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走近印刷術川化中學 沈洋導入:播放《奧運會開幕式》活字印刷術的表演引入內容。1、雕版印刷術第一環節:學習基礎知識 2、活字印刷術3、印刷術發明的意義第二環節:動動手——讓學生體驗活字印刷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他人合作的能力第三環節:智勇大沖關——針對本課內容回答問題,以達到學生邊學邊玩邊記的目的。第四環節:課堂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8張PPT) 川化中學 沈洋一 了解印刷術雕版印刷術 時間:隋唐時期制作程序首先,是雕刻印刷版。一般是請書法很好的人寫版,即將要雕刻的內容先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將寫好的紙稿反貼于預先準備好的木板表面,給予一定的壓力,使文字或圖像呈反向轉移到木板上,再由雕刻工人雕刻成反向凸起的文字或圖像。 其次,是刷油墨。先將雕刻的版(稱印版)固定在一個臺面上,用刷子沾上油墨均勻地涂布在印版的表面。 最后,就是印刷。印版刷好油墨之后,就在刷好油墨的印版表面覆蓋上一張紙張用干凈的刷子輕輕地拍打整個紙面,揭下紙張之后便完成了一次印刷。然后重復第二、第三兩過程,從而完成大批量的印刷品。《金剛經》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物;1900年發現于敦煌藏經洞。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唐朝末年,成都和江淮地區雕版印刷成為一個新興行業同學們,請你們想一想這種雕版印刷術的優點和缺點。一 了解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時間:北宋人物:畢昇制作程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印刷術 發明的歷史意義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對我國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造紙術和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 --美國著名學者 羅博特二 動動手注意事項1、時間15---20分鐘2、操作程序三 智勇大沖關1、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2、我國著名科學家王選因發明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譽為“當代畢升”。那么,歷史上畢升的發明是( )A.造紙術 B.雕版印刷術 C.活字印刷術 D.轉輪排字C4、歐洲到15世紀才有活字版,比畢升的發明晚(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3、南宋時人們讀到的精美書籍通常是通過( )A.活字印刷而成 B.雕版印刷而成 C.用竹木簡刻的 D.手抄的B5、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 )A、元朝 B、兩宋 C、唐朝 D、隋朝CA6 、唐朝末年的印刷中心( )成都和江淮地區課堂小結1、隋唐時期,發明雕版印刷術2、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3、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區別4、印刷術的影響: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對我國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其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史海拾貝本課結束優點:可以印制大量書籍缺點:刻字費時費力,出現錯別字無法修正 ,一版只能印刷一種書籍,印刷結束 后失去作用,還要對大量雕版進行管 理.①選材:用橡皮泥、膠泥、土豆(或小木塊)等做材料,并將這些材料制成大小一致的長方塊。②刻字:試著在所制成的小方塊材料的平面上用刀刻出一些活字。③排字:將刻好的活字排成詩句或格言。④印刷:在活字上蘸滿墨后印在紙上。⑤注意事項:刻字時要在所選的材料平面上刻制反字,只有這樣印出的才是正字。川化中學川教版歷史學科初一年級《走近印刷術》執教教師:沈樣洋指導老師:余英評課老師:余英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走進印刷術》賽課評價1. 教學有激情,關注學生活動。1. 課堂教學整體設計合理,環節緊湊。教學形式、方法靈活多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體現了教學的藝術性。雙邊活動安排合理,活動針對性強,師生雙方配合默契,學生主動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有機結合。1. 注重現代教育技術與歷史學科教學的整合。適時、適度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輔助功能。操作熟練、規范,緊密配合教學目標的實現,效果好。1. 語言生動,普通話較好,表達清晰、準確、科學。1. 注重創設問題情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自己解惑,達到了教育學的統一、和諧。1. 目標明確,層次清晰,適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同時,也體現了以史啟智的功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走近印刷術》說課稿一、 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課選自川教版新編七年級歷史實驗教材下冊第九章第一課和主題活動三。印刷術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地位:(1) 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2、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印刷術發明的時間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2) 德育目標:通過對印刷術的講述及對世界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印刷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3) 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3、教學重點: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學習、動手體驗一下活字印刷。4、教學難點:(1) 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區別。(2)學生的動手能力。二、教材處理1、將2課教材內容融為一節課來學習,包括知識的把握和體驗活字印刷的過程。2、補充一些其他的活動:如知識問答環節。三、教學方法講授課本內容與活動相結合。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五、教學過程第一環節:課堂教學1、新課導入:提問導入:當印刷術發明之前,孔子招收學生入學,以《詩》、《書》和《春秋》等為教材,那時沒有紙,也沒有發明印刷術,你想象一下,孔子的學生怎樣才能得到一本教材?引起學生討論,引入新課。2、新課學習:(采用層層設疑導入)第一目:印刷術的發明 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本目的教材,明確雕版印刷術發明的時間、流程(采用多媒體演示)、《金剛經》的意義。第二目: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老師設計一個討論題: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雕版印刷術的優點和缺點。學生回答:能印制出很多的書籍,但是費時、費力、出錯后不能改等。教師提問:那你們會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從而引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明確活字印刷術發明的時間、發明者、流程(視頻展示)、印刷術發明的意義。第二環節:活動——體驗活字印刷的過程本環節大約20分鐘,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活字模并印刷出來,最后還要評出做得最好的小組(學生制作過程中可能有難度,但是這也是本課的一個目的所在)第三環節:智勇大沖關通過學生回答問題來達到知識的進一步鞏固第四環節:知識總結本課主要講述了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傳播,以及對世界的貢獻。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科學,重視創新的民族,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川化中學沈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優質示范課下冊《走近印刷術》_沈洋 00_00_00-00_42_08.flv 教學簡案(教學流程圖).doc 評課稿.doc 說課稿.doc 配套教學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