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專題7 第二章 凸透鏡成像及探究 單元重難點復習知識+習題鞏固(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專題7 第二章 凸透鏡成像及探究 單元重難點復習知識+習題鞏固(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培優5
光的折射及探究
習題目錄:
一、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線作圖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三、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四、近視眼和遠視眼
五、凸透鏡的應用
一、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線作圖
1.如圖所示,對光有發散作用的透鏡是(
B
)
2.如圖,有一個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狀是( 
 )
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
)
4.仙女牌臺燈有一款頂部開口的燈罩,如圖所示。夜晚,打開臺燈,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處放張大白紙。下面四張圖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圖中黑色為陰暗區域)( 
 )
5.完成下列各透鏡的光路.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1.關于實像與虛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B.實像是經凸透鏡所成的,虛像不是
C.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不能
D.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則不是
2.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是(
)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凸透鏡可以成正立的實像
C.攝像頭發光照亮了二維碼
D.平行光通過攝像頭會發生折射
3.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小于1
B.一定等于1
C.一定大于1
D.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1
4.眼睛、照相機、幻燈機這三種凸透鏡成像系統在調節成像清晰度時,各采用下述方式: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調節像距;乙,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調節物距;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調節焦距。可知甲、乙、丙應該是( 
 )
A.眼睛甲、照相機乙、幻燈機丙
B.眼睛丙、照相機甲、幻燈機乙
C.眼睛乙、照相機甲、幻燈機丙
D.眼睛甲、照相機丙、幻燈機乙
5.小星同學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陽光,凸透鏡中心距光斑的距離為l,那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取一圓形薄透鏡正對陽光(如圖),在距透鏡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個光斑,其直徑是透鏡直徑的一半,若將透鏡向上移動少許,光斑變大.透鏡的焦距是(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7.如圖所示,圖甲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厘米
B.圖乙的成像的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8.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當u=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
9.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當把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個清晰的像,應該(
)
A.保持凸透鏡不動,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鏡不動,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鏡和光屏都不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0.如圖AC為入射光線,CB為折射光線,且AO<OB.已知AO=10cm,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11.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2.如圖所示,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蠟燭逐漸遠離凸透鏡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漸變大
B.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時,光屏要靠近凸透鏡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C.蠟燭在a點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D.應用蠟燭在b點時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視眼鏡
13.小明自制了一個簡易投影儀(如圖所示),在暗室中將印有奧運五環標志的透明膠片貼在手電筒上,并讓燈光正對著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調整手電筒、凸透鏡、白色墻壁之間的位置,在墻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膠片應正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
B.膠片應倒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
C.膠片應正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厘米
D.膠片應倒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0厘米
14.如圖所示,F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A′B′為物體AB的像,則物體AB在( 
 )
A.圖中Ⅰ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
B.圖中Ⅱ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下
C.圖中Ⅲ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
D.圖中Ⅳ區域,比A′B′小,箭頭方向向下
15.如圖,是一種被稱之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即顯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列對仙女圖形成原因的探討,正確的是(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
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
16.如圖容器水中有一個空氣泡,則其對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線有何作用( 
 )
A.會聚作用
B.發散作用
C.既不會聚也不發散
D.無法判斷
17.夏天,小明的爸爸經常開車帶他出外旅游.小明發現爸爸喜歡在烈日下洗車,并認為這樣洗車后車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卻告訴爸爸這樣洗車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
鏡,對光起
作用,使車漆最上部溫度升高,久之,車漆會失去光澤,并且造成色澤不均勻.
18.小晨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質是

(2)將蠟燭向左移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左移動。
19.如圖所示,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當用眼睛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散開來的,則光束會聚處和M點的距離是
m,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m。
20.如圖所示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厘米,若利用這個凸透鏡作為照相機的鏡頭,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攝的物體距離照相機至少大于
厘米。
21.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在凸透鏡成像實驗測量物距和像距的過程中,
(選填“物距”或“像距”)的測量誤差較大,原因是

