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9簡單機械考點一、杠桿定義: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用“O”表示。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表示。阻力:阻礙桿轉動的力,用“F”表示。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表示。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表示。力臂的畫法:(1)首先在杠桿上的示意圖上確定支點“O”。畫好動力作用線及阻力作用線,畫時根據需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沿長。(3)在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力臂用虛線表示,并大括號勾出。在旁邊標上字母l或l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4)總結成一句話: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段。杠桿的平衡條件:(1)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2)Fl=Fl杠桿的分類:類型構造(動力臂“l”阻力臂“l”)特點應用優點缺點省力杠桿l>l省力費距離瓶蓋起子、鋼絲鉗費力杠桿l<l費力省距離鑷子、釣魚竿等臂杠桿l=l不省力不費力天平、蹺蹺板身體上的杠桿:(1)人的頭顱:等臂杠桿(2)人的手臂:費力杠桿踮起腳尖:省力杠桿二、滑輪定滑輪:(1)定義:使用時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一個等臂桿,支點是滑輪的軸,力臂就是滑輪的半徑。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給工作帶來方便。F=G(不計摩擦),s=h動滑輪:(1)定義:動滑輪是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實質:一個省力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可以省一半力。特點:可以省一半的力,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省了力但要多移動距離。F=G(不考慮滑輪重和摩擦),s=2hF=(G+G)(不考慮摩擦)滑輪組:(1)定義:滑輪組是由多個定滑輪、動滑輪組成的簡單機械。(2)特點:①使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滑輪組省力多少由繩子的股數決定。②繩子的股數:數繩子的股數,我們要看繞著動滑輪總共有幾股繩子,則n就等于幾。(3)組裝原則:先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后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組裝。繩子股數n=2時,F=(G+G)(不考慮摩擦若不計動滑輪重,則G=0)s=2h以此類推·····(2)吊籃(吊籃比較容易錯)AB①情況A:計算拉力時,我們在正常數繩子股數的時候,要再加上1,因為人在吊籃的內部,人拉繩子的同時繩子也在拉人。所以A中計算拉力時繩子股數n=4。在計算繩子移動距離時則不需要多加1,n=3。②情況B:按正常情況計算。考點三、斜面定義:斜面是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但必須多移動距離。原理:Fs=Gh(不考慮摩擦),Fs=Gh+fs(考慮斜面的摩擦)。F—沿斜面的拉力;s—斜面長;G—物體的重力;h—斜面高;f—斜面摩擦力。斜面傾角越小,斜面越長,越省力,但越費距離。考點四、機械效率有用功: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必須要做的功叫有用功,用W表示。額外功:不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或無用功,用W表示。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叫做總功,用W表示。即W=W+W機械效率:(1)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η表示。公式:η=。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物理量,η越高機械性能越好,η總小于1。常見機械的機械效率機械圖形公式杠桿η==(有用功為物體上升高度做的功,總功為對物體做的功Gh或Fh)+對杠桿做的功Gh,一般不考慮摩擦)斜面η===(f為斜面上的摩擦力)滑輪組(豎直方向)η====(不計摩擦)滑輪組(水平方向)η==(f為物體在地面上的摩擦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9簡單機械答案解析部分考向一、杠桿原理及應用例題1、【答案】A例題2、【答案】D例題3、【答案】C例題4、【答案】(1)左;便于直接在杠桿上測量(讀取)力臂(2)沒有考慮杠桿重力對實驗的影響或杠桿自重對實驗存在影響。例題6、【答案】(1)省力(2)桶蓋的重力G=mg=0.5kg×10N/kg=5N,DO2=30cm+5cm=35cm,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頂桿上B點的作用力等于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都為F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有:F×AO1=F1×O1B????????G×DO2=F1×CO2????????代入數據為:F×24cm=F1×18cm??①;5N×35cm=F1×5cm????????????②;?????①②式聯立解得:F=26.25N;(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重心將升高h=30cm×sin30°=15cm=0.15m,那么克服重力做功W=Gh=5Ng×0.15m≈0.75J。考向二、滑輪原理及應用例題1、【答案】C例題2、【答案】D例題3、【答案】7;2.4例題4、【答案】(1)勻速(2)0.2(3)如圖例題5、【答案】(1)根據圖片可知,承擔重物的繩子段數n=3;那么重物上升的高度為:;(2)人做的功W=Fs=60N×1.5m=90J;人做功的功率為:;(3)根據公式得到:;解得:G=144N。(4)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3×60N-144N=36N。