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2 依法履行義務 一、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1.認同增強義務的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逐步形成社會責任感。 2.結合事例情境,利用權利義務關系和基本內容,能夠對觀點進行辨析,對行為進行判斷。 3.懂得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知道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理解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 重點:知道法定義務需履行。 難點:了解權利義務相統一的關系。 二、自主預習 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為什么要依法履行義務?)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___________、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__________權利的實現。 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的承擔者。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_____________規定的義務。 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_____________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我們應該如何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____________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_________。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_______________,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3.為什么公民必須要履行法定義務? 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_________。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_________的責任; ③不履行法定義務,可能構成違法甚至___________,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①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_____________。②我們要_____________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____________。 4.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以及須承擔的責任: (1)表現: 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_____________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_______________。 (2)責任: 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____________;②違反____________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______________。 三、自主探究 某中學八年級(3)班同學圍繞“權利與義務”的主題展開課堂討論。請你根據三則材料提供的信息,也參與討論。 【材料一】秋云:網絡就是言論自由的樂園,在網絡上,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的網絡言論自由…… 冬雪:正如享受多大的權利,都要承擔對應的義務一樣,網絡言論自由也有著相應的邊界,那就是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絕對的言論自由從來就不存在。 【材料二】今年春節疫情期間,一位澳籍“跑步女”梁某在京隔離期間外出跑步,且不帶口罩,還和前來勸阻的工作人員、警察大起沖突,擾亂疫情防控和社會治安。“跑步女”被北京公安立案調查,后被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處依法注銷工作類居留許可,并被限期離境。2020年3月22日,一名女子從泰國飛上海轉機,到達重慶機場后,拒絕接受隔離,并對工作人員破口大罵。工作人員耐心解釋要按照重慶最新規定,必須要隔離。然而,女子卻拒絕配合,“我不會隔離的,我告訴你。我要回家,我不在你這隔離。如果你要干擾我,我就告你!”對此,重慶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她拒絕隔離不聽勸告,那就只能從哪里來返回哪里去。”閱讀材料回答: (1)【表觀點】: 材料一中你贊成哪一位的觀點?請你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方面說明理由? (2)【提建議】: 我們應樹立什么樣的權利、義務觀? (3)【談行動】: 我們應怎樣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四、課堂檢測 1.地攤經濟成了最近的熱門話題,在解決低收入群體、失業人群的就業問題的同時,一些攤主的行為也導致了交通擁堵、衛生“一片狼藉”等情況。這些攤主的行為(?? ) ①只履行了義務,放棄了權利 ②是正確行使權利的表現 ③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④行使權利的過程中損害了社會的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防疫期間,出現了一些和疫情有關的謠言,擾亂了人心影響了社會穩定,對于謠言的傳播,我們正確的做法是(??? ) A.?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B.?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C.?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D.?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 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公民在行使集會、游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說明(??? ) ①法治和自由存在對立的現象????? ②法治為權利的行使標定了界限 ③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 ④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小剛學習上不努力,經常曠課去打游戲。老師批評他,他卻說:“上學是我的權利,我高興就上,不高興就不上,誰也管不著。”小剛的言行(??? ) ①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②保持適度的學習壓力 ③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④有維權意識,能使自己得到發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常某作為武漢返京人員,在明知北京市采取相關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未如實報告,未主動居家隔離觀察,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后其母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20多人被隔離觀察,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向社會傳播的嚴重危險。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常某有期徒刑8個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四)拒絕執行衛生防疲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實施法律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②公民要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就可能犯罪 ③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④對自己負責,就能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6.鄭州市交警一大隊民警在執勤執法中,發現一輛小型轎車行駛異常。經檢查,該車駕駛員周某不僅是無證駕駛,并且還是醉駕。周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周某違反了行政法律 ②周某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③周某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④周某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自主探究 (1)贊成冬雪的觀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3)A行使權利有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B要依法履行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解析】(1) 贊成冬雪的觀點,理由可以從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據所學,本題可以從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兩方面回答即可。 (3)行使權利可以從 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的角度進行分析回答。履行法定義務可以從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課堂檢測 1. D 【解析】【分析】 一些攤主的行為導致了交通擁堵、衛生“一片狼藉”等情況,這說明攤主在行使擺地攤的權利的同時沒有履行遵守規定,搞好衛生的義務, 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行使權利的過程中損害了社會的利益,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行使了權利沒有履行好義務。 ②錯誤,這些地攤主的行為是沒有義務觀念的表現。 2 B 【解析】【分析】 和疫情有關的謠言,擾亂了人心影響了社會穩定,這為法律所禁上,為此我們要做到堅決不造謠,不傳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B符合題意,正確。 AC不符合題意,排除。 D錯誤,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 3. C 【解析】【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的內容中體現了法治和權利的關系,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法治為權利的行使標定了界限,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②③觀點正確。 ①觀點錯誤,法治和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而不是對立的現象。 ④觀點正確但題文中沒有體現。 4. C 【解析】【分析】題文中,小剛只看到了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沒有意識到受教育也是公民的義務,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缺乏正確的學習觀念,①③說法正確; 這不是適度的學習壓力的體現,②說法錯誤; 小剛的言行是錯誤的,④說法錯誤; 5. C 【解析】【分析】題文材料中的常某沒有履行如實報告疫情,未主動居家隔離,實施法律禁止的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啟示我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可能違法犯罪,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不符合題意,題文中的常某沒有履行法定的義務。 ④錯誤,只有對自己負責,才可能對他人、對社會負責。而不是對自己負責就能對他人社會負責。 6. D 【解析】【分析】題文中的周某無證駕駛, 違反了法定義務,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②③④認識正確。 ①錯誤,周某醉駕,涉嫌犯罪,不是行政違法行為。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