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初中科學八年級下冊《3.2 氧化和燃燒》學案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初中科學八年級下冊《3.2 氧化和燃燒》學案 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2節 氧化和燃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氧化反應,了解緩慢氧化與劇烈氧化的異同點。
(2)知道燃燒的概念,能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3)認識自燃和爆炸。
(4)了解滅火的原理和一般方法,熟悉火災自救的措施。
(5)知道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的變化,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利用和轉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學生能用燃燒的條件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一般的火災自救措施,培養安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難點】
利用燃燒的條件解釋一些實際現象。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 氧化反應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80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質跟 氧 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2.氧化反應的分類:(1) 緩慢氧化 :進行得非常緩慢的氧化反應,甚至在短期內不易被察覺。如塑料和橡膠制品的老化、銅和鐵生銹等。(2) 劇烈氧化 :反應十分劇烈的氧化反應,如物質的燃燒等。
3.在氧化反應中,氧氣具有 氧化 性。
【教師點撥】
1.氧化反應中的“氧”并不僅僅指氧氣,還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只是氧化反應中的一種形式。
2.氧化反應不屬于化學基本反應類型。
【跟進訓練】
1.下列不屬于緩慢氧化反應的是 ( A )
A.燃料的燃燒 B.金屬的銹蝕
C.食物的腐爛 D.塑料的老化
2.下列反應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 D )
A.氧化鈣+水→氫氧化鈣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過氧化氫水+氧氣
D.鋁+氧氣氧化鋁
3.下列關于氧化反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
A.氧化反應都會發光、放熱
B.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C.釀酒和釀醋都是氧化反應
D.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都是較劇烈的氧化反應
知識點二 燃燒的條件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81~82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燃燒是可燃物質跟 氧氣 發生的一種 發光 、 發熱 、 劇烈 的氧化反應。
2.物質燃燒 所需達到的最低溫度 叫著火點。不同物質的著火點 不同 。
3.燃燒必須同時滿足的三個條件:一是有 可燃物 ;二是要有 助燃劑 ,常用的有氧氣;三是 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 。
4.物質在 緩慢氧化 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 散失 ,就會使溫度逐漸 升高 ,達到 著火點 時,不經點火,物質也會自發地燃燒起來。這種由 緩慢氧化 而引起的自發燃燒叫 自燃 。
5.如果燃燒以 極快 的速度在 有限 的空間里發生,瞬間累積大量的 熱 ,使氣體體積急劇地 膨脹 ,就會引起爆炸。爆炸雖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但也能為人類服務,如定向爆破。
【合作探究】
森林中的枯枝落葉長期堆積后,雖然未經點燃,有時也會自己燃起來。你能用燃燒的條件來分析這種現象嗎?
答:枯枝落葉長期堆積,緩慢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失,熱量積聚,溫度升高,達到枯枝落葉的著火點后,不經點燃就能燃燒。
【教師點撥】
1.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廣義上的燃燒是指所有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即燃燒并非都需要有氧氣參加),如H2能在Cl2中燃燒,Mg能在CO2和N2中燃燒等。
2.有發光、發熱現象的未必都是燃燒,如燈泡通電發光、發熱。
3.教材中講的爆炸是指化學性爆炸。生活中的爆炸,有的是化學變化,如燃放爆竹;有的是物理變化,如車胎爆炸;有的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如原子彈爆炸。
4.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性質,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一般條件下,只能改變可燃物的溫度,不能改變可燃物的著火點。
【跟進訓練】
1.由燃燒的條件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只要外界條件足夠,所有物質都能燃燒
B.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
C.用玻璃杯罩住點燃的蠟燭,火焰熄滅是因為隔絕了空氣
D.只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一定會燃燒
2.下列場所可以使用明火的是 ( D )
A.加油站 B.面粉廠
C.煙花銷售點 D.空曠的露營區
3.孔明燈的火焰溫度可達到300 ℃,但紙質燈罩卻沒被點燃的原因是 ( D )
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風將熱量吹散后燈罩的著火點降低了
C.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
D.風將熱量吹散使燈罩處溫度低于燈罩的著火點