該滑輪組最大可吊起物體的重力:G物=nF-G動=3×90N-36N=234N。考向三、斜面原理與應用例題1、【答案】C例題2、【答案】B例題3、【答案】力;功例題4、【答案】(1)80.6%(2)費力(3)大于(4)在斜面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或其他條件相同時),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高例題5、【答案】(1)解:由題可知,推力F=500N,物體的重力G=800N,斜面長度s=3m,斜面高度h=1.5m,推力做的功:=Fs=500N×3m=1500J;答:推力做的功為1500J(2)(2)克服物體重力做的有用功:=Gh=800N×1.5m=1200J,斜面的機械效率:答: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3)所做的額外功:=-=1500J-1200J=300J,因為=fs,所以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f==100N。答: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100N。考向四、機械效率例題1、【答案】A例題2、【答案】C例題3、【答案】120;80%五、精準練習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省力;750015.【答案】9;7216.【答案】(1)100;15000(2)靠近17.【答案】(1)0.4;5.5(2)減小18.【答案】(1)2(2)119.【答案】(1)相同(2)F420.【答案】(1)便于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2)A(3)FALA+FBLB=FCLC21.【答案】(1)0.2(2)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甲22.【答案】(1)由圖象可知,D完全露出水面時F1的功率P1=12W,此時的拉力,B放在C上,且放開手后,,∴GB+80N=1×103kg/m3×10N/kg××0.1m3;解得:GB=200N;(2)(3)根據F1=(GB+GD+G輪)得到:GD+G動=3F1-GB=3×80N-200N=40N;D未出水面時的功率為P2=6W,拉力;根據根據F1=(GB+GD+G輪)得到,D受浮力F浮=GB+GD+G動-3F2=200N+40N-3×40N=120N,此時排開水的體積,那么B的體積,那么圓柱體B的密度;(4)定滑輪對杠桿右端的最大拉力:Fmax=4F1+G定=4×80N+10N=330N,由杠桿平衡條件得:Fmax×OF=FE1×OE,330N×3=FE1×2,解得:FE1=495N;定滑輪對杠桿右端的最小拉力:Fmin=4F2+G定=4×40N+10N=170N,由杠桿平衡條件得:Fmin×OF=FE2×OE,170N×3=FE1×2,解得:FE1=255N。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的最大變化量:。23.【答案】(1)勻速;20%(2)當斜面最陡時,有用功W有=Gh=10N×0.5m=5J;總功W總=Fs=8N×1m=8J;額外功W額=W總-W有=8J-5J=3J;摩擦力。24.【答案】(1)4~6s內,GB=27N,A和B均做勻速運動,A向左滑行的距離s3=40mA受水平繩的拉力WF3=F3,s3=16N×40m=640J(2)在2~4s內,GB=50N,A向左滑行的距離s2=20mB下降的距離?WGB=GBh2=50N×10m=500J功率(3)在4~6s內,由力的平衡條件得摩擦力f1=F3=16N由題意,A在2~6s內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在2~4s內,整個裝置勢能減小量=(GB+G動)h2=(50N+5N)×10m=550J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f=F3s2=16N×20m=320J整個裝置的勢能轉化為動能的轉化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9簡單機械考向一、杠桿原理及應用例題1、(2020九上·椒江期中)如圖,小明用一輕質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懸點O適當左移,秤的量程會增大???????????????????????B.?秤的刻度值分布不均勻C.?增大M的質量,秤的量程會減小?????????????????????????D.?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質量相同例題2、(2020九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光滑帶槽的長木條AB(質量不計)可以繞支點O轉動,木條的A端用豎直細線連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條的B端通過細線懸掛一個長方體木塊C,C的密度為0.8×103kg/m3,B端正下方放一盛滿水的溢水杯。現將木塊C緩慢浸入溢水杯中,當木塊浸入水中一半時,從溢水口處溢出0.5N的水,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然后讓質量為300g的小球從B點沿槽向A端勻速運動,經4s的時間系在A端細繩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結果不正確的是(忽略細線的重力,g取10N/kg)(??)A.?木塊受到的浮力為0.5N???????????????????????????????????????B.?木塊C受到細線的拉力為0.3NC.?小球剛放在B端時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為2.2N??????D.?小球的運動速度為0.2m/s例題3、(2020·溫州模擬)如圖所示甲乙兩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甲圖上有兩個體積不同的鐵球,乙圖上有兩個體積相同的鋁球和鐵球,如果把他們都浸沒在水中,則杠桿將發生的變化是(???)A.?仍保持平衡??????B.?都失去平衡??????C.?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D.?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例題4、(2020九上·拱墅月考)如圖A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靜止,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B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例題5、(2020九上·西湖月考)如圖甲所示是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的實物圖,翻蓋的原理利用了杠桿,圖乙所示是兩個杠桿組合的示意圖.