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4.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亞子先生曾贈毛澤東詩云:“闊別羊城(今廣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慶),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下列事件中體現毛澤東“彌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題卷天大勇”的是(▲)A.西安事變B.抗日戰爭C.重慶談判渡江戰役判斷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入城市的決策,促使作出這一決策的關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利于實現同等富裕,共亨發展成果鍵歷史背景是(▲)德潤人心,法安天下。”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杈威性和強制性。A.解放戰爭轉入反攻B.戰略決戰取得勝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由國家、社會與個人三個層面的內容構成C.七屆二中全會召開D.渡江戰役解放南京4.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本原則16.1941年,羅斯福曾說:“你可以把它(戰爭)比作一場英式足球賽,我們就好像是預備隊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閑坐在旁的長凳上瞧人家的,俄國(蘇聯)和中國形成先上場的第一隊……在球賽進行到6.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我們的先鋒隊員快要疲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參加進去,做最后的一擊,以決定全局的勝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利。”導致美國“參加進去”的歷史事件是(▲)7.右圖為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后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對“創立民國”進行了闡釋A.盧溝橋事變B.日車突然襲擊其要義正確的是(▲)平創恢驅C.諾曼底登陸《聯合國家宣言》簽署A.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壓迫均立復除1945年柏林戰役后,美、蘇、英三國士兵站在希特勒府邸的平臺上合影(下圖)。這張B.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C.通過平均地權使國民擺脫貧困地民影直接反映了(▲)D.反對帝國主義壓迫,建立獨立民主政府權國虜A.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8.民國元年,為緊跟時勢,商務印書館編纂了《共和國教科書》,推崇愛國、平等、自由、權B.戰后西方大國迅速崛起利、義務等理念。發生在這一年,與該套教科書編纂有直接關聯的重大歷史事件是(▲)C.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A.武昌起義B.中華民國成立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希特勒的戰略戰術失誤有學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經歷了70多年的撞擊和交匯之后,出現于20世紀第二個十年里的漫畫可形象藝術地反映歷史。如圖所示漫畫選自《蘇聯政治諷刺畫選集》,描述是“馬這一陣波潮,其潮頭已經越出了啟蒙的本義。“這一陣波潮”是指(▲)歇爾計劃”開張時,就為西歐各國提供了專供的套索,套索上還掛A.辛亥革命B.北伐戰爭爆發C.新文化運動D.黃埔軍校創立著鋼盔、刺刀和槍。漫畫作者意在表明這一事件(▲10.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A.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篇文章,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B.是美國控制西歐各國的手段高舉民主和科學兩而大旗B.積極倡導文學革命使西歐各國重新陷入戰爭狀態C.對傳統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偏向D.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D.使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全面對峙11.1924年9月8日,美國《時代》雜志封而刊登了一位風云人物吳佩孚,他是出現在《時代19.2020年12月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朵志封面上的第一個中國人。但兩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國政壇上消失了。這主要是由于(▲)這是中國組織珠峰測量的第次。(▲馬歌爾計劃開張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北伐戰爭D.南昌起義A.8848.88米四B.8848.13米12.1958年美國人伊羅生將美國對中國的總體看法分為以下六個階段:①尊敬時期(18世紀)84846米D.8848.86米②輕視時期(18401905)③樂善好施時期(19051937)④贊賞時期(1937-1944)⑤清醒時期20.2020年11月15日,歷經8年的談判,《▲》簽訂。成員由東盟10國和中國(9441949)⑥敵對時期(949▲)。其中第④階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國(▲)A.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B.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個國家組成。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將啟航C.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D.成為美蘇冷戰的前沿地帶A.自由貿易與關稅協定B.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13.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是第一手史料。下列按照拍攝時間的先后排序,正確的是(▲)C.亞太全面經濟協定D.大東亞經濟合作協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據此回答以下2題21.《規劃建議》中指出,近年來我國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領域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2020①中國軍隊在盧溝橋②日軍裝甲車③中國軍隊在臺兒④彭德懷在炮團上自衛反擊井入沈陽城莊與口軍獲戰哨所指揮作戰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這體現了我國(▲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A.綜合國力顯著增強B.已邁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C.偉大復興已經實現D.社會主要矛盾已徹底解決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第1頁(共6頁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第2頁(共6頁)九年級社會與歷史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一、判斷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123456FFTFTT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789101112131415161718BBCDCBCCBBAB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BACCBCBDCA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其中第31--32小題每小題8分,第33小題10分,第34小題8分,第35小題12分,共46分)31.答:(1)五四運動;(1分)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標志著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領導中國革命,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2)華北危急(或華北事變)(1分);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2分)(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分)貢獻:為抗日戰爭培養了大批政治人才和軍事人才。(1分)32.(1)①南昌起義;②井岡山會師;③遵義會議。(3分)(2)在中共領導下,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3分)(3)事件: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1分)含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或標志著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1分)33.(1)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分)(2)雅爾塔會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3分)(3)觀點:“冷戰”對峙中包含有利和平的穩定因素。(2分,意思相符即可)依據: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勢均力敵,不敢輕易發動大戰,從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共存,相互借鑒,促進了世界整體的發展;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有利于維護和平。(2分,任意兩點即可。)34.(8分)本小題采用等級評價方式。第一問三個空格需寫出一個時事事件,并結合教材指出一個理論觀點,且兩者吻合者得2分,文字數量上不作要求。否則不得分。舉例:中興與華為受打壓這條經驗與教訓,我國還有很多核心關鍵技術領域依然受制于人,比如芯片、農業領域的良種研發也存在短板這樣的問題。說明了①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分)②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3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評價參考表等級等級描述得分水平4關聯結構層次選用時事與教材道理對應充分,論述有條理,邏輯性強。教材理論表達到位與清晰。時事素養好。6水平3多點結構層次選用時事與教材道理對應,論述有條理,邏輯性較好。理論表達基本到位。時事素養較好4水平2單點結構層次符合題意,選用觀點正確。時事與道理有一定的關連,邏輯性差,論述條理差。2水平1無結構層次無正確觀點,無論證。不能從上述表格中找到對應的合理表述。應答內容與題目要求無關聯。035.(12分)(1)近年來我國經濟在不斷發展,人民收入在不斷增長。(各1分)(2)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地區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相對滯后)。(1分)打好脫貧攻堅戰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1分)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1分)。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1分)扶貧先扶“志”:引導貧困群眾振奮精神、自立自強,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動力;理由: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是實現脫貧致富的強大精神支柱,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扶貧必扶“智”:發展農村科技和教育,加大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理由: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或“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扶貧宜扶“自”: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特色經濟;理由:只有因地制宜地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適應當地條件的發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每一措施及理由各1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1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社會法治試題(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