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1.了解教師這個職業和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知道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與老師做到教學相長;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知道與老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用實際行動尊敬老師。(第6課) 2.理解家的含義、知道家的意義,理解中國人的“家”的家風和“孝”的內涵;體味與家人的親情,明白親子沖突的原因、危害,掌握解決方法;了解現代家庭的特點,懂得創建和諧家庭的方法。(第7課) 師長情誼 關鍵詞:彼此尊重 接納和理解 走近老師 1.教師職業有什么特點?(P61) (1)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 (2)在現代社會,教師已發展為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3)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 2.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有哪些?(P62) 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3.怎樣正確看待、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P63—64) (1)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2)我們要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他們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3)面對風格不同的老師,我們應承認老師的差別;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特點;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目的;主動和老師交往。 (4)我們要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 師生交往 4.怎樣理解教學相長?(我們為什么要與老師相互交流?)(P66) 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 5.怎樣做到教學相長?(我們怎樣與老師交流?)(P66—67) (1)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的態度有助于我們與老師相互交流。 (2)真誠、恰當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既是對老師的積極反饋,也是師生共同學習的新資源。 (3)與老師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學習成果,可以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4)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6.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P67) (1)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2)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 (3)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7.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是怎樣的?(P68) 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這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 8.如何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P68—69) (1)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 始。師生彼此尊重,意味著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個性差異和勞動成果等。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 9.與老師發生矛盾怎么辦?(P69) (1)自我反思,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 (3)坦誠相待,注意溝通方式。 (4)求同存異,主動關心。 10.我們為什么要尊重、關心、理解老師?(P68—69) (1)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道德修養。 (2)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老師給予我們生活上的關心和情感上的關懷,我們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家的意味 11.家庭的含義是什么?(P71) 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12.家對我們有什么意義?(P72—74) (1)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3)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4)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13.為什么要孝親敬長?(P74) (1)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 (2)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14.如何孝親敬長?(P74—75) (1)盡孝在當下。從現在做起,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尊敬雙親長輩。 (3)傾聽雙親長輩的心聲。 (4)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愛在家人間 15.如何體味親情?(P76—78) (1)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 (2)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 (3)親情不會因家庭結構的變化而改變。 16.我們為什么會與父母產生沖突?(親子沖突產生的原因是什么?)(P79—81) (1)自我獨立意識增強與依賴心理之間發生矛盾。(進入初中的我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和家人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我們希望父母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我們,不要過多干涉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時我們又覺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2)我們開始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開始質疑父母,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經驗。 (3)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親子沖突有時難以避免。 17.親子沖突有何危害?(P81) 如果處理不好,親子沖突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 18.如何化解親子沖突?(P82) (1)愛在溝通中加深。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潤滑劑,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如關注事實;把握時機;留意態度;選擇方式;考慮環境。 (2)如果與父母發生沖突,我們要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 (3)接納與理解父母。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 讓家更美好 19.現代家庭發生了哪些變化?(P84) (1)家庭規模變得越來越小,家庭結構也越來越簡單,家庭不斷趨向小型化 。 (2)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3)家庭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 (4)現代家庭生活的內容在改變。 20.怎樣建立和諧家庭?(P85—86) (1)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溝通,可以增進理解,化解矛盾和沖突。 (3)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的變化。 例1(2020·咸寧模擬)小茹是某校九年級(2)班的學生,她的數學老師個子很矮、長相一般,但教學時很幽默風趣,她的英語老師個子高、聲音甜美,但講課時卻很嚴肅。對此,小茹同學應該認識到( ) ①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②尊重老師的“不同”,可以讓我們走近老師,更深入地了解老師 ③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 ④我們要主動和幽默風趣的老師交往,遠離嚴肅的老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跟蹤訓練1(2020·高州模擬)學生畢某不遵守課堂紀律,任課老師萬某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畢某不服管教并辱罵了前來了解情況的班主任孫某。對學生畢某的做法,下列評價錯誤的是 A.這是青春叛逆期學生的正常行為 B.這與尊敬老師的傳統美德相違背 C.在法律上侵犯了老師的人格尊嚴 D.不能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教育 例2 據報道,一名15歲的少女因長時間玩手機與母親發生爭執,一氣之下竟離家出走。下列對這種親子沖突理解正確的是( ) ①孩子和父母在心智、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 ②孩子只需要接受父母在物質上給予的幫助 ③要有效溝通,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化解沖突 ④孩子只要認真學習,一切沖突都迎刃而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跟蹤訓練2(2020·隨州模擬)如圖所示,如今“00后”逐步成長起來,與父母之間經常出現“愛的沖突”。