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精編】2021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資料 九年級 上 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自我檢測 1、劃傷橫線部分的內容是必記憶部分 2、本精編知識點把內容分成四個等級【背】、【速】、【多】、【少】的復習深度。 3、解題方式之組合類選擇題排錯法 排錯法:即在眾多的備選題肢中可以確認一個錯誤的備選題肢,從而在四個備選項中排除一個或兩個含有錯誤備選題肢的備選項。一種情況,經常出現的字眼有:一定、必然、都、一切、總是、所有、根本等重點關注;另一情況,是排除題肢本身表述正確,但與題干的要求和規定無關,答非所問,或者題肢與題干之間的聯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題肢。 下表中,作為考生記錄復習完成的記錄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題目 完成情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知識點 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 1、【背】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 ①.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②.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③.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 ④.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 ⑤.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 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多】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3、【多】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騰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人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②.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步增加,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③.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4、【少】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 ①.內涵: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 ②.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速】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蔽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街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③.在黨的團結帶領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6、【背】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7、【背】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①.我國過去 40 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 ②.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④.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8、【少】為什么要共享發展成果? ①.街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社。 9、【多】創新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哪些? 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②.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 ③.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教發潛能,超越自我。 ④.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 10、【背】創新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 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群明的稟賦。 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③.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④.創斷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⑤.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11、【背】我國目前的科技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 ①.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不足: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12、【速】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13、【背】我國為什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 教育的重要性 ) 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 , 教育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 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14、【背】我國為什么要鼓勵萬眾創新 ? ①.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②.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 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 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社,讓生活更美好。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我們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 15、【多】創新精神的表現: 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 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16、【速】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 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②.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③.要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 ④.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 ⑤.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參加科技小發明等活動,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第1課踏上強國之路 1. 進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 ) A.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每一分鐘的中 國都在創造奇跡,如表。中國奇跡證明了 ( ) A.中國跨人發達國家行列 B.中國已實現了民族復興 C.中國已實現共產主義 D.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3.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 (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 ②中國發展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③改革開放解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問題 ④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此,應該堅持 ( ) ①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統籌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 2022年)》。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綱領。這說明 ( ) A.縮小城鄉差距是我國現階段的根本任務 B.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 C.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 D.統籌城鄉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取得重大進展。 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表內容。 重大進展(節選) 體現的發展理念和舉措 進展一: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即將消除 累計實現95%的貧困人口脫貧、95%的貧困村出列90%的貧困縣摘帽,15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挪窮窩”“斬窮根",創造了歷史奇跡。 7.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兩赴云南考察調研,為云南發展建設找尋思路、指明方向、注入動力;云南人民牢記習總書記囑托,砥礪奮進,努力譜寫 中國夢的云南新篇章: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 ◆讓“青山”變“金山”,“葉子”(茶葉、中藥材、花卉、蔬萊)變“栗子”; ◆努力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 請你結合材料,為譜寫中國夢的云南新篇章建言獻策。 8.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迎來了三個“偉大飛躍”,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鐫刻下不朽的奮斗篇章。成就一中國發展新亮點( 部分) (1)從以上圖表中你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2)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奇跡”背后蘊故著哪些寶貴經驗? (寫出4條即可) 成就二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云南西北部的獨龍江鄉,自然條件惡劣,是云南乃至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之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一個世代刀耕火種的民族,七十載歷經兩次跨越,踏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整族脫貧,在人類與貧困斗爭的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獨龍族脫貧新舉措 (3)結合上圖信息,運用所學知識,用主題詞簡要概括獨龍族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舉措。 舉措一: 舉措二: 舉措三: 9.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云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我們不忘初心,逐夢前行! 注:國家統計局數據公告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邁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臺階,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1)以上數據說明了什么? (2)請你分析黨和政府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有哪些重要意義? 第2課創新驅動發展 10. 5C超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將使人工智能設備的更多應用被開發出來,家庭、交通、工廠等都會為之改變,科技將給人們帶來更多新體驗。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 A.只有科技工作者最值得尊敬 B.科技發明帶給社會的都是積極影響 C.人工智能將完全取代人類所有勞動 D.科技創新引領未來,讓生活更美好 11. 近年來,隨著無人駕駛、智能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智能汽車嶄露頭角,以智能制造推動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這說明 ( ) ①我國已經是創新型國家 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科技改變生活.助力經濟發展 ④科技創新關鍵在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2018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人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我國重視科技創新是因為 ( ) ①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已經沒有差距 ②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③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④科技創新有助于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目前,中國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缺乏,芯片自給率不足40% ,高端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實踐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說明我國 ( ) ①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仍需提高 ②目前已成為創新型國家 ③科技發展要堅持“引進來"為主 ④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歸根到底靠人才實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國家印發了《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以發揮政策的長期激勵導向和保障作用。這樣做 ( ) ①體現了尊重勞動、尊重人才 ②體現了社會有分工,職業有貴賤 ③有利于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 ④有利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感受創新的力量] 創新無處不在。移動支付、刷臉進站、在線教育、大數據分析、遠程會診等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深入人心,我們每個人都能從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創新的力量。 結合材料,簡要談談你對創新的認識。 16.[創新驅動,勇攀高峰] 回望那些照亮中國自主創新的光榮與夢想,無一不是耐住寂寞,百煉成鋼。