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族團結教育 偉大的中華民族 【考試說明】●中國自古以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 ●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疆域,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共同發展經濟和文化,共同創造中華文明。 ●我國的民族分布。 ●中國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祖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1.偉大的中華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1)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在中國這塊廣闊的大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開發、保衛了祖國的疆域,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和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 (3)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 2.中華各民族為偉大的中華民族作出了哪些貢獻?(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表現) (1)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的疆域。 (2)中華各民族共同保衛祖國領土,維護祖國統一。 (3)中華各民族共同發展經濟和文化。 (4)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 3.為什么說中華文明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1)中華文明是數千年來中國各民族互相交流學習,彼此吸收借鑒,共同發展進步的結晶。 (2)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各民族都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 (3)中華各民族在文化、科技建筑、醫藥、藝術、體育等方面,都為創造燦爛的中華文明作出過自己的貢獻。 (4)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是多元文明交流交融的結果。 4.我國的民族分布及分布特點。 (1)分布:漢族主要居住在內地和東南沿海各省市,并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邊疆和靠近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區主要有內蒙古、廣西、新疆、寧夏、西藏、甘肅、青海、云南、貴州、四川等自治區和省。 (2)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 5.為什么說“中國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祖國”? (1)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 (2)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3)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目標。 6.為什么說“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1)每個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員,每個民族的命運都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 (2)國家統一是民族團結的基礎。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各民族的杰出人物 【考試說明】●了解成吉思汗、鄭和、馬本齋、關向應等少數民族的杰出人物。 蒙古族杰出的首領成吉思汗于1206年統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強大的蒙古政權,被稱為“一代天驕”;明代著名的回族航海家鄭和相繼七次出海遠航,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清朝彝族人曲煥章根據民間秘方研制成“云南白藥”;抗日戰爭時期,回族馬本齋、滿族關向應都是杰出的抗日英雄代表。 多種多樣的語言文字 【考試說明】●我國各民族語言的使用狀況。 ●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的文字形態。 ●國家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1.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現狀。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其中,22個少數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族文字。 2.認識、分辨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的文字形態。 3.我國各民族的語言使用情況。 漢語是我國各民族之間交流的通用語言。漢語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的語言。在我國某些民族中,一部分人使用一種語言,一部分人使用另一種語言,相互間以漢語作為交流語言。雙語和多語現象普遍。 4.國家是如何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的? (1)開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調查,建立民族語言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 (2)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廣播、播放電視,建立少數民族語言電影譯制中心。 (3)少數民族語言在計算機中廣泛使用。 (4)扶持少數民族出版事業,發行各類圖書和期刊。 (5)采取多種措施促使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工作的健康發展。 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 【考試說明】●《吉祥三寶》《阿拉木罕》《月光下的鳳尾竹》《龍船調》《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少數民族的歌曲。 ●維吾爾族、朝鮮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舞蹈。 ●國家保護和發展各民族文化藝術。 1.各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有哪些? 藏族史詩《格薩爾》、蒙古族敘事長詩《嘎達梅林》、彝族長詩《阿詩瑪》、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寶》、維吾爾族歌曲《阿拉木罕》、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土家族歌曲《龍船調》、彝族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 2.認識少數民族的舞蹈特點。 漢族喜歡敲鑼打鼓扭秧歌、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朝鮮族的長鼓舞、蒙古族的筷子舞、藏族的弦子舞、苗族的踩鼓舞、傣族的孔雀舞等。 3.國家是怎樣保護和發展各民族文化藝術的? 成立少數民族古籍出版研究機構,搜集、整理、出版古籍;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建設等。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 【考試說明】●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 ●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特點。 ●蒙古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住房特點。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 (1)服飾:蒙古族穿皮毛袍服;維吾爾族穿色彩鮮艷的連衣裙、外套、對襟背心;彝族多穿百褶裙;傣族多穿綢料筒裙;黎族有繡花衣裙。 (2)飲食: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吃肉喝奶,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回族喜歡吃油炸馓子;維吾爾族喜歡吃類似餅的馕;藏族愛吃青稞面、糌粑,喝酥油茶;傣族喜歡吃竹筒飯;壯族、布依族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糍粑;朝鮮族喜歡吃糯米打糕。 (3)住房特點: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住蒙古包、帳篷和氈房;水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住吊腳樓;傣族住竹樓等。 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 【考試說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古爾邦節、藏歷新年和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 1.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很多民族所共有的節日。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有:彝族、白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藏族的藏歷新年,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等。 2.你覺得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才能做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的節日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 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考試說明】●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1.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及其形成原因。 (1)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親如一家。) (2)形成原因:①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經過長期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2.鞏固和發展民族關系的意義。(近年來,國家開展對口援疆援藏工作的意義) (1)有利于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3)有利于保障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4)有利于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5)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 3.為什么說“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1)每個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員,每個民族的命運都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 (2)各民族的大團結,是中華民族光榮的歷史傳統,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3)只有各族人民團結一致、互信互愛、齊心奮斗,我們偉大的祖國才能發展繁榮。 4.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 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民族團結是中國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5.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們應該怎么做? (1)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 (2)增進祖國認同感、中華民族認同感、中華文化認同感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感。 (3)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偉大的中華民族 【例1】(2020·河北中考23,3分)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年實現14.1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157萬減少至2019年年底的1.6萬,貧困發生率由11.7%下降到0.11%。全區57個貧困旗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9%以上。這些成就的取得( ) ①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 ②促進了民族地區共同繁榮 ③保證了民族地區優先發展 ④實現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針對練1 (2020·唐山豐南區模擬)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落實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針對練2 (2020·衡水武邑校級模擬)2019年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為臺企、臺胞提供更多同等待遇。“26條措施”的推出與落實有利于( ) ①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②推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④推動“一國兩制”在臺灣地區的實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 【例2】(2016·河北中考8、9,4分)冀華中學的米熱古麗,是一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學生,她聰明、善良、熱情、純樸,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回答(1)—(2)題。 (1)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熱古麗組織了民族舞蹈大賽。下列圖片中能夠體現維吾爾族舞蹈特色的是( ) (2)米熱古麗的父親要開辦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廳。下列對餐廳布置的建議,適宜的是( ) ①餐廳名稱用漢、維兩種文字書寫 ②餐廳入口處備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嘗 ③餐廳走廊里懸掛吊腳樓、竹樓照片 ④餐廳內張貼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場景的裝飾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針對練3 60年甲子鑄輝煌,壯美廣西啟新篇。回答(1)—(2)題。 (1)廣西是祖國南疆一方寶地,周山巍巍,千江奔流,風光旖旎,鐘靈毓秀。自古以來,壯族、漢族、苗族、彝族、瑤族、侗族、回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等12個民族世居于此。各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創造了五彩斑斕的多元文化。