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考向一、植物的呼吸作用例題1、新疆產的水果又大又甜,以甜瓜為例,新疆與某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溫度條件卻差別較大(見表),致使新疆產的同品種甜瓜更甜。以下是對這種現象的解釋,其推理過程應該是(???)平均溫度/℃新疆某地白??天3333夜??晚1222①新疆夜間的溫度低,甜瓜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機物少,某地夜間的溫度高,甜瓜呼吸作用強,分解的有機物多;②新疆產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③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進行;④兩地白天溫度、光照和栽培條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機物基本相同。A.?③④②①???????????????????????????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例題2、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過程中做了如下實驗(實驗一、實驗二),如圖所示:(1)實驗一中,選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防止植物進行________作用。(2)實驗一中若甲袋能使錐形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乙袋不能,則可判斷________袋裝入的是新鮮蔬菜,這也說明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了________。(3)實驗二的裝置如圖所示,變量是________;放置一晝夜后,打開瓶蓋,迅速將燃燒的小棒分別伸入二個錐形瓶中后,裝有新鮮的植物錐形瓶內小棒的火苗立即熄滅,裝有燙過的植物錐形瓶內小棒繼續燃燒,說明種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________。例題3、(2020·富陽模擬)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區以提質增效為出發點,因地制宜的引導農村發展設施農業,目前,我區許多貧困戶因大棚蔬菜種植已逐漸脫貧。請據圖回答:(1)為了幫助大棚種植戶提高產量,某??茖W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他們在春季的一個晴天,對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一晝夜測定,并繪制如圖甲所示的曲線。在曲線AB段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原因是此時植物主要進行________作用。(2)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點,他們設置了如圖乙、丙的實驗裝置,乙內裝有正在萌發的蠶豆種子(瓶中有適量的水),丙為一盆蠶豆苗(經過暗處理)。將丙用無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與乙裝置進行連接(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并將其放在陽光下。①蠶豆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屬于________植物。②在實驗過程中他們發現玻璃箱內壁上有水珠,主要是因為葉片進行________作用的結果。③打開閥門后,乙裝置中的________氣體會進入丙裝置。考向二、植物的光合作用例題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采用盆栽實驗,探究土壤干旱對某種植物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實驗開始時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實驗組停止澆水,對照組土壤水分條件保持適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有(??)A.?葉片光合速率隨干旱時間延長而呈下降趨勢B.?葉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葉片葉綠素含量下降C.?實驗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葉片葉綠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實驗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葉片內CO2濃度下降引起的例題2、(2020·越城模擬)將盆栽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密閉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實驗以測得的二氧化碳減少量和增加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510152025303540光照下CO2減少量(mg/h)1.001.752.503.253.753.502.902.40黑暗下CO2增加量(mg/h)0.500.751.001.502.253.003.502.90A.?該綠色植物細胞內參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酶最適溫度相同B.?晝夜不停地光照,最有利于該綠色植物生長的溫度是30℃C.?35℃時,有光情況下,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慢D.?每天光照12小時,溫度為10℃比30℃時植物生長快例題3、(2019·溫州)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將某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鋁箱將一張葉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時(如圖)。去掉鋁箱,經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后,將觀察到(??)選項遮光部位未遮光部位A不變藍不變藍B不變藍變藍C變藍不變藍D變藍變藍A.?A???????????????????????????????????????????B.?B???????????????????????????????????????????C.?C???????????????????????????????????????????D.?D例題5、(2020八下·拱墅期末)下圖為顯微鏡下菠菜葉橫切面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葉能停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該結構主要集中在葉片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的組織細胞內(2)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通過[________]________中的相關結構運輸到植物體各個部位(3)根據葉片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可以判定葉片所屬的結構層次是________例題6、(2020八上·浙江期末)為探究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將金魚藻置于一燒杯中培養,得到以下實驗數據。坐標圖表示不同溫度下,金魚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時O2釋放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時O2消耗量表示)與溫度的關系。據圖回答:溫度(℃)010203040呼吸速率(mg·h-1)0.300.350.500.701.10(1)從圖中可見,金魚藻的光合速率與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2)在適宜光照和溫度條件下的金魚藻,開始時O2產生較快,但后來O2的釋放速度減慢,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3)金魚藻在10℃、光照強度為20klx的環境下,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實際氧氣量是________mg。三、植物的蒸騰作用例題1、(2020·上城模擬)網購鮮花在運輸過程中會少量脫水,購買者要做“醒花”處理:去掉莖基部包著的蓄水棉,保留葉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莖3~5cm,把花頭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個小時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對鮮花運輸過程和醒花處理說法不正確的是(???)A.?蓄水棉在運輸過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B.?保留葉子,利于吸水C.?莖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積?????????????????????????