桶蓋的質量為500g,腳踏桿和其他連接桿的質量不計,已知AO1=24cm,O1B=18cm,CO2=5cm,桶蓋DO2質量分布均勻,厚度不計,D為重心,桶蓋閉合時,連接桿BC處于豎直狀態.(1)由圖乙可知,AO1B為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2)若要把桶蓋翻開,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多大?(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結果保留兩位小數)考向二、滑輪原理及應用例題1、(2020九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拉力F為5N,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B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表面足夠長);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0N??????????????????????????????????B.?拉力F的功率為1.5W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D.?拉力F增大到15N時,物體B開始向左運動例題2、重為30牛的A物體,用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方法被提升和水平移動。若A物體在水平面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0N,F1=18N,F2=8N,A物體在5s內勻速移動的距離均為0.3m,則在該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繩子自由端F1移動的速度比F2移動的速度大B.?F1做功比F2做功少C.?兩種方法中所做的有用功一樣多D.?兩種方法中機械效率相同例題3、(2018九上·金華月考)如圖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重20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5N(不計滑輪、測力計、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N,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W。例題4、(2019九上·杭州月考)小金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忽略繩重和摩擦)(1)實驗時,應________豎直向下拉動彈簧測力計;(2)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移動的速度為________?m/s(3)小金想進一步探究滑輪組的拉力是否與承擔動滑輪的繩子的段數有關,請在丙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的繞法。并寫出簡要的探究方案。例題5、(2020九上·寧波期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物,人以60N的力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的繩子一端10秒,使繩端勻速向下移動了1.5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繩重及摩擦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1)重物上升的高度;(2)人所做功的功率:(3)被吊起的重物所受的重力;(4)如果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0N,那么該滑輪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體?考向三、斜面原理與應用例題1、(2020八下·溫州月考)如圖所示是一塊三角形的均勻大木板ABC,已知AB?)A.?F甲>F乙>F丙??????????????????????B.?F甲例題2、(2020九上·濱江期末)如圖所示,s=60cm,與之對應的h=30cm。現用彈簧測力計進行兩次操作:(1)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小車:(2)沿斜面方向勻速拉動小車,記錄數據如表,分析數據有如下一些發現。其中,錯誤的是(???)數據操作測力計示數(N)移動距離(cm)豎直提升1030沿斜面拉動660A.?斜面是一個省力的簡單機械????????????????????????????????B.?小車克服摩擦力做功60JC.?利用斜面不能省功??????????????????????????????????????????????D.?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3.3%例題3、小剛同學利用斜面將貨物搬運到一輛汽車上,如圖所示,則利用斜面可以省________,利用斜面不省________.例題4、(2020九上·西湖月考)小西學過有關“機械效率”的知識后提出了一個問題:“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沒有關系?”針對這個問題他做了在斜面上勻速拉動物塊的探究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1)根據表中數據,可求出第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2)通過對上述實驗數據的分析,你認為斜面省力情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____(“省力”、“費力”);(3)拉力F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物體所受的摩擦力。(4)通過對上述實驗數據的分析,你對斜面機械效率的問題可獲得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例題5、(2020九上·拱墅月考)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將重800N的物體勻速推上高1.5m的車廂,所用的斜面長是3m.