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生活中的水1.水以各種形式分布在 海洋 、 陸地 、 空氣 和生物體 內。其中 海洋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 淡水 是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液 態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 氣 態和固態 形式存在的。3.熱帶沙漠中的仙人掌為了 減少蒸發 ,葉片長成葉刺狀,為了 吸收水分 ,根系特別發達,來適應沙漠缺水的環境。4.形成水循環的外在動力是 太陽光的照射 和 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即水的三態會隨 溫度而變化。5.分析下面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運動過程:(1)分別寫出A、B、C、D所表達的水循環中的各環節名稱:A蒸發 B水汽輸送C降水 D 地表徑流(2)目前人類對地表徑流 這個環節可以施加一定影響。§1-2水的組成水電解實驗說明了水是由 氫 和氧 組成的。電解水是個化學變化 過程。(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電解實驗中,正極得到的氣體是 氧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能復燃 ;負極得到的氣體是 氫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能否燃燒 。正極和負極所得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1:2 。3.水的重要性質有: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 ,凝固點是 0℃ ;水的異常現象有, 4 ℃ 時密度最大,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 。實驗現象可知,左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右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圖上電源A代表正 極。5.關于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B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 C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1-3水的密度1.某種物質 單位體積的質量 叫做這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密度的定義公式是 。其兩個變形公式是:m= V ,V= m/ 。2.1克/厘米3=1000 千克/米3,0.9克/厘米3= 900 千克/米33.一般情況下水的密度為1000 千克/米3,它所代表的科學意義是每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下列三種物質:水、海水、酒精之間的密度大小關系為 海水 > 水 > 酒精 。5.小明家上個月用去自來水10米3,即用去水10000 千克,每噸水的價格為1.8元,則這個月要交水費 18 元。6.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著等質量的水、酒精和食鹽溶液,如下圖所示則A 杯中是酒精。7.一個100毫升的量筒最多可量出酒精 80 克。(酒精的密度為0.8克/厘米3)8.要測量某物質密度根據的原理是:,所需的主要器材是 天平 、量筒 。§1-4水的壓強1.壓力是由物體之間相互 擠壓 而產生的。壓力作用在 受力物體表面 上,壓力的方向與 受力物體表面垂直 。當物體水平放置時,壓力的大小就是重力 的大小。2.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壓力大小 和受力面積大小 有關。我們用壓強 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即在單位面積上 受到的壓力大小。其定義公式表示為P=F/S ,兩個變形公式求F= PS ,S= F/P 。3.2帕=2 牛/米2,2帕代表的科學涵義是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2牛。4.菜刀磨得很快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駱駝具有很寬大的腳掌是通過_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5.一個質量為50千克的人,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厘米2。則當他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 490N ,對地面的壓強為 12250 Pa ;當他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力為 490N ,對地面的壓強為 24500Pa 。6.研究水內部壓強特點時,用到的儀器叫壓強計,它的工作原理是當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U型管兩邊的 液面差 越大。