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節 表示元素的符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會寫常見元素符號,知道元素符號表示的含義。 (2)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元素周期表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記憶元素符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及應用的典型歷史事實,體會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信息。 【難點】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與運用。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 元素符號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53~54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符號是國際上統一采用的符號,通常用該元素拉丁文的第一個字母 大寫 來表示,如用“O”表示氧元素;當兩種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再附上一個 小寫 字母作為該元素符號,以示區別,如用“Ca”表示鈣元素,用“Cu”表示銅元素。 2.元素符號的寫法 (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 大寫 ,如H、O、N等。 (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 大寫 ,第二個字母要 小寫 ,如Na、Mg、Cu等。 3.元素符號的意義 (1)表示一種 元素 ,如H可表示 氫元素 ;若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還表示一種 物質 ,如Cu可表示銅這種物質。 (2)表示這種元素的1個 原子 ,如H還可表示一個氫原子。 (3)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字,則表示某元素的若干個原子。如3H表示 3個氫原子 。 【合作探究】 有人說,“2N”既表示兩個氮原子,也表示兩種氮元素,你同意嗎? 答:不同意。元素符號本身既有宏觀含義——表示某種元素,又有微觀含義——表示該元素的1個原子。但當元素符號前面有數字時,則只有微觀含義,只能表示幾個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觀含義。故“2N”只能表示“兩個氮原子”。 【教師點撥】 書寫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須大寫,第二個字母須小寫,遵循“一大二小”原則。否則會引起物質表示上的混亂,如鈷的元素符號是“Co”,若寫成“CO”則表示一氧化碳。 【跟進訓練】 1.下列元素符號正確的是 ( B ) A.金aU B.錳Mn C.氦he D.銀AG 2.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一組是 ( A ) A.氯、碳、鈣、銅 B.氫、汞、鐵、銀 C.鈉、鎂、氧、氮 D.錳、硫、鋅、鋇 3.元素符號“Cd”不能表示 ( D ) A.鎘元素 B.金屬鎘 C.一個鎘原子 D.一個鎘分子 知識點二 元素周期表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54~56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根據元素的 原子結構 和 性質 ,科學家把人們已知的110多種元素按 原子序數 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 元素周期表 。 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 周期 ,表中共有7個橫行,表示有 7 個周期。每個周期由 金屬 元素開頭(第一周期除外),過渡到非金屬元素,最后以 稀有氣體 元素結尾。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 核電荷數 逐漸增加。 3.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個縱列叫做一個 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個縱列, 16 個族(其中第8、9、10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同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 原子序數 、 元素符號 、 元素名稱 、 相對原子質量 (將在本章第7節學習)等內容(如下圖所示)。 5.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我們可以從元素周期表中獲得有關元素的許多信息,如元素單質的 物理狀態 ;元素是人工合成的還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屬、非金屬還是稀有氣體等。 【合作探究】 結合元素周期表,對“同位素”這個名詞你有進一步的理解嗎? 答: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由于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故核電荷數相同的同位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格。 【跟進訓練】 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確的是 ( C ) A.查閱某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確定元素的種類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組合成我們希望得到的新物質 D.利用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及元素名稱 2.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發現150周年。如圖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A.氯屬于金屬元素 B.氯的原子序數是17 C.氯原子核外有17個電子 D.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45 練習設計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