求:(1)推力做的功;(2)斜面的機械效率;(3)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考向四、機械效率例題1、小明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成不同的滑輪組(如圖所示),分別將同一物體以相同速度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1、η2,拉力分別為F1、F2,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忽略繩重及摩擦,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1>F2 η1=η2 P1=P2??????????????????????????????????B.?F1<F2 η1=η2 P1<P2C.?F1>F2 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例題2、(2019九上·江干月考)如圖,小東同學用動滑輪將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物體重力為G物,滑輪的重力為G輪。物體上升的速度大小保持V不變,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在提升的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B.?在提升的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始終是(G物+G輪)/2C.?在提升的過程中,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至少為(G物+G輪)VD.?小東拉繩子的機械效率為G物/(G物+G輪)例題3、(2020九上·余姚期末)搬運工人站在水平高臺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勻速豎直向上提升2m,當提升貨物重為360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則動滑輪重為________N(不計繩重和摩擦);若將所提升貨物重增大到480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1.(2020九上·下城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所用的滑輪質量相等,用它們分別將相同質量的鉤碼勻速豎直提升,在相等時間內繩端A、B移動相同的距離(忽略繩重和摩擦),在此過程中,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兩鉤碼上升的速度相等???????????????????????????????????????B.?兩滑輪組繩端的拉力相等C.?甲滑輪組的總功比乙少???????????????????????????????????????D.?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等2.(2020九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一根木棒AB在O點被懸掛起來,AO=OC,在A、C兩點分別掛有兩個和三個相同的鉤碼,木棒處于平衡狀態。如在木棒的A、C點各增加一個同樣的鉤碼,則木棒?(????????)A.?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動B.?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C.?平衡可能被破壞,轉動方向不定D.?仍能保持平衡狀態3.如圖,A物體在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不計滑輪與細繩的摩擦及重力),若A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1N,g取10N/kg,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B.?B物體的質量是2.7kgC.?B物體上升的速度是0.1m/s?????????????????????????????????D.?A物體運動1s則B物體克服重力做功3J4.(2020·寧波)現有一根形變不計、長為L的鐵條AB和兩根橫截面積相同、長度分別為La、Lb的鋁條a、b。將鋁條a疊在鐵條AB上,并使它們的右端對齊,然后把它們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時OB的距離恰好為La,如圖所示。取下鋁條a后,將鋁條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鐵條AB再次水平平衡,此時OB的距離為Lx。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La?成立??????????????????B.?若La>成立C.?若Lb,則<Lx,則Lx<成立5.(2019九上·寧波月考)如圖所示,GA=10N,GB=20N,現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體A上,使A向右勻速滑動。已知物體A、B和地面的表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摩擦力f與表面所受的壓力FN成正比,且,不計繩、彈簧測力計、滑輪的重力和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大小為18N?????????????????????????????????????????????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C.?B受到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4N6.(2019九上·余杭月考)材料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分別掛在杠桿A、B兩端,O為支點(OA)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無法確定7.(2019·慈溪模擬)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使足夠長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若不計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的重以及滑輪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受到的摩擦力為3N,方向水平向左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C.?