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溫故知新1.文化多樣性的表現?2.民族節日的意義?3.文化遺產的地位及意義/重要性?4.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5.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6.怎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亞洲文明對話大會3.2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學習目標1.識記文化傳播的含義、途徑、手段(重點難點)2.理解文化交流的意義。3.感悟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閱讀教材P34--38,思考下列問題:(認真閱讀、勾畫答案,標記疑難、提出問題。)1、什么是文化傳播?2、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有哪些?3、什么是傳媒?傳媒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4、大眾傳媒的出現以什么為標志?形式有哪些?有怎樣的功能?5、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義?如何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自主探究1、文化傳播的含義: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稱為文化傳播。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人類文化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得以傳播?①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通過商品交換交流蘊含在商品中的豐富文化;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例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徽商、晉商、印度古商人等2、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徑8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通過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絲綢之路是古往今來東西文化薈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如張騫、玄奘、馬可波羅等)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跡和稀世文物。四大發明養蠶絲織技術絲綢 茶葉 瓷器駿馬 葡萄 佛教音樂熬糖法醫藥 樂器金銀器制作技術天文學數學它是溝通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對促進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流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絲綢之路在古代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當今世界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商業活動是否依然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一個國家的對外文化貿易,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而且還具有外交、外宣價值,傳播了本國家、本民族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商貿活動不僅依然具有文化傳播功能,還在文化傳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有利于推動當今社會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功能!思考?商業廣告,最好的見證!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哪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它們對文化的變遷有什么影響?1.永嘉之亂后……2.安史之亂后……3.靖康之亂后……“永嘉”之亂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江淮流域(主要遷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是中國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安史”之亂后,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亂發生在北宋,戰爭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徙。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民工潮是傳播先進文化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終年風塵仆仆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回到農村時,不僅帶來了打工的收入,更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也帶走了本地的風俗習慣。2.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途徑②人口遷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孔子學院的中華飲食文化體驗課麻婆豆腐醬、魚香茄子醬、麻辣火鍋料……2012年度以來,近4000名孔子學院漢語教學志愿者將它們用于課堂教學在海外推廣巴蜀飲食文化。國學經典進課堂學生們正在朗讀國學經典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其他途徑途徑:(1)商業貿易(2)人口遷徙(3)教育(4)其他途徑: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重要途徑(更為直接的方式)2、文化傳播的途徑注意:文化傳播的途不一定是和平的,文化沖突與碰撞、戰爭與征服的過程,也具有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學以致用:四川政府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讓國內外的人都知曉四川火鍋,把四川的火鍋文化傳播出去?政府開辟網站介紹火鍋文化鼓勵企業開發包含火鍋文化元素的產品,讓游客宣傳舉辦旅游文化節,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宣傳發動外地的四川老鄉宣傳到外地讀書的大學生宣傳在中小學開始相關校本教材政治活動文化活動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我們用這些途徑傳播四川火鍋的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工具呢?教育——語言文字書籍(印刷)廣告(商業貿易)——網絡電腦手機人口遷徙——口語文化傳播總是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傳播媒介,即傳媒。1、傳媒的含義:(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傳播媒介,簡稱為傳媒。(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烽火狼煙晨鐘暮鼓鴻雁傳書2、傳媒的發展階段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絡大眾傳媒注意:新的傳媒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消失。(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出現的標志形式優點地位—以印刷術的推廣為標志—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3、比較下列幾種傳媒的優點渠道多、方法靈,意義豐富、反饋及時。是最直觀、最常見的傳播現象。可信度高、傳播面廣泛全球性互動性主動性內容豐富,富有娛樂性、情感性、藝術性、哲理性是文字、圖像、聲音的完美結合手機短信電子讀物電視互聯網口語報紙雜志、書生動形象和真實(1)文化傳播的途徑(方式) 是指文化傳播中的具體方式、行為,如商人的貿易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等。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文化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方式)。主要強調的是文化怎樣傳播的問題,必須有行為、動作。(2)文化傳播的手段 是指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來實現,這些傳播媒介就是文化傳播手段。文化傳播手段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主要強調的是文化靠什么傳播的問題,必須是媒介。區別:途徑&手段央視大型數據新聞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帶大家身臨其境地感知“一帶一路”的民生百態。從中可以看到茶葉、絲綢伴隨著中國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遠方的特產來到中國的同時也把海外鄉音帶進了漢語詞典;阿拉伯神話傳說在中國家喻戶曉,中國的電影海報也張貼在海外的電影院里。由此可知( )①現代傳媒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②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③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④中外文化經過交流、借鑒,逐漸趨同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練一練B你知道哪些對中外文化交流和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嗎?(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張騫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羅馬)馬可波羅撰寫《東方見聞錄》利瑪竇獻《坤輿萬國全圖》(1)必要性: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傳播。開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②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有利于學習借鑒,博采眾長,促進本民族文化的創新,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對中國文化)①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可以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對世界文化)(2)重要性(意義)1、為什么要加強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③有利于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對綜合國力)④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促進國家間的相互理解,減少隔閡,增進共識,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政治)⑤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通過文化交流,可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實現經濟上的互利共贏(對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意義同學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文化的傳播與繁榮,需要同學們共同努力,讓我們一起談談如何傳播中華文化。3、我們應該怎么樣進行文化交流?(1)要更加熱情的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引進來)(2)要更加主動的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走出去)(3)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態度+原則)(4)創新文化傳播途徑,借助現代文化傳播手段進行文化交流。(途徑+手段)2、大眾傳媒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1、傳媒及其發展2、做傳播中華文化交流的使者1、文化傳播的含義2、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1)商業貿易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 )(2)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3)大眾傳媒的形式主要有口語、文字、印刷。( )(4)新的傳媒的出現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 )××大眾傳媒的形式主要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的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辨析改錯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1.現階段,中華文化開始更多地走出國門,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與近千個國際文化組織和機構有著文化來往。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①各國人民相互了解②東西方文化相互學習,共同發展③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消除東西文化間的差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鞏固練習2、“傳道、授業、解惑”體現了:A、思想運動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B、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進步C、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D、遠程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3.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世界文化盛會。假如你是一位奧運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①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做各國文化的弘揚者、建設者③尊重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D4、培根認為,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這句話表明()A.知識的傳播比知識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識文化都能推動社會進步C.文化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文化的傳播D.知識文化具有繼承性C5、(2017課標3)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材料一: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目前,中國建成了營業總里程達2.2萬千米的高速鐵路網,居世界首位。近年來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競爭,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的建設合同。該鐵路的開工建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丶服務丶技術丶品牌丶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輸出的轉變材料二: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丶歐洲丶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足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需要。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技術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任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設,更注重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軟件的完整移交,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中國鐵路“走出去”越來越成為中外經濟往來的橋梁丶民心相通的紐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運用文化傳播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文化意義。答案:商業貿易和人員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中國鐵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國制造的知名度,成為外國民眾了解中國國文化的重要窗口;擴大了中外人員交往,有利于中國民眾了解外國文化;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pptx 3.2亞洲文明交流借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