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眼與視覺 一、眼睛 1、眼睛的組成如圖聽示,人的眼睛由晶狀體、睫狀體、角膜、視網膜等結構組成。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其中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的膠片。 2、眼睛的工作原理 正常眼睛無論是眺望遠景,還是觀看近處的物體,像都能成在視網膜上,原因就是晶狀體本身具有彈性,它周圍的肌肉可以根據視物的遠近,調節它表面的彎曲程度,改變眼睛的焦距,從而使物體的像總能成在視網膜上。 當看遠處的物體時,睫狀體舒張,使晶狀體變薄,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弱,焦距變大,使像成在視網膜上,如圖甲所示;當看近處的物體時,睫狀體收縮,使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強,焦距變小,使像成在視網膜上,如圖乙所示。 3、遠點和近點 依靠眼睛的調節所能看清的最遠和最近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做遠點和近點。正常的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近點在大約10 cm處。明視距離: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大約為25 cm。 二、視力的嬌正 1、近視眼及其矯正 看遠處的物體很吃力,只有把物體拿到離眼睛較近處才能看清楚,這種眼睛叫“近視眼”,其特點是“怕遠不怕近”。 近視眼的遠點為有限距離,近點也比正常眼近。所以,患近視眼的人習慣緊貼在書上看字。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視網膜距晶狀體過遠,或者晶狀體比正常眼凸一些,變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強,從無限遠處射來的平行光線不能會聚在視網膜上,而會聚點在視網膜前(圖乙)。矯正近視眼,可配戴用凹透鏡制成的近視眼鏡(圖丙),使入射的平行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后再射入眼睛,會聚點就能移到視網膜上。 2、遠視眼及其矯正 看近處的物體很吃力,只有把物體拿到離眼睛較遠處才能看清楚,這種眼睛叫“遠視眼”其特點是“怕近不怕遠”。 遠視眼的近點變遠。由于眼球前后方向上過短,視網膜距晶狀體過近,或者晶狀體比正常眼扁些,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平行光的會聚點在視網膜后(圖乙),所以,來自近處一點的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到達視網膜了,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同時,近點遠移,因而看近處時不清晰。矯正遠視眼,可配戴用凸透鏡制成的遠視眼鏡(圖丙),使入射的光經凸透鏡會聚后再射入眼睛,會聚點就能移到視網膜上。 1、關于眼球的結構和功能,下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來自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折射后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從而在視網膜上產生了視覺 B.眼球的折光系統有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 C.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它的曲度由睫狀肌調節 D.眼有眼瞼、睫毛、淚腺管等附屬結構,它們具有保護功能 2、在眼的結構中,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A.角膜 B.晶狀體 C.鞏膜 D.視網膜 3、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實際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鞏膜 C.角膜和虹膜 D.鞏膜和虹膜 4、如下圖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睛的自動調節,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眼 B.這說明眼睛是一個自動變焦(距)系統 C.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應扁平一些 D.看遠處的物體常常需要瞇起眼睛看 5、過馬路看見紅燈停下腳步時,正常眼球結構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瞳孔 B.晶狀體 C.視網膜 D.玻璃體 6、形成假性近視的原因是( ) A.眼球的前后徑過長 B.眼球的前后徑過短 C.晶狀體的彈性小 D.用眼過度或光線不足,造成晶狀體的凸度增大 7、在盲點上引不起視覺的原因是( ) A.沒有視神經 B.沒有感光細胞 C.感光細胞過于集中 D.感光細胞分布過少 8、看書一小時后,向遠處眺望一會兒,可以預防近視眼。其主要原因是( ) A.使調節瞳孔的神經休息 B.使調節晶狀體的肌肉放松 C.使視神經得到休息 D.使視覺中樞得到休息 36277552559059、視力良好的人看遠處和近處的物體都比較清晰,如圖中參與該過程調節的結構主要是( ) A.①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10、如圖為人眼球結構示意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1)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心靈的窗戶,那么,圖中的[3]就是窗戶上那明亮的玻璃。請寫出[3]的名稱 。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機,眼球結構示意圖中的[10] 就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如果其凸度過大,就會形成 ,需要配戴 鏡加以矯正。 (3)你能看到遠處的樹,是因為它反射的光線形成的物象是落在[7] 上,這個信息通過[6] 傳導到 ,形成視覺。 (4)眼睛,通常被稱為“黑眼珠的部分是[1] ,“白眼珠”的部分是[9] 。 參考答案 A 2、D 3、D 4、B 5、C 6、D 7、B 8、B 9、A 10、(1)角膜 (2)晶狀體;近視眼;凹透鏡;(3)視網膜;視神經;神經中樞(4)虹膜;鞏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