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圖片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何重大歷史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也是影響戰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是,新生的人民政權,仍面臨著巨大困難和嚴峻挑戰。新生的人民政權,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閱讀教材P28—30內容,思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鞏固新生政權軍事上:經濟上:背景抗美援朝起止時間作戰雙方目的(原因)著名戰役戰爭性質結果結束標志影響1950.10——1953.7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簽定《朝鮮停戰協定》維護了中國安全,鞏固了新生政權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二戰結束前夕,美、蘇、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中達成秘密協議,決定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出兵朝鮮半島對日作戰,蘇聯紅軍占領朝鮮半島北部,美國軍隊則進駐半島南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南北雙方在美、蘇的支持下,分別建立以李承晚為首的大韓民國和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使朝鮮半島的分裂成為現實。從此,三八線成為朝鮮半島南北方人民不可逾越的鴻溝。導致朝鮮問題朝鮮問題的由來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受命侵入我國臺灣海峽,阻止我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戰火一直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邊,從8月27日起,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10月1日,所謂的“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發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放下武器,停止戰斗,無條件投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向毛澤東發出了救援信…………抗美援朝的背景:①如果中國不出兵,朝鮮將會被美國占領,強敵壓到鴨綠江,中國難以安定地從事建設。②如果美國實現對朝鮮的軍事占領,反動派氣焰囂張,對社會主義國家極為不利。③唇亡齒寒,朝鮮存亡與中國的安全密切相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國家和平,人民要求)(反侵略,求和平)(目的)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成了“第一個志愿兵”。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彭德懷“中華武圣”抗美援朝經過的大事年表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1950年10月至12月,進行了第一、二次戰役,收復平壤,把敵人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初步扭轉了朝鮮的戰局。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志愿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1951年1月至4月,志愿軍又發動第四次戰役,“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撤職,由李奇微接任。1951年4月至6月,志愿軍又取得第五次戰役的勝利1951年7月10日,聯合國軍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鮮開城首次舉行談判。1952年4月,李奇微下臺,克拉克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在此之前雙方談談打打。1952年10月10日發動了上甘嶺戰役。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中朝代表簽訂了《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結束。從世界格局看:從中國格局看:(1)志愿軍和朝鮮軍隊的英勇戰斗(2)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3)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4)抗美援朝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冷戰中的一次“熱戰”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中國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1950-1952年底)2、標志:5、意義:1、背景:6、性質:3、具體做法:4、成果:1950年6月30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個體私有制①徹底廢除了……,農民真正實現了……②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推動新中國的工業化創造了條件,同時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三、小專題復習梳理1)封建君主專制結束:1911年辛亥革命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3)封建土地制度結束:1952年底土地改革平均地權;民生《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類比:1)辛亥革命、解放區土地政策辛亥革命解放區2)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封建社會、封建土地制度的終結十年內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1927-1937(上P60)1947-1948(上P105)1950-1952(下P39)農村革命根據地解放區新解放區影響:1952年底,徹底廢除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1947.10.10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950年,中央人民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實現土地農民個體私有制。作用:獲得土地的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加速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歷次土地變革辛亥革命工農武裝割據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時期平均地權(民生)孫中山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給農民農村革命根據地徹底消滅剝削制度,耕者有其田(<土地法大綱>)解放區劃分階級;沒收、征收、分配土地;發給土地證;動員生產;(〈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區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六單元第一課《鞏固新生政權》教學設計課標:3-2-1講述建立新中國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史實,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艱辛探索。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解讀:知道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所采取的對內對外措施。二、【教材簡析】:教材結構體系:本課是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第一課時,關注其時代背景,新中國的成立,是影響戰后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之一,在這一過程中,為鞏固新生政權應采取了哪些措施。21cnjy.com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新新中國鞏固新生政權的一系列措施,如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等。(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識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提高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脈絡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到社會主義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2·1·c·n·j·y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果和意義。難點:抗美援朝戰爭的背景分析。五、【教學思想和策略方法】:教學思想:“依標施教、以史導論、提升學力”、策略方法:史料化、問題化、活動化、趣味化(故事化)、個別化和協作化、結構化六、【教學過程設計】:1、導入新課:活動:60多年一天,一位偉人在中國的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請問同學們,這一偉大時刻的來臨,意味著什么?學生回答:新中國成立或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或其它。師:但你知道我們新生的人民政權剛剛成立的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是什么嗎?老師加以簡單介紹,引入新課。2、教學環節一:肅清反革命(1)出示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介紹及相關圖片,展示建國初期的國內險惡環境,引發學生思考。設問:面對如此嚴重的國內局勢,我們黨領導人民采取了哪些措施?3、教學環節二:西藏和平解放設問:在現在中國的青藏高原上,生活著眾多的藏族人民,在60多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里,身處底層的藏族人民處于被奴役,被壓迫的地位,稱為農奴,那么我們是通過什么方式或手段解放了青藏高原的人民呢?21教育網通過閱讀教材第二段,學生加以了解,認知,得到以和平談判的方式,人民解放軍進駐了西藏各地,解放了青藏高原上的人民。www.21-cn-jy.com4、教學環節三:土地改革師:現在中國的農民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有了自己的一塊土地(承包),也不用交公糧了,反而國家對農民進行土地直補,國家還有補貼了,那么60多年的農民或農村是什么樣的?他們一開始的境遇與我們現在是一樣嗎?讓我們閱讀教材第三段,了解一下當時的農村及農民狀況。21·cn·jy·com通過相關學生的回答,得出土地改革的時間段,目的,具體做法及其產生的歷史影響。5、教學環節四:抗美援朝出示朝鮮問題的由來,讓學生能更深刻的了解二戰后世界的格局,可聯系第五單元第一課相關的知識加以聯系。重點講述:戰爭的時間段,交戰雙方、出國作戰的目的、戰爭的結果及其影響等。6、課堂小結:課堂感悟所悟一: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所悟二:要堅定的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等。……課堂練習(略)作業布置:作業本作業【板書設計】:1、肅清殘余敵人2、和平解放西藏鞏固新生政權3、開展土地改革4、抗美援朝戰爭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1鞏固新生政權.ppt 第六單元第一課_第一節:鞏固新生政權.mp4 第六單元第一課《鞏固新生政權》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