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為2WD.?在運動過程中若將拉力F增大到1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仍為3N8.(2019九上·鎮海期末)一塊厚度、密度均勻長方形水泥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分別用豎直向上的力F甲和F乙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如圖甲、乙),將其一端緩緩抬離地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甲>F乙,因為甲圖中的動力臂長???????????????B.?F甲,因為乙圖中的阻力臂長C.?F甲>F乙,因為乙圖中時阻力臂短???????????????D.?F甲=F乙,因為兩圖中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9.如圖所示,滑輪下掛重400N的物體G,滑輪重20N,繩和杠桿都是輕質的.要在圖示位置使杠桿平衡,在杠桿的A點所加的豎起向上的力F應是(杠桿上標度的間距相等)(??)A.?210N??????????????????????????????????B.?280N??????????????????????????????????C.?420N??????????????????????????????????D.?240N10.如圖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夠長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著一個滑輪(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個小木塊,小木塊一端連接著彈簧測力計。當拉力F為5牛時,木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牛???????????????????????????????????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牛C.?木板仍向右做勻速直線運????????????????????????????????????D.?小木塊將保持靜止11.(2020九上·紹興期末)山區的公路多修成環繞山坡的盤山公路如圖所示,這樣車輛向上行駛時可以(???)A.?減小所必需的牽引力?????????????B.?減小所做的功?????????????C.?提高機械效率?????????????D.?提高發動機功率12.(2019·杭州模擬)如圖所示,用100N的力F將重為150N物體勻速拉到斜面頂部,斜面高h=1m,長S=2m,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物體受到的斜面的摩擦力為25N??????????????????????????B.?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C.?物體增加的重力勢能為150J????????????????????????????????D.?減小斜面的傾斜程度可以增大斜面的機械效率13.(2019·杭州模擬)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則(??)A.?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14.(2020九上·拱墅月考)?9月19日杭州街頭再現合力抬車救人,如圖甲是小車側視圖,部分參數的單位是mm,乙圖是小車的俯視圖。當時很多路人在后保險杠處用力抬,24秒救人完成。小金同學思考:在抬車過程中可將小車看成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等臂”),整車質量為1.5噸,車的重心離前輪軸心的水平距離為1.6m,當后輪離地的瞬間車受到人們的拉力至少為________牛。15.(2020九上·椒江期中)如圖所示,用3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繩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體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勻速運動了10s,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________W,地面對A的摩擦力為________N。16.(2020·上城模擬)姐姐拿不動一大箱快遞,喊弟弟一起用一根桿子把快遞抬回家。姐姐和弟弟身高相仿,兩人體重均約為50kg,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均約為400cm2,肩膀對桿子作用點分別在桿子的兩個端點,桿子重力忽略不計。快遞箱總重為200N,懸掛點O恰在輕桿中點,問:(1)靜止不動時,姐姐肩膀受到的壓力約為________N,弟弟對地面的壓強約為________Pa(2)走了一段路后,弟弟喊肩膀痛,為了減輕弟弟的壓力,姐姐應把懸掛點O點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或“不變”)自己的肩膀。17.(2020九上·杭州月考)學習杠桿知識之后,小金自制了一個桿秤,如圖所示,桿秤、秤鉤以及秤紐的總質量為0.05千克,秤砣的質量為0.1千克,秤鉤懸掛處A與秤紐O間的距離為4厘來。(1)已知秤桿、秤鉤以及秤紐組成的系統重心在0點,掛上重物后,將秤砣移至距O點16厘米的B處時,秤桿恰好處于水平平衡,則所掛重物為________千克,手提秤紐O的拉力為________牛頓;(2)稱完以后,小金發現使用的秤砣生銹了,則稱得的質量________(選填偏大"減小"或“不變")。18.(2020·溫州模擬)如圖所示,在力F的作用下,質量為4千克的物體M以0.5米/秒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勻速前進了2米(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不計),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牛。(1)在這一過程中,水平地面對物體M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牛。(2)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瓦。