7.液體壓強的特點有:對容器側壁 和底部 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 都有壓強;并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 增加而增大;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 有關。§1-5水的浮力將物體掛在彈簧秤下,然后將物體慢慢浸入水中,彈簧秤的示數逐漸變小 ;當物體全部浸入水中后再慢慢下沉(不碰到水底),彈簧秤的示數不變 。若物體的重力為10N,某一個時刻彈簧秤的讀數為6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4 N。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浸在液體的物體,受到向上 的浮力,且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字母表達式為F=ρ液 g ν排 ,其中ρ液指液體的密度 ,ν排指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物體浮沉條件:當F浮 > G物,物體上浮,此時ρ物< ρ液;當F浮 < G物,物體下沉,此時ρ物> ρ液;當F浮 = G物,物體懸浮,此時ρ物 = ρ液;當物體上浮至漂浮后,此時F浮= G物4.某物體的質量為10千克,當它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為 98 N,此時它所排開的水的體積為 10 分米3。5.如圖所示密度最大的液體是: C 。密度計是根據物體的漂浮的在液體里浮力相等原理制造的,其刻度值上比下小 。(大或小)6.魚的浮沉是通過改變魚鰾體積 的大小而來改變所受的浮力大小,而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 重力 大小來實現浮沉的。7.一艘輪船重108牛,當它在長江上駛時,所受的浮力為 108 牛,當它由長江駛入東海時,所受的浮力為不變 ,所排開的液體體積變小 。8.小結計算浮力的三種思路,用符號來表示: F浮=G物-F拉 (稱量法);F=ρ液 g ν排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物(懸浮漂浮狀態) (根據浮沉的條件)。§1-6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溶液名稱 溶質 溶劑碘酒 碘 酒精硝酸鉀溶液 硝酸鉀 水75%的酒精 酒精 水1.溶液由溶質 和溶劑 兩部分組成;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 ,溶解其它物質的這類物質叫做 溶劑 。2.填表:給下列混合物歸類:①食鹽水,②鋇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屬于溶液的是1 8 ,屬于乳濁液的是3 5 7 。4.溶液的本質特點是:均一 性和穩定 性,當條件不改變時,溶液放置較長時間也 不分層 (分層或不分層)。5.有10%的食鹽水100亳升,其密度為1.03克/厘米3.現從中取出食鹽水10亳升,那么這些食鹽水的質量分數為 10% ,密度為1.03×103 千克/米3。§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1.我們把在一定溫度 下在一定量 溶劑里,不能 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能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無關 。(無關或有關),但在一定溫度下同種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 。3.在橫線箭頭上寫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換方法:4.我們用 溶解度 來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即在一定溫度 下,某物質在 100克溶劑里所達到飽和狀態 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5.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5克,它所能代表的科學意義為: 20℃時100克水里最多只能溶解25克硝酸鉀 。根據這個意義完成下表:(指同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克) 25 50 30溶劑(克) 100 200 120溶液(克) 125 250 150質量分數(C%) 20 20 20分析上表數據可發現:同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里溶質與溶劑成 正比 符號來表達為 m溶質/m溶劑 = s/100 ;一溫度下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 不變 。6.某溫度下食鹽水飽和溶液120克,里面有含有食鹽20克,則此溫度下食鹽的溶解度為 20g ,在物質的溶解性等級中它屬 易溶 。7.探究影響固體的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中,我們發現影響的因素有:1.2.3 ①溶質性質;②溶劑性質;③外界溫度;④攪拌程度;⑤溶劑的量;8.