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1.了解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特點,知道處理民族關系的政治制度、基本原則以及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了解我國加快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措施,知道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的原因和方法;知道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原因和方法,理解“一國兩制”內涵,知道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方法,懂得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性和方向路徑,知道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基本方針和政治基礎。(第7課) 2.知道中國夢的內涵,了解新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知道“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兩個發展階段”,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意義和指導思想;懂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方法,懂得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來源和自信中國人的表現,掌握做自信的中國人的方法。(第8課) 促進民族團結 1.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是什么?(P91) 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的特點。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是什么?新型民族關系是怎樣的?(P91) (1)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民族平等表現在哪些方面?(P91) (1)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 (2)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 4.為什么要促進民族團結?(P91—96)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3)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5.我們能為維護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1)擁護、宣傳黨的民族政策。 (2)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3)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 (4)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 6.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P93)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 7.黨和國家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P94—95) (1)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2)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維護祖國統一 8.為什么要反對分裂、維護統一?(P98—99) (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 (2)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9.反對分裂的措施有哪些?(P98—99) (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 10.什么是“一國兩制”?(P100)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①“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一個國家”,是指中國是統一的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高度自治。②“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 11.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的方法是什么?(P100)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制度,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和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 12.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反對臺獨)、實現中國完全統一?(P101—103) (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2)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3)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4)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3.如何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P102—103) (1)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2)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 (3)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4)經濟: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 (5)交流溝通: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4.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P100—102) (1)“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2)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3)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我們的夢想 15.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P105)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6.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什么?(P106)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17.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P106) (1)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8.實現中國夢的意義是什么?(P106—107) (1)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愿。 (2)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 (3)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4)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19.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什么?(P10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何重大歷史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什么?)(P109) (1)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3)意味著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1.新時代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有哪些?(P109)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2.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安排(“兩個發展階段”)是什么?(P110) (1)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共圓中國夢 23.如何實現中國夢?(P112—113)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24.中國人自信來源于哪里?(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P114)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5.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有哪些?(P115) 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26.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P115) (1)具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 (2)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 (3)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人間正道,堅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創造中國奇跡。 27.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要堅定哪些自信?(P117)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例1(2019·襄陽中考)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 ) A.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B.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C.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D.相互依存、休戚與共 跟蹤訓練1(2020·鄂城區6月模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20年5月22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列觀點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相符的是 A.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B.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C.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D.發展新型民族關系有助于消除各民族的差異,實現民族大融合 例2(2020·江漢區4月模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在這場接力跑中,中學生要( ) A.實施善治,依法行政,把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B.依法執政、從嚴治黨、依憲治國 C.胸懷理想、求真務實,用實干精神共筑中國夢 D.依法行使權利,堅持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素質 跟蹤訓練2(2020·谷城適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這啟發我們 A.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 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D.實現中國夢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 1.(2020·襄州區5月模擬)面對美國對香港、新疆事務的干涉,在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最高利益上,我們絕不讓步、決不妥協!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維護世界和平發展 C.改革開放強國富民 D.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2.(2020·黃石5月模擬)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因此,作為青少年應該 ①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②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③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 ④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襄州區5月模擬)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 A.和平統一 B.“一國兩制” C.一個中國原則 D.和平發展 4.(2020·棗陽適應)2020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23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必須要堅持的前提是 A.一個中國原則 B.四項基本原則 C.高度自治方針 D.社會主義制度 5.(2020·黃石5月模擬)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以來,自治區的自治機關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在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超過90%。這表明我國 A.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堅持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 C.堅持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D.維護少數民族的自主平等 6.(2020·南寧一模)【心系家鄉 關注世界】 學校開展“心系家鄉,關注世界”活動,小寧同學在班級QQ群完成了新的一期新聞播報,讓我們跟隨小寧一起分享,運用所學知識一同參與。 【新聞播報一】 廣西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大會2月26日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在南寧舉行。大會圍繞著精準務實施策,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不利影響,進一步保護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等工作展開。 (1)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廣西為什么要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 【新聞播報二】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全球77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代表參會。中國科學家和醫護人員則通過互聯網搭建無國界的“抗疫堡壘”,進行病毒演變規律、臨床治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篩選等問題的討論和交流。 (2)該新聞體現了在應對全球性問題時應該構建什么理念? (3)結合上述新聞,請你談談為盡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各國應該怎么做。 例1(2019·襄陽中考)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 ) A.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B.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C.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D.相互依存、休戚與共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我國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故A符合題意;B、C、D的內容都不是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排除。所以正確答案選A。 【答案】A 跟蹤訓練1(2020·鄂城區6月模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20年5月22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列觀點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相符的是D A.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B.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C.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D.發展新型民族關系有助于消除各民族的差異,實現民族大融合 例2(2020·江漢區4月模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在這場接力跑中,中學生要( ) A.實施善治,依法行政,把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B.依法執政、從嚴治黨、依憲治國 C.胸懷理想、求真務實,用實干精神共筑中國夢 D.依法行使權利,堅持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素質 【解析】本題考查共圓中國夢。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從小就要立下愛國之志,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選擇自己喜歡的、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人生道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在這場接力跑中,中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實際生活中要腳踏實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故C正確;A、B、D不是中學生角度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C。 【答案】C 跟蹤訓練2(2020·谷城適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這啟發我們D A.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 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D.實現中國夢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 1.(2020·襄州區5月模擬)面對美國對香港、新疆事務的干涉,在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最高利益上,我們絕不讓步、決不妥協!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D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維護世界和平發展 C.改革開放強國富民 D.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2.(2020·黃石5月模擬)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因此,作為青少年應該A ①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②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③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 ④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襄州區5月模擬)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C A.和平統一 B.“一國兩制” C.一個中國原則 D.和平發展 4.(2020·棗陽適應)2020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23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必須要堅持的前提是A A.一個中國原則 B.四項基本原則 C.高度自治方針 D.社會主義制度 5.(2020·黃石5月模擬)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以來,自治區的自治機關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在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超過90%。這表明我國D A.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堅持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 C.堅持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D.維護少數民族的自主平等 6.(2020·南寧一模)【心系家鄉 關注世界】 學校開展“心系家鄉,關注世界”活動,小寧同學在班級QQ群完成了新的一期新聞播報,讓我們跟隨小寧一起分享,運用所學知識一同參與。 【新聞播報一】 廣西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大會2月26日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在南寧舉行。大會圍繞著精準務實施策,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不利影響,進一步保護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等工作展開。 (1)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廣西為什么要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 答: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③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④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⑤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⑥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夢等。 【新聞播報二】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全球77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代表參會。中國科學家和醫護人員則通過互聯網搭建無國界的“抗疫堡壘”,進行病毒演變規律、臨床治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篩選等問題的討論和交流。 (2)該新聞體現了在應對全球性問題時應該構建什么理念? 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3)結合上述新聞,請你談談為盡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各國應該怎么做。 答:世界各國需要一致行動,各國要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積極承擔責任;需要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