這體現了廣西的魅力在于( ) ①環境的優美 ②各民族的團結 ③燦爛的民族文化 ④經濟的繁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圖片屬于上題中提到的世居民族的文化的有( )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 【例3】(2019·河北中考22、23,6分)對少數民族文化感興趣的艾華,前往居住著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0多個民族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開始自己的文化之旅。回答(1)—(2)題。 (1)艾華來到了苗族“原始生態”文化保存完整的西江千戶苗寨,他在這里可能看到的代表苗族文化的事物或場景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旅途中,艾華還領略了侗族、布依族、壯族等民族文化的風采,對少數民族文化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艾華的認識應是( ) ①少數民族文化絢麗多彩 ②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少數民族文化互不影響 ④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針對練4 下面關于藏區的介紹,正確的是( ) ①藏族人居住在吊腳樓里 ②藏族愛吃糌粑,喜歡喝酥油茶 ③火把節是藏族最隆重的節日 ④西藏有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針對練5 60年櫛風沐雨、60年春華秋實。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展現了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2019年春節恰逢藏歷新年,各地藏族群眾載歌載舞,品嘗傳統美食,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在慶祝活動中會出現的民族元素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 【例4】(2018·河北中考22,3分)“世界這么大,只有廣西在放假”,這條網上熱議的帖子引起大家對廣西的關注。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將“壯族三月三”確定為假期,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壯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③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針對練6 (2017·河北中考9,2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鄭家莊村,是全國聞名的民族團結示范村。這個125戶的小村莊,聚居著漢、白、藏、傈僳、傣、納西和彝7個民族。小亮和同學們慕名來到鄭家莊,感受它的魅力。村黨支部書記曲登自豪地對他們說:“我們村里的7個民族,無論哪個民族的節,都一起過。” 村民在一起過的節日有(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針對練7 (2020·石家莊十八縣大聯考)云南省是個多民族的邊疆省份,除了漢族以外,還聚居著彝、白、傣、納西、藏、瑤等民族。如果你到這些聚居區旅行,可能看到的場景是( ) ①身穿民族服飾的當地人 ②村民同慶潑水節 ③邀請鄰居吃糌粑 ④那達慕大會上的摔跤項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一、選擇題 1.(2020·保定一模)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先后8次考察了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他強調:“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來到內蒙古赤峰市,在這里可能看到的代表蒙古族文化的事物或場景是( ) ①民族史詩《江格爾》 ②民族服飾 ③待客禮儀 ④民族歌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0·石家莊二十七中模擬)達瑪的家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麥東村,距離縣城3千米,是江達縣2016年第二批易地搬遷建設項目。走進麥東村,一幢幢藏式民居錯落有致,家家戶戶房頂上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太陽能路燈延伸到每家門口。回答2—3題。 2.走進達瑪家的屋內,客廳寬敞明亮,家具獨具民族風格,好客的女主人招待了我們。在達瑪的家中看到的內容符合其民族特點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3.達瑪笑呵呵地說:“我每天都會將自家的新鮮牦牛奶運到縣城去賣,可以掙到將近200元,一月下來也能掙個5 000元。”達瑪的笑容告訴我們,西藏( ) A.是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 B.是中華民族平等的一員 C.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20·石家莊新華區質檢)興華中學的鄧珠尼瑪,是一位來自西藏的藏族學生,她聰明、善良、熱情、純樸,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回答4—5題。 4.鄧珠尼瑪暑假邀請了幾位同學去她的家鄉旅游,并用藏族特色的飲食來款待同學。下列可以用來款待同學的具有當地特色的食物有( ) A.青稞面、糌粑、酥油茶 B.饅頭、面條、米飯 C.油炸馓子、油香餅 D.竹筒飯、糯米打糕 5.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鄧珠尼瑪講道:“我的父母在和漢族群眾共同生產生活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重要意義。各民族群眾在交往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分享技術經驗,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鄧珠尼瑪的話使同學們體會到( ) ①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相互影響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民族團結的珍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她克服高寒缺氧的環境,用仁心大愛為某一少數民族地區同胞送去健康。她被譽為最美“雪蓮花”,當地鄉親熱情地為她獻上哈達,她就是邢臺市人民醫院醫生——韓曉瑞。回答6—7題。 6.由以上內容判斷,這一少數民族地區是( ) A.新疆 B.寧夏 C.內蒙古 D.西藏 7.教育、醫療、交通等各行各業的“韓曉瑞”來到該地區,他們不負重托,扎實工作,無私奉獻……他們的貢獻在于( ) ①提高了當地的人口素質 ②維護了和諧的民族關系 ③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 ④實現了當地同祖國其他地區的共同富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滄桑巨變一甲子,雪域放歌譜新篇。回答8—9題。 8.行走在西藏,我們能夠看到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情景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9.(21河北預測)各種藏文應用軟件和信息產品層出不窮,從藏文辦公系統到藏漢雙語遠程教育系統,從藏漢英電子辭典到藏文搜索引擎,藏文通過網絡實現了與現代化同步接軌。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①國家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②藏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得到保障 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④國家的民族語言文字政策得到落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0·唐山路北區二模)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評選表彰工作正式啟動。