科學上我們常用 質量分數 來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C%= m溶質/m溶液×100% 。9.100亳升20%的硫酸溶液(ρ為1.2克/厘米3),則硫酸溶液的質量為120 克,其中含有硫酸 24 克.10.實驗室配制10%的鹽酸溶液500克,需要40%的鹽酸溶液 125 克。11.要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溶液50克,先計算,再用天平稱取食鹽5 克,用量筒量取水 45 亳升,然后充分溶解即可。12.如圖:(1)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升高 ;像 熟石灰 (填物質名稱)和c一樣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反而下降;b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 。(2)在t℃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Sb﹥Sa﹥Sc 。(3)在t℃時a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16.7% 。§1-8物質在水中的結晶1.晶體具有 規則 的幾何形狀,而非晶體則沒有。2.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是:蒸發溶劑 和 冷卻熱飽和溶液 。對于右圖中獲得a物質晶體可采用: 冷卻熱飽和溶液 ,獲得b物質晶體可有用: 蒸發溶劑3.藍 色的硫酸銅晶體受熱會變成 白 色的無水硫酸銅粉未,同時有 水 生成。無水硫酸銅遇水變 藍 。4.硫酸銅晶體的生成中利用的結晶方法是: 冷卻熱飽和溶液 。§1-9水的利用和保護1.目前人類利用較多的是 河流 水、 淡水湖泊 水和埋藏比較淺的地下淡 水。它們都是由 大氣降 水最后匯集而成的。2.對于一個區域來說,可供人們使用的水相當于該區域在一段時間內降水 的總量和同期 蒸發損失 水總量之差。即是可提供 地表和地下徑流 的水。3.一個地區的 水循環 越活躍,水資源就越豐富。從全球范圍來看,在 赤道附近 地區和 距海 比較近的地區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4.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有:總量居世界第 六 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尤其是在北緯 40 度的海流域和華北地區,供水嚴重不足;分布從時間上看, 夏秋 豐富, 冬春 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 大 ;從空間上看,南 多 北 少 ,東 多 西 少 。5.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會使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消耗了溶于水中的 氧 ,使得水生動物難以生存。6.把水靜置,使水中的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 沉淀法 ,為了使沉淀的效果更好,常用 明礬 或 活性炭 作凝聚劑。過濾法適用于分離 固液 的混合物,過濾操作有嚴格的要求,一貼是指 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是指 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 、 漏斗內的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是指 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 、 玻璃棒末端輕靠三層濾紙邊 、 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7.把水加熱,至水沸騰變成水蒸氣,再經冷凝管冷卻成水滴,這種凈化水的方法稱作 蒸餾法 。蒸餾水是 純凈物 (純凈物或混合物)。8.粗鹽提純為精鹽的主要操作步驟有 溶解 、過濾 、 蒸發 ,最后所得的精鹽是 純凈物 (純凈物或混合物)。§2-1大氣層大氣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內。大氣溫度在垂直方面向上的變化 是我們對大氣進行分層的主要依據。下列大氣高度范圍內,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反而呈下降的是:1.3①0-12千米;②12-55千米;③55-85千米;④85千米之外。3.根據大氣的溫度、密度、物質組成等特點,可以把大氣分成 對流層 、 平流層 、 中間層 、 暖層 和 外層 。其中 對流 層跟我們人類關系最密切。4.下列關于對流層描述正確的是: 5①對流層內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對流層高度是一樣的;③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空氣有強烈的水平運動;④對流層集中了一半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⑤對流層的天氣現象復雜多變。5.空氣對流的運動規律是:熱的地方空氣的垂直運動呈上升 ,冷的地方空氣的垂直運動呈 下降 。據此,冰箱冷凍室的冷凝管安裝在冷藏室的 上部 (上部或下部)。§2-2天氣和氣溫1. 短時間 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叫天氣。