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節 摩擦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能通過實例說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2)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理解摩擦力的利弊,并懂得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具體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控制變量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摩擦力的利弊的學習,樹立辯證思想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難點】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 摩擦力的存在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113~11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 運動 時,在兩個物體的 接觸面 上會產生一種 阻礙物體相對運動 的力,這種力叫做 摩擦力 。 2.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 相反 。 3.兩個物體相對運動時會產生摩擦力,兩個物體 相對靜止 時(如筷子提米實驗,筷子與米之間)也可能存在 摩擦力 。 4.摩擦力普遍存在。例如,人走路時,后腳離開地面前要 蹬地 ,此時地面對后腳會產生一個 向前 的 摩擦力 ,這樣人才會前進。而前腳踩到地面時,地面會對它產生一個 向后 的 摩擦力 。 5.固體與 固體 之間會產生摩擦力, 液體 、 氣體 與固體之間也會產生摩擦力。 【合作探究】 假如沒有摩擦,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答:如果沒有摩擦,則一些平時看似很平常的事情都將變得非常困難:人不能行走;自行車和汽車不能行駛,而一旦運動后則難以停止;拿東西也變得十分困難;不能用筷子夾東西吃等。 【教師點撥】 1.確定物體是否受摩擦力,關鍵要看物體之間是否有相對運動趨勢或是否發生相對運動。 2.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受到靜摩擦力作用的方法:(1)假設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絕對光滑。(2)判斷出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是否會運動。(3)若會運動則受到靜摩擦力作用,而且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若不會運動則不受靜摩擦力作用。 3.不能把摩擦力的方向理解為必定與運動方向相反,因為摩擦力有時阻礙運動,有時有利于運動,但無論哪種情況,必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4.在氣體和液體中也存在摩擦力。相同條件下,液體的摩擦力比氣體的摩擦力要大。 【跟進訓練】 1.摩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 C ) A.人無法走路 B.火柴頭難以劃燃 C.老師仍能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D.自行車剎車失靈 2.下列現象不能說明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是 ( D ) A.足球被腳踢出后在地面上滾動得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 B.水平公路上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慢慢停下來 C.水中發射的子彈運動一定距離后,殺傷力會減弱 D.拋出去的鉛球最終會落回地面 3.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如果路面光滑,汽車將行駛得更快 B.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互相接觸的物體間才能產生摩擦力 D.輪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防止摩擦 知識點二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114~115頁的有關內容,并分組進行實驗活動,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實驗用 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2.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 3.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 滑動 時,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 物體表面上的壓力 有關,還跟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有關。 4.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 壓力 越大,摩擦力越 大 。當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 【教師點撥】 在做實驗時應注意讓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只有這樣,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并結合應用控制變量法。 【跟進訓練】 1.摩擦力的大小與下列條件無關的是 ( C ) A.接觸面的光滑程度 B.壓力的大小 C.接觸面積的大小 D.摩擦的類型 2.小明在測出物理課本與桌面的滑動摩擦力后,又將實驗報告冊放在物理課本上,他這樣做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與 ( A ) A.壓力大小的關系 B.接觸面材料的關系 C.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 D.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3.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 A.讓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目的是使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讀數 B.在桌面上鋪上毛巾使接觸面粗糙一些,其他條件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會變小 C.在木塊上放砝碼,目的是改變木塊對桌面的壓力 D.探究過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知識點三 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115~11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 增大物體間的壓力 。(3)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 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 減小壓力 。(3)變滑動為滾動。(4)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劑等。 【教師點撥】 1.區分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這個摩擦對所要進行的事是有幫助的就是有益摩擦,反之就是有害摩擦。 2.在分析摩擦力的變化時,應通過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摩擦力是增大了還是減小了。 【跟進訓練】 1.下列有關摩擦利弊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 A.人走路時,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 B.火車的車輪與鐵軌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 C.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是有益的 D.機器轉軸處的摩擦是有益的 2.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 ) A.拔河比賽時用力握住繩子 B.在機器的轉動部分安裝滾動軸承 C.氣墊船行駛時用壓縮空氣使船體與水面分開 D.給電風扇轉軸加潤滑油 3.下列做法中,減小摩擦的是 ( C ) A.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握手閘 B.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C.行李箱底部安裝滾輪 D.短跑運動員穿上釘鞋 4.下列的一些做法或想法中正確的是 ( A ) A.做單杠運動時,事先在手上抹上一些鎂粉,可以增大摩擦 B.為了提高汽車的速度,有些同學認為公路修建得越光滑越好 C.車輪表面做成一定圖案的凹凸花紋,是為了更美觀 D.有同學認為,經常在自行車剎車橡皮上涂潤滑油,可提高剎車性能 練習設計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