開展這一評選表彰活動,有利于( ) ①鞏固和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增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③推進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建設 ④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2020·唐山路北區二模)2020年5月是新疆第38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對于筑牢各族干部群眾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思想基礎,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深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維護民族團結,必須( ) ①堅持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待、和諧共處 ②堅持各民族同胞相互幫助、共同發展 ③不斷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④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石家莊長安區三模)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調研時,走進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村民張國利家。回答12—13題。 12.張國利一家由蒙古族、滿族、漢族3個民族組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相親相愛。“誰家有事,從不問民族,大家都會盡全力去幫”,也是張國利一家所在的內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馬鞍山村的真實寫照。從中我們真切的感受到( ) ①各民族平等團結 ②各民族互助和諧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各民族融為一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在馬鞍山村很多人家都辦起了農家樂,張國利想在2020年辦一家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農家樂。下列農家樂經營建議符合蒙古族特點的是( ) ①農家樂名稱用漢語、蒙古語兩種文字書寫 ②農家樂入口處備有酥油茶供客人享用 ③將手扒羊肉作為農家樂主推特色菜 ④農家樂表演頂碗舞、弦子舞等民族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4.品評民族生活。 材料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大部分與漢族雜居在一起,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自治區、自治州等自治機關。 材料二 我國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出臺了許多“興邊富民”舉措,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各民族分布有何特點? (2)自治機關的設置,遵循了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我國為什么要重視民族團結? 15.走進西藏,感受風情。 今年五一,民族中學開展了一次“體驗西藏風光,感受民族文化”的“西藏之旅”。皚皚雪峰、藍天白云、成群的藏羚羊,從青藏鐵路上飛馳的列車邊閃過,家鄉在保定的李媛和卓瑪同學唱起了“……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走出壯觀的拉薩火車站,來到國家援建的安居小區,李媛等漢族同學應邀住進了卓瑪溫馨、整潔、寬敞的家中……晚上,李媛和卓瑪一家載歌載舞,歡樂讓他們融合在一起。第二天,在參觀布達拉宮廣場時,李媛驚奇地發現,布達拉宮這里的風景,竟然早就相識,原來就在每天用到的人民幣上。不過,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1)據你了解,藏族人有哪些特色飲食? (2)卓瑪會向李媛介紹哪些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李媛應如何與卓瑪一家和諧相處? (3)在第二天晚上,李媛應邀參加歡迎晚會。晚會上,李媛可以看到的舞蹈應是( ) (4)在人民幣哪種幣值上印有布達拉宮圖案?請你指出國家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并指出人民幣還有哪些類似設計? (5)談談李媛參加“西藏之旅”會有哪些收獲。 偉大的中華民族 【例1】(2020·河北中考23,3分)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年實現14.1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157萬減少至2019年年底的1.6萬,貧困發生率由11.7%下降到0.11%。全區57個貧困旗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9%以上。這些成就的取得( ) ①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 ②促進了民族地區共同繁榮 ③保證了民族地區優先發展 ④實現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族發展成就。難度一般。材料中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成就,能夠增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①②正確;保證民族地區優先發展表述錯誤,我國還沒有實現區域協調發展,③④錯誤。 針對練1 (2020·唐山豐南區模擬)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這主要得益于( C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落實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針對練2 (2020·衡水武邑校級模擬)2019年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為臺企、臺胞提供更多同等待遇。“26條措施”的推出與落實有利于( A ) ①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②推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④推動“一國兩制”在臺灣地區的實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燦爛輝煌的文學藝術 【例2】(2016·河北中考8、9,4分)冀華中學的米熱古麗,是一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學生,她聰明、善良、熱情、純樸,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回答(1)—(2)題。 (1)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熱古麗組織了民族舞蹈大賽。下列圖片中能夠體現維吾爾族舞蹈特色的是( ) (2)米熱古麗的父親要開辦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廳。下列對餐廳布置的建議,適宜的是( ) ①餐廳名稱用漢、維兩種文字書寫 ②餐廳入口處備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嘗 ③餐廳走廊里懸掛吊腳樓、竹樓照片 ④餐廳內張貼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場景的裝飾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題思路】第(1)題主要考查民族文化。