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社會法治一輪復習學案知識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知道自由的含義,明白自由的受限制性和相對性;感受自由對人和社會的重要意義。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圍內的自由,理解法治是即是對自由的限制,也是對自由的保障。1.自由的內涵(1)自由的內涵:主要指人們在的范圍內,依照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2)自由的特點: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必要的限制是對。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②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③社會生活中,有才有秩序,守才享自由。(3)擁有自由的意義: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而且能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2.自由與法治的關系:(1)法治與自由,。(2)法治標定了,自由的實現,違反法律可能付出。(3)法治是,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4)法治既,又。1.(2020昆明)“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自由快樂是不受法律約束的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④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題文材料說明自由與法治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受法律的約束。【答案】B2.(2020泰州)2020年1月25日,網民王某在某貼吧張貼消息,稱自己“湖北鄂州,15號剛回來,沒事逛逛愛之城,目前只感冒”,該貼文引發網友擔心,網友紛紛舉報。網警部門經過調查,確認王某近期既沒有到過湖北,也沒有感冒發燒,對其故意擾亂網絡秩序的行為作出了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對此,有網友跟帖評論∶言論自由是王某的基本權利,網警不應干涉。王某沒有正確行使言論自由,超越了法律的邊界,理應受罰。你贊同誰的觀點?請闡述理由。【解析】本題為辨析題,考查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小玫沒有認識到王某是濫用言論自由,應受到法律的制裁,觀點錯誤。小聰是對王某行為的正確認識。依據教材知識,理由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正確行使權利、網絡空間里自由也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王某行為本質是沒有正確行使言論自由,超越了法律的邊界,因受到法律的制裁等方面來回答。【答案】我贊成小聰的觀點。理由: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會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②公民必須依法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④王某沒有正確行使言論自由,超越了法律的邊界,因受到法律的制裁。 知識梳理答案:1.(1)法律規定;自己意志活動;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2)①限制的、相對的;自由的保護;混亂與傷害。②法律之內的自由。③邊界;底線。(3)幸福感;激發;進步與繁榮。2.(1)相互聯系,不可分割。(2)自由的界限;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失去自由的代價。(3)自由的保障;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4)規范自由,保障自由。1社會法治一輪復習學案知識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一、選擇題1.(2020·長沙模擬)“法律在哪里實現自由,也在哪里限制自由。”這句話表明(??)A.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B.法律確認和保護的自由可以隨意行使C.離開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D.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沒有任何約束2.(2020·江西模擬)對下邊漫畫解讀正確的是(????)①法治是對公民自由權利的限制②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③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④傳播謠言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2020·營口)小斌等幾個15歲的學生多次糾集在一起,使暴力、言語威脅等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院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小斌等人因觸犯刑法身陷牢獄,這警示我們(???)①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②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③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會被判處有期徒刑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2020·西藏)在新冠疫情期間,某小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本小區居民不得隨意出入小區。住戶卓瑪同學認為小區不應該限制她的自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絕對的自由是沒有的,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B.小區是司法機關,可以限制卓瑪的自由C.小區的規定嚴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D.自由和法治是水火不容的5.(2020·安源模擬)吉林通榆縣一退休干部解崇倫,在出入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而未戴口罩的情況下,強行要求外來車輛進入其所在小區,不服從管理嚴重擾亂疫情防控工作秩序,受到行政拘留十五日,罰款八百元的處罰。這表明(???)①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維護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③疫情期間,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護?④法律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有力而唯一的保障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2020·廣東模擬)2019年12月13日,香港警方拘捕5名涉嫌砸死七旬老人羅伯的青少年,他們的年齡在15歲至18歲之間。這警示我們(???)①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②青少年要依法辦事,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③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只需要成年公民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④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2020·江西模擬)2020年6月,蘇某某在國道上邊走邊跳邊直播,引發群眾圍觀。