知識點三 滅火與火災自救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82~8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自然界里, 劇烈氧化 和 緩慢氧化 都可導致火災。
2.滅火的原理:清除 可燃物 或使 可燃物 與其他可燃物隔離;使可燃物與 氧氣 (或空氣)隔絕;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到 著火點以下 。如森林滅火,開辟隔離帶;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或倒入蔬菜;用水滅火等。
3.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泡沫 滅火器、干粉滅火器、 二氧化碳 滅火器。
(1)泡沫滅火器:用來撲滅木材、棉布等燃燒而引起的失火。
(2)干粉滅火器:除用來撲滅一般失火外,還可用來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3)二氧化碳滅火器: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的失火。使用時一定要先將手握在鋼瓶的木柄上,否則會把手凍傷。
4.火災自救措施
(1)發生火災時,保持鎮定,先了解火源的準確位置,再撥打“ 119 ”報警求助。若火勢擴散,應盡快離開現場,沿途要 關上大門 ,以 減低 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同時切勿 乘電梯 或升降機,以免停電被困。
(2)無法離開火災現場,室內濃煙密布時,應 俯伏 在地上爬行及用 濕毛巾 掩蓋口鼻;用 濕毛巾 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滲入;打開窗戶,在窗前呼救。
【合作探究】
水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油庫著火時應該怎樣滅火?當電器或電線著火時,應當如何滅火?
答:水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來滅火。油庫著火時,油的密度比水小,會浮在水面繼續燃燒,應用干粉滅火器滅火;電器或電線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教師點撥】
1.用水滅火,是利用水易吸熱,能降低溫度,使溫度達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2.金屬鈉燃燒,不能用水滅火,因為水會與鈉反應生成氫氣,引起爆炸,應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跟進訓練】
1.采取正確的措施,能夠避免火災發生或減少災害損失。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的是 ( D )
A.油鍋起火——用鍋蓋蓋滅
B.酒精燈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C.森林起火——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
D.汽車油箱著火——用水澆滅
2.遇到火災時,正確處理火險有利于保護生命財產安全。下列處理方式中錯誤的是 ( A )
A.如果是室內著火,立即打開所有門窗
B.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火災現場
C.發現火災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
D.高樓住宅發生火災,不可使用樓內電梯逃生
3.下列滅火方法中主要是利用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的原理的是 ( C )
A.關閉燃氣閥門使火熄滅
B.森林著火設置隔離帶
C.用水澆滅煙頭
D.野炊完畢后用沙子將火蓋滅
知識點四 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84~8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 能量 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 吸收 或 放出 熱量。如燃燒反應能 放出 熱量,氫氧化鋇與氯化銨反應則需要 吸收 熱量。
2. 化學能 和 電能 的相互轉化是一種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
3.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通常表現為 熱 、 光 、 電 等。
【教師點撥】
需要加熱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如碳與氧氣反應要點燃,但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判斷一個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不能簡單地從反應條件進行判斷,而要從化學反應的本質進行判斷。
【跟進訓練】
1.下列活動中,主要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 A )
A.發射航天飛機 B.水力發電
C.太陽能供熱 D.風力發電
2.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
A.水與氧化鈣固體混合后,混合物溫度降低
B.凡是需要點燃的反應都屬于吸熱反應
C.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一定還伴隨著能量變化
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3.在下列各化學反應中,不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 D )
A.天然氣燃燒   
B.生石灰與水反應
C.鎂帶與鹽酸反應   
D.碳和二氧化碳反應

練習設計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普宁市| 额济纳旗| 城口县| 逊克县| 安龙县| 尉犁县| 张家口市| 溧水县| 涞水县| 温泉县| 塔城市| 佛坪县| 登封市| 保定市| 洱源县| 萝北县| 筠连县| 沁源县| 淮阳县| 宜君县| 武强县| 上饶市| 乌什县| 大连市| 山东省| 汝城县| 凤翔县| 包头市| 绥棱县| 江源县| 右玉县| 天水市| 米脂县| 尉氏县| 杂多县| 化德县| 小金县| 崇礼县| 永和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