材料中的民族是維吾爾族,根據四幅圖中的服裝與舞蹈,可以看出:A是藏族,B是蒙古族,C是朝鮮族,D是維吾爾族。第(2)題主要考查民族文化。根據材料可知,米熱古麗是維吾爾族人,因此,餐廳名稱應用漢、維兩種文字書寫,①正確;酥油茶是藏族的食品,②排除;吊腳樓、竹樓是苗族等族的特色,③排除;開齋節和古爾邦節是維吾爾族的節日,④正確。 針對練3 60年甲子鑄輝煌,壯美廣西啟新篇。回答(1)—(2)題。 (1)廣西是祖國南疆一方寶地,周山巍巍,千江奔流,風光旖旎,鐘靈毓秀。自古以來,壯族、漢族、苗族、彝族、瑤族、侗族、回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等12個民族世居于此。各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創造了五彩斑斕的多元文化。這體現了廣西的魅力在于( B ) ①環境的優美 ②各民族的團結 ③燦爛的民族文化 ④經濟的繁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圖片屬于上題中提到的世居民族的文化的有( C )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 【例3】(2019·河北中考22、23,6分)對少數民族文化感興趣的艾華,前往居住著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0多個民族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開始自己的文化之旅。回答(1)—(2)題。 (1)艾華來到了苗族“原始生態”文化保存完整的西江千戶苗寨,他在這里可能看到的代表苗族文化的事物或場景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旅途中,艾華還領略了侗族、布依族、壯族等民族文化的風采,對少數民族文化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艾華的認識應是( ) ①少數民族文化絢麗多彩 ②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少數民族文化互不影響 ④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題思路】第(1)題主要考查民族文化。②③是苗族的傳統民居和民族服飾,符合題意;①是藏族的特色飲食,不符合題意;④是傣族的傳統節日,不符合題意。第(2)題主要考查民族文化的相關知識。艾華在文化之旅中應當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絢麗多彩,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①②④正確;各民族文化應該互相學習交流,共同發展,③錯誤。 針對練4 下面關于藏區的介紹,正確的是( A ) ①藏族人居住在吊腳樓里 ②藏族愛吃糌粑,喜歡喝酥油茶 ③火把節是藏族最隆重的節日 ④西藏有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針對練5 60年櫛風沐雨、60年春華秋實。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展現了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2019年春節恰逢藏歷新年,各地藏族群眾載歌載舞,品嘗傳統美食,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在慶祝活動中會出現的民族元素是( C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 【例4】(2018·河北中考22,3分)“世界這么大,只有廣西在放假”,這條網上熱議的帖子引起大家對廣西的關注。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將“壯族三月三”確定為假期,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壯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③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文化傳承。“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放假的做法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同時也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②④正確;在我國,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①錯誤;③夸大了這些做法的作用,錯誤。 針對練6 (2017·河北中考9,2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鄭家莊村,是全國聞名的民族團結示范村。這個125戶的小村莊,聚居著漢、白、藏、傈僳、傣、納西和彝7個民族。小亮和同學們慕名來到鄭家莊,感受它的魅力。村黨支部書記曲登自豪地對他們說:“我們村里的7個民族,無論哪個民族的節,都一起過。” 村民在一起過的節日有( B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針對練7 (2020·石家莊十八縣大聯考)云南省是個多民族的邊疆省份,除了漢族以外,還聚居著彝、白、傣、納西、藏、瑤等民族。如果你到這些聚居區旅行,可能看到的場景是( A ) ①身穿民族服飾的當地人 ②村民同慶潑水節 ③邀請鄰居吃糌粑 ④那達慕大會上的摔跤項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一、選擇題 1.(2020·保定一模)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先后8次考察了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他強調:“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來到內蒙古赤峰市,在這里可能看到的代表蒙古族文化的事物或場景是( D ) ①民族史詩《江格爾》 ②民族服飾 ③待客禮儀 ④民族歌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0·石家莊二十七中模擬)達瑪的家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麥東村,距離縣城3千米,是江達縣2016年第二批易地搬遷建設項目。走進麥東村,一幢幢藏式民居錯落有致,家家戶戶房頂上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太陽能路燈延伸到每家門口。回答2—3題。 2.走進達瑪家的屋內,客廳寬敞明亮,家具獨具民族風格,好客的女主人招待了我們。在達瑪的家中看到的內容符合其民族特點的是( A )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3.達瑪笑呵呵地說:“我每天都會將自家的新鮮牦牛奶運到縣城去賣,可以掙到將近200元,一月下來也能掙個5 000元。”達瑪的笑容告訴我們,西藏( D ) A.是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 B.是中華民族平等的一員 C.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20·石家莊新華區質檢)興華中學的鄧珠尼瑪,是一位來自西藏的藏族學生,她聰明、善良、熱情、純樸,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回答4—5題。 4.鄧珠尼瑪暑假邀請了幾位同學去她的家鄉旅游,并用藏族特色的飲食來款待同學。下列可以用來款待同學的具有當地特色的食物有( A ) A.青稞面、糌粑、酥油茶 B.饅頭、面條、米飯 C.油炸馓子、油香餅 D.竹筒飯、糯米打糕 5.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鄧珠尼瑪講道:“我的父母在和漢族群眾共同生產生活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重要意義。各民族群眾在交往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分享技術經驗,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鄧珠尼瑪的話使同學們體會到( D ) ①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相互影響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民族團結的珍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她克服高寒缺氧的環境,用仁心大愛為某一少數民族地區同胞送去健康。