22.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是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它的成像與
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所成的是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已知鏡頭焦距為f,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應離鏡頭
(填“遠”或“近”)些。
三、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小金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請你根據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光屏上像的性質為
,并推算出焦距為
厘米。
(2)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小金換了個凸透鏡繼續實驗,并使透鏡光心、蠟燭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鏡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夠長),請你幫助小金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2.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前,讓平行光束垂直鏡面射入杯中(如圖甲),從煙霧中可以觀察到凸透鏡對光有
(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2)實驗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3)若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所成的像會逐漸變
(填“大”或“小”)。
3.【實驗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1)實驗器材:刻度尺、蠟燭、凸透鏡、光屏;
(2)如圖所示,從左到右分別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
A.只需要將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
B.需將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線上.
其中說法
正確(填序號).
正確調整后,不斷改變蠟燭與凸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如下表:
【分析與論證】
(1)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

(2)如圖所示,光屏應移至
區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觀察火焰經凸透鏡所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人眼應透過凸透鏡向
觀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時,香香同學偶然在凸透鏡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縮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焦距f=
厘米。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
(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
(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
(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5.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蠟燭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光屏、凸透鏡和蠟燭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鏡的一倍焦距
C、蠟燭在透鏡的兩倍焦距處??????
D、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上
(2)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透鏡到蠟燭距離1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的
的實像.
(3)當光屏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到
A、蠟燭像的下半部分?
B、蠟燭像的上半部分?
C、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的焦距f=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在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____(選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____(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不小心將透鏡掉在地上碎成三塊,他們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選取其中一塊鏡片,測量其焦距發現這塊鏡片的焦距與原透鏡相等,如圖丁所示,由此他們得出“每塊鏡片的焦距都與原透鏡相等”的結論.他們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近視眼和遠視眼
1.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2.下圖為眼球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1能調節瞳孔大小
B.結構2過度變凸,則看不清近處物體
C.結構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結構4是視覺形成的部位
3.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的運動而運動,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是由甲醇丙烯酸羥(HEMA)制成,邊緣厚度0.05毫米,近視患者戴的HEMA超薄鏡片的中心厚度(
)
A.小于0.05毫米
B.等于0.05毫米
C.大于0.05毫米
D.任意值
4.如圖所示,是王爺爺小孫女的照片,王爺爺用放大鏡貼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5.如圖所示,分別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6.小華視物時成像情況如圖所示,醫生向她介紹激光手術:通過激光燒蝕厚度均勻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變形狀,實現視力矯正.手術后的眼角膜形狀應為下列圖中的(
)
7.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被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在拿走近視眼鏡后,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B.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遠離凸透鏡
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觀看“物理世界”四個字,觀察到了圖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物理規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平面鏡
9.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請回答下列與眼睛有關的光學問題:
(1)如圖甲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
B.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的系統
C.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D.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應扁平一些
(2)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數據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丙(填“乙”或“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佩帶
(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片。
專題培優5
光的折射及探究
習題目錄:
一、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線作圖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三、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四、近視眼和遠視眼
五、凸透鏡的應用
一、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線作圖
1.如圖所示,對光有發散作用的透鏡是(
B
)
2.如圖,有一個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狀是( B )
【解析】當U>f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圓柱體的右邊Q在f和2f之間,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圓柱體的左邊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且右邊的像距比左邊的像距遠,符合要求的只有圖B。
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
B
)
4.仙女牌臺燈有一款頂部開口的燈罩,如圖所示。夜晚,打開臺燈,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處放張大白紙。下面四張圖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圖中黑色為陰暗區域)( C )
5.完成下列各透鏡的光路.
【答案】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1.關于實像與虛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B.實像是經凸透鏡所成的,虛像不是
C.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不能
D.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則不是
2.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是(D)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凸透鏡可以成正立的實像
C.攝像頭發光照亮了二維碼
D.平行光通過攝像頭會發生折射
3.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A )
A.一定小于1
B.一定等于1
C.一定大于1
D.可能小于1,也可能大于1
