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一課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第一框第一單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第一課歷史和人民的選擇3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4第三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單元內容分析為什么?怎么樣?議題|1401議題一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執政?——歷史背景02議題二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執政?總議題——人民的選擇議題一|26議題一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執政?——歷史背景分議題一人民的苦難分議題二人民的抗爭分議題三人民的選擇人民的苦難4分議題一|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是怎樣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原因)2、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意味著什么?(地位和作用)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面臨哪些國內、國際的矛盾和歷史任務(矛盾和任務)探究與分享人民的苦難|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歷史背景1.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不斷發展。名詞點擊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疆域遼闊。以德化民,發展農業,國力增強。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中國曾長期以來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人民的苦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法戰爭鴉片戰爭帝國主義的入侵,打斷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人民的苦難|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封建統治太平天國運動十七中葉以后人民的苦難|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原因(內憂嚴重,外患猖獗1、內因:清王朝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對外采取閉關鎖國政策,政治腐敗、軍備廢弛2、外因:西方一些國家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相繼完成工業革命3、直接原因:西方列強入侵1840年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歷史背景1.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的苦難|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歷史背景(1)帝國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階級矛盾)(2)封建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2.主國矛盾:人民的苦難|中國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及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關系近代中國最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決定決定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決定人民的苦難|(1)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提)(2)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目的)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歷史背景3.歷史任務:人民的苦難|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人民的抗爭4分議題二|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1、面對苦難,中國人進行了哪些探索與抗爭?2、講述“近代中國悲壯的抗爭故事”探究與分享結合視頻分析為什么這些救國探索均以失敗告終?時間范圍領導階級典型事件結果原因1840-1919(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農民階級的狹隘性,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資產階級的改良派(康有為、梁啟超等)戊戌變法失敗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下實行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資產階級的革命派(孫中山)辛亥革命失敗沒有廣泛發動群眾;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不徹底性原因總結:人民的抗爭|階級局限性;未認清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未廣泛的發動人民群眾等|1.中國人民的抗爭面對苦難,中國人民沒有沉淪、沒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奮起抗爭,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進行可歌可泣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史詩。義和團運動天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人民的抗爭|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人民的選擇4分議題三|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1、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了哪些建國方案?2、這些建國方案的結果分別怎樣?由此我們得到什么結論?方案3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探究與分享思考: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中國人民該如何做出選擇?方案1先后以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極力維護地主買辦階級專政,要讓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方案2中間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2.建國方案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人民的選擇|(1)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2)中國人民斗爭的主心骨:中國共產黨(3)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國民族謀復興。在近代中國三種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種方案中,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1、各種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2、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探究與分享議題二|26議題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執政?——人民的選擇分議題一有條件分議題二有優勢分議題三有成就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1、中國共產黨執政具備哪些內部和外部條件?2、中國共產黨自身有哪些優勢,使其能夠領導中國人民獲取革命的勝利?3、中國共產黨付出的努力有何成就?探究與分享有條件4分議題一|1、中國共產黨執政具備哪些內部和外部條件?二、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中國共產黨確立執政地位的條件1.內部條件中國第一批產業工人三重壓迫五四運動有條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十月革命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二、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中國共產黨確立執政地位的條件2.外部條件有條件|1.產生:①中國在由封建社會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其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也在發生變化。②隨著官辦和外國人開辦的工業企業的創建,中國出現了最早的近代產業工人。(二)階級與社會基礎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開平礦務局近代重慶產業工人有條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所進行的斗爭,存在的兩個根本性弱點:1.沒有認清革命的目的和對象,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打擊真正的敵人(三)其他階級、階層斗爭中的弱點1912年,袁世凱就任中國民國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取。有條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所進行的斗爭,存在的兩個根本性弱點:2.沒有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群眾,未能形成有組織的、持久的群眾運動。(三)其他階級、階層斗爭中的弱點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寄希望于清政府改良,未能發動群眾進行革命,最終在慈禧等人打壓下失敗。有條件|有優勢4分議題二|2、中國共產黨自身有哪些優勢,使其能夠領導中國人民獲取革命的勝利?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1)目標(2)使命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3)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具備哪些其它各階級、階層所不具備的優勢?探究與分享|1.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四)中國共產黨的優勢2.對“為什么革命、怎樣革命”的根本問題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有優勢|探究與分享有成就4分議題一|3、中國共產黨付出的努力有何成就?有成就|6推翻了01三座大山。取得了02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03中國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掌握了04國家權力,成為了國家和自己的命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有成就|課堂小結|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近代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三座大山中國共產黨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工人階級的顯著特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決定決定肩負選擇推翻結論政治代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pptx 探究活動一.mp4 探究活動三.mp4 探究活動二.wmv 探究活動五.wmv 探究活動四.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