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紅軍長征 學 習 目 標 1、分析紅軍長征的原因,找出紅軍走 過的路線; 2、記憶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內容及 歷史意義; 3、分析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認識紅 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第一部分 長征開始 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后,共產黨人還在全國各地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創建了其他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3月,全國已建立革命根據地15個,紅軍發展到6.2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紅軍長征的原因 紅軍長征的原因 五次反圍剿情況對比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國民黨軍隊 中央 紅軍 人數 比例 軍事 指揮 反圍剿結果 第一次 10萬 4萬 約2.5:1 毛澤東 勝 第二次 20萬 3萬 約7:1 毛澤東 勝 第三次 30萬 3萬 約10:1 毛澤東 勝 第四次 30萬 7萬 約4:1 朱德 周恩來 勝 第五次 50萬 8萬 約6:1 博古 李德 敗 思考: 第五次反“圍剿”為什么會失敗? 對比紅軍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與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你認為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什么? 戰爭的勝敗,不在于力量的懸殊,而是取決于正確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 王明、博古在軍事指揮上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紅軍長征的原因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在中央根據地已無法立足, 只有進行轉移。 長征開始 第二部分 長征過程 “紅色導游——重走長征路” 活動體驗 005 瑞金 強渡湘江,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吳起鎮 1936、10三軍會師 紅軍長征過程中的困難 ①.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阻截 ②.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 ③.復雜的民族關系 長征之路 面臨的困難: 饑餓、疾病、生命危險、路途異常艱險(要爬雪山過草地,日平均行軍70里…) 學習之路 面臨的問題: 上課聽不懂、不會做題、課業繁重、早上不想起床、和同學鬧別扭… 算什么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目 標: 湘西 渡過湘江人員損失過半 長征初期 —初戰失利 博古 PK 湘西 敵人重兵防守 貴州 敵人力量薄弱 為什么長征開始時損失慘重,后來就贏得了許多戰役的勝利? 第三部分 遵義會議 1935年1月 黨中央在遵義 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領導思想錯誤 損失慘重,瀕臨絕境 長征勝利開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糾正錯誤思想 確定正確領導 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會議前 會議后 第四部分 長征勝利 紅四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 會寧 會寧 渡過湘江后,紅軍由 出發前的8萬多人, 減少至3萬多人. 到達陜北后紅軍僅留下6000人 七律·長征 作者: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遵義會議前后的長征對比 印象深刻的長征故事 聽一首歌《十送紅軍》 提示: 遵義會議前 遵義會議后 紅軍的狀況 被動挨打 挫折連連 屢敗強敵 取得勝利 紅軍的領導人 博古、李德 毛澤東 對比: 遵義會議前后的長征 印象深刻的長征故事 飛奪瀘定橋 湘江血戰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叫, 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十送紅軍 長征取得勝利的原因 遵義會議前后的長征對比 印象深刻的長征故事 聽一首歌《十送紅軍》 正確的領導 堅定的意志等 人民的支持 長征勝利的意義 勝利的意義:保存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力量,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紅軍開始走上抗日戰場。 根據對長征行軍經過的學習,請你談談對長征精神的理解 湘江血戰 長征精神的內涵 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紅軍長征 長征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長征過程:1934江西瑞金--1936甘肅會寧 遵義會議:糾正錯誤思想,確定正確領導 長征勝利: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一位美國記者贊嘆道: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傳奇。“偉大傳奇”是指( )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南昌起義 D.紅軍長征 D 練一練 2.“會議室的房頂中央吊有一盞舊式煤油燈,房屋中間有一長條桌子,當時開會時代表們就是圍坐在這張桌子前。會場十分狹小,卻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命運。”這次“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 練一練 3.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下列長征途中發生的歷史事件排列正確的是( ) ①遵義會議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吳起鎮會師 ④飛奪瀘定橋 ⑤會寧會師 ⑥爬雪山,過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D 練一練 4、某同學在自己編寫《紅軍長征》劇本時,設計了以下幾個歷史場景,其中與史實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使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B.強渡大渡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C.甘肅會寧會師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 D.四渡赤水使紅軍跳出了敵人包圍圈 C 練一練 印象深刻的長征故事 一袋干糧 倔強的小紅軍 課后任務 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長征詩歌收集 材料二: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封的將帥中,中將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參加過長征。 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材料一: 長征,敵人在一個方面(占領我軍原有陣地)說來是勝利了。在另一個方面(實現“圍剿”“追剿”計劃)說來是失敗了。這樣說才是恰當的,因為我們完成了長征。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長征勝利的意義 材料三: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的。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 ——毛澤東 形成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 長征勝利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