4.眼睛、照相機、幻燈機這三種凸透鏡成像系統在調節成像清晰度時,各采用下述方式: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調節像距;乙,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調節物距;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調節焦距。可知甲、乙、丙應該是( B )
A.眼睛甲、照相機乙、幻燈機丙
B.眼睛丙、照相機甲、幻燈機乙
C.眼睛乙、照相機甲、幻燈機丙
D.眼睛甲、照相機丙、幻燈機乙
5.小星同學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陽光,凸透鏡中心距光斑的距離為l,那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D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取一圓形薄透鏡正對陽光(如圖),在距透鏡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個光斑,其直徑是透鏡直徑的一半,若將透鏡向上移動少許,光斑變大.透鏡的焦距是(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解析】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該凸透鏡焦點的位置,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就是焦距.在距透鏡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個光斑,說明太陽光經凸透鏡未過焦點會聚的,或已過焦點會聚的光斑.將透鏡向上移動少許,光斑變大,說明太陽光經凸透鏡是已過焦點會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徑是透鏡直徑的一半,說明太陽光經凸透鏡是已過焦點一半時的,則15cm是焦距和一半的焦距的和,即焦距是10cm。
7.如圖所示,圖甲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厘米
B.圖乙的成像的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8.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當u=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
9.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當把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個清晰的像,應該(
A
)
A.保持凸透鏡不動,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鏡不動,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鏡和光屏都不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0.如圖AC為入射光線,CB為折射光線,且AO<OB.已知AO=10cm,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C )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解析】根據題意AO<OB可知,A點成像在B點,像距大于物距,滿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為AO=10cm,選項A、B、D不能滿足f<10cm<2f,選項C能滿足f<10cm<2f,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11.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C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2.如圖所示,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蠟燭逐漸遠離凸透鏡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漸變大
B.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時,光屏要靠近凸透鏡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C.蠟燭在a點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D.應用蠟燭在b點時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視眼鏡
13.小明自制了一個簡易投影儀(如圖所示),在暗室中將印有奧運五環標志的透明膠片貼在手電筒上,并讓燈光正對著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調整手電筒、凸透鏡、白色墻壁之間的位置,在墻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膠片應正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
B.膠片應倒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
C.膠片應正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厘米
D.膠片應倒立放置,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0厘米
14.如圖所示,F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A′B′為物體AB的像,則物體AB在( C )
A.圖中Ⅰ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
B.圖中Ⅱ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下
C.圖中Ⅲ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
D.圖中Ⅳ區域,比A′B′小,箭頭方向向下
15.如圖,是一種被稱之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即顯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列對仙女圖形成原因的探討,正確的是(
D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
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
16.如圖容器水中有一個空氣泡,則其對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線有何作用( B )
A.會聚作用
B.發散作用
C.既不會聚也不發散
D.無法判斷
17.夏天,小明的爸爸經常開車帶他出外旅游.小明發現爸爸喜歡在烈日下洗車,并認為這樣洗車后車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卻告訴爸爸這樣洗車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
凸透
鏡,對光起
會聚
作用,使車漆最上部溫度升高,久之,車漆會失去光澤,并且造成色澤不均勻.
18.小晨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質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將蠟燭向左移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左移動。
19.如圖所示,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當用眼睛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散開來的,則光束會聚處和M點的距離是
0.6
m,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0.2
m。
20.如圖所示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厘米,若利用這個凸透鏡作為照相機的鏡頭,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攝的物體距離照相機至少大于20厘米。
21.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在凸透鏡成像實驗測量物距和像距的過程中,
(選填“物距”或“像距”)的測量誤差較大,原因是

【答案】(1)會聚
11.0
(2)像距
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確定不夠準確。
22.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是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它的成像與
照相機(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所成的是縮小(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已知鏡頭焦距為f,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2f。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應離鏡頭近(填“遠”或“近”)些。
三、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小金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請你根據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光屏上像的性質為倒立、等大的實像,并推算出焦距為20.0厘米。
(2)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小金換了個凸透鏡繼續實驗,并使透鏡光心、蠟燭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鏡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夠長),請你幫助小金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物距小于焦距。
2.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前,讓平行光束垂直鏡面射入杯中(如圖甲),從煙霧中可以觀察到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2)實驗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縮小(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3)若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大(填“大”或“小”)。
3.【實驗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1)實驗器材:刻度尺、蠟燭、凸透鏡、光屏;
(2)如圖所示,從左到右分別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
A.只需要將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
B.需將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線上.
其中說法
正確(填序號).
正確調整后,不斷改變蠟燭與凸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如下表:
【分析與論證】
(1)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

