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年級下冊 第4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考點攻關-2021年河北中考道德與法治總復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年級下冊 第4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考點攻關-2021年河北中考道德與法治總復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尊重自由平等
【考試說明】●知道自由的含義,領會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理解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
●理解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樹立自由平等的理念,珍視自由,踐行平等。
1.自由的內涵及意義。(P97—98)
(1)內涵: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2)意義: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
2.正確理解自由。(自由的真諦)(P97—98)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2)自由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P98)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1)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4.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P99)
(1)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2)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5.人們追求平等的原因。(P99)
(1)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2018,3)
6.我們應該如何珍視自由?(P102)
(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7.如何增強平等意識,踐行平等?(如何實現平等的追求?)(P103—104)
(1)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
8.日常生活中體現平等和違背平等的事例。[2016,3;2015,26(2)]
體現平等的事例
違背平等的事例
①尊重從事臟活重活苦活的人。②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③同工同酬。④學校不劃分重點班,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⑤招聘時,男女享有同樣機會。⑥明星、官員違法同樣承擔法律責任等
①膚色歧視。②性別歧視。③農村、城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9.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表現。
(1)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2)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3)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現象鏈接】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脫線的風箏,發布網絡謠言,圓桌會議,男女同工同酬,公交車上“老弱病殘孕”專座,就業歧視,乙肝歧視,高官受審……
【核心觀點】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2.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都要遵守法律。
3.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我們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依法行使權利。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5.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易錯警示】
1.公民有言論自由,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分析:公民有言論自由,但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行使言論自由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2.面對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我們唯有選擇忍耐。(×)
分析: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知識拓展】
我國多部重要法律關于平等的規定。
(1)憲法:“各民族一律平等”“男女平等?!?
(2)民法:“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3)刑法:“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教育法:“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維護公平正義
【考試說明】●理解公平的內涵,體會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理解制度保障公平。
●做公平的維護者。
●理解正義的要求,懂得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理解制度保障正義,司法維護正義。
●能夠辨別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守護正義,做有正義感的人。
●體會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領悟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1.公平的內涵及具體要求。(P108)
(1)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
(2)具體要求: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2.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的原因。(公平的作用/價值)(P108)
(1)個人: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2)社會: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3.正義行為的內涵及行為。(P109)
(1)內涵: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2)行為: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捐資助學、尊老愛幼、愛心捐助等。
4.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正義的原因。(正義的作用)(P109—111)
(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
(2)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正義的要求)
(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
