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電與磁第1節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課時 磁體、磁極與磁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磁性、磁體,能舉例說明磁體能吸引哪些物質。(2)知道磁體有磁極,并能夠判斷磁體的兩極。了解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3)知道磁化的概念。【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探究和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規律和結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合作探究中體會同學間相互協作的意義。(2)通過了解司南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重點】磁極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規律。【難點】磁化的概念。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磁體和磁極【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2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磁體。磁體按來源可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2.(1)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叫做磁極。條形磁體的兩端就是它的兩個磁極。(2)用針尖支撐的小磁針(能夠自由轉動),靜止時兩端總是指向南北方向。我們把磁體指北的那個磁極叫北極,又叫N極,指南的那個磁極叫南極,又叫S極。3.兩塊條形磁體彼此之間會產生吸引或排斥的力,這種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磁力。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合作探究】如果磁體被分割成兩段或幾段后,每一段磁體上是否仍然都有N極和S極?答:如果磁體從中間斷裂,斷裂的兩端會各自成為新的磁極,且每段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同理,斷裂成若干段的磁體會成為若干個完整的小磁體,每個小磁體都有N極和S極兩個磁極。【教師點撥】判斷某物體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1)根據磁體的吸鐵性判斷:將被測物體靠近鐵類物質,若能夠吸引,則有磁性,否則便沒有磁性。(2)根據磁體的指向性判斷:將被測物體用細線掛起來,若靜止時總是南北指向,則說明該物質具有磁性。(3)把被測物體靠近已知有磁性的物體兩端,若有一端出現相互排斥的現象,則被測物體有磁性;若兩端均表現為相互吸引現象,則被測物體沒有磁性。【跟進訓練】1.下列材料或物體具有磁性的是( A )A.司南B.玻璃C.木材D.銅棒2.用條形磁體的N極去靠近形狀相似的金屬條的一端,金屬條被吸引,則金屬條( D )A.一定具有磁性,因為異名磁極互相吸引B.一定不帶磁性,因為同名磁極互相排斥C.一定不帶磁性,因為磁體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金屬條是否具有磁性3.一個條形磁鐵摔成兩段(如圖甲所示),取右邊的一段靠近小磁針,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如圖乙所示,則右邊這段磁體裂紋處的磁極是N極。如果把這段磁體沿裂紋吻合放在一起,這兩段會相互吸引(填“吸引”或“排斥”)。知識點二 磁化【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得到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2.鐵棒被磁化后不能長久地保持磁性,而鋼棒被磁化后,就能較長久地保持磁性,所以可用鋼來制造人造永磁體。【教師點撥】1.磁化的方法:(1)接觸或靠近磁體;(2)用一個磁體在磁性物質上沿一個方向摩擦,就可使這個物體變成磁體。2.(1)被磁化后的物體成為一個新的磁體,也有N極和S極之分。新磁體與原磁體相接觸的一端應為異名磁極。(2)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會被磁化,例如銅、鋁、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就不能被磁化。【跟進訓練】1.下列幾種物質能被磁化的是( C )A.碳B.銅C.鋼D.鋁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 )A.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得到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B.被磁化后能夠長期保持磁性的物體叫做永磁體C.不是所有物體只要在磁體的周圍都能被磁化D.由于鋼被磁化后能長期保持磁性,因此鋼是制造永磁體的磁性材料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二課時 磁場和磁感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磁場的概念、性質和方向。(2)認識磁感線,能根據磁感線識別磁體極性,能繪制常見磁體的磁感線。(3)知道地球周圍有地磁場,了解地磁兩極與地理兩極的位置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磁針和細鐵屑在磁體周圍是否受到磁力作用的活動探究,感知磁場的存在與分布,體驗轉化法在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學原理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磁場和磁感線。【難點】磁場的方向和磁感線的繪制。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磁場和磁感線【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3~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1)磁體周圍存在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能使小磁針發生偏轉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磁場。(2)磁場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產生的。(3)把能夠自由旋轉的小磁針放入磁場中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該點磁場的方向。2.為了描述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線模型。磁感線是根據磁場的強弱和指向性畫出的一些帶箭頭的曲線,箭頭表示磁場方向。磁體周圍的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磁感線密的地方磁場強,疏的地方磁場弱。【教師點撥】1.磁場是真實存在于磁體周圍的一種特殊物質,而磁感線是人們為了直觀、形象地描述磁場的方向和分布情況而引入的帶方向的曲線,它并不是客觀存在于磁場中的真實曲線。2.在畫磁場的磁感線時,條形磁體磁場、同名磁極間磁場、異名磁極間磁場要畫成上下、左右對稱,而蹄形磁體磁場視放置情況要畫成左右或上下對稱。3.在磁體的內部,磁感線是從磁體的南極指向磁體的北極。【跟進訓練】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只有磁體的周圍才有磁場B.磁感線是由鐵屑形成的C.磁感線是客觀存在的曲線D.條形磁體的兩極附近磁感線最密集2.下列關于磁場和磁感線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D )A.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B.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會產生磁力作用C.磁場中某點的方向跟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D.磁場能產生磁感線,磁感線都是從磁體北極出發,回到磁體南極,即都有起點和終點3.在下列選項圖中,關于磁場的描述和小磁針(涂黑端為N極)的指向正確的是 ( B )A BC D知識點二 地磁場閱讀教材第5~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地球是個大磁體。地球產生的磁場叫做地磁場。地理的南極附近是地磁的北極,地理的北極附近是地磁的南極。2.指南針的工作原理:由于受到地磁場的作用,小磁針靜止時,南極總是指向南方(地磁北極),北極總是指向北方(地磁南極)。【教師點撥】地理北極附近上空地磁場方向是豎直向下,地理南極附近上空地磁場方向是豎直向上。【跟進訓練】1.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柢”指的是司南長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①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②司南長柄指的是地磁場的北極;③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球地理的南極附近;④司南長柄一端是磁石的北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南宋詩人文天祥在被扣押期間,寫下“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愛國詩句。這里磁針石的南極指向地理位置的南方,是因為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第1節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課時.doc 第1章 第1節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 第2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