19.(2020九上·鄞州期末)如圖所示為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重和摩擦),請回答:(1)將物體提升相同高度,四種方式所做的功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所需動力最小的是________。(填“F1”、“F2”、“F3”或“F4”)。20.(2020九上·杭州月考)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每個鉤碼重為0.5N)(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杠桿自身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剛好位于支點處,杠桿的重力不會使杠桿產生轉動的效果。“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2)實驗中需要測得多組不同的數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A.為了尋找規律B.為了減小誤差C.A和B皆有(3)實驗中小王想到:如果在杠桿的一側兩個位置懸掛鉤碼,在另一側的一個位置上懸掛的鉤碼,使杠桿平衡,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為此他多次實驗(如圖乙)并記錄數據在下表中。?A位置懸掛的鉤碼個數B位置懸掛的鉤碼個數C位置懸掛的鉤碼個數424445233根據你已掌握的杠桿平衡條件和表中數據,分析上述情況下杠桿平衡的條件:________。(可以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公式表述,但需對公式中的字母作出說明)21.(2019九下·蕭山月考)在探究動滑輪使用特點的實驗中,各小組按照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計)。甲小組按照實驗要求在滑輪上掛上鉤碼,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每次都勻速提起鉤碼,如圖(a)所示。乙、丙兩個小組的同學實驗時,沒有注意按照要求規范操作,他們斜向上拉彈簧測力計,勻速提起鉤碼,實驗情況分別如圖(b)、(c)所示。各小組的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1)由所學知識我們知道:若不計繩重和摩擦,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據以上小組的實驗,請求出他們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________N。(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7(或2、5、8或3、6、9)的實驗數據和相關條件,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3)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更合理的為________圖(填“甲”或“乙”)。22.(2020九上·鄞州期中)如圖甲所示,正方體A邊長0.2m,作為配重使用,杠桿OE:OF=2:3,某同學用這個裝置和一個密閉容器D提取水中的圓柱體B,圓柱體B的體積是密閉容器D的1/3;旁邊浮體C的體積是0.1m3,該同學站在浮體C上,總體積的3/5浸入水中;該同學用力拉動滑輪組繞繩自由端,手拉繩的功率P和密閉容器D勻速被提升的距離關系如圖乙所示;密閉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變,密閉容器D被提出水后,圓柱體B從密閉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體C的上面,同時手松開繩子時,浮體C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少總體積的7/25;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始終沒有離開地面。兩個定滑輪總重10N.(繩的重力,滑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計。g=10N/kg),求:(1)圓柱體B的重力;(2)密閉容器D離開水面時,滑輪組提升重物B的機械效率;(百分號前面保留整數);(3)圓柱體B的密度;(4)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的最大變化量。23.(2019九上·杭州期中)下面是某一科學小組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及實驗數據記錄表:斜面的傾斜程度物塊重(N)斜面高(m)沿斜面拉力(N)斜畫長(m)機械效率較緩100.15.01?較陡100.36.7145%最陡100.58.0162.5%(1)沿斜面拉動木塊時,為使測力計的示數穩定,應盡量使木塊做_____運動;表格中空缺一項數據為_。(2)表中數據中,斜面最陡時,請計算此時物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24.(2020九下·寧波月考)如圖甲所示為小科設計的滑輪組裝置。其中滑塊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處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物B的重力GB可改變。小科在某次使用該裝置進行實驗時記錄了一些數據,并繪制成曲線,即重物B的重力GB、滑塊A的運動速度v、滑塊A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S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分別如圖乙、丙、丁所示。若每個滑輪重為5牛,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跨過滑輪的繩或豎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輪、B距水平面均足夠遠。(1)求出在4~6S內,水平繩對A的拉力做的功。(2)求出在2~4S內,重力GB做功的功率。(3)求出在2~4S內,整個裝置的勢能轉化為動能的轉化率(用百分數表示,保留一位小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21中考一輪復習】講練一體專題09簡單機械.docx 專題09簡單機械知識講解.doc 專題09簡單機械答案解析部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