她被譽為最美“雪蓮花”,當地鄉親熱情地為她獻上哈達,她就是邢臺市人民醫院醫生——韓曉瑞。回答6—7題。 6.由以上內容判斷,這一少數民族地區是( D ) A.新疆 B.寧夏 C.內蒙古 D.西藏 7.教育、醫療、交通等各行各業的“韓曉瑞”來到該地區,他們不負重托,扎實工作,無私奉獻……他們的貢獻在于( C ) ①提高了當地的人口素質 ②維護了和諧的民族關系 ③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 ④實現了當地同祖國其他地區的共同富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滄桑巨變一甲子,雪域放歌譜新篇。回答8—9題。 8.行走在西藏,我們能夠看到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情景是( B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9.(21河北預測)各種藏文應用軟件和信息產品層出不窮,從藏文辦公系統到藏漢雙語遠程教育系統,從藏漢英電子辭典到藏文搜索引擎,藏文通過網絡實現了與現代化同步接軌。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C ) ①國家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②藏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得到保障 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④國家的民族語言文字政策得到落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0·唐山路北區二模)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評選表彰工作正式啟動。開展這一評選表彰活動,有利于( B ) ①鞏固和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增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③推進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建設 ④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2020·唐山路北區二模)2020年5月是新疆第38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對于筑牢各族干部群眾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思想基礎,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深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維護民族團結,必須( D ) ①堅持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待、和諧共處 ②堅持各民族同胞相互幫助、共同發展 ③不斷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④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石家莊長安區三模)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調研時,走進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村民張國利家。回答12—13題。 12.張國利一家由蒙古族、滿族、漢族3個民族組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相親相愛。“誰家有事,從不問民族,大家都會盡全力去幫”,也是張國利一家所在的內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馬鞍山村的真實寫照。從中我們真切的感受到( A ) ①各民族平等團結 ②各民族互助和諧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各民族融為一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在馬鞍山村很多人家都辦起了農家樂,張國利想在2020年辦一家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農家樂。下列農家樂經營建議符合蒙古族特點的是( C ) ①農家樂名稱用漢語、蒙古語兩種文字書寫 ②農家樂入口處備有酥油茶供客人享用 ③將手扒羊肉作為農家樂主推特色菜 ④農家樂表演頂碗舞、弦子舞等民族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4.品評民族生活。 材料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大部分與漢族雜居在一起,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自治區、自治州等自治機關。 材料二 我國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出臺了許多“興邊富民”舉措,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各民族分布有何特點? 答: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 (2)自治機關的設置,遵循了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我國為什么要重視民族團結? 答: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國家的安定,更不會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15.走進西藏,感受風情。 今年五一,民族中學開展了一次“體驗西藏風光,感受民族文化”的“西藏之旅”。皚皚雪峰、藍天白云、成群的藏羚羊,從青藏鐵路上飛馳的列車邊閃過,家鄉在保定的李媛和卓瑪同學唱起了“……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走出壯觀的拉薩火車站,來到國家援建的安居小區,李媛等漢族同學應邀住進了卓瑪溫馨、整潔、寬敞的家中……晚上,李媛和卓瑪一家載歌載舞,歡樂讓他們融合在一起。第二天,在參觀布達拉宮廣場時,李媛驚奇地發現,布達拉宮這里的風景,竟然早就相識,原來就在每天用到的人民幣上。不過,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1)據你了解,藏族人有哪些特色飲食? 答:青稞面、糌粑、酥油茶等。 (2)卓瑪會向李媛介紹哪些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李媛應如何與卓瑪一家和諧相處? 答:布達拉宮、大昭寺、茶馬古道、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江、可可西里等。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入鄉隨俗,言行得體;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友善,平等待人等。 (3)在第二天晚上,李媛應邀參加歡迎晚會。晚會上,李媛可以看到的舞蹈應是( B ) (4)在人民幣哪種幣值上印有布達拉宮圖案?請你指出國家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并指出人民幣還有哪些類似設計? 答:50元人民幣。目的:維護國家統一,體現民族團結的理念,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例如:人民幣上的藏文設計等。 (5)談談李媛參加“西藏之旅”會有哪些收獲。 答:了解西藏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感受西藏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切身感受到藏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驗民族團結一家親;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