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節 元素符號表示的量第一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及計算方法,會查閱相對原子質量表。(2)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過程與方法】學會借助數據表獲取信息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會元素符號與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與相對分子質量的對應關系,使學生認識到符號中包含著量的意義。(2)通過介紹我國科學家張青蓮教授的卓越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難點【重點】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難點】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的理解。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相對原子質量【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3~65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原子的質量極小,計算起來極不方便。為此,國際上規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關系。2.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把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分為12等份,則1份質量為1.993×10-26×=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質量與1.661×10-27千克質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這個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3.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合作探究】想一想,原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和聯系。答:原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和聯系如下表所示:原子的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性質實驗測出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比較得出的相對質量數值與單位數值非常小,單位為“kg”數值一般取整數,單位為“1”,通常不寫聯系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教師點撥】1.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但能反映出原子實際質量的相對大小。2.由于質子和中子的質量相近,且遠大于電子的質量,故近似計算相對原子質量時,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跟進訓練】1.相對原子質量是( B )A.一個原子的質量B.某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相比較所得的數值C.一個碳原子質量的和某種原子質量相比較所得的數值D.某原子與一種碳原子的相比較所得的數值2.下列有關氧原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B )A.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16gB.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個數C.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氧原子的質量D.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就是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3.已知某種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該種銪(Eu)原子的質量為( A )A.g B.C.g D.知識點二 相對分子質量【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5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就是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2.求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首先要寫出正確的化學式,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表,查出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后根據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求出相對分子質量。3.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的注意事項(1)元素符號與其右下角數字之間在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需用“×”,元素符號之間在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需用“+”。如CO2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2=44。(2)原子團括號外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團的個數,應先將原子團內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計算出來,再乘以其個數。如Al2(SO4)3的相對分子質量=27×2+(32+16×4)×3=342。(3)結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結合的含義,在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應將“·”前后兩部分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CuSO4·5H2O的相對分子質量=64+32+16×4+5×(1×2+16)=250。(4)相對分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一樣,也是一個比值,其單位也是“1”,通常不寫。4.相對分子質量是一個定值,只要知道物質的化學式,就可以計算出它的相對分子質量。【合作探究】什么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答:因為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為1,所以氫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為2。【教師點撥】在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和“×”的運用:“+”應用于不同種原子之間,“×”應用于同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之間。【跟進訓練】1.下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正確的是( D )A.NO2:14×16×2=448B.2NH3:2×14+1×3=31C.O2:16×2=32gD.2Ca(OH)2:2×[40+(16+1)×2]=1482.要比較CuSO4、FeSO4、CaSO4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最簡單的方法是( C )A.分別計算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B.計算所含SO的質量分數C.比較Cu、Fe、Ca的相對原子質量D.計算所含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第二課時 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質量比。(2)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3)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或說明書上標出的物質成分和含量。【過程與方法】通過計算的練習,初步體會科學中的定量計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練習氮肥中氮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體會科學計量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質量比和元素的質量分數并解決實際問題。【難點】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質量比和元素的質量分數。教學過程知識點 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確定【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66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1)計算依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其原子個數的乘積的比值。(2)計算注意事項①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因此在計算格式的書寫上有嚴格的規定,如計算硝酸銨(NH4NO3)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不能寫成2N∶4H∶3O,也不能寫成N2∶H4∶O3,應該寫成m(N)∶m(H)∶m(O)=(14×2)∶(1×4)∶(16×3)=7∶1∶12。②檢查各原子的原子總數,如硝酸銨(NH4NO3)中氮元素的原子總數是2而不是1,不要遺漏。③不要把原子個數比當作是元素的質量比。原子個數比是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之比,如H2O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而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1)=1∶8。2.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或質量(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100%。(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合作探究】某市場中有硫酸銨和尿素[CO(NH2)2]兩種化肥,每千克的售價分別為3.6元和5元,根據它們含氮的比例分析肥效,買哪種化肥更經濟?答:以一元錢所能購買的氮元素質量來分析,一元錢所買硫酸銨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1kg××≈0.059kg;一元錢所買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1kg××≈0.093kg。可見,買尿素更經濟。【教師點撥】1.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時,計算結果通常為最簡整數比。2.元素的質量分數用百分數表示,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時,不要漏乘100%。【跟進訓練】1.下列對幾種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甲烷(CH4)中含有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6∶1C.尿素[CO(NH2)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2.某化肥生產廠家,生產硝酸銨(NH4NO3)時,在其包裝上印有“含氮量40%”的字樣。請根據你所學的科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硝酸銨(NH4NO3)中氮、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12。(2)包裝上“含氮量40%”的數據是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練習設計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7節 元素符號表示的量 第1課時.doc 第2章 第7節 元素符號表示的量 第2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