由于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在一旁執勤的民警勸其離開。蘇某某對民警執法不滿,不但不聽勸解,還公然在直播時辱罵警察,隨后蘇某某被當地警方依法拘留。這警示我們?(???)①恪守網絡道德,依法行使權利?②制定法律法規,凈化網絡新空間?③遵守法律法規,放棄言論自由?④遵守網絡規則,理性參與網絡生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2020·青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漫畫《追責》警示我們(???)①言論表達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②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相應的責任③公民言論自由不應受到任何限制???④侵犯他人權利必定受到刑法處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0·包頭)《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公民在行使集會、游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說明(???)①法治和自由存在對立的現象?????②法治為權利的行使標定了界限③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④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20·河北模擬)一網民發布帖文“想升個B2證,咱縣哪個駕校效率高點,價格優惠點”,并附一張圖片,圖片系將雷鋒讀毛澤東選集照片進行修改,附上不文明、侮辱性文字。該網民的行為已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網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目前,警方對該網民依法進行查處,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五日并罰款500元的處罰。這提醒我們(???)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②不能利用互聯網傳播信息???③提高媒介素養須增強法治意識?④傳統文化不需要進行創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0·玉林模擬)2019年10月1日,遼寧鞍山警方接到舉報,稱一網民發布侮辱國慶閱兵的惡意言論,經調查核實,該名男子被拘留15天。此外,9月29日,四川一網民“24K純帥”在網上發布“精日”言論,還肆意侮辱參加閱兵式人員。次日凌晨,警方對其作出拘留7日決定。網民“24K純帥”等被拘留說明(?)①自由是無限制的②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③我國公民不享有網絡自由④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利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0·南寧)2020年6月16日,市民鄧某基于想成名的目的,編造了XX酒店“接待了北京來的人,有20多人發燒,被集體隔離”的虛假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市民恐慌。隨后,鄧某因發布虛假消息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這表明(???)①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②只要是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法律責任③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無需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④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3.(2020·)路上碰瓷、在公交地鐵上撒潑、跳廣場舞時擾民但拒絕調低音量。一些走出國門的老人毫無節制地高聲喧嘩、亂扔垃圾、不遵守秩序;有的甚至因為觸犯法律受到相應制裁。改變這樣的現象需要(?)①德治與法治相結合????②提高公民文明素養??③公民遵守規則和秩序??④充分尊重公民的權利和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20·婁底)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民數量為9.0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網絡已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網絡信息繁雜、良莠不齊。青少年應該(???)①享受言論自由,發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②明辨是非,理性參與,不信謠不傳謠⑨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④恪守道德、法律底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2020·寧德模擬)如圖給我們的警示是(??)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②公安機關限制了人們的自由③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④自由是按自己意愿自由自在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選擇題。16.(2020·寧夏)閱讀材料,運用法律知識回答。戰“疫”人人有責疫情防控期間,人們聽從黨和政府的號召,減少或暫停非必要的面對面直接聯系。勤洗手、常通風、出門戴口罩、少外出、不聚集,一些進出通道實施防疫管制,城鄉社區進出口測體溫、驗身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公共安全面前,每個人都要自覺樹立戰“疫”的法治意識,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請運用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結合材料說說樹立戰“疫”法治意識的必要性。17.(2020·重慶模擬)某電視臺《今日說法》普法欄目播放了一則故事,引起了民眾熱議。請你結合故事內容,運用法律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屢教不改·頻觸紅線】進入九年級的小剛不認真學習,不僅上課打瞌睡、不完成作業,還經常曠課。班長批評他后,懷恨在心的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辱罵班長。老師批評他后,他振振有詞地說:“世界那么大,這是我的自由,誰都管不了我。”后來,他集結幾個“嘍啰”將家庭富裕的同學小強關押到郊外并要求其父母支付贖金。【違法自斃·自食其果】被關押的小強以上廁所為由,趁他們不備成功逃脫,并在媽媽的鼓勵下選擇報警,警察很快偵破該案件。人民法院考慮到小剛還不滿16歲,便不公開審理此案,最后判決小剛由政府收容教養。請對“屢教不改·頻觸紅線”中小剛的言行進行點評。請根據“違法自斃·自食其果”的內容談談你的理解。18.(2020·重慶模擬)某校“法治小講堂”講述了九年級學生俞北的故事,引發熱議。請閱讀材料內容,運用相關法律知識,回答下列問題。【自由有紅線】因新冠疫情肆虐,成績優秀的俞北開學之際不得不在家中認真學習,獨立思考,加大復習力度。但其爸爸的舉動給俞北帶來了不少壓力。因小區實行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人們進出小區都需要測體溫,履行簽字手續,但爸爸卻說:“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十多年了,憑什么限制我的自由?”他拒不配合檢查人員,還罵了對方。最終檢查人員忍無可忍,撥打了“110”,公安機關對俞北爸爸作出了罰款500元的處罰。【經營有“良心”】疫情的擴散導致口罩成為稀缺品。俞北的同學巴渝戴著口罩終于找到了一個賣口罩的小商店,欣喜之余,口罩的價格卻令巴渝大為惱火,一個一次性的普通口罩竟賣到了30元。巴渝在與商店老板理論不成后,一怒之下向有關部門舉報了商店老板哄抬物價的行為,相關部門對該商店作出了罰款5000元的處罰。請結合“自由有紅線”的內容,評價材料中每個人的言行。