也在積極努力制定相應措施。之前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破壞了生態平衡,給人類自身帶來了懲罰。那這種局面要靠我們自己擺脫,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為了保護我們的生物圈,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怎么做呢? 小組討論: 只要大家都愛護植被,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綠意盎然。習大大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一起欣賞下祖國近幾年的變化。 播放視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要把思想意識轉變為行動,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圈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讓自己成為一盞燈,去影響別人。 總結:環保宣誓詞 我宣誓:為使地球家園綠水青山 為使自然生命繁榮燦爛 為了人類社會持續發展 我們,作為自然的使者 將以我們的力量、才智和愛心 還河流以清澈 還山河以綠色 還天空以蔚藍 同在藍天下,保護大自然! 同在藍天下,共享大自然! 宣誓人: 加入希沃游戲。 下列屬于保護生物圈的做法? 靜靜觀看,生態破壞的現象。 結合自生活經歷和經驗,闡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小組合作找出不合理之處 學生展示 學生展示 不是 政府措施不到位,人的認識不夠深刻,存在利益關系 道路整潔;綠植增加,文明度提高,低碳出行 政府制定一些政策,從自身做起 進行宣傳活動,關閉三無產業,重工業遷移,保護水源,節約用水, 學生感受祖國的變化 學生一起宣誓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系列事,讓學生明白日常的一些小事對環境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認識到環境資源的匱乏,要好好利用這些資源。 通過實際例子進行分析,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從身邊事感受環境變化,人類正在努力保護生物圈 激發內心保護環境的欲望 六、板書設計 保護生物圈是全人類的共同義務 保護生物圈刻不容緩 人類能夠保護好生物圈 七、教學反思 本節教材內容不多,讓學生課前搜集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能開闊學生眼界;采取小組討論法、歸納總結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培養了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培養了環保意識,養成了環保習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的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在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參與者、支持者的作用。 不足之處:對于導入視頻選取與學生生活接近的視頻,原本震撼視頻在學生眼中并沒有引起共鳴;在上課過程中,語速過快,時間把握不夠;出現口誤,同時有許多口頭禪,這是在上課過程中應該注意,在以后課上會努力改正,讓課堂更加完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