(2)如圖所示,光屏應移至
區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觀察火焰經凸透鏡所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人眼應透過凸透鏡向
觀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時,香香同學偶然在凸透鏡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縮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
【答案】【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2)B
【分析與論證】(1)減小(2)B
(3)左
(4)反射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焦距f=11.0厘米。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下(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C(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投影儀(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5.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蠟燭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光屏、凸透鏡和蠟燭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鏡的一倍焦距
C、蠟燭在透鏡的兩倍焦距處??????
D、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上
(2)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透鏡到蠟燭距離1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的
的實像.
(3)當光屏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如果用遮光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我們觀察光屏時,將會在光屏上看到
A、蠟燭像的下半部分?
B、蠟燭像的上半部分?
C、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變暗?
D、蠟燭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變.
【答案】(1)ABD;(2)放大;(3)C.
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的焦距f=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在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____(選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____(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不小心將透鏡掉在地上碎成三塊,他們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選取其中一塊鏡片,測量其焦距發現這塊鏡片的焦距與原透鏡相等,如圖丁所示,由此他們得出“每塊鏡片的焦距都與原透鏡相等”的結論.他們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0
(2)下
(3)C
投影儀
(4)只實驗了一次,結果具有偶然性
【解析】(1)由圖甲可知,在光屏上找一個最小最亮的點即為焦點位置,則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為焦距,所以焦距為11
cm;(2)如圖乙所示,成像在光屏的上方,由于成像是倒立的,所以是蠟燭偏低,或者光屏偏低,而使三者不在同一直線上,可以將蠟燭向上移動,透鏡向下移動,光屏向上移動;(3)要想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那就要將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以內即為C點位置處,投影儀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4)只測一塊鏡片焦距和凸透鏡的原焦距相等,一次實驗很具有偶然性,要測量多個碎片的焦距,然后總結結論。
四、近視眼和遠視眼
1.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
D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2.下圖為眼球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
)
A.結構1能調節瞳孔大小
B.結構2過度變凸,則看不清近處物體
C.結構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結構4是視覺形成的部位
3.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的運動而運動,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是由甲醇丙烯酸羥(HEMA)制成,邊緣厚度0.05毫米,近視患者戴的HEMA超薄鏡片的中心厚度(
A
)
A.小于0.05毫米
B.等于0.05毫米
C.大于0.05毫米
D.任意值
4.如圖所示,是王爺爺小孫女的照片,王爺爺用放大鏡貼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B
)
       
A    
B   
 C
 D
5.如圖所示,分別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C
)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6.小華視物時成像情況如圖所示,醫生向她介紹激光手術:通過激光燒蝕厚度均勻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變形狀,實現視力矯正.手術后的眼角膜形狀應為下列圖中的(
B )
7.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被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在拿走近視眼鏡后,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C
)
A.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B.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遠離凸透鏡
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觀看“物理世界”四個字,觀察到了圖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物理規律相同的是(
C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平面鏡
9.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請回答下列與眼睛有關的光學問題:
(1)如圖甲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以下分析正確的是B。
A.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
B.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的系統
C.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D.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應扁平一些
(2)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數據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丙(填“乙”或“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佩帶凹透鏡(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片。專題培優5
光的折射及探究
一、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線作圖

理: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意:主光軸上有個特殊點,通過的光線方向不變,這個點叫做透鏡的光心。

論:
①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靠近主光軸,使它的光束變窄.
②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比原來的入射光線沿原方向傳播更遠離主光軸,使它光束變寬.

