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代代相傳的生命第1節 新生命的誕生第一課時 人的生殖系統與受精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男、女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2)知道精子和卵細胞,知道受精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觀察男、女生殖系統組成圖,使學生學會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生殖系統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明確嚴肅對待兩性行為應該是終身遵循的道德規范。教學重難點【重點】(1)男、女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2)人的受精過程。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精子和卵細胞【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2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嬰兒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一個受精卵細胞是由一個雄性生殖細胞精子和一個雌性生殖細胞卵細胞結合產生的。2.卵細胞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呈球形,其直徑約為0.1毫米,它的細胞質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精子比卵細胞小,約0.05毫米長,有尾,能游動。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核內均攜有遺傳信息,這些遺傳信息決定著新生命的主要特征。【教師點撥】卵細胞之所以大,是因為其細胞質內中含有營養豐富的物質,是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跟進訓練】1.人類發育過程的起點是( C )A.精子B.卵細胞C.受精卵D.胚胎2.下列關于生殖細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精子有尾,能運動B.卵細胞是人體最大的細胞,沒有尾巴但能運動C.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開始D.卵細胞比精子大,這有利于早期胚胎的發育知識點二 人的生殖系統【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2~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男性生殖系統主要由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前列腺、陰莖等器官組成。睪丸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男性在青春期發育期間,睪丸開始產生精子。一個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可產生上億個精子。2.女性生殖系統主要由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器官組成。女性有兩個卵巢,位于腹腔的下部,子宮的兩側,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約每個月會排出一個卵細胞。輸卵管接受排出的卵細胞,還提供受精的場所。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合作探究】男性、女性生殖系統的器官中,有些器官的功能比較類似。請指出與睪丸、輸精管、陰莖相類似的女性生殖器官分別是什么。答:與睪丸相似的是卵巢,都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與輸精管相似的是輸卵管,都具有輸送生殖細胞的功能;與陰莖相似的是陰道,都起到通道的作用。【教師點撥】1.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生殖系統都可以分為內外兩部分:男性生殖系統中的“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前列腺”都是內生殖器,“陰莖、陰囊”是外生殖器;女性生殖系統中的“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都是內生殖器,“外陰”是外生殖器。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和卵巢,它們在功能上的共同點是都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可維持男性和女性的第二性征。【跟進訓練】1.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下列關于兩者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都能產生生殖細胞;②都能分泌性激素;③產生生殖細胞的活動都有周期性;④都能輸送生殖細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請將下列器官的名稱與相應的功能連線。3.填寫數字序號代表的器官:(1)甲女性生殖系統,請補充:①子宮,②輸卵管,③卵巢。(2)乙為男性生殖系統,請補充:①輸精管,②睪丸,③輸精管,④尿道,⑤陰莖,⑥附睪。知識點三 受精與妊娠【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4~5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2.受精卵形成后,一邊進行細胞分裂,一邊沿著輸卵管往下移動,進入子宮。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加,受精卵逐漸形成了胚胎,并附著在子宮壁上。這時女性就懷孕了,也稱為妊娠。【合作探究】結合受精和胚胎的形成過程,說說人的卵細胞和精子的形態結構與其功能的關系。答:受精卵的發育需要營養物質,卵細胞的體積大且細胞質中富含營養物質,能為受精卵初期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精子的體積小,運動能力強,有利于及時到達輸卵管,并易于穿透卵細胞膜實現受精。【教師點撥】1.受精的實質是精子和卵細胞的遺傳物質融合。2.受精卵不是生殖細胞,而是一個生命體。【跟進訓練】1.人的受精卵形成、開始分裂以及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 B )A.卵巢、輸卵管、子宮B.輸卵管、輸卵管、子宮C.輸卵管、子宮、子宮D.輸卵管、子宮、陰道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A.