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的直線傳播【知識梳理】光源:通常我們把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是自身能發光的物體。注意月亮不屬于光源,因為月球自身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分類:自然光源(太陽、螢火蟲、水母)、人造光源(火把、電燈、蠟燭)光的傳播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大氣層屬非均勻介質,當光從大氣層外斜射到地面時,光線發生了彎曲,但近地面的較小范圍內空氣可近似地看作均勻介質,光沿直線傳播。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現象都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人們常用假想的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線”(屬于模型方法)來研究和學習光現象。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基礎鞏固】1.“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做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劇院放映的電影、春游時留下美好的記憶的照片——攝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與所學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A.手影——光的直線傳播B.電影——凸透鏡成像C.攝影——光的反射D.倒影——平面鏡成像2.一棵樹在陽光照射下,它的影子從早晨到晚上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逐漸變短D.逐漸變長3.陽光燦爛的日子,行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A.樹葉的實像B.樹葉的虛線C,太陽的實像D.太陽的虛像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a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對于這四句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abedB.acdC.abD.cd5.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是()A.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現象B.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C.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的大D.雨后常在天空看到彩虹6.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組是()A.太陽、月亮、開著的電視熒光屏B.正在放映的電影屏幕、螢火蟲、恒星C.螢火蟲、恒星、點燃的蠟燭D.月亮、正在放映的電影屏幕、太陽7.一群聾啞青年用精美絕倫的舞蹈“千手觀音”曾經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善的啟迪。(1)如圖所示,觀眾看不見領舞者邰麗華身后站著其他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是沿傳播的。【課后練習】1.假如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不沿直線傳播,下列現象可能出現的是()做操時更容易排直隊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陽光下人影更清晰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蠟燭的正立像B.蠟燭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圓形光斑3.如圖所示是日環食現象,下列現象中與日環食的光學成因相同的是()。A.拱橋倒影B.海市蜃樓幻影C.立竿見影D.畢業合影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的眼睛是一個光源B.陽光從房頂瓦縫射入,形成一束狹窄的光線C.射擊瞄準時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D.光在同一介質里沿直線傳播5.在硬紙板上穿一個小洞,通過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漸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圍()A.變小B.變大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6.光源是指能的物體,光源分為和。我們能看見光源是由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進入了我們的。分類:①太陽、②點燃的火把、③霓虹燈、④電視熒屏、⑤螢火蟲、⑥水母。一類包括,其特征為;另一類包括,其特征為。7.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狀與相似,所以在樹林中地面的光斑是的,那是的像,與小孔的形狀(填“有”或“無”)關。8.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米/秒。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秒,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米。光的直線傳播【知識梳理】光源:通常我們把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是自身能發光的物體。注意月亮不屬于光源,因為月球自身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分類:自然光源(太陽、螢火蟲、水母)、人造光源(火把、電燈、蠟燭)光的傳播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大氣層屬非均勻介質,當光從大氣層外斜射到地面時,光線發生了彎曲,但近地面的較小范圍內空氣可近似地看作均勻介質,光沿直線傳播。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現象都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人們常用假想的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線”(屬于模型方法)來研究和學習光現象。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基礎鞏固】1.“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做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劇院放映的電影、春游時留下美好的記憶的照片——攝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與所學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A.手影——光的直線傳播B.電影——凸透鏡成像C.攝影——光的反射D.倒影——平面鏡成像【答案】C【詳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區叫影子,故A選項正確;B.電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透鏡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選項正確;C.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透鏡是光的折射原理,故C選項錯誤;D.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水面對稱,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選項正確。故選C.2.一棵樹在陽光照射下,它的影子從早晨到晚上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逐漸變短D.逐漸變長【答案】B3.陽光燦爛的日子,行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A.樹葉的實像B.樹葉的虛線C,太陽的實像D.太陽的虛像【答案】C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a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對于這四句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abedB.acdC.abD.cd【答案】A5.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是()A.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現象B.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C.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的大D.雨后常在天空看到彩虹【答案】A6.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組是()A.太陽、月亮、開著的電視熒光屏B.正在放映的電影屏幕、螢火蟲、恒星C.螢火蟲、恒星、點燃的蠟燭D.月亮、正在放映的電影屏幕、太陽【答案】C7.一群聾啞青年用精美絕倫的舞蹈“千手觀音”曾經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善的啟迪。(1)如圖所示,觀眾看不見領舞者邰麗華身后站著其他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是沿傳播的。【答案】直線【課后練習】1.假如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不沿直線傳播,下列現象可能出現的是()做操時更容易排直隊地球上沒有晝夜之分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陽光下人影更清晰【答案】B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蠟燭的正立像B.蠟燭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圓形光斑【答案】B3.如圖所示是日環食現象,下列現象中與日環食的光學成因相同的是()。A.拱橋倒影B.海市蜃樓幻影C.立竿見影D.畢業合影【答案】C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的眼睛是一個光源B.陽光從房頂瓦縫射入,形成一束狹窄的光線C.射擊瞄準時運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D.光在同一介質里沿直線傳播【答案】C5.在硬紙板上穿一個小洞,通過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漸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圍()A.變小B.變大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A6.光源是指能的物體,光源分為和。我們能看見光源是由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進入了我們的。分類:①太陽、②點燃的火把、③霓虹燈、④電視熒屏、⑤螢火蟲、⑥水母。一類包括,其特征為;另一類包括,其特征為。【答案】自身能發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眼睛①⑤⑥自然光源②③④人造光源7.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狀與相似,所以在樹林中地面的光斑是的,那是的像,與小孔的形狀(填“有”或“無”)關。【答案】光源的形狀圓太陽無關8.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米/秒。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秒,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米。【答案】3.9×10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光的直線傳播-學生.docx 第二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師.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