華為在自主創新上的極致堅持,造就了世界領先的SC和芯片技術,才有了今天面對激烈競爭,力挽狂瀾的強大能量;北斗系統可提供測速精度高達每秒0.2米的全球服務,從一紙規劃到提供全球服務,耗時25年;抗瘧藥品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被譽為“拯救2億人”的發現,從研究到摘得諾貝爾獎,已近半個世紀;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一代代科技人、產業人在科技自立的大路上迎難而上、勇毅前行,才有了今天民族產業的豪氣與底氣! 上述事例對青少年培養創新能力有什么啟示? 16.現代戰爭早已不是靠飛機軍艦打贏的,而是靠核心高科技領域的匠心與日積月累的投入。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表示:芯片問題,光靠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工程.....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是教育水平,中國將來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沒有其他出路。 為什么說“中國將來與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 18.材料一:五年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材料二: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直到2025年3月13日。中興產品有大量進口來自美國的元部件,尤其是芯片。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這一事件讓我們意識到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切膚之痛。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花錢買不來的。中國強起來離不開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2分) (2)如何理解“中國強起來離不開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6 分) 綜合能力提升 19.(2020吉林)截至2020年7月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30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 進人長期運行管理模式,中國北斗朝著完整服務全球的目標邁出關鍵一步。這說明我國 ( ) A.科技發展水平領先世界 B.開啟改革開放歷史征程 C.著力改變全球治理格局 D.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考點】我國科技現狀 20. (2020重慶)2020年6月23日,中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向航天強國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彰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人用20多年的時間走過了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從“埋頭追趕”到“昂首領跑"的艱辛歷程。這啟示我們 ( ) ①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道路 ②北斗三號是中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謀未來就要謀創新,中國在創新中走向航天強國之路 ④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點】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 21..(2020安徽)2020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因為 ( ) 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②科技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唯.力量 ③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④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點】認識創新 22. (2020百色)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激發社會活力。這是因為改革開放 ( )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②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③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④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點】改革開放的意義 23. (2020 東營)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山東自由貿易實驗區圍繞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這表明 ( ) ①中國已經確立了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②我們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③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④國家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點】改革進行時 24. (2020宜昌)對以下兩幅圖片理解準確的是 ( ) A.經濟高速增長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一 B.改革開放讓我國經濟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C.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D.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經濟發展方式的矛盾 【考點】我國現狀 25. (2020泰州)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數據變化表明 ( ) 2015-2019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 ①脫貧攻堅是當前的中心工作 ②我國人權事業取得重大進步 ③扶貧的目標是消除社會矛盾 ④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考點】實現共同富裕 26.(2020 北京)[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毛南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掛九梯,石頭縫里種糧食,喝水只能靠天”,這些曾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國家投入巨大資金,讓2萬名村民搬出大山、解決千百年來的飲水難題、改造升級電網、使當地特色產業覆蓋率達10.%.....20.0年5月,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印證了脫貧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什么“一個都不能少”? 【10分制】 題目 1 2 3 4 5 6 7(1) 7(2) 8(1) 8(2) 總分 得分 1.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此,我國應 ( ) ①推動經濟高速發展 ②進步深化改革 ③堅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④努力走共同富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圖漫畫表明 ( ) A.我國還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B.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 C我國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D.推動城鄉發展體化是實現共同富 裕的根本途徑 3.2019年11月20日,以“5G改變世界,5G創造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世界5C大會在北京開幕。據報道,在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來自我國企業的占34% ,居全球首位。這說明了 ( ) ①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敢于創新,善于創新 ②科技改變生活,創新引領未來 ③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 ④我國的5C與其他科技水平都全面超越發達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協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這表明( ) ①我國要大力加強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②戰勝新冠肺炎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③只要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就能戰勝疫情 ④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截至2020年11月23日,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這表明 (?? ) ①我國全體人民收入較快增長 ②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得到解決 ③我國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在 (??? ) A .毛澤東的領導下B .鄧小平的領導下C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D .習近平的領導下 7.40年風雨征程。從1978年出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不僅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奇跡”,更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1)當代中國經濟的騰飛表現在哪些方面? ( 列出三項即可) (2)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騰飛充分證明了什么? 8.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 (1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什么? (2)新時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什么? 答案 復習練習 1.C 2.D 3.B 4.B 5.D 6.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 7.①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建設和諧云南、富強云南。 ②實施科教興滇、人才強滇的戰略,把云南建成科技強省、文化強省。 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云南。 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提升云南的對外影響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8. (1)①改革開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③國際地位不斷提升。(3分) (2)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奇跡”背后蘊故著哪些寶貴經驗? (寫出4條即可) ①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②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 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舉措一:政策扶持,振興鄉村。 舉措二:科技引領,綠色發展。 舉措三:轉變思想,激發動力。 (1)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①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維護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5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D 11.C 12.D 13.D 14.B 15. 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6分) 16.①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②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③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 ④敢于質疑,善于質疑。 ⑤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 ⑥提高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⑦培養動手能力,勤于實踐。 ⑧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②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教育。 ③教育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并最終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只有大力發展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國與美國抗衡的能力。 18.(1)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我國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在重大領域的核心技術還未突破,科技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 (2)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③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面前,只有提高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D 20.C 21.C 22.A 23.D 24.C 25.B 26. ①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②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④黨和國家把共享作為發展的重要理念,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 ⑤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⑥我國法律保障公民平等、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二、自我檢測 題目 1 2 3 4 5 6 7(1) 7(2) 8(1) 8(2) 總分 得分 C A A B D C 7.(1)①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 大經濟體、第-大工業國、第-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 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步增加,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③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分) (2)中國的騰 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分) 8.(1)我國社會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分) (2)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分)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