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方法。(2)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復習和對比,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進一步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所學二氧化碳的性質,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二氧化碳的制取。【難點】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二氧化碳的制取【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96~98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1)在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石灰石是固體,稀鹽酸是液體,該反應在常溫下即可進行,所以選擇與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液體)與二氧化錳(固體)制取氧氣相同的發生裝置。(2)在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將塊狀石灰石或大理石裝入錐形瓶中,塞緊雙孔橡皮塞;(3)把氣體導管插入接近集氣瓶的瓶底處;(4)由長頸漏斗加入稀鹽酸;(5)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4.驗滿:把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滅,說明集氣瓶中已經集滿二氧化碳氣體,蓋好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為原料,而不選用稀硫酸,因為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性物質,它會包裹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使反應終止。【合作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能否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或者用粉末狀的碳酸鈉代替大理石呢?為什么?答: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因為濃鹽酸揮發性很強,會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氣體而不純;也不能用粉末狀的碳酸鈉代替大理石,因為它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太快,難以控制,且成本較高。【教師點撥】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1)確定反應原理。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原理正確;②原料來源廣泛且經濟劃算;③反應速率適當,生成物純凈且易收集;④裝置簡單,易于操作,安全環保等。(2)設計和選擇實驗裝置。①發生裝置。Ⅰ.設計原則:由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確定。Ⅱ.基本裝置類型:固體加熱型、固液常溫型。②收集裝置。Ⅰ.設計原則:根據氣體的溶解性、密度及化學性質來選擇。Ⅱ.基本裝置類型: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2.長頸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跟進訓練】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C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B.煅燒石灰石C.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D.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B )A.長頸漏斗B.酒精燈C.集氣瓶D.錐形瓶3.下列有關CO2實驗的圖示正確的是( D )A.制取CO2 B.收集CO2C.驗證CO2已集滿 D.驗證CO2能與水反應知識點二 二氧化碳的應用【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98~99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作為氣體肥料,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和效率。2.二氧化碳也可作為工業原料、食品原料,用于制純堿、尿素和汽水。3.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可用于滅火。4.干冰升華會吸收大量的熱,會使水蒸氣凝結,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教師點撥】在通常情況下,CO2可用于一般可燃物燃燒的滅火,但CO2能支持鈉、鎂等活潑金屬燃燒,所以不能用CO2撲滅由活潑金屬燃燒引起的火災。【跟進訓練】1.下列不屬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D )A.溫室肥料B.人工降雨C.滅火D.急救病人2.下列關于CO2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C )A.用于滅火B.參加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工降雨D.生產碳酸飲料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4節 二氧化碳第一課時 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2)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2)培養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與所學知識相關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教學重難點【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93~9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構成的。每個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2.CO2本身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呼吸,當空氣中的CO2含量過多時,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影響。CO2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見下表: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對人體的影響1%感到氣悶、頭暈、心悸4%~5%感到氣悶、頭痛、眩暈10%以上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室內應采取的措施是適時開窗通風。【教師點撥】久未開啟的菜窖、枯井以及溶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這些地方之前,應先做燈火試驗。【跟進訓練】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A.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氣組成B.二氧化碳由一個碳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C.二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D.每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2.如果教室的門窗緊閉時間過長,同學們會感到頭暈、胸悶,主要原因是( A )A.室內二氧化碳含量高B.室內不透風,導致呼吸困難C.室內人多,溫度高D.室內氧氣含量高知識點二 二氧化碳的性質【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94~9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CO2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態下,CO2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氣體。在加壓降溫的情況下,CO2能變成無色液體,甚至變成雪狀固體,通常把固體CO2叫做“干冰”。2.CO2的化學性質(1)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CO2能跟水反應生成碳酸(H2CO3),從而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碳酸很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紅色的石蕊試液又變成了紫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O3△,CO2↑+H2O。(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一性質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合作探究】為了使石灰漿[Ca(OH)2]抹的墻迅速干燥,常在室內生一盆炭火,為什么剛開始墻壁反而會“冒汗”呢?答:炭火燃燒時生成大量二氧化碳,Ca(OH)2會與CO2反應生成CaCO3,但同時又生成大量的水,所以看起來墻壁在“冒汗”。【教師點撥】1.不支持燃燒的氣體有CO2和N2等,因此檢驗氣體是不是CO2,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燒的木條。2.CO2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不是C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跟進訓練】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B.二氧化碳無色無味C.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易升華D.相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2.下列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D )A.一氧化碳B.氮氣C.氧氣D.二氧化碳3.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再進行加熱,顏色變化過程為( B )A.紫色→無色→紅色 B.紫色→紅色→紫色C.紅色→無色→紫色 D.紫色→藍色→紅色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第4節 二氧化碳 第1課時.doc 第3章 第4節 二氧化碳 第2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