一旦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就意味著女性懷孕(即妊娠)B.精子和卵細胞相遇的場所是輸卵管C.形成一個受精卵需要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D.受精指的是精子細胞核與卵細胞核的融合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二課時 生命的誕生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簡單描述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2)知道分娩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胚胎發育圖和觀看嬰兒誕生的影片,了解新生命誕生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母親十月懷胎并分娩誕生新生命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生命的珍貴、母親的偉大。教學重難點【重點】胚胎發育的基本過程。【難點】人的胚胎發育過程中與母體的物質交換。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胚胎的發育【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5~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受精后的第2周,出現了一層將胚胎包裹起來的羊膜,并逐步發育成一個充滿了羊水的羊膜囊,胚胎懸浮在羊水中,能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影響。2.到了第3周,胎盤出現,它連接著母體和胚胎,是母體和胚胎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胎盤靠近胚胎的一面附有臍帶,臍帶與胚胎相連。胚胎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3.從胚胎發育的第9周至出生前(第38周),稱作胎兒期。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樣,從此稱為胎兒。4.在胎盤中,胎兒的血液與母體的血液之間有一層膜作為屏障。這個屏障使得胎兒和母體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順利地進行物質交換。這能避免將母體身上的一些病原體傳染給胎兒,但某些化學物質仍能夠穿越這個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合作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能看到有些藥品的說明書上寫著“孕婦慎用”或“孕婦禁用”的提示。這是為什么?答:如果孕婦吃了某種“孕婦慎用”或“孕婦禁用”的藥品,藥品中的有效成分往往能通過胎盤和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教師點撥】判斷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是來自卵黃還是來自母體,關鍵要看“胎盤”是否形成:胎盤形成之前,胚胎發育所需營養來自卵黃;如果已經形成胎盤,則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已經開始從母體獲得。【跟進訓練】1.從受精卵發育開始,到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為止,所需的時間約為( C )A.2個多月 B.3個多月C.9個多月 D.10個多月2.請不要在孕婦身旁吸煙,有害物質會通過孕婦影響胎兒。胎兒和孕婦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 C )A.卵巢 B.輸卵管C.胎盤 D.卵巢和輸卵管3.胚胎從母體得到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途徑是( B )A.子宮→胎盤→臍帶→胚胎B.母體血液→胎盤→臍帶→胚胎C.胎盤→子宮→臍帶→胚胎D.母體血液→臍帶→子宮→胚胎知識點二 分娩和養育【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7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成熟的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叫做分娩,產出的胎兒叫做嬰兒。整個分娩過程分為宮口擴張、胎兒娩出和胎盤娩出三個階段。(1)宮口擴張:子宮不斷收縮,使子宮頸的開口變寬。(2)胎兒娩出:子宮不斷收縮,將胎兒推出子宮;胎兒的頭向下,從陰道娩出。(3)胎盤娩出:胎兒娩出半小時后,子宮收縮,胎盤從子宮膜上剝落,產后排出體外。(4)切斷臍帶,使嬰兒和母體分離。2.分娩后幾秒鐘,嬰兒就會哭或咳嗽。這種行為能除去嬰兒鼻、口腔和肺部的液體,并促使呼吸系統工作,從而獲得氧氣。3.剛出生的嬰兒主要靠母乳喂養,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各種營養、抗病物質等,是嬰兒最好的食品。另外,母乳喂養也是母子感情溝通的重要手段。【教師點撥】試管嬰兒其實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并發育到一定的時候再植入母體子宮內,懷孕并產出的嬰兒。即它不是在試管內長大的嬰兒,只是其受精過程和早期胚胎發育在“試管中”(體外)進行。【跟進訓練】1.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哭。嬰兒帶著啼哭聲來到人世間的原因是( C )A.餓了想吃食物B.哪個地方痛了C.為了獲得氧氣D.不想離開母體2.下列對分娩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宮口擴張、胎兒娩出、胎盤娩出B.胎兒娩出、宮口擴張、胎盤娩出C.宮口擴張、胎盤娩出、胎兒娩出D.以上三項都不對3.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確定每年8月1日~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目的是讓全社會理解母乳喂養的價值和意義,使更多的嬰兒能得到母乳喂養,提高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提倡母乳喂養嬰兒的主要原因是( A )A.母乳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抗病物質B.母乳喂養簡單方便C.母乳喂養可以少花錢D.嬰兒喜歡喝母乳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第1節 新生命的誕生1課時.doc 第1章 第1節 新生命的誕生 第2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