(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5.正確理解正義對社會制度的重要性。(P111)
(1)正義和制度的關系:正義是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
(2)正義制度的作用: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
(3)正義對法律的要求: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2015,26(3)]
6.我們如何堅守公平?(P113—114)
(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①立法: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司法: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7.我們應如何守護正義?(P115—116)
(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017,26(1);2016,25(2)]
(2)司法維護正義。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為了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017,26(3)]
【現象鏈接】
“兩免一補”,維護教育公平,老年人專用通道,公平競爭,公正審判,司法救助,“先來后到”排隊,“公平秤”,競爭上崗,反腐,建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國家助學金制度,失業保險制度,見義勇為,弄虛作假,恃強凌弱。
【核心觀點】
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3.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4.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
5.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6.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7.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8.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易錯警示】
1.公平能解決所有社會矛盾和現實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分析:公平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社會矛盾和現實問題以及確保社會穩定,但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2.有了正義的制度,就一定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分析: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社會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正義的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但并不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唯一條件,公平正義的實現還需要相關的措施和行動的支持等。
3.有正義感的人就是要在不顧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分析: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鄙視和制止非正義行為,機智勇敢地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
 尊重自由平等
                   
【例1】(2018·河北中考3,2分)某地執勤民警發現一駕駛員沒有隨車攜帶滅火器,依法對其開具處罰決定書。此時,被罰駕駛員發現并指出警車同樣沒放置滅火器。次日,當地交警支隊發布“知錯能改”通告,對該警車駕駛員也依法進行了處罰。以此事件作為論據,能夠證明的觀點是(  )
①公民的財產權受法律保護?、诜擅媲叭巳似降取、蹐谭ㄕ邞蔀槭胤ǖ臉藯U?、芊傻臋嗤荒芸烤炀S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針對練1 (2016·河北中考3,2分)平等觀念,是照亮現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讓我們與之同行。當今社會生活中,與這一要求相符的是(  )
①尊重從事臟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盜版者與版權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 ④保證農村考生都能被大學錄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針對練2 (2020·石家莊長安區模擬)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強化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強化這些舉措(  )
①能夠早日實現總體小康 ②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塾欣趯崿F同步富?!、苡欣诖龠M我國城鄉協調發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維護公平正義
                   
【例2】[2018·河北中考24(3),2分]回應訴求,感受文明。
材料一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的“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活動,收效明顯,回應了公眾訴求。下面是一組“關注斑馬線治理,呵護斑馬線文明”宣傳圖片。
法律連線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二 吸煙有害健康,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公眾對二手煙危害的認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明顯提高,對目前室內無煙環境的滿意度普遍較低。室內無煙環境成為公眾訴求。
據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解決公眾訴求對社會的影響。
針對練3 [2017·河北中考26(3),3分]探析權利保護。
韓某利用工作便利,在兩年多時間里,竊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嬰兒信息共計20萬余條,然后通過張某之手層層轉賣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作出一審判決,對參與竊取、出售、收買的韓某、張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別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韓某等人的審判體現了公正的要求,請簡要說明。
針對練4 (改編題)
扶起老人的“1元官司”案
2018年9月2日,浙江金華市的騰先生騎電動車經過一個路口時,扶起一名騎電動車摔倒受傷的老人,結果對方報警稱被騰先生撞倒。最終,交警在調取事發路段監控視頻后證實,兩車并未發生接觸,該事故為一起單方事故。騰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 v扶摔倒老人反被訛詐,打“1元官司”有何現實意義?
                   
一、選擇題
