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培優10二力平衡與實驗探究考點一、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概念與區別考點二、二力平衡的應用(受力分析,較難)考點三、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探究)考點一、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概念與區別1.一個物體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的作用下,則物體將()A.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B.一定靜止狀態C.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D.無法判斷2.如圖所示,P、Q兩物體分別放在同一桌面上,分別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確定( )A.物體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體Q的速度B.若mP=mQ,則物體P一定比物體Q粗糙C.物體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體Q受到的摩擦力D.物體Q對桌面的壓力一定大于物體P對桌面的壓力3.對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下述幾對力中屬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B.書對桌面的壓力加上書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D.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4.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強相等B.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D.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5.如圖所示,體操運動員靜止在平衡木上時,與運動員所受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A.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B.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D.運動員對地球的吸引力6.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軸承內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動(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飛葉轉速變慢,慣性不變B.軸承內有滾珠,利于減小摩擦C.飛葉被撥動后旋轉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7.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A、F、B三點間來回擺動,A和B是最高點,F是最低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小球到達B點時受平衡力B.小球到達最低點F時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慣性,它將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C.當小球到達最高點A時撤去一切外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當小球擺動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沿BE方向運動8.如圖所示,長方體木塊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m放在木塊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在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木塊m將向左傾倒B.木塊m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C.木塊m對木塊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9.中央電視臺《是真的嗎》某期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將一根繩子穿過內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圓筒,繩子上端系一個金屬球,下端與裝有皮球的網袋連接。轉動空心圓筒,使金屬球轉動(如圖)。隨著轉速加大,網袋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網袋靜止時,它受到的總重力與它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金屬球轉動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與繩子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金屬球轉動過程中,運動狀態不變D.實驗表明,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力10.如圖所示,A、B、C三個石塊疊在一起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石塊B所受A的壓力和C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石塊B受到石塊A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C.石塊B受到的重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石塊B對石塊C的壓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物體在水平桌面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關于它們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對乙的壓力與桌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乙物體受到甲、乙兩物體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C.乙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乙物體受到重力、甲物體的壓力和桌面的支持力12.如圖所示,將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下列關于小車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小車將運動得越來越慢B.小車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車將繼續向前勻速運動D.受到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考點二、二力平衡的應用(受力分析,較難)1.小麗同學通過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端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作出了以下猜想(如圖所示),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 )2.如圖所示,一個重10牛的物體在10牛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紅說: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物體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小明說:因為同一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兩人的說法()A.都正確B.只有小明正確C.只有小紅正確D.都不正確3.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重力分別為30牛、40牛,A用細繩懸掛在頂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間有彈簧固定連接,繩和彈簧重均不計。若已知彈簧由于形變而產生的彈力為20牛,那么繩對物體A的拉力()A.可能是10牛B.一定是70牛C.一定是50牛D.可能是90牛4.如圖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選質量為10g的卡片作為研究對象,在線的兩端分別掛上等質量的重物,對卡片施加兩個拉力,為探究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平衡,則所掛重物質量合適是( )A.5gB.10gC.200gD.任意質量均可5.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鐵A和B,質量均為m,將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彈簧測力計通過一根細線豎直向上拉磁鐵A,若彈簧測力計讀數為mg,則B對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F2分別為( )A.F1=0,F2=mgB.F1=mg,F2=0C.F1>0,F2D.F1>0,F2=mg6.氫氣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氣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的影響,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A B C D7.起重機的鋼繩吊著5×103牛的重物,先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后靜止在空中,再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下降,在這三個運動狀態下,鋼繩對重物的拉力分別為F1、F2、F3,則F1F2F3(均填“>”“<”或“=”)。8.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組拔河比賽的場景,當甲、乙兩隊處于僵持狀態(靜止狀態)時,若甲隊所用拉力為1200牛,則乙隊所用的拉力是牛,方向是。 甲 乙9.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第一次(如圖1),甲、乙兩人站在地上分別用100N的拉力,結果兩人正好處于相持狀態,則彈簧秤的讀數為____N;第二次(如圖2),甲站在一平板小車上,乙站在地面上,兩人仍用100牛頓的拉力拉繩,甲同學被乙同學勻速向右拉動,則此時彈簧秤的讀數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牛,(整個過程中不計繩及彈簧秤的自重)。