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精編】2021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資料 七年級 下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自我檢測 1、劃傷橫線部分的內容是必記憶部分 2、本精編知識點把內容分成四個等級【背】、【速】、【多】、【少】的復習深度。 3、記憶方法之七:結對子背誦法。自主結成背誦對子,以2-3人為宜。相互競賽,遇到背記中遺忘處,可請朋友提示,直到全部會背! 下表中,作為考生記錄復習完成的記錄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知識點 法律在我們身邊 1、【多】怎樣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 ②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 2、【速】法律的含義。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3、【多】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 ②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5、【少】法律的特征。 ①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6、【速】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 7、【多】你是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速】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②.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保護神。 法律伴我們成長 9、【多】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給予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含義: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他們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 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10、【背】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法律有哪些? 我國憲法和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 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 11、【速】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四道防線是什么? ①.家庭保護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進行的保護,包括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 ②.學校保護是指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 ③.社會保護是指國家、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 ④.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保護,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 12、【少】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護的同時,要注意什么? 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13、【速】怎樣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 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 ②.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14、【多】什么是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15、【速】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①.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②.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③.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16、【背】如何樹立法治意識? ①.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 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 ③.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17、【速】青少年增強法治意識的意義: 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 第9課 法律在我身邊 1. "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 ①自由快樂是不受法律約束的 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④遵守法律、嚴于律已才能真正享受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說明法律 ( ) A.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利益 3. 下列對法律知識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法律的作用就是制裁違法犯罪行為 B.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C.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D. 與道德紀律等行為規范相比,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4. 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對105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提起公訴法院依法進行了審理,有效地懲治了各類腐敗行為。這說明 ( ) A反腐敗是當前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B.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道德、紀律都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5.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說明 ( )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②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 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立法權 ④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始終堅持"蒼蠅老虎-起打”。“蒼蠅老虎一起打”體現的法律特征是 ( ) A.法律以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同道德-樣,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第10課 法律伴我成長 2019年1月29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防止有害APP進人中小學校園。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國家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 ④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進任何APP客戶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小宇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狀元”,經常對小宇進行“打罵教育" ,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 (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9.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這體現出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司法保護 D.學校保護 10.圖書館等青少年活動場所優惠或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支持中小學生參加校外閱讀,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活動。這是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11. 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司法保護 D.學校保護 12. 司法部監獄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監獄系統將全力以趕做好監獄疫情防控工作, 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對確診罪犯要與社會其他人員一樣,同等及時地救助。關于平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我們應增強平等意識,消除存在的差異 B.面對不平等現象,必要時可以暴力維權 C.罪犯和我們是不平等的,不應救助他們 D.平等意味著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13.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背后往往都存在以下共性問題:家庭教育缺失、監護不力;個別學校重成績、輕規范;社會不良信息的影響等。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結合上述材料及圖片,請簡要寫出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對策。 14.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細化了法律責任以增加法律剛性;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將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分為三個等級,并規定了相應的干預或矯治措施。 有的同學認為“只要有了法律的保護,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長”。請你對此觀點作簡要評析。 綜合能力提升 15.(2020黃岡)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此次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堪稱大修,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條文從72條新增至130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的 ( ) ①可以保證未成年人不再受到傷害 ②說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③表明規則不是.