1.健步走活動近年來非常火。交警部門表示,健步走隊伍不能在機動車道行走,對于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引發交通事故的,占用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谧杂墒欠芍畠鹊淖杂伞、鄯ㄖ螛硕俗杂傻慕缦蕖、芊ㄖ蜗拗屏宋覀兊淖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從“昆山反殺案”到“福州趙宇案”,這兩起公眾聚焦的典型案例均進入了2019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明確表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一表態,激蕩人心,振奮輿論,堪稱兩會最強音之一,備受社會各界好評。這(  )
①彰顯了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谟袚p司法部門的公信力?、蹞p害了法治的權威?、苡欣诤葱l司法公正,實現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某縣國稅局兩名工作人員因涉嫌違法交由司法機關處理,在此期間,該縣國稅局領導以單位的名義,開具兩人工作業績突出的證明,建議法院從輕處罰。法院沒有采納這一建議,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  )
①法院擁有獨立的審判權?、诜擅媲叭巳似降取、鄯蓪θw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④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20·石家莊裕華區模擬)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5萬件2.9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中管干部的27人。這表明(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谧罡呷嗣穹ㄔ菏俏覈罡邍覚嗔C關?、鬯泄竦倪`法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苋魏蝹€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0年6月28日凌晨,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在山西長治因病逝世,享年91歲。申紀蘭是我國唯一連續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巾幗英雄,她率先擎起“男女同工同酬”的旗幟,成為中國婦女解放的一塊里程碑?!澳信ね辍?  )
A.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B.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要求
C.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原則
D.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的要求
6.(2020·唐山豐南區模擬)陜西省西安市一位父親因孩子患重病不得已違停,執勤交警開出了一張特殊的“溫情罰單”。罰單以教育為主,同時寫下“不罰,加油”來鼓勵車主,希望孩子早日康復。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體現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②彰顯了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 ③違背了社會主義法治原則 ④我國允許有特殊公民的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民法典》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婚姻家庭受法律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以上規定共同說明(  )
A.人格尊嚴平等 B.男女平等
C.男女同酬 D.社會地位平等
8.某事業單位刊登招聘廣告,其中規定招錄對象條件之一為“男性身高168厘米,女性身高155厘米以上”。王浩恰巧因為身高不符合該招聘單位的要求而喪失報名資格,他認為這種規定侵犯了他的權利。于是一紙訴狀將該事業單位告上了法庭。你認為該單位侵犯了王浩的(  )
A.受教育權 B.勞動權
C.人身權 D.平等權
9.近年來,中國特色的學生資助制度日趨完備,助力貧困學子圓求學成才夢,帶動整個家庭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改變了無數個人和家庭的命運,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主要體現了(  )
A.守護正義主要依靠政府
B.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
C.我國用制度維護社會公平
D.維護絕對公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10.(2020·石家莊長安區模擬)2020年4月,河北承德警方發布通告,鼓勵廣大群眾踴躍舉報涉黑涉惡犯罪線索。經查證屬實的,將給予3至10萬元獎勵。作出這一規定是因為(  )
①正義行為應當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②舉報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凵鐣枰嗟娜僳`行正義行為?、芷谂握x、維護正義已成為所有人的共同心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0年7月28日,青島市舉行“見義勇為模范群體”頒發證書儀式。同時開展全市第二十批見義勇為救助(撫恤)活動,對3名生活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或家庭進行一次性救助(撫恤),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這樣做( )
①喚起社會良知,鼓勵人們無條件地見義勇為 ②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郾砻鞒袚熑尉鸵欢塬@得物質回報?、荏w現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憲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漫畫《領導也要接受檢查》
(1)憲法規定和漫畫內容是如何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2)憲法規定和漫畫共同說明了什么?
13.(改編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老班長:同學們,網絡很開放,以下律師的提醒可要牢記呀!
①禁止擅自公開他人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證等信息;
②禁止發表侮辱、誹謗、詆毀等丑化他人的言論;
……
火焰山:是?。∥⑿派涎哉摵茏杂?,但要謹記法律,不然可能會違法!
(1)禁止這些行為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結合律師的提醒內容,從自由與法治的關系角度分析“火焰山”的觀點。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班級微信群又有新聞:有同學在校外被敲詐勒索。小涵同學在暗中觀察、了解敲詐團伙的具體情況后,向老師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學校報案,依法對敲詐團伙成員進行了處理。
群里同學對小涵的行為紛紛點贊,并且大家一致認為守護正義就應該要……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守護正義的理解。
答:示例一: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小涵面對非正義行為暗中觀察,及時向老師反映,敢于斗爭,講究策略,做到了見義“智”為。