下列詞語不屬于描述天氣的是 5①陰轉多云;②和風細雨;③雷電交加;④小雨加雪;⑤終年高溫。2.天氣由許多要素組成的, 氣溫 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還包括 氣壓 、 風 、 濕度 和 降水 等。3.氣象觀測中,用到的溫度計類型有 普通溫度計 、最高溫度計 、 最低溫度計 。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測氣溫的主要原因是百葉箱內氣溫波動 小(大或小)。4.一般一天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左右 ,最低氣溫出現在 日出前后 。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約為 22 ℃ 。§2-3大氣的壓強1.馬德保半球實驗說明了 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 。大氣壓的大小可以用水銀氣壓計 或 空盒氣壓計 進行測量。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高3.度 直接相關,所以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反而 減小 。2.標準大氣壓的大小為 1.01×105 Pa ,相當于 76 厘米汞柱產生的壓強。若某人的拇指甲的面積為1厘米2,則此人拇指甲受到大氣給它的壓為10.1 牛。3.如圖:托里拆利實驗中,最后水銀柱的高度如圖所示,此時大氣氣壓的大小為 1.01×105 Pa 帕,把玻璃管略向右轉則會發現水銀柱會 變長 (長、不變、變短)。若玻璃管上端突然打個小洞,你估計會出現的現象是 管內水銀柱下降至與管外水銀面相平4.氣體或液體的流速越大,其產生的壓強就越小 。5.下列生活現象中沒用到大氣壓的是: 3①飲料吸入口中;②用滴管取液體;③氣球升空;④塑料掛鉤吸在壁上。§2-4大氣壓和人類生活1.高氣壓中心的空氣 下沉 流動,天氣多晴燥 ,低氣壓區中心的空氣 上升 ,天氣多 陰雨 。2.實驗表明,當氣壓增大時,液體的沸點會 升高 ,當氣壓減小時,液體的沸點會 降低 。壓力鍋就是利用 增大壓強沸點升高 的原理制成的。3.下列生活用品或生產工具利用到大氣壓的是: 1.2.3.4.5.①真空保存袋;②吸塵器;③高壓鍋;④離心式水泵;⑤針筒吸藥液。ξ2-8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1.氣候是指某一地區 長時間 內的天氣特征。下列屬于氣候用語的是 EA陰轉多云 B晴空萬里 C和風細雨 D雷電交加 E長年無冬2.看我國地圖分析:(1)造成A地和B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緯度不同A地緯度 低,氣溫 高 ,B地緯度 高 ,氣溫低 .(2)我國的緯度位置跨越的溫度帶有 熱帶。北溫帶 ,嘉興處在 北溫 帶。(3)基本處在同一緯度的C地和D地氣候差別也很大,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有地形 和 海陸位置 。(4)E地和F 地相比,E地增溫或降溫比F地要 快 (快或慢),其年較差和日較差比F地要 大 (大或小)。3.分析右圖: (圖上海拔的單位為米)(1)若山腳B地的氣溫為15℃,則山頂A地的氣溫約為 -9℃ 。因為在對流層范圍內,每升高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 6℃ 。(2)C地和D 地相比, C 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處在 迎風坡 ,水汽上升過程中更容易 凝結形成降水 。4.在加熱水和煤油的實驗中,我們發現:(1)經過相同時間的加熱后, 煤油 溫度升高的快一些。(2)由(1)這步我們可以推出,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相同, 水 要多加熱些時間。也就是說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 水 要吸收更多的熱量。(3)在此實驗中我們唯一控制的不同條件是: 物質 不同。(4)若某同學在做此實驗時,水的溫度反而比煤油上升得快,你分析可能出錯的原因是: 可能是沒有的質量比水大 。5.水的比熱為 4.2×103J/(kg·℃) ,它所代表的科學意義是 1千克的水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質量為2千克的水溫度升高2℃所吸收的熱量為 16.8×103 焦。6.由比熱表可知:不同物質的比熱是 不同 的,所以比熱也是物質的一種 性質 ; 水 的比熱最大;即使是同一種物質,在狀態不同時其比熱值也 不同 。7.由于陸地的比熱 小于 海洋的比熱,所以陸地增溫或降溫比海洋 快 ,陸地的年較差和日較差也比海洋 大 。同時,海洋上水汽充足,沿海地區降水要比內陸地區要更 豐富 。海洋 陸地夏季 氣溫 低 高氣壓 高 低風向 海洋→陸地(東南風)冬季 氣溫 高 低氣壓 低 高風向 西北風8.季風是指在不同季節里風向 相反或近相反 的風。我國季風形成的原因是海水和陸地的 比熱 。(根據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填表)9.世界上季風區分布很廣,以 亞洲 季風最為強盛。我國冬季風的特點是寒冷干燥 ,夏季風的特點是 溫暖濕潤 。§3-1環境對生物行為的影響1.晝夜、季節等環境因素的周期性變化,使得自然界中的生物活動具有一定的 節律性 。2.