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153900118110002電路——作圖第2課時電路圖與實物圖的繪畫與連接一、電路元件符號和電路圖1、常用的電路元件及符號如下表所示。另外常用的符號還有:電鈴(門鈴):或電視機:電風扇:空調:插座:插頭:2、用規定的符號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畫電路圖要注意以下幾點:(l)電路元件要用統一規定的符號,不能自造符號。(2)電路圖要畫成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符號的位置要合理,符號不要畫在電路拐角處。(3)最好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方向依次畫起,且在電路圖中導線無長短之分。如圖所示的電路及它的電路圖。(4)要注意所畫符號和實物的對應性,如:符號中開關的狀態應注意與實物一致。二、電路圖和實物圖的轉化方法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元件的一種比較適用的方法是:數標對應法。這種方法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依次把每個電路元件符號的兩端用數字標出,再把對應的實物元件兩端的接線柱上標出相同的數字,最后把對應的兩個相鄰的數一一對應地連接起來,就完成了實物圖的連接,如圖甲是電路圖,如圖乙是它的實物圖。2、根據實物連接圖畫電路圖根據實物圖畫出電路圖的一種比較適用的方法是:電流路徑法。這種方法是根據電流通過的路徑,按照從電源正極開始沿著電流流向連接起來,組成電流路徑圖;再根據電流路徑圖畫出完整且規范的電路圖。如圖丙中,電流路徑圖是:”+”極→L2→S→L1→“-”極,圖丁是它的電路圖。三、正確認識短路及電路故障1、電源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兩極連起來。如圖所示,當S1閉合時,發生這樣的情況,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電源可能會被燒壞,是絕對不允許的。2、局部短路用一根導線將某用電器的兩端連接起來,這時沒有電流通過該用電器,如圖中,當S1斷開,S、S2閉合時,L1被短路,這時沒有電流經過L1。3、常見的幾種電路故障連接狀態產生原因結果斷路開關未閉合、電線斷裂、接頭松脫等電路中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電源短路—一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起來輕則引起電路故障,重則將燒毀電源,甚至引起火災局部短路一當電路中有多個用電器時,把其中部分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被短路的部分用電器不能工作類型1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1、按圖(a)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圖(b)所示的實物圖,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過程中,燈泡發光變亮.(電源為兩節新干電池,燈泡的最小電阻為5Ω)2、要求測量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的電功率.按照電路圖(a),將圖(b)的實物連接成實驗電路.類型2 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3、根據下面的實物圖畫出與之對應的電路圖. 4、根據實物電路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類型3 根據要求連接實物圖5、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下面的實物電路補充完整,使小燈泡L1、L2并聯,開關控制兩個燈泡,導線不能交叉. 6、在圖中添加兩根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閉合電鍵后,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 類型4 實物圖改錯7、如圖所示的實物連接圖中,甲圖為兩燈串聯,乙圖為兩燈并聯.圖中是否有錯?請在錯處打“×”,并在原圖上加以改正,改動的線要盡量少.8、小明要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電路中有一處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 類型5 設計電路圖9、學習了電路相關知識后,小明想給自家的養殖場設計一種呼叫裝置,要求前后門來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門來的客人關閉開關,辦公室的電鈴響、紅燈亮;后門來的客人關閉開關,辦公室的電鈴響、綠燈亮.請在圖中幫助他畫出符合要求的電路圖(導線不得交叉). 類型1 1、如圖所示是“伏安法”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物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電路連接.2、請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電路.要求:兩燈并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泡.科網]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兩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其補上.補上后要求:閉合電鍵S,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過程中,小燈泡L亮度不變,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類型2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4、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圖甲所示實驗電路圖同時測量電源電壓U0的大小和電阻Rx的阻值,電源電壓U0約為2V~3V,Rx的阻值約為6Ω~7Ω.請按照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好圖乙中的實物圖.類型3 判斷并改正連接錯誤的導線5、如圖所示為測量小燈泡電阻的電路,請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改正(導線不能交叉).6、如圖是小新同學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連接的電路圖,其中有一處連線錯誤,請你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畫“×”并改正.類型4 根據條件設計電路圖7、學習了電路相關知識后,小明想給自家的養殖場設計一種呼叫裝置,要求前后門來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門來的客人關閉開關,辦公室的電鈴響、紅燈亮;后門來的客人關閉開關,辦公室的電鈴響、綠燈亮.請在圖中幫助他畫出符合要求的電路圖(導線不得交叉).參考答案夯實基礎能力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