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子女要 A.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妥協 B.冷靜下來,嘗試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C.尊重父母,答應父母提出的所有要求 D.與父母冷戰,讓時間沖淡一切 1.(2020·濟南模擬)下列詩詞中反映了教師的職業特點的有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0·黃岡模擬)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A.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贍養父母 B.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 C.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D.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3.(2020·漢陽區5月模擬)對如圖漫畫《常回家看看》的寓意,理解正確的是C A.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C.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D.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 4.(2020·宿遷模擬)一名同學在回憶自己的老師時說:“當我有難題解不開的時候,老師總是用她睿智的回答來幫我解決困惑。當我的生活有困難時,老師像媽媽一樣幫助和關心我。”這個同學主要描述了老師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實學識 ④有仁愛之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20·襄州區4月C組模擬)“爸爸,我一直想對您說:想讓您陪我玩一會兒,您卻總在玩手機,我真的非常生氣,您已經快不是我爸爸了,您快是手機的爸爸了。爸爸,請放下手機!”近日,一篇小學生作文刷爆網絡,不少家長看了后直呼“臉紅”“慚愧”。這告訴我們 A.家庭保護很重要,依賴父母最可靠 B.網絡世界樂無窮,沉迷手機好心情 C.家庭需要正能量,親情陪伴助成長 D.興趣愛好各不同,換位思考互尊重 6.(2020·棗陽陽光中學模擬)【掌握交往技巧 助健康成長】 【情境一】 小川的好朋友劉強最近因家庭變故而精神恍惚。小川到處向同學打聽,結果惹得劉強很生氣,要與小川斷交。小川很郁悶。 【情境二】 小川為排解心中的郁悶,隨便在網上找了一位網友,向他講述了和劉強之間發生的事。網友便以新朋友的身份向小川索要電話號碼并想和小川見面。小川很擔心。 【情境三】 小川把近兩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張老師,張老師像一位知心的姐姐和小川進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很多的經驗。小川很開心。 (1)“友誼,像一株慢慢生長的植物,需要精心養護”。結合情境一,請你說說張老師會向小川分享哪些經驗。 (2)網上交友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結合情境二,張老師會提醒小川注意什么? (3)結合情境三,小川要怎樣和張老師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例1(2020·咸寧模擬)小茹是某校九年級(2)班的學生,她的數學老師個子很矮、長相一般,但教學時很幽默風趣,她的英語老師個子高、聲音甜美,但講課時卻很嚴肅。對此,小茹同學應該認識到( ) ①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②尊重老師的“不同”,可以讓我們走近老師,更深入地了解老師 ③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 ④我們要主動和幽默風趣的老師交往,遠離嚴肅的老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師生交往。根據所學,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們要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觀點①正確;尊重老師的“不同”,可以讓我們走近老師,更深入地了解老師,觀點②正確;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要學會與不同風格的老師相處,觀點③正確,觀點④錯誤。所以正確答案選C。 【答案】C 跟蹤訓練1(2020·高州模擬)學生畢某不遵守課堂紀律,任課老師萬某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畢某不服管教并辱罵了前來了解情況的班主任孫某。對學生畢某的做法,下列評價錯誤的是A A.這是青春叛逆期學生的正常行為 B.這與尊敬老師的傳統美德相違背 C.在法律上侵犯了老師的人格尊嚴 D.不能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教育 例2 據報道,一名15歲的少女因長時間玩手機與母親發生爭執,一氣之下竟離家出走。下列對這種親子沖突理解正確的是( ) ①孩子和父母在心智、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 ②孩子只需要接受父母在物質上給予的幫助 ③要有效溝通,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化解沖突 ④孩子只要認真學習,一切沖突都迎刃而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親子沖突的認識。根據所學,親子沖突的發生是因為孩子和父母在心智、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要有效溝通,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化解沖突,①③觀點正確;②中“只需要”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④“只要”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答案選B。 【答案】B 跟蹤訓練2(2020·隨州模擬)如圖所示,如今“00后”逐步成長起來,與父母之間經常出現“愛的沖突”。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子女要B A.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妥協 B.冷靜下來,嘗試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C.尊重父母,答應父母提出的所有要求 D.與父母冷戰,讓時間沖淡一切 1.(2020·濟南模擬)下列詩詞中反映了教師的職業特點的有C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0·黃岡模擬)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A A.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贍養父母 B.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 C.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D.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3.(2020·漢陽區5月模擬)對如圖漫畫《常回家看看》的寓意,理解正確的是C A.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C.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D.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 4.(2020·宿遷模擬)一名同學在回憶自己的老師時說:“當我有難題解不開的時候,老師總是用她睿智的回答來幫我解決困惑。當我的生活有困難時,老師像媽媽一樣幫助和關心我。”這個同學主要描述了老師D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實學識 ④有仁愛之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20·襄州區4月C組模擬)“爸爸,我一直想對您說:想讓您陪我玩一會兒,您卻總在玩手機,我真的非常生氣,您已經快不是我爸爸了,您快是手機的爸爸了。爸爸,請放下手機!”近日,一篇小學生作文刷爆網絡,不少家長看了后直呼“臉紅”“慚愧”。這告訴我們C A.家庭保護很重要,依賴父母最可靠 B.網絡世界樂無窮,沉迷手機好心情 C.家庭需要正能量,親情陪伴助成長 D.興趣愛好各不同,換位思考互尊重 6.(2020·棗陽陽光中學模擬)【掌握交往技巧 助健康成長】 【情境一】 小川的好朋友劉強最近因家庭變故而精神恍惚。小川到處向同學打聽,結果惹得劉強很生氣,要與小川斷交。小川很郁悶。 【情境二】 小川為排解心中的郁悶,隨便在網上找了一位網友,向他講述了和劉強之間發生的事。網友便以新朋友的身份向小川索要電話號碼并想和小川見面。小川很擔心。 【情境三】 小川把近兩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張老師,張老師像一位知心的姐姐和小川進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很多的經驗。小川很開心。 (1)“友誼,像一株慢慢生長的植物,需要精心養護”。結合情境一,請你說說張老師會向小川分享哪些經驗。 答:①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②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③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④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 (2)網上交友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結合情境二,張老師會提醒小川注意什么? 答:①網上交友,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②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④在網上交往過程中,我們要遵守法律、法規。 (3)結合情境三,小川要怎樣和張老師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答: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③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