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單元《地球、月球和太陽》單元概要分析 一、單元整體解讀與學情分析 本單元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地球、月球、太陽及其運動規律,幫助學生認識“世界是物質的,組成世界的物質是變化的”這一科學思想。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月球和太陽屬于太陽系中三類主要天體:行星、衛星和恒星。 這三類天體占太陽系全部質量的99%以上。它們有規律的運動是太陽系天體運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現象的根源,如日影長短和方向的變化、晝夜交替現象、四季輪回現象以及天氣和氣候的變化等。對這三類天體及其運動規律的認識貫穿了整個人類自然探索史。 本單元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形狀、關注月相變化規律、觀察并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發現并應用陽光下影長的變化規律,使學生意識到人類對天體的認識是逐步的、漸進的,對這些天體的認識會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深入而趨于全面。學生通過觀察太陽的運動及陽光下影子的變化,總結出規律,結合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日晷和圭表等計時工具,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互動。這些活動將進一步結構化學生對地球、月球、太陽的認知,拓展學生對地球形狀探索史的認知、對月相變化規律的認知,同時將我國古代計時工具——日晷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推薦給學生。 二、單元目標解讀與概念分析 (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讀圖、觀察、討論、建模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特征,知道與它們有關的一些自然現象是有規律的;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氣、水、土壤、巖石的基本狀況;初步認識大自然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各種自然資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災害。 知道人工世界是設計和制造出來的;意識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快捷。 科學探究: 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過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設。 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 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 在教師引導下,能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在教師引導下,能正確講述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論,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并與之交流。 在教師引導下,能對自己的探究過程、方法和結果進行反思,作出自我評價與調整。 科學態度: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過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 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不從眾,不輕易相信權威與書本;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調整自己的觀點。 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 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協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彼此的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了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影響。 了解并意識到人類對產品不斷改進以適應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了解人類的需求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 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可能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具有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意識,愿意采取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2)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和“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中年段要求。 13.1? 地球每天自西向東圍繞地軸自轉,形成晝夜交替等有規律的自然現象。描述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 13.3? 月球圍繞地球運動,月相每月有規律地變化。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描述月相變化的規律。 13.4? 太陽系是人類已經探測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描述月球表面的概況。 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 17.3? 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 使用和制作簡易的古代的測量儀器模型,如日晷、沙漏等。 三、單元構成與邏輯分析 本單元由《地球》《月球》《太陽》《太陽鐘》四課組成,這四課在邏輯結構上分為兩層,形成平行邏輯結構和延伸邏輯結構,如下圖所示。 地球、月球、太陽這三個次級主題由近及遠引導學生認識存在于他們身邊的天體及其運動和變化,并從規律性的角度來整理這些變化。第一課側重于對地球的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認識古今中外的人類從不同的維度認識地球形狀,從而了解人類認識地球的難度,體現出對事物認識的漸進性和發展性。第二課側重于對月球的了解和認識,除了認識月球表面的環形山,還要認識月相變化的規律,意識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第三課側重于對太陽的了解和認識,重點是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從而了解太陽在天空中有規律的運動和變化,也為第四課打好基礎。第四課側重于技術,了解古人根據日影變化的規律制作了日晷等計時工具,以及它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這四課的側重點雖然各不相同,但總體上都是先了解某個天體的客觀特征,然后探索該天體有規律的運動和變化,并將運動和變化的規律應用于實際。 四、單元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月球、太陽的基本特征。 (2) 通過閱讀、探究、模擬實驗等活動,了解人類對地球、月球、太陽的 (3)認識過程,意識到人類對天體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 (4)知道地球、月球、太陽的運動和變化是有規律的,知道這些規律對人 們的生產生活有影響。 (5)了解人類對地球、月球、太陽運動和變化規律的應用。 五、單元活動導圖 六、課時安排 序號 課題 課時 1 地球 1 2 月球 2 3 太陽 1 4 太陽鐘 1 總課時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