示例二: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小涵向老師反映的行為是懲惡揚善,守護正義的表現。
 尊重自由平等
                   
【例1】(2018·河北中考3,2分)某地執勤民警發現一駕駛員沒有隨車攜帶滅火器,依法對其開具處罰決定書。此時,被罰駕駛員發現并指出警車同樣沒放置滅火器。次日,當地交警支隊發布“知錯能改”通告,對該警車駕駛員也依法進行了處罰。以此事件作為論據,能夠證明的觀點是(  )
①公民的財產權受法律保護?、诜擅媲叭巳似降取、蹐谭ㄕ邞蔀槭胤ǖ臉藯U ④法律的權威只能靠警察維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題思路】民警作為執法者,對沒有隨車攜帶滅火器的行為進行處罰是正確的執法行為,并沒有侵犯公民的財產權,①不選。民警作為執法者,警車沒有攜帶滅火器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也應該受到相應處罰,這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②正確。作為執法者,更應該成為守法的標桿,③正確。維護法律權威既有賴于國家及其工作人員的努力,也有賴于公民個人的努力,④錯誤。
針對練1 (2016·河北中考3,2分)平等觀念,是照亮現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讓我們與之同行。當今社會生活中,與這一要求相符的是( A )
①尊重從事臟活重活苦活的人?、诒I版者與版權所有者收益相同?、劢鉀Q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鼙WC農村考生都能被大學錄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針對練2 (2020·石家莊長安區模擬)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強化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強化這些舉措( C )
①能夠早日實現總體小康?、谀軌虼龠M社會公平?、塾欣趯崿F同步富?!、苡欣诖龠M我國城鄉協調發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維護公平正義
                   
【例2】[2018·河北中考24(3),2分]回應訴求,感受文明。
材料一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的“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活動,收效明顯,回應了公眾訴求。下面是一組“關注斑馬線治理,呵護斑馬線文明”宣傳圖片。
法律連線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二 吸煙有害健康,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公眾對二手煙危害的認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明顯提高,對目前室內無煙環境的滿意度普遍較低。室內無煙環境成為公眾訴求。
據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解決公眾訴求對社會的影響。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促進社會和諧。公共訴求的解決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和諧,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可以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等。
【答案】公共訴求的解決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和諧,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可以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等。
針對練3 [2017·河北中考26(3),3分]探析權利保護。
韓某利用工作便利,在兩年多時間里,竊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嬰兒信息共計20萬余條,然后通過張某之手層層轉賣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作出一審判決,對參與竊取、出售、收買的韓某、張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別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韓某等人的審判體現了公正的要求,請簡要說明。
答:犯罪分子依法受到制裁,體現了公正的要求;公民權利依法得到保護,體現了公正的要求;維護了社會秩序,體現了公正的要求。
針對練4 (改編題)
扶起老人的“1元官司”案
2018年9月2日,浙江金華市的騰先生騎電動車經過一個路口時,扶起一名騎電動車摔倒受傷的老人,結果對方報警稱被騰先生撞倒。最終,交警在調取事發路段監控視頻后證實,兩車并未發生接觸,該事故為一起單方事故。騰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 v扶摔倒老人反被訛詐,打“1元官司”有何現實意義?
答:有利于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弘揚社會正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厲行法治,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于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建設法治社會、誠信社會;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匡扶正義的傳統美德等。
                   
一、選擇題
1.健步走活動近年來非?;?。交警部門表示,健步走隊伍不能在機動車道行走,對于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引發交通事故的,占用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 )
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谧杂墒欠芍畠鹊淖杂伞、鄯ㄖ螛硕俗杂傻慕缦蕖、芊ㄖ蜗拗屏宋覀兊淖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從“昆山反殺案”到“福州趙宇案”,這兩起公眾聚焦的典型案例均進入了2019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明確表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一表態,激蕩人心,振奮輿論,堪稱兩會最強音之一,備受社會各界好評。這( D )
①彰顯了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谟袚p司法部門的公信力 ③損害了法治的權威?、苡欣诤葱l司法公正,實現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某縣國稅局兩名工作人員因涉嫌違法交由司法機關處理,在此期間,該縣國稅局領導以單位的名義,開具兩人工作業績突出的證明,建議法院從輕處罰。法院沒有采納這一建議,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 C )