貓頭鷹和鼠的夜出晝伏是對環境中 光照 的反應;向日葵向太陽是對 光照 的反應;莖的背地生長是對 地球引力的反應;捕蠅草捕獵物是對 碰觸 的反應。3.探究含羞草的反應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它能對碰觸 (光線、聲音、振動、碰觸)作出反應,它的最敏感的部位在羽狀復葉 。植物的常見感應性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觸性 向化性 等等。分組實驗:植物的向性(探究根對地球引力的反應)1.實驗中將4粒種子指向4個不同的方向,原因是:這樣布置當種子萌發時,方向不同。2.植物的種子萌發后,根向下生長,這是植物對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應。此外,我們還發現胚芽出來后,并不是直立生長,而是彎向水生長,這是植物的向水 性。§3-2神奇的激素1.達爾文的向光性探究實驗:(看圖填寫)A圖表明胚芽受到單側光照射時,會彎曲生長 。B圖表明如果切去胚芽尖端部分,發現胚芽 不生長,不彎曲C圖中將胚芽的尖端用一個不透光的錫箔小帽罩起來,發現胚芽 生長但不彎曲 。D如果胚芽的基部用錫箔包起來,發現胚芽 彎曲生長。根據上述實驗結論,我們可以大膽推想在 單側光 的照射下,胚芽的 尖端 部分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且這種物質會對 __胚芽的生長__________產生影響。2.溫特的實驗:A組實驗中a瓊脂接觸過胚芽的 尖端 ,發現這個胚芽會向放瓊脂的 對側彎曲 生長。B組實驗中b瓊脂 沒有 接觸過胚芽的尖端,發現這個胚芽 不生長不彎曲。溫特做B組實驗對A組來講,可起到 對照作用,以排除 重力等其他因素 的干擾;此實驗表明,胚芽的 尖端 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夠控制 胚芽 的生長。3.荷蘭科學家 郭葛 等人,最后分離出植物尖端部分含有能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取名為 生長素 。后來科學家又陸續發現了 赤霉素 、 細胞分裂素等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物質。這些對植物活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物質統稱為 激素。4.現在科學家知道,當 單側光照射植物時,使植物體內產生的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背光側生長素要 多(多或少),所以背光側生長 快 (快或慢)。4.人體血液中的 葡萄糖 叫做血糖。人體正常的血糖值為90mg/100ml物中的糖類物質。5.讀右邊人體內血糖含量的調節圖:(1) X代表人體正常的血糖,其數值應為 90mg/100ml ;A代表人體血糖 高于 正常血糖值,在C處發生的變化是胰島素分泌增加E處的變化是 血糖濃度下降B代表體內血糖 低于 正常血糖值,在D處發生的變化是 胰島素分泌減少導致在F處的變化是 血糖濃度上升 。(2)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 糖尿 病。5.內分泌腺是 沒有 (有或沒有)導管的腺體,它們分泌的 激素 會直接進入腺體內的 毛細血管 ,通過 血液 循環運送到人體各處。序號 內分腺名稱 分泌的激素 主要作用A 腦垂體 生長素 能控制人的生長發育B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促進 新陳代謝 ,提高 神經系統的興奮性C 腎上腺 腎上腺激素 加快心跳節奏 ,擴張通往肌肉的血管D 胰臟 胰島素 促進人體吸收的 血糖儲存E、F 卵巢 睪丸 性激素 促進 生殖器官發育 ,激發和維持 第二性征。6.讀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分布圖并填表:7.填表:激素分泌不正常帶來的疾病:疾病 分析對應疾病的產生的原因1 侏儒癥 幼年時生長素分泌不足2 巨人癥 幼年時生長素分泌過多3 肢端肥大癥 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4 糖尿病 胰島素分泌不足5 呆小癥 幼年時甲狀腺分泌不足6 甲亢 成年時甲狀腺分泌過多§3-3神經調節1.人體作出反應是一個 接受信息→傳遞信息→ 處理信息 → 傳導信息→ 作出反應的連續的過程,是許多器官 協同 作用的結果。2.信息的接受和傳導靠神經系統 。處理信息的重任主要由人體的腦和 脊髓 承擔。3.下列細胞屬于神經元的是: ABCDA感光細胞 B嗅覺細胞 C味覺細胞 D溫覺的冷敏小體 E大腦4.讀書本P112的圖3-17人的神經系統圖,歸納填空:5.右邊是人腦的縱面圖,看圖填空:腦是神經系統的 部分;A是 大腦,其功能管理人體各部分;B是小腦,其功能人體協調;C是 腦干 ,其功能 控制血液循環、呼吸系統。6.大腦表面稱為 大腦皮層。 溝 和 回 使大腦皮 層的面積大大 增加。腦的不同部位功能 不同 (相同或不同)7.脊髓是 腦干 的延續。它主要有 傳導 和 反射 兩方面的功能。脊髓里的神經中樞屬于 低級(高級或低級)神經中樞,所以有些反射可以受 大腦 控制。8.人體通過 神經系統 激作出的 應答 的過程叫做反射。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 才能實現。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傳入神經 →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五個部分。9.