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篩管向上運輸例題2、(2020·吳興模擬)雙子葉植物葉表皮上的氣孔,結構如圖所示,氣孔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當保衛細胞含水量多時氣孔大,含水量少時氣孔小甚至關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保衛細胞形狀能改變是因為沒有細胞壁B.?蒸騰作用時水汽化吸熱,能帶走葉片上的部分熱量C.?保衛細胞的含水量的多少不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D.?將葉片浸入濃鹽水中,氣孔將如左圖所示例題3、(2019·寧波)將兩株生長狀況相似的新鮮綠蘿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水培裝置,同時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圖所示。立即將甲裝置放在陽光下,乙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下,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都放置4小時。(1)實驗后發現,兩塑料袋內壁都有小水珠,裝置內液面都下降。這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引起的。(2)實驗后,用儀器測定兩塑料袋內的氣體含量,發現氧氣含量較高的是_____(填“甲”或“乙”)裝置。(3)與實驗前相比,乙裝置中綠蘿的有機物總量會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例題4、(2020八下·吳興期末)為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①取長勢及葉片數量相同的3條同種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條,分別編號A、B、C。②A枝條不作處理,將B枝條每片葉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將C枝條每片葉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閉氣孔)。③將3條枝條分別置于裝有等量清水的3個錐形瓶中,并分別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層。④將3個錐形瓶分別放置于三個大小相同的鐘罩內,鐘罩內壁貼足量、等質量的硅膠干燥膠片,用以完全吸收鐘罩內空氣中的水蒸氣。⑤將三個裝置置于陽光下相同時間后,分別稱量錐形瓶中水的質量和硅膠干燥膠片的質量(1)小明研究的問題是植物蒸騰作用速率與________的關系。(2)該實驗運用了科學中常用的方法—轉換法,將蒸騰作用的快慢轉換為________。(3)植物的蒸騰作用產生的水占了總吸水量的99%,現在想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除了要測出相同時間內錐形瓶中硅膠片增加的質量,還應該測出________的質量。1.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A.?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B.?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C.?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2.農業生產采取的下列措施與其依據(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把農作物種子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種子萌發需要水分B.?白天為大棚作物補充二氧化碳——增強光合作用C.?適時給農作物施化肥——為植物生長提供有機物D.?給農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3.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分析錯誤的是(???)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B.?①表示的是葉綠體,②表示的是活細胞C.?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只在晚上進行???????????D.?2過程的實質是有機物的分解,釋放能量4.下面關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幼苗帶土移栽可降低蒸騰作用?????????????????????????????B.?合理密植可提高農作物產量C.?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D.?給大棚作物補充二氧化碳可增強光合作用5.如圖所示,瓶子內裝有正在萌發的種子,24小時后,把點燃的蠟燭放入瓶中,蠟燭立即熄滅,其原因是(???)A.?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氣?????????????????????????B.?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C.?種子進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D.?種子進行蒸騰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氣6.(2020九上·蕭山開學考)若某植株的一葉片的主葉脈被切斷(如甲葉),另一葉片上貼上錫箔(如乙葉);經過暗處理后,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經脫色并用碘液處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藍色,錫箔C的位置不呈藍色,以上實驗能夠證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光????????????????????????B.?葉綠體和光?????????????????????????C.?水和二氧化碳????????????????????????D.?水和葉綠體7.二十世紀,科學家希爾曾做過如圖這個實驗,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裝置b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B.?裝置c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實驗表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實驗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8.(2019九上·蕭山月考)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是(?)①酒精脫色②清水漂洗③選葉遮光④暗處理⑤滴加碘液⑥觀察變化A.?④③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9.(2019八下·天臺期末)在適宜溫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強度下,甲、乙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凈吸收速率(CO2凈吸收速率=光合作用CO2吸收速率-呼吸作用CO2釋放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升高溫度,d點一定上移?????????????????????????????????????B.?適當增強光照,a點將左移C.?CO2濃度大于a時,甲才能進行光合作用?????????????D.?CO2濃度為b時,甲乙光合作用強度相等10.(2019八下·長興期末)在探究“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有機物”時,小明同學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A.?甲是為了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丙中b燒杯中的酒精可溶解葉綠素C.?丁中葉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變藍????????????????????D.?實驗結論是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11.(2020九上·長興開學考)每年的3.12是中國植樹節,國家倡導每個公民每年參加義務植樹,給地球披綠衣,而如何提高植樹的成活率,也是一門學問。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屬于運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是(???)A.?盡量在陰天或傍晚的時候移栽?????????????????????????????B.?移栽時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葉C.?移栽后給植物適當遮陰???????????????????????????????????????D.?給移栽的植物“打針輸液”12.圖A將葉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層凡士林,圖B沒有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別套上A、B兩片葉,并光照一段時間。