①法院擁有獨立的審判權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鄯蓪θw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芄痉ㄊ且婪ㄖ螄暮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20·石家莊裕華區模擬)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5萬件2.9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中管干部的27人。這表明( B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③所有公民的違法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④任何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0年6月28日凌晨,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在山西長治因病逝世,享年91歲。申紀蘭是我國唯一連續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巾幗英雄,她率先擎起“男女同工同酬”的旗幟,成為中國婦女解放的一塊里程碑?!澳信ね辍? B )
A.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B.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要求
C.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原則
D.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的要求
6.(2020·唐山豐南區模擬)陜西省西安市一位父親因孩子患重病不得已違停,執勤交警開出了一張特殊的“溫情罰單”。罰單以教育為主,同時寫下“不罰,加油”來鼓勵車主,希望孩子早日康復。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 )
①體現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谡蔑@了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圻`背了社會主義法治原則?、芪覈试S有特殊公民的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民法典》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婚姻家庭受法律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以上規定共同說明( B )
A.人格尊嚴平等 B.男女平等
C.男女同酬 D.社會地位平等
8.某事業單位刊登招聘廣告,其中規定招錄對象條件之一為“男性身高168厘米,女性身高155厘米以上”。王浩恰巧因為身高不符合該招聘單位的要求而喪失報名資格,他認為這種規定侵犯了他的權利。于是一紙訴狀將該事業單位告上了法庭。你認為該單位侵犯了王浩的( D )
A.受教育權 B.勞動權
C.人身權 D.平等權
9.近年來,中國特色的學生資助制度日趨完備,助力貧困學子圓求學成才夢,帶動整個家庭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改變了無數個人和家庭的命運,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主要體現了( C )
A.守護正義主要依靠政府
B.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
C.我國用制度維護社會公平
D.維護絕對公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10.(2020·石家莊長安區模擬)2020年4月,河北承德警方發布通告,鼓勵廣大群眾踴躍舉報涉黑涉惡犯罪線索。經查證屬實的,將給予3至10萬元獎勵。作出這一規定是因為( B )
①正義行為應當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谂e報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凵鐣枰嗟娜僳`行正義行為?、芷谂握x、維護正義已成為所有人的共同心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0年7月28日,青島市舉行“見義勇為模范群體”頒發證書儀式。同時開展全市第二十批見義勇為救助(撫恤)活動,對3名生活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或家庭進行一次性救助(撫恤),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這樣做( C )
①喚起社會良知,鼓勵人們無條件地見義勇為?、谟欣诤霌P社會正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郾砻鞒袚熑尉鸵欢塬@得物質回報?、荏w現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憲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漫畫《領導也要接受檢查》
(1)憲法規定和漫畫內容是如何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答: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②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憲法規定和漫畫共同說明了什么?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3.(改編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老班長:同學們,網絡很開放,以下律師的提醒可要牢記呀!
①禁止擅自公開他人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證等信息;
②禁止發表侮辱、誹謗、詆毀等丑化他人的言論;
……
火焰山:是??!微信上言論很自由,但要謹記法律,不然可能會違法!
(1)禁止這些行為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答: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或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結合律師的提醒內容,從自由與法治的關系角度分析“火焰山”的觀點。
答:“火焰山”的觀點,體現了自由與法治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如果做了律師提醒禁止的事情,違反了相關法律,可能會失去自由。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不做違法的事情,既是保障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權利,也是維護自己的自由。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班級微信群又有新聞:有同學在校外被敲詐勒索。小涵同學在暗中觀察、了解敲詐團伙的具體情況后,向老師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學校報案,依法對敲詐團伙成員進行了處理。
群里同學對小涵的行為紛紛點贊,并且大家一致認為守護正義就應該要……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守護正義的理解。
答:示例一: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小涵面對非正義行為暗中觀察,及時向老師反映,敢于斗爭,講究策略,做到了見義“智”為。
示例二: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小涵向老師反映的行為是懲惡揚善,守護正義的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甘南县| 达日县| 苏尼特左旗| 宁蒗| 尚志市| 铜陵市| 新沂市| 栾城县| 类乌齐县| 清镇市| 浦北县| 宁城县| 万山特区| 江都市| 石渠县| 昌宁县| 收藏| 巨鹿县| 满洲里市| 绥芬河市| 定远县| 明光市| 右玉县| 托里县| 江门市| 绩溪县| 绍兴县| 金塔县| 安化县| 额济纳旗| 和平县| 富锦市| 安阳市| 怀来县| 禄劝| 囊谦县| 高陵县| 班戈县| 嘉禾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