讀書本P115頁圖3-22縮手的反射過程填空:手碰到高溫物體后,首先能過 痛覺感受器 感覺高溫,產生神經沖動,然后經 傳入神經 傳導進入 脊神經 ,再通過 傳達到 手 ,手便會立即回。縮手反射是對刺激的一種 自動 應答,它發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腦接受并做出解釋之前,這樣 縮短 了反應時間。10.人的許多 有意識 行為可以不涉及到感受器。因為大腦是 高級 (高級或低級)神經中樞,能控制一些 大腦以下 的低級神經中樞。§3-5體溫的控制1. 鳥 類、 哺乳 類,特別是人類,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都具有保持體溫恒定的能力。2.測量體溫的部位通常在 腋窩、口腔、和 直腸 。正常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3.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 產熱 和 散熱 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安靜時人體主要的產熱器官是 內臟 ,運動時人體產熱的主要器官是 肌肉等皮膚。人體90%以上的熱量是通過 皮膚 散發出去的。4.人體散熱的兩種主要方式是 皮膚散熱 和 蒸發 。當外界溫度低于體溫時,散熱的方式以 皮膚散熱 為主;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散熱的方式以 汗液蒸發 為主。5.皮膚直接散熱的多少,決定于皮膚表面與外界環境之間的 溫差 ,人體表面的溫度可以通過流經皮膚 血液 的多少加以調節。讀圖:根據血管的形狀可知 B血管是在常溫下; __A___血管是在低溫下的,當血管收縮時,皮膚血流量少,皮膚溫度 低,散熱量少;_C__血管是在高溫下的,血管 舒張 ,皮膚溫度 升高,散熱量 增大 。6.在高溫環境下,如果超過了人體體溫調節能力的 最大限定。產熱多而散熱困難,會出現 中暑現象。7.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 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控來調節和控制的。比如在低溫條件下,血液溫度會降至 37 ℃以后,刺激 腦中干的熱受體,使人 戰栗和皮膚中血管 收縮,這樣可以增加 熱量和減少 散熱,使得血溫 升高,最后回到 正常 的體溫。§4-1 電路圖1.把開關、電源、用電器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一個最簡單的電路至少有4部分組成。2.電路的狀態有: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此時電路中有電流;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此時電路中無電流;如果電流沒有經過用電器,直接與電源構成通路,這叫電源短路,此時電路中因電流而會損壞電源。如左圖電路圖:若斷開關S2,閉合開關S1,則電路是短路;若只閉合開關S2,則電路是通路;若斷開開關S2、S1,則電路是開路。3.畫出下列元件符號:兩節干電池 ,電鈴 ,電動機 交叉相連的導線 ,滑動變阻器 ,電壓表 一個電動機和一個電鈴串聯在電路中,用一個開關控制,電源是電池組,在右方框內畫出此電路圖:4.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是兩種最基本的電路聯接方式。把左實物圖連成串聯電路,發現串聯電路只有1條電流路徑。右框內畫出電路圖:把左實物圖連成S為總開關,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聯電路。發現并聯電路至少有2 條電流路徑,并且支路用電器工作不干擾右框內畫出電路圖。3.如右圖:S為總開關,它的作用是控制L1L2d的明暗,S2、S1為支路開關,它們的作用 是控制L1的明暗,A、B兩個分支點間的電路叫做支路,A、B兩點到電源間的電路叫干路。4.將右圖的實物圖在下框內畫出電路圖:§4-2電流的測量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科學上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因此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帶負電荷)的移動方向相反。2.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表示,符號用I表示,其國際制單位是A。換算:①200毫安=200000微安=0.2安,②50000微安=50毫安=0.05安。3.測量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在電路中的元件符號表示為 。使用電流表應注意的有:①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②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③用試觸 法來選擇量程,這樣可以提高測量的安全性;④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把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4.方框內畫出對應右圖的電路圖:9.如右圖此時電流表的讀數為1.1A。如左圖電流表示數為0.14A§4-3物質的導電性下列物體,屬于導體的是:2.4.5.6.7.10①橡皮,②碳棒,③棉花,④食鹽水,⑤人體的汗液,⑥金屬,⑦燒紅的玻璃,⑧塑料,⑨純水,⑩大地。