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馬》教學設計成都石室錦城外國語學校 李煉藝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人工馴養馬和天然野生馬的不同特性。2、反復誦讀,品味語言,賞析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結合本課所學,描寫你熟悉的一個動物。教學重難點1、重點:品味語言,體會本文寫法并練習寫作。2、難點: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分析理解。教法學法誦讀法、質疑問難法、點撥法、讀寫結合法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課前準備學生:預習課文,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采用“預習——發現問題”的學習方法,將預習時的整體感受、精彩積累和提出的問題寫在預習本上,供師生課堂學習使用。教師:檢查整理、分析歸納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準備投影、電腦及相關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幻燈2-11) 出示一組馬的圖片,配二胡曲《賽馬》,欣賞完后請學生說說對馬的第一印象。師:聆聽著二胡曲《賽馬》,歡快、緊張、熱烈的賽馬場景如在眼前;欣賞到一幅幅馬的圖片,馬給我們留下了剽悍、高貴、強壯、威武的總體印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法國作家布封是怎樣看待馬的?(出示課題,幻燈12)二、展示資料,了解作者師:學習《馬》文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布封。(出示布封圖片,幻燈13)推舉優秀者展示課前預習中收集的作者資料。師小結:布封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代表作為《自然史》。他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蹲匀皇贰分杏形膶W價值和較高的藝術性的,是對動物的描繪。他不是用完全客觀主義的態度去介紹這些動物,而是慣用人性化的筆觸替它們畫像,賦予它們某種人格。在他的筆下,馬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仆。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預習基礎上,要求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并思考問題:1、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答:家馬和野馬)從幾個方面寫了他們的特征?(答:內在品質和外在體貌。)2、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篩選關鍵詞,結合以下表格,概括家馬與野馬的特征。(幻燈14)比較對象 外在特征 (體貌) 內在特征 (品質) 作者態度(情感)家馬 野馬 先自主填寫表格,再小組討論,最后推舉代表發言。師作方法指引:找關鍵句,抓關鍵詞。[明確](1)家馬的體貌特征:嘴巴變了形、腹側有傷疤、蹄子被洞穿、滿身被裝飾野馬的體貌特征:身材高大、勻稱優美(2)家馬的內在品質:馴良、勇毅野馬的內在品質:精力充沛、豪邁獷野、熱愛和平、團結和睦;3、從填寫表格中,你看出作者對家馬有怎樣的態度呢?(答:同情)4、作者對野馬又有怎樣的態度呢?(答:贊美)5、男女生分別齊讀同情家馬和贊美野馬的部分語句(幻燈19、20超鏈顯示),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四、精讀課文,質疑問難學生閱讀課文,質疑問難語句,師生共同討論分析。學生找出疑難語句,先在學習小組提問釋疑,再全班交流解決。(幻燈15)若學生不能說出關鍵句,可設計“我也要提問”環節,提出關鍵性語句,共同探討。例如:(1)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賞析:首先,“教育”是擬人化用法,指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①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②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2) 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賞析:“這一切”是指馬額上覆著妍麗的毛、編成細辮的項鬣、蓋滿身體的絲綢和棉氈等一切視馬為玩物、無視馬的天性的裝飾物品。因為蹄鐵只能有限地束縛馬的身體,而“這一切”,卻使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淪為人類的奴隸和玩物,馬之為馬的天性喪失殆盡,精神的泯滅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鐵等身體上的束縛更為嚴重的。五、揣摩寫法,實戰演練(幻燈16)師小結過渡: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分明感受到馬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這都緣于作者的“妙筆生花”,妙在何處?生答,師明確:認真觀察,抓住特點,巧用擬人、對比的寫法,運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強烈的情感態度。布封在另一篇科學小品文《天鵝》中也以文學的筆調,將天鵝的高貴與美麗展現在讀者面前(出示《天鵝》選段,如下)。《天鵝》(布封)選段:的確,大自然沒有賜予其他任何動物這么高貴和柔和的麗質,天鵝是它精美的杰作。優美的身段,渾圓的形體,秀麗的輪廓,潔白的色澤,柔和傳神的動作,時而生機勃勃,時而悠然自得的姿態。天鵝身上的一切表現出來的高雅和美麗,使我們感受到那種酣暢、那種魅力。請拿起手中的筆,描述一個自己養過或見過的動物。要求:寫一段話,用真摯的感情(如:喜愛、討厭、同情、贊美等)描寫出動物的特征。寫作前,教師做方法指引:(1)抓住動物的特點來寫。(2)用適宜的寫法,真摯的感情描述。學生寫作,教師巡視了解;推薦優秀作品共同賞析。六、課堂小結,提出希望(幻燈17)據學生作文情況做小結,并提出“善待動物,珍視生命”的希望。七、布置作業,拓展延伸(幻燈18)1、收集寫馬或含馬的成語、古詩詞、典故。2、比較閱讀布封《馬》和法布爾《綠色蟈蟈》,看看它們對動物的描寫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2張PPT)第29課 馬21世紀教育網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精品教學課件馬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代表作:《自然史》比較家馬與野馬比較對象 外在特征(體貌) 內在特征(品質) 作者態度(情感)家 馬野 馬嘴巴變了形腹側有傷疤蹄子被洞穿滿身被裝飾馴良 勇毅同情精力充沛 豪邁獷野熱愛和平 團結和睦身材高大勻稱優美贊美合作探討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你有哪些疑難語句?請找出來,先在學習小組提問釋疑,再全班交流解決。實戰演練請拿起手中的筆,描寫一個自己養過或見過的動物。要求:寫一段話,用真摯的感情(如:喜愛、討厭、同情、贊美等)描寫出動物的特征。《天鵝》(布封)選段:的確,大自然沒有賜予其他任何動物這么高貴和柔和的麗質,天鵝是它精美的杰作。優美的身段,渾圓的形體,秀麗的輪廓,潔白的色澤,柔和傳神的動作,時而生機勃勃,時而悠然自得的姿態。天鵝身上的一切表現出來的高雅和美麗,使我們感受到那種酣暢、那種魅力。課后作業1、收集寫馬或含馬的成語、古詩詞、典故。2、比較閱讀布封《馬》和法布爾《綠色蟈蟈》,看看它們對動物的描寫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它們總是帶著奴役的標志,并且還時常帶著勞動與痛苦所給予的殘酷痕跡:嘴巴被銜鐵勒得變了形,腹側留下一道道的瘡痍或被馬刺刮出一條條的傷疤,蹄子也都被鐵釘洞穿了。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這是慣受羈絆而留下的跡象:現在即使把它們的羈絆解脫掉也是枉然,它們再也不會因此而顯得自由活潑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狀況最和婉的馬,那些只為著擺闊綽、壯觀瞻而喂養著、供奉著的馬,那些不是為著裝飾它們本身,卻是為著滿足主人的虛榮而戴上黃金鏈條的馬,它們額上覆著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返回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妍媚而已。這種動物的天性絕不兇猛,它們只是豪邁而獷野 ……它們也是成群結隊而行的……馬總是和平生活著的……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返回點評:成都石室錦城外國語學校李煉藝《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馬》教學設計.doc 《馬》教學課件.ppt 《馬》視頻實錄+視頻說課+視頻評課.wmv 賽馬曲.wma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