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中考常考的主要問答題1、新時代(2020年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個發展階段及目標是什么?答:①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談談對“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已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共識”這一觀點的認識。(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重要性)?答:①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②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③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必然的選擇。④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⑤走綠色發展道路,有利于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3、請你為云南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政府: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發展理念。④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監督和治理力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制保障。⑤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等。⑥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⑦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⑧堅持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個人:①樹立可持續發展和節能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②積極參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③從小事做起,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行動。如節約糧食、綠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物品、隨手關燈。④積極同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4、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該怎么做?(2016中考題)①樹立法治觀念,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②弘揚法治精神。③強化規則意識.④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辦事5、我國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是什么?①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其他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等。6、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受到熱捧的原因是什么(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意義)?(2016中考題)①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②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華文化不普中斷,一直綿延至今。③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④中國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世界各國需要與中國打交道。7、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中華文化?(2016中考題)答:①保護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②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③增強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世界各國文化的有益因子,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文化。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8、個人與集體的關系?①個人與集體不可分割。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由個人組成,集體是個人成長的基礎良好的集體有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②集體也不能缺少個人的努力,集體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9、集體的作用(重要性、意義)(重點):①集體是個人成長的基礎,良好的集體有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②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發展個性。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人際交往的態度和能力。③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10、建設美好集體我們該怎么做(合理化建議)?①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主人,要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各盡所能,發揮所長,為集體做貢獻。②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要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使自己的個性不斷豐富和發展。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習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做到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美好集體的特點:①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②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③是獸于合作、充滿活力的1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重點)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12、示例:李某生怕上班遲到,在途中開車的過程中闖紅燈過馬路,結果被交警罰款200元,記六分的處罰。試用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評析李某的行為。(重點,掌握答題模式)答:李某的行為是錯誤的。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13、談談你對勞動重要性的認識.(作用、意義)答: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間美好的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③生命的一切輝炮都是勞動鑄就的。今天,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太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于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注意說明題)14、如何理解黨和政府提出的“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公民也不掉隊”?答: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人民的福社。③讓每個公民、每個民族共享改革發展成果。④有利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⑤是走向共同富裕的要求。15、談談你對人與自然要和譜共生的認識?答: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③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凌駕于自然至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16、你如何看待隨意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答:這種行為是不尊重生命,不善待自然的行為,同時也是違法行為,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17、新冠肺炎來源于食用野生動物給我們什么啟示?答:①凌駕于自然之上,肆意和掠奪自然,不獸待大自然中的生命,隨意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與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和諧相處,尊重自然,善待生命,我們要杜絕和革除隨意捕殺、傷害和食用野生動物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遠離野生動物不僅是保護它們,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18、簡述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答:①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②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19、依法治國(法治)的重要意義是什么?(重要性、作用)①有利于解決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穩定。②有利于實現社會民主和人民當家作主③有利于實現和保障國家長治久安④有利于社會文明進步和公平正義⑤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⑥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注意: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新方針(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為什么要承擔責任?(重要性、意義)(思考不承擔責任的后果)①承擔責任,能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②承擔責任,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③承擔責任能獲得自尊和自信、增長才干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贊譽。④承擔責任才能共建和諧社會,共享美好幸福生活。21、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怎樣承擔責任?)①面對可以選擇的責任:要能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做出正確的評估,做出合理的選擇,并義無反顧的承擔起應負的責任。②面對非自愿選擇的責任:改變自己對待應該做的事情的態度,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的責任來承擔。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22、對憲法地位和作用的認識?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②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率③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④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⑤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⑥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問題⑦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注意說明題)23、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①叢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間題。②叢效率上看,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率。③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更為嚴格。(注意說明題)24、國家對待各種經濟成分的態度是什么?(注意經濟制度的內容)我國的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它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態度: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合法權利和利益,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25、一個人從沾染不良習氣到違法犯罪的過程給我們什么啟示(警示)?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過程。開始是沾染了壞思想、壞習氣有了不良行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便會去做一些違法的事;若再不回頭,就會越走越遠,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淵。青少年要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26、什么是文化自信?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答:文化自信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就要: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注:“四個自信”就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7、談談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為什么要講誠信、誠信的作用)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28、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29、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重點)①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的根本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③國家安全是人民率福安康的前提。30、中學生怎樣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重點)答:①中學生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國家安全意識。②樹立國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利益。③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④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斗爭。31、為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答: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②要杜絕不良行為。③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④謹慎交友⑤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⑥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微杜漸,防忠于未然。32、從不同角度談談應該怎樣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16中考8分)答:①家庭:父母應履行監護人職責和撫養義務,教育、引導未成年人。②學校:學校應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③社會:社會要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④國家:國家應完善法律法規,健全權益保護制度,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33、未成年人有了四大保護(四道防線)就絕對保險了嗎?答:這種說法不對。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身需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未成年人要明辨是非,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等。34、未成年人如何加強自我保護?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②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③培養自制力,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④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法和途徑。35、請你談談對創新重要性的認識。答:①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②創新推動發展,只有不斷創新,國家和社會才能不斷進步。③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是國家命運所系。④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青少年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①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②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③敢于質疑,善于質疑。④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⑤提高觀察能力和創新無處不在性思維能力。⑥培養動手能力,勤于實踐。注:每年的5月30日是“科技工作者日”36、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該怎么做?(合理化建議、途徑、怎樣建設)①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③注重教育創新,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創新人才。④完善專利登記制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⑤政府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對創新人員進行獎勵等。建設創新型國家青少年該怎么做?注:“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37、青少年怎樣怎樣履行受教育義務?①自覺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②自覺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③自覺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38、如何正確合理利用手機互聯網?(合理化建議、注意事項)①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③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成謎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④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⑤遵守網絡規則: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⑥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9、請你談談對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認識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糙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精神動力。40、法治(規則)與自由的關系?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失去自由的。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沒有法治,就沒有自由。④講規則,守底線才有真正的自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