2.導體和絕緣體沒有(有或沒有)絕對的界線。如玻璃通常情況下是絕緣體,但燒得發紅時就變成了導體。3.導體能夠導電的原因是導體內部有自由電荷;金屬是最重要的導體,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它們帶負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體的原因是其內部沒有自由電荷。§4-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1.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做電阻。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小。電阻用符號R表示,它的國際單位是歐姆。請換算:0.005兆歐=5千歐=5000歐2.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短、粗細、和導體自身性質。請判斷:①電阻是導體自身的一種性質,當一段導體拉長時其電阻不變。F②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細其電阻值一定越大。F③導體中的電流越大,其電阻值就越小。F④銅導線的電阻比鐵導線的電阻小F⑤相同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的導線,導線越長其電阻值就越大。T§4-5變阻器1.滑動變阻器是靠改變接入電路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從而能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大小。如左圖的滑動變阻器,請回答:①若接線柱A、B接入電路中,則接入的電阻始終為最小;②若接線柱C、D接入電路中,則接入的電阻為最大;③若接線柱A、C接入電路中,滑片P向左移動時,接入的電阻變 小4.如右圖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小燈泡L變亮,電壓表示數變大。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大。§4-6電壓的測量1.使導體中的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的作用稱電壓。一個電路中有電流的兩個必要條件是 完整電路 和電壓。2.電壓符號用U表示,它的國際制單位是V。換算:5200毫伏=5200000微伏=5.2伏,200千伏=200000V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36V,家用電路的電壓為220V。3.測量電壓要用,其在電路中的符號為 。它的使用要注意①必須把電壓表與被測電路并聯,②電壓表的“+”接線柱要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線柱要與電源負極相連;③使用時所測電壓的最大值不能超過其量程。由右圖的實物圖在方框內畫出其電路圖:4.在下列電路圖中標出電壓表或電流表,并標出正負接線柱:EMBED PBrush5.按左圖的電路圖連實物圖:§4-7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1.為了研究一段導體R的U、I、R的關系,我們確定的研究方法有:①保持R不變,改變U,研究I和U的關系;②保持U不變,改變R,研究I 和R的關系。據此我們設計的實驗電路圖是(在虛線框中畫出)2.在此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變阻R兩端的電壓。 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導體中的電流,與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個結論也就是歐姆定律。3.歐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I=U/R,其變形公式U=IR,R=U/I。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公式是 R=U/I 。4.如右圖現要測量未知電阻RX的電阻(事先已知R的電阻約在10歐左右):①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閉合開關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處于阻值最大處;②此實驗中伏特表的量程應是0~3V,電流表的量程應是0~0.6V;③連接右邊實物圖,注意導線不能交叉;④若在實驗中兩表的讀數如上圖所示,則RX=11歐。5.按左圖的電路圖連實物圖:5.有關歐姆定律的計算題:①某導體兩端的電壓為6伏時,通過它的電流為1.2安,(1)求導體的電阻為多大 (2)當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6安時,導體的電阻為多大 此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又是多少 解:由題得(1)R=U/I=6V/1.2A=5歐(2)5歐 U,=I,R=0.6AX5歐=3V②當電路兩端的電壓是6伏時,通過電阻的電流為0.6安,求(1)要使通過電阻的電流為1安時,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多少伏 (2)如果電路兩端的電壓增加到12伏,此時電路中的電阻為多大 通過電阻的電流是多少 解:由題得U,=IR=IX(U/I,)=1AX(6V/0.6A)=10V10歐 I,,=U,,/R=12V/10歐=1.2A③當一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從2.5伏增加到3.5伏時,通過電阻的電流增大了1安,求電阻的阻值為多少 解:由題得設I1為aAU1/I1=U2/I2=2.5V/a:3.5V/a+1a=2.5AR=U/I=2.5V/2.5A=1歐④如圖,電阻R1=10歐姆,電源電壓12伏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在滑動變阻器滑片這接動過程中:(1)當電壓表示數為6伏時,電流表讀數為多少?