考點三、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小明用剪刀將圖中靜止的薄塑料片從中間剪斷,他要研究的是這兩個力是否( )A.作用在同一直線上B.方向相反C.作用在同一物體上D.大小相等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因為可以(填“考慮”或“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2)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得出結論:二力平衡兩個力大小,方向;(3)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如下操作:(填“擠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某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小明發現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質量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些力是___的。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這種現象產生,請你對該實驗裝置提出改進意見:____。4.如圖甲所示,是小慧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慧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兩個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過改變________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慧將小卡片在豎直平面內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宇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慧的實驗優于小宇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A.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專題培優10二力平衡與實驗探究考點一、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概念與區別考點二、二力平衡的應用(受力分析,較難)考點三、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探究)考點一、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概念與區別1.一個物體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的作用下,則物體將(C)A.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B.一定靜止狀態C.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D.無法判斷2.如圖所示,P、Q兩物體分別放在同一桌面上,分別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確定( B )A.物體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體Q的速度B.若mP=mQ,則物體P一定比物體Q粗糙C.物體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體Q受到的摩擦力D.物體Q對桌面的壓力一定大于物體P對桌面的壓力3.對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下述幾對力中屬于相互作用力的是(D)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B.書對桌面的壓力加上書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D.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4.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強相等B.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D.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5.如圖所示,體操運動員靜止在平衡木上時,與運動員所受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A)A.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B.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D.運動員對地球的吸引力6.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軸承內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動(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D)A.飛葉轉速變慢,慣性不變B.軸承內有滾珠,利于減小摩擦C.飛葉被撥動后旋轉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7.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A、F、B三點間來回擺動,A和B是最高點,F是最低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當小球到達B點時受平衡力B.小球到達最低點F時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慣性,它將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C.當小球到達最高點A時撤去一切外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當小球擺動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沿BE方向運動8.如圖所示,長方體木塊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m放在木塊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在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A.木塊m將向左傾倒B.木塊m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C.木塊m對木塊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9.中央電視臺《是真的嗎》某期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將一根繩子穿過內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圓筒,繩子上端系一個金屬球,下端與裝有皮球的網袋連接。轉動空心圓筒,使金屬球轉動(如圖)。隨著轉速加大,網袋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網袋靜止時,它受到的總重力與它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金屬球轉動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與繩子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金屬球轉動過程中,運動狀態不變D.實驗表明,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力10.如圖所示,A、B、C三個石塊疊在一起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石塊B所受A的壓力和C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石塊B受到石塊A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C.石塊B受到的重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石塊B對石塊C的壓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物體在水平桌面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關于它們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甲對乙的壓力與桌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乙物體受到甲、乙兩物體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C.乙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乙物體受到重力、甲物體的壓力和桌面的支持力【解析】甲對乙壓力的大小等于甲重力的大小,桌面對乙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因此二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因為乙處于靜止狀態,因此乙物體受甲的壓力、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故B錯誤,D正確;乙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桌面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12.如圖所示,將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下列關于小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小車將運動得越來越慢B.小車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車將繼續向前勻速運動D.受到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解析】由小車沿桌面做勻速運動知道,小車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若突然剪斷輕繩,拉力消失,在水平方向上小車只受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方向與小車的運動方向相反,所以小車做減速運動,速度越來越慢。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當突然剪斷輕繩時,小車對接觸面的壓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考點二、二力平衡的應用(受力分析,較難)1.小麗同學通過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端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作出了以下猜想(如圖所示),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 A )2.