意:雖然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但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不一定是會聚的;同樣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不一定是發散的

如:在圖甲、乙方框中放入恰當的透鏡.甲圖中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雖然是發散的,但與折射前相比,發散程度減弱,說明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應在方框中放入凸透鏡
乙圖中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雖然是會聚的,但與折射前相比,會聚程度減弱,說明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應在方框中放入凹透鏡.
透鏡作圖時的三條特殊光線: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經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反向延長線相交于焦點;
(2)從焦點出發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光線的延長線相交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
(3)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結:關于三條特殊光線:
利用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就可以確定不在主軸上的任意發光物體的像,但應注意物體經透鏡所成的像并不是僅由這三條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物體發出的射向透鏡的所有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因此,凸透鏡遮住一部分(破碎),仍能形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變暗一些。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光心:通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通過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
【注意】
①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在焦點處。
②放大像與縮小像的分界點在二倍焦點處。
③不論凸透鏡成實像還是虛像,物體離焦點越近,成的像越大。
三、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實驗原理
(1)凸透鏡成像原理: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其本質是光的折射。
(2)成像光路圖:利用“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2.實驗器材與裝置
(1)光屏的選擇:宜選用表面粗糙的白屏,使各種色光均能在光屏上發生漫反射。
(2)實驗前需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燭焰的像恰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實驗操作
(1)焦距的測量:用平行光垂直于凸透鏡照射,光屏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當光屏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時,凸透鏡光心到光斑的距離就是焦距;
也可以利用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這一一性質來測量焦距。
(2)物距控制:分別探究u>2f、u=2f、f(3)實像與虛像的判斷:可以成在光屏上的是實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是虛像。
(4)當觀察到凸透鏡成虛像時,移去光屏,從光屏-側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所成的像。
(5)光路的可逆性:成清晰實像時,對調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實像。
(6)換用半塊透鏡或用紙遮擋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會變暗,但仍能成完整的像。
4.實驗分析和故障處理
(1)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
①燭焰在焦點上或在焦點以內;
②凸透鏡焦距過大(凸透鏡的焦距不能大于光具座長度的四分之一);
③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線上。
(2)蠟燭變短時的現象及處理:蠟燭燃燒變短時,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此時應將蠟燭向上移動,或將光屏向上移動。
5.數據分析
數據表格設計:焦距、物距、物距與焦距的關系、像的性質(虛實、大小、正倒)、像距、像距與焦距的關系等。
四、近視眼和遠視眼
近視眼成因:晶狀體向外出,焦距變小,折光能力過強。
成  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看近處物體清晰,看遠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方法:配戴凹透鏡。將光發散,使像后移到視網膜上。
遠視眼成因:晶狀體拉長,焦距變大,折光能力過弱。
成  像: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看遠處物體清晰,看近處物體不清晰。
矯正方法:配戴凸透鏡。會聚光線,使像前移到視網膜上。
色  盲:失去正常人辨別顏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覺障礙。
五、實像和虛像
物體可以看成是由很多個點組成的,每個點都可看成一個物點。物點發出的光束是發散光束,這些光束經光學系統作用后,若成為會聚光束,則其會聚點稱為物點的實像點;若成為發散發束,則其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稱為物點的虛像點;若成為平行光束,則不成像。
組成物體的物點對應的像就組成了物體的像。若物體的像由實像點組成,則物體的像就是實像;若物體的像由虛像點組成,則物體的像就是虛像。實像可以用光屏來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看到。虛像不能用光屏來承接,只能用眼睛來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吉木萨尔县| 诸城市| 盱眙县| 义乌市| 寿宁县| 巴彦县| 荔波县| 永仁县| 太仆寺旗| 重庆市| 和林格尔县| 根河市| 吉林省| 久治县| 桦甸市| 凤阳县| 莱西市| 永丰县| 突泉县| 石棉县| 沁阳市| 齐齐哈尔市| 武陟县| 化德县| 抚宁县| 临高县| 兰溪市| 石棉县| 景泰县| 尉犁县| 临沂市| 宜州市| 军事| 大方县| 定南县| 涟水县| 娄烦县| 西畴县| 南平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