解:由題意得I=U/R=6V/10歐=0.6A(2)當滑片P拉到滑動變阻器a端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分別為多大?解:由題意得I=U/R=12V/10歐=1.2AU1=U總=12V⑤如右圖電源電壓為10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0歐姆。當滑片P由變阻器的中點a處移向b端的過程中,兩電表在a和b兩處的讀數分別為多大?解:由題意得:I=U/R=10V/10歐=1AU1=U總=10VI=U/R=10V/20歐=0.5AU2=U總=10V期中簡單分析計算題練習:(注意格式)1.有一100毫升的量筒,能否量取質量為100克的煤油?(ρ煤油=0.8×103千克/米3)解:由題意得,V=M/ρ= 100g =125ml0.8g/cm3因為125ml大于 100ml 所以不能答:不能量取質量為100克的煤油.2.如圖:物體A的質量為2千克,它的底面積為5分米2物體B質量為1千克,它的上表面面積為2分米2.則物體A對B產生的壓強為多少 解:由題意得,因為物體水平放置 所以F=GP=F/S=G/S=2kg×9.8N/kg=980pa2×10-2m2答: 物體A對B產生的壓強為980pa3.有一塊木頭的體積為100厘米3漂浮在水面上,有40厘米3的體積露出水面,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解:由題意得,F浮=G排液=ρ液gv排=6×10-5 m3×1000kg/m3×9.8N/kg=0.588N答: 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0.588N4.有一質量為10克的石臘懸浮在煤油里,已知ρ煤油=0.8×103千克/米3.問石臘的密度為多少 石臘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解:由題意得, 石蠟懸浮F浮=G蠟 所以F浮=G蠟=10g×9.8N/kg=0.098NF浮=ρ液gv排液V排液=F浮/ρ液g= 0.098N =12.5×10-5m30.8×103kg/m3×9.8N/kgρ石蠟=m石蠟 = 0.01kg = 800kg/m3V排液 1.25×10-5m3答:石蠟的密度為800kg/m3,浮力為0.098N5.如圖:某物體放入裝滿煤油的溢水杯里后,測得邊上的容器里煤油的體積為10毫升.已知ρ煤油=0.8×103千克/米3,問物體在溢水杯里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 解:由題意得,F浮=ρ液gV排=0.8X10⒊千克/米⒊X9.8N/千克X 1×10-5m3=0.0784N答: 物體在溢水杯里受到的浮力為0.0784N6.在20℃時,在25克水里發現恰好最多能溶解硝酸鉀15克,則此溫度下硝酸鉀的溶解度為多少 同一溫度下,100克飽和硝酸鉀溶液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解:由題意得, S=60克a%=S/(S+100) ×100%=60/160 a%=37.5%答: 100克飽和硝酸鉀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7.5%7.10%的食鹽溶液200克和30%的食鹽溶液300克充分混合后,最后食鹽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解:由題意得,a%=200X10%+300X30%克/(200克+300克)=22%答: 最后食鹽的質量分數為22%8.從1000毫升、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密度為1.2克/厘米3)溶液中,取出溶液8毫升,問這8毫升食鹽溶液中含有溶質幾克?解:由題意得,M質=M總xa%=8立方厘米X1.2克/立方厘米X10%=0.96克答: 這8毫升食鹽溶液中含有溶質0.96克9.配制100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10%的稀硫酸,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90%的濃硫酸為多少克?另需水多少克?解:由題意得,M濃=M稀Xa稀% /a濃% =100克/90%=111.11克M水=M總-M質=1000克-111.11=888.89克答: 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90%的濃硫酸為111.11克, 另需水888.89克10.高壓鍋蓋內表面積為400厘米2,當鍋內蒸氣達到1.2個標準大氣壓時,鍋蓋所受的蒸氣壓力是多大 解:由題意得,F=PS=121200帕×400×10-4m2 =4848N答:鍋蓋所受的蒸氣壓力是4848N加溶劑,升溫蒸發溶劑 降溫 增加溶質腦中樞中樞神經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