結果發現A葉片袋內無水珠,B袋內有水珠。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A.?氣孔是氣體交換的窗口???????????????????????????????????????B.?水分的散失是保衛細胞調節的C.?蒸騰失水是通過導管完成的????????????????????????????????D.?水分的蒸騰必須經過氣孔13.(2019八下·嵊州期末)如圖所示,天平兩端托盤上放置盛有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長勢相同的兩枝條經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右邊枝條只留一半數目的葉片,放在陽光下,調節天平至平衡。一個小時后,其結果是(??)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不等,天平右側下降????????B.?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不等,天平左側下降C.?蒸騰作用散失水的質量不等,天平左側下降????????D.?蒸騰作用散失水的質量不等,天平右側下降14.(2019·寧波模擬)下列有關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能促進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B.?帶土移栽、剪去部分枝葉移栽、選擇光照最強時移栽都有利于植物成活C.?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的濕度,并增加降水,調節氣候D.?荔枝在結果期間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這些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15.(2018八上·寧波月考)下圖所示的四個裝置中,設計不合理的是(??)A.?驗證光合作用需要光B.?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驗證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D.?驗證蒸騰作用產生水16.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動中,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1)將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處5~6小時后,打開閥門,輕輕擠壓塑料袋,使袋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原因是:植物進行________作用,產生________(填氣體名稱)。(2)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出現水珠,是植物通過葉片上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這些水分主要是通過植物根尖的根毛區吸收后,由木質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運輸到葉片。17.(2020八下·長興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質基礎,面呼吸作用則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1)為研究種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對種子消毒殺菌后,按圖甲所示的實驗進行研究。對種子消毒殺菌后再進行實驗。幾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現明顯渾濁現象的裝置是________(選填“A”、“B”或“C”)。(2)研究人員在晴天環境下,對栽有綠色植物的密閉玻璃溫室,進行24小時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繪制的曲線如圖乙所示。據圖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于________(選填“P點前”、P點”或“P點后”),你的依據是:________。18.(2019八下·長興期末)如圖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圖,請分析回答問題。(1)推測圖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動:B是________。(2)圖中控制兩種氣體進出植物體的門戶是________,它也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時水分散失的通道。(3)以下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填字母)。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各占50%C.人類生活和工業生產加劇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9.(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圖甲,植物能將太陽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所需的水是通常由________(填器官名稱)從土壤中吸收的。圖乙為中國科學家首創的低碳生活新技術,在室溫光照下,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同時釋放氧氣,類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________作用。20.(2020·衢州)雷竹筍是一種常見的食材,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卻不宜多食。(1)雷竹筍常帶有苦味是因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會產生有毒的氫氰酸(HCN),HCN沸點為26℃。為避免食用雷竹筍時因HCN引起中毒,烹飪時應________。(2)當雷竹筍從地下鉆出土壤,筍尖被陽光照射后會轉為綠色,俗稱“出青”。出青后的筍含有更多的氰苷。為避免雷竹筍在出土后繼續生長的過程中出青,農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3)如圖為竹子與竹筍的生長示意圖,箭頭表示糖類的運輸方向。下列關于糖類的來源及其運輸結構敘述正確的是????????。A.蒸騰作用??導管B.光合作用??導管C.呼吸作用??篩管D.光合作用??篩管21.(2020八下·新昌期末)圖甲為植物葉片的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物質,箭頭表示物質進出的方向),圖乙為該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氣中一天內某些生理過程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作答:(1)若圖甲表示光合作用過程,則③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從葉片的結構分析,①代表的物質是通過________(填結構名稱)進入葉片的。(2)由圖乙可以看出A、B兩曲線中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曲線是________。22.(2020八下·柯橋期末)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某研究小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該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繼出現了同位素14C(如圖甲,黑色部分表示檢測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據此回答:(1)寫出14CO2參加光合作用的場所________。(2)14CO2主要通過圖乙中________結構進入葉片中;說說14C與圖丙中哪個原子是同位素原子________。(3)葉片中的14C主要是通過莖中的哪一部分結構送到該植物的根部。________(選填“導管”或“篩管”)23.如圖是被子植物葉的橫切面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表皮具有保護作用,由________組織構成。(2)葉脈能輸送由根吸收來的水分、無機鹽以及葉制造的營養物質,因此葉脈主要是由________組織構成的。(3)葉肉部分由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肉細胞組成,葉肉細胞屬于________組織。(4)葉屬于________?(選填“組織”“器官”或“系統”),理由是________。24.