成不變的 ④是堅持立良法的具體表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點】法律的顯著的特征,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依法治國的要求 16. (2020株洲)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偶有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于解決"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問題。上述材料表明 ( )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C.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 D.法律規定與道德要求都是一樣的 【考點】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的作用 17. (2020湘西)某村民住宅經常被小偷“光臨",財物損失很大,一氣之下,他在院墻上私自拉設了電網。一天晚上,又一次“光臨"的小偷不幸被電網嚴重擊傷,該村民為此承擔了刑事責任。此案告訴我們 ( ) A.維護合法權益,必須正確運用合法手段 B.群眾利益高于一切,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加以維護 C.私人財產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D.法律對小偷沒有約束力 【考點】維護權利守程序 18. (2020湘潭)溺水一直是我國1至15歲兒童死亡的頭號殺手。尤其是近期重慶發生了一起因1名學生不慎落水,其他孩子施救不當而造成的8人遇難事件,讓人痛心不已。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遇到同伴落水時,下列做法中不適宜于未成年人的是( ) A.見義勇為莫遲疑,跳入水中把人救 B.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也重要 C.岸上船上莫驚慌,鎮定自若找工具 D.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報警和求救 【考點】生命的保護 19.下列生活情景的做法和“四大保護”的要求對應一致的是 ( ) 選項 四道防線 生活情景 ① 家庭保護 公安機關對傷害女兒的劉某開出了一張《反家庭暴力告誠書》 ② 學校保護 某中學開展“抵制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普法宣傳活動 ③ 社會保護 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要求嚴查兒童“邪典”視頻源頭 ④ 司法保護 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點】保護未成年的四道防線 20. (2020廣西)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C.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 D.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考點】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21. (2020安徽)初中生小靜自從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后,成了家庭“法律小顧問”。 情境一:來家玩要的表弟無聊時對小靜說:“我打119,說附近有人家失火,鬧著玩。 情境一:來家玩要的表弟無聊時對小靜說:“我打119,說附近有人家失火,鬧著玩。 (1)小靜的正確做法是: 。 理由是: 。 情境二:媽媽對小靜說:“小顧問,我考考你,我想進一批仿冒名牌的鞋,擺地攤賣,你看能不能?” (2)小靜的正確回答是: 。 理由是: 。 情境三:爸爸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老板以各種理由拖欠部分工資,多年不給。最近,爸爸去討要,又沒有結果,不知道怎么辦。小靜建議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從訴訟類型來看,這一訴訟屬于 。 小靜這樣建議的理由是: 。 【10分制】 題目 1 2 3 4 5 6 7(1) 7(2) 8(1) 8(1) 總分 得分 1.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遲緩,源于“有倡議缺標準,有試點少管理,靠自發無懲戒”。針對“靠自發無懲戒”,應當 ( ) A.加強科學管理,推動習慣養成 B.繼續擴大垃圾分類試點的范圍 C.以道德來引領,用法治來約束 D.提高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度 《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 ) 3.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是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治理校園欺凌離個開家庭、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打造陽光、安全的校園環境需要( ) ①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 ②學生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必須以暴制暴 ③國家要用刑罰來打擊一切校園欺凌行為 ④加強校園管理,落實學校救濟主體的責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的法律有 (???? ) A .憲法 B .婚姻法 C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 D .義務教育法 5.近年來,全國各地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如果你遭遇校園欺凌,你會( ?) ①忍氣吞聲,盡量逃避?????? ②以暴制暴,以牙還牙 ③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制止??? ④尋求法律保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______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______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 ) A .法律、不違法 B .不違法、法律 C .道德、法律 D .法律、道德 7.[感悟待殊保護 體驗法律關愛] 進入2020年夏季以來,我區先后發生多起中小學生溺水死亡事件,引起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學校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廣泛關注。政府官員密集開展防溺水工作檢查;教育主管部門制發了《“防溺水”致家長的一封信》,廣 泛宣傳防溺水知識,并要求家長、學生簽訂“防溺水”承諾書,要求家長在疫情網課及節假日期間對學生做到全方位的監管; 學校要求教師通過微信、QQ群等多種方式就“防溺水” 向家長、學生每日提醒、天上-節安全教育課,全體教育工作者對中小學生進行“防溺水”包保。當地社區、村組干部逐戶上門進行“防溺水” 教育,廣大教師對學生進行逐人家..... (1) [特殊的保護] 材料中的措施,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些方面的特殊保護?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護? (2) [生命的珍惜] 我們應怎樣做到“防溺水”以珍愛自己的生命? 8. (2020七下杭州期末)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民法典中規定了懲治網絡侵權、禁止高利貸、治理高空把物墜物等百姓所及所需解社會熱點難點等問題。 (1)運用“法律的特征”相關知識并結合材料談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具有哪些特征? (2)運用“法律的作用”的相關知識,談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有什么意義? 答案 復習練習 B 2.A 3.A 4.B 5.C 6.C 7.A 8.A 9.C 10.C 11.C 12.D 13. 對策1:加強家庭保護,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 對策2:加強學校保護 ,學校應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對策3:加強社會保護 ,加大對不良信息的監管,創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14.此觀點錯誤。 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②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等共同構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 ③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引導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依法辦事。所以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未成年人才能健康成長。 D 16.C 17.A 18.A 19.C 20.B 21. (1)正確做法是:阻止表弟這一行為。 理由是:這是屬于行政違法行為,作為公民不能隨意謊報警情,擾亂公共秩序。違反法律法規,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2)正確回答是:不可以賣仿冒名牌的。 理由是售賣仿冒名牌的鞋,屬于違法行為,侵犯了品牌的知識產權。 (3)屬于:民事訴訟。 理由是: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他人侵害時,我們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我檢測 1.C 2.C 3.B 4.C 5.D 6.A 7. (1) ①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家庭保護。 ②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末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1分) (2)略,任意答四點符合提議即可(1分) 8. (1)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說明民法典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民法典中規定了懲治網絡侵權、禁止高利貸、治理高空拋物墜物等百姓所及所需,說明民法典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說明民法典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1分) (2)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民法典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我們即受到民法典的約束,又受到民法典的保護。(1分)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