請運用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相關知識,對“經營有‘良心'”的內容進行點評。19.閱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兩則材料,回答問題。(浙江省教育廳發布《浙江延遲開學期間中小學全面實施線上教育教學指導意見》,全省各中小學全面組織線上教育教學活動,做到“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故意瞞報停課不停學注:《傳染病防治法》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和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請運用“自由與法治”的相關知識,說明公安機關對漫畫中主人公依法處罰的原因。在疫情防控期間,浙江省教育廳為什么要提出“停課不停學”?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法定義務須履行”的理解。20.某校“法治小講堂”講述了八年級學生劉然的故事,引發熱議。請閱讀故事內容,運用相關法律知識,回答下列問題。【自由有紅線】??姍姍在育人中學讀書,因為家離學校太遠,上下學都由媽媽接送。由于接送孩子的家長太多,每天早晚,校門口的道路總被人、車堵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長怕孩于上學遲到,不顧禁止掉頭標志隨意掉頭,導致車輛通行緩慢;有的家長著急上火狂按喇叭,完全不顧學校路段禁止鳴笛的法律法規定…整個場面混亂不堪。這些讓母子倆十分郁悶,也非常困惑!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有相關規定嗎?為什么這些家長開車還我行我素?行車自由不應該是這樣的!【秩序有魅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姍姍將校門口的交通狀況反映給了交管部門,引起交管部門的重視經調研后,交管部門在學校門口裝了電子警察,對違法行為進行電子抓拍,違規調頭的行為明顯減少,交通狀況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好景不長,姍姍的媽一個月內連續五次在校門口停車被電子警察抓拍,繳納的了不少罰款,母子倆再次陷入了郁悶。其實,遭遇這種情況的家長還不少。姍姍經過思索、查找資料后再次向交管部門反映情況并提出建議。隨后,交管部門根據姍姍的建議,在學校路段設置了限時停車區域,完善了臨時停車交通標志標線,增派了執勤人員。現在,每天接送孩子的車輛都能有序地排隊進出,校門口變美了!請結合“自由有紅線”和“法律連線”的內容,談談對行車自由的理解。(2)請運用公民權利義務知識對“秩序有魅力“這段故事進行點評。知識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知識訓練答案選擇題題目12345678910答案ACAADBDACB題目1112131415答案DCADC非選擇題16.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洗手、通風、戴口罩外出等是公民的自由,但在疫情期問,遵守政府的相關規定、是為了更好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因此,樹立戰“疫”法治意識有利于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有利于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17.(1)①“小剛不認真學習,不僅上課打瞌睡、不完成作業,還經常曠課”說明小剛不珍惜受教育的權利,也沒有履行好受教育的義務;②“小剛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辱罵班長”侵犯了班長的人格尊嚴權;③“世界那么大,這是我的自由,誰都管不了我”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無法治不自由(或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和傷害);④“把小強關押到郊外并要求其父母支付贖金”說明小剛侵犯了小強的人身自由權(或他的行為是違法行為)。(2)①“小強趁關押人員不備成功逃脫”說明我們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應該沉著冷靜地應對,不可沖動盲目;②“小強在媽媽的鼓勵下選擇報警”說明他依法維權(或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③“警察很快偵破該案件”說明政府機關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④“人民法院考慮到小剛還不滿16歲,便不公開審理此案”說明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依法審理案件,懲辦違法犯罪分子,也說明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的保護;⑤“判決小剛由政府收容教養”說明法不可違,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18.(1)①“俞北在家中認真學習”說明他積極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②“人們進出小區需要測體溫,履行簽字手續”說明我們必須自覺維護正義和制度;③“憑什么限制我的自由”說明俞北爸爸法律意識淡薄,不明白“無法治不自由”的道理;④“俞北爸爸罵了對方”說明俞北爸爸侵犯了檢查人員的人格尊嚴權;⑤“檢查人員撥打了‘110',公安機關對俞北爸爸作出了罰款500元的處罰”說明檢查人員有依法維權的意識,也說明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①“一個普通口罩竟賣到了30元”“哄抬物價的行為”告誡我們法律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②“巴渝向有關部門舉報”是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的表現(或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③“相關部門對該商店作出了罰款5000元的處罰”說明違反義務須擔責。19.(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漫畫中主人公在防疫期間故意瞞報,割裂了自由與法治的關系,違反了法律規定,所以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罰。(2)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浙江省教育廳提出“停課不停學”有利于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健康;有利于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等。(3)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們要自覺遵守《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自覺履行接受教育的義務。20.(1)①“禁止掉頭標志”等說明行車自由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②“狂按喇叭”等說明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法律連線的內容”說明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2)①“家長因違停被罰款”“有序排隊進出”說明任何權利都是有界限的;或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等。②“向交管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是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的表現;或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意識,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中考鎖分】社會.法治一輪復習知識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doc (知識訓練)【中考鎖分】社會.法治一輪復習知識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