如圖所示,一個重10牛的物體在10牛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紅說: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物體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小明說:因為同一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兩人的說法(A)A.都正確B.只有小明正確C.只有小紅正確D.都不正確3.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重力分別為30牛、40牛,A用細繩懸掛在頂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間有彈簧固定連接,繩和彈簧重均不計。若已知彈簧由于形變而產生的彈力為20牛,那么繩對物體A的拉力(A)A.可能是10牛B.一定是70牛C.一定是50牛D.可能是90牛4.如圖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選質量為10g的卡片作為研究對象,在線的兩端分別掛上等質量的重物,對卡片施加兩個拉力,為探究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平衡,則所掛重物質量合適是( C )A.5gB.10gC.200gD.任意質量均可5.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鐵A和B,質量均為m,將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彈簧測力計通過一根細線豎直向上拉磁鐵A,若彈簧測力計讀數為mg,則B對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F2分別為( )A.F1=0,F2=mgB.F1=mg,F2=0C.F1>0,F2D.F1>0,F2=mg【解析】磁鐵A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B對A向下的引力和B對A向上的支持力,這四個力平衡,因為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B對A向下的引力和B對A向上的支持力相等,所以F1>0,但不一定等于mg。把磁鐵A和B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重力等于2mg,向上的拉力為mg,還有地面對整體向上的支持力,根據這三個力平衡,所以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F2的大小等于mg。6.氫氣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氣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的影響,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D )A B C D7.起重機的鋼繩吊著5×103牛的重物,先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后靜止在空中,再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下降,在這三個運動狀態下,鋼繩對重物的拉力分別為F1、F2、F3,則F1=F2=F3(均填“>”“<”或“=”)。8.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組拔河比賽的場景,當甲、乙兩隊處于僵持狀態(靜止狀態)時,若甲隊所用拉力為1200牛,則乙隊所用的拉力是1200牛,方向是水平向右。 甲 乙9.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第一次(如圖1),甲、乙兩人站在地上分別用100N的拉力,結果兩人正好處于相持狀態,則彈簧秤的讀數為__100___N;第二次(如圖2),甲站在一平板小車上,乙站在地面上,兩人仍用100牛頓的拉力拉繩,甲同學被乙同學勻速向右拉動,則此時彈簧秤的讀數__等于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牛,(整個過程中不計繩及彈簧秤的自重)。考點三、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小明用剪刀將圖中靜止的薄塑料片從中間剪斷,他要研究的是這兩個力是否( C )A.作用在同一直線上B.方向相反C.作用在同一物體上D.大小相等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因為可以不考慮(填“考慮”或“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2)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得出結論:二力平衡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如下操作:旋轉(填“擠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某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小明發現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質量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些力是__平衡__的。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__,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平衡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這種現象產生,請你對該實驗裝置提出改進意見:__將木塊換成小車,以減小摩擦__。4.如圖甲所示,是小慧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慧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兩個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過改變________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慧將小卡片在豎直平面內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宇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慧的實驗優于小宇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A.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答案】(1)鉤碼個數(2)不能(3)用剪刀將卡片剪成兩半(4)A【解析】(1)小卡片兩端通過滑輪各掛一個鉤碼,兩個鉤碼由于重力的作用,通過繩子對小卡片施加了兩個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鉤碼的數量越多,拉力就越大;(2)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小卡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卡片就會轉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應該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兩個更小的卡片,觀察兩個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小慧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懸在空中時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較小;小宇實驗用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和桌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大,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較大;所以,小慧的實驗優于小宇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專題培優10二力平衡與實驗探究考點一、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概念與區別定義: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說明這兩個力是平衡的,或者說物體處于二力平衡狀態。條件:作用在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判斷:①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②兩個力同時滿足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注意: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分時,應注意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考點二、二力平衡的應用(受力分析,較難)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問題時,首先要確定物體是否平衡且受到兩個力(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其次再利用二力平衡條件,根據已知的一個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個力的三要素。(1)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可依據二力平衡,用已知的力去推斷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根據兩個力是平衡力推斷出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2)當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作用,反之當物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考點三、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1)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必須保持研究物兩端所受力相同,扭轉研究物的角度,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2)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須保持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且兩端托盤里的砝碼質量不相等或兩端鉤碼的數目不相同,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培優 尖子生專題10 第三章 二力平衡與實驗探究 含答案.docx 章末培優 尖子生專題10 第三章 二力平衡與實驗探究 知識點.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