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耳和聽覺第一課時 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耳的結構;知道耳的各部分結構的功能。(2)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3)了解耳的保健知識。【過程與方法】通過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的學習,掌握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樹立如何保護聽力的常識。教學重難點【重點】(1)耳的結構及功能。(2)聽覺的形成過程。【難點】聽覺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知識點 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53~5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耳的結構:耳是人的聽覺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內含聽小骨)和咽鼓管,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2.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的通道)→鼓膜(接收聲波,產生振動)→聽小骨(振動放大)→耳蝸(感受振動,產生神經沖動)→聽神經(把神經沖動傳給大腦)→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產生聽覺。聽覺的損傷有傳導性耳聾和神經性耳聾。3.耳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內耳中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感受器過于敏感的人受到過長或過強的刺激時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出汗、流涎等癥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暈車、暈船和航空病。4.為保護耳朵,遇到巨大聲響時,應迅速捂緊雙耳或張嘴。【合作探究】根據聽覺的形成過程,談談引起聽覺障礙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傳導振動的結構損傷,如鼓膜、聽小骨等受損;二是相關神經損傷,如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聽神經、聽覺中樞等受損。【教師點撥】人聽到聲音的兩種途徑:(1)空氣傳聲:通常人聽到的聲音是由空氣傳到人耳的。(2)骨傳導: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神經,引起聽覺。【跟進訓練】1.人的聽覺產生于( D )A.聽覺感受器B.耳廓C.鼓膜 D.聽覺中樞2.下列關于耳的各部分功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而引起振動B.耳廓的作用是收集空氣中的聲波C.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D.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產生振動,聽覺感受器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入腦部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二課時 聲音的特性和噪聲污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音色、響度、音調是聲音的三個特征。(2)了解音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3)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治噪聲的幾個途徑。【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音調與頻率之間的聯系、響度與振幅之間的聯系,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的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親身體會和對周圍問題的思考,能樹立文明意識,學會尊重和關愛他人。(2)了解噪聲對人類的危害,樹立起防治噪聲污染、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聲音的特性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聲音的特性【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54~58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音調、響度、音色是聲音的三要素。2.音調: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源的振動頻率,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1)頻率是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它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就越大。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2)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為20~20000赫,把高于20000赫的聲音叫做超聲。低于20赫的聲音叫做次聲。超聲可以用于粉碎人體內結石、B超檢查、超聲波金屬探傷儀等。3.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距離聲源的遠近和不同的人對聲音的感覺有關。聲音的強弱常用分貝作為單位來計量。分貝的符號為dB。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大于100dB的聲音會對耳的聽力造成損傷。4.音色: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叫做音色,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其音色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根據音色來辨認人和物。【合作探究】1.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答:蜜蜂的翅膀振動得快,發出的聲音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蝴蝶的翅膀振動得慢,發出的聲音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外。2.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如何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的?答:吉他手演奏吉他時,通過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壓改變吉他振動部分的長度,從而改變弦的振動頻率,這樣吉他發出聲音的音調就會不同。【教師點撥】響度、音調和音色是聲音的三要素。其中,音調和響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音調高的聲音不一定響度大,響度大的聲音不一定音調高。【跟進訓練】1.有一種新型保險柜安裝有聲紋鎖,只有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才能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紋鎖辨別主人聲音的依據是( B )A.音調B.音色C.響度D.聲速2.二胡是我國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弦樂器。演奏前,演員經常需要調節弦的松緊程度,其目的是調節弦發聲時的( B )A.響度B.音調C.音色D.振幅3.超聲波探測儀發出的超聲波無法為人耳所聽見,原因是超聲波的( C )A.速度太快B.響度太小C.頻率太高D.頻率太低知識點二 噪聲污染【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59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使人感覺輕松愉快的聲音是樂音;使人感覺煩躁不安的聲音是噪音。2.噪音的危害: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有害健康,被列為國際公害。3.減弱噪聲的三條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如城市禁止鳴笛。(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在馬路和居民樓之間設立屏障。(3)在人耳處減弱,如個人帶上耳塞、耳罩之類的防護用具。4.我國頒布的噪聲污染標準:工廠、工地的噪聲不能超過85~90dB;居民居住區的噪聲,白天不能超過50dB,夜間不能超過40dB。【教師點撥】樂音是悅耳動聽的聲音,但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也可能稱為噪音。如深夜小區內的鋼琴聲。【跟進訓練】1.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兩側設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墻,安裝這些板墻的目的是( B )A.保護車輛行駛安全B.減小車輛噪聲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觀D.阻止車輛廢氣外泄2.從環境保護角度看,以下不屬于噪聲的是( D )A.圖書閱覽室內的絮絮細語聲B.上數學課時,聽到音樂教室傳來的歌聲C.夜晚,人們正要入睡,忽然傳來彈奏很熟練的鋼琴聲D.吸引著人們的雄辯有力的演講聲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3節 第2課時.doc 第2章 第3節 耳和聽覺 第1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