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平面鏡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初步認識虛像的含義,能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作圖。(2)知道平面鏡成像是因為光的反射,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光的反射情況。【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通過練習作圖,加深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協作能力,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縝密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難點】平面鏡成像作圖。教學過程知識點 平面鏡和球面鏡【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9~71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射到鏡面上發生反射,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在鏡后相交而成。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與物體左右相反、大小相等。(2)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3)像與物體的對應點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即物體和像關于鏡面對稱,因此可以用對稱法作出平面鏡中的像。(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3.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鏡子叫做球面鏡。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和凹面鏡。凸面鏡使平行光束發散,凹面鏡使平行光束會聚。利用凸面鏡可以擴大視野,如汽車駕駛室兩側的反光鏡;利用凹面鏡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鏡制成太陽灶。【教師點撥】虛像并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在虛像的位置上并沒有真實的光線,這就是它與實像的區別: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跟進訓練】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平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物體與像的連線垂直于鏡面C.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D.把物體面鏡時,它的像會遠離平面鏡2.當某同學從遠處走向一面穿衣鏡時,他在鏡中的像的大小及像與人的距離的變化是( D )A.像變大,人與像的距離變大B.像變大,人與像的距離變小C.像的大小不變,人與像的距離不變D.像的大小不變,人與像的距離變小3.作圖題:在圖中畫出△ABC在平面鏡中的像△A′B′C′。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三課時 光的折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現象及折射光線、折射角。(2)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能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體驗理論聯系實際。【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問題進行有序探究并得出光的折射規律,練習作圖,鞏固光的折射規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主動探究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解決問題后的愉悅之情,逐漸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在動手作圖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光的折射規律。【難點】光的折射成像。教學過程知識點 光的折射【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71~7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到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規律:(1)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3)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教師點撥】1.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直線上。2.光在同一種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時,傳播方向也會發生偏折,這也是光的折射現象。【跟進訓練】1.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D )A.燈光下,地面上出現的人影B.平靜的湖面上出現岸邊樹的倒影C.站立在平面鏡前的人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D.站在岸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2.當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其傳播方向的是( B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別的透明物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或別的透明物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光線從一種透明物質沿著法線方向射入另一種透明物質,入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是90°,折射角等于0°,反射角等于0°。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5節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一課時 光的反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能說出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2)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明確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通過畫圖練習,理解和鞏固反射定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親身體會實驗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并學會用實驗的方法去得到結論或驗證定律。教學重難點【重點】(1)光的反射現象。(2)光的反射定律。【難點】通過實驗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應用反射定律作圖。教學過程知識點 光的反射【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7~69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點引出的一條垂直于平面鏡的直線叫做法線,入射光線跟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跟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即入射光線逆著原反射光線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其反射光線恰能逆著原入射光線的方向射出。4.平面鏡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鏡表面的陽光會發生鏡面反射,白紙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白紙表面的陽光會向四面八方反射,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使我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教師點撥】1.入射角、反射角都是指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不要把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入射角或反射角。2.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到平面鏡上時,法線與入射光線重合,這時入射角為0°,反射光線沿原路返回。【跟進訓練】1.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即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不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 C )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路的可逆性2.下列關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鏡面反射看上去總比漫反射亮B.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體表面時就會發生鏡面反射C.形成漫反射的部分光線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玻璃幕墻的“反光”現象就是漫反射形成的3.一條光線入射到一平面鏡上,且入射光線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為30°,則反射角大小是60°;若入射角減小10°,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是100°。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5節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2、3課時.doc 第2章 第5節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