為研究“綠豆種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學將一定量萌發的綠豆種子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煮熟),分別放入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關閉止水夾并在黑暗處放置12小時后進行如下實驗:①測量瓶內和瓶外環境的溫度,讀取溫度計示數;②打開止水夾并擠壓塑料瓶,觀察試管中澄清石灰水的變化;③移開雙孔塞,用燃燒匙將燃著的蠟燭放入塑料瓶內,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實驗現象記錄如表:實驗現象實驗組溫度計讀數澄清石灰水蠟燭燃燒狀況實驗甲升高變渾濁熄滅實驗乙不變不變繼續燃燒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述實驗現象能推斷出綠豆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產生的物質是________(填物質名稱)。(2)綠豆種子要在黑暗處放置12小時的原因是??????(填序號)。A.防止光合作用對實驗的干擾B.便于種子有足夠的呼吸時間25.為了探究植物呼吸強度的變化規律,研究人員在不同溫度和空氣中不同氧含量的條件下,測定了一定量新鮮菠菜葉的二氧化碳釋放量(用相對值表示)。請根據下表所示測量結果分析回答問題:氧氣二氧化碳溫度3%10%20%3℃1.24.45.410℃5.921.533.620℃6.438.966.5(1)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示呼吸強度,是因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產物,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越多,表示________。(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釋放量會隨之________(選填“增多”或“減少”),這是因為氧氣是呼吸作用的原料。(3)為了真實反映氧含量對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這組實驗都必須在________的條件下進行,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干擾。26.(2020八上·浙江期末)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ㄟM行如圖所示的光合作用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將此裝置經暗處理一晝夜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這四片葉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2)清洗后,分別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變成藍色的是____。A.甲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B.甲葉覆蓋鋁箔的部分C.乙葉D.丙葉的綠色部分E.丙葉的白斑部分F.丁葉(3)本實驗中有3組對照實驗,其中乙葉片與________葉片形成一組對照實驗。(4)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需要水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E.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F.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淀粉G.光合作用釋放氧氣27.(2020九上·蕭山開學考)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顏色變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原理如下所示。依據這一原理,同學們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1)甲、乙兩組實驗在黑喑中一段時間后,BTB水溶液都變成黃色的原因是________;(2)比較甲、乙兩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3)有同學質疑,光照是否會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減少。為回應這一質疑,小科増加了實驗,制得與甲、乙兩組相同的黃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本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28.(2020八下·長興月考)為了探究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和葉面積大小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1)取兩組________植物枝條,分別留下6張和3張葉片;(2)把枝條放入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置于________的環境中;(3)1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兩組枝條的等高位置切出相應的切片;【實驗現象】各橫切面如圖所示:【實驗分析】該實驗是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植物運輸水分的速率大小的。【實驗結論】植物運輸水分的速率和葉面積大小的關系是________。29.(2020九上·長興開學考)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2)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3)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人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考點一: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實驗:裝在暖水瓶中的萌發的種子使溫度計顯示的溫度升高,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其中的能量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用于新陳代謝,一部分以熱量的形式散失了。將萌發種子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放出了CO2。2.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就是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場所:主要是在植物細胞中的線粒體內進行的。考點二:光合作用12.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比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淀粉)+氧氣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場 所葉綠體活細胞條 件光有光無光均可物質變化無機物→有機物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光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量意 義是地球上各種有機物和氧氣的主要來源。是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環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呼吸作用將貯存在生物體內的化學能進行釋放、轉移和利用相互聯系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賴。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質(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O2)考點三:蒸騰作用1、葉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等特征與植物生長的環境密切相關。如:超市、陰暗環境下,葉片一般較大且葉表面無角質層,增大換氣面積;干旱環境中,植物葉片較小且退化成刺狀或小鱗片狀,葉表面覆蓋有蠟質和不易透水的角質層。3、蒸騰作用: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以氣體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事實上,根吸收的99%的水通過蒸騰作用散發出去,極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過程。4、蒸騰作用的意義:①在高溫時降低葉片的溫度;②是根吸水的動力③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5、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大氣溫度、濕度和氣體流速。(溫度越高,濕度越低,氣流越大,蒸騰作用越強)6、蒸騰作用的水分是由上下表皮中的氣孔散發出來的,且下表皮的氣孔比上表皮多。注:藍色的氯化鈷試紙遇水變紅色,水越多,顏色越深。7、氣孔:兩個半月形的保衛細胞之間的小孔,是水分和氣體(氧氣、二氧化碳)交換的門戶。水份充足→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蒸騰作用增強水份缺少→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蒸騰作用減弱8、氣孔的開閉可調節蒸騰作用的快慢,使植物體內始終保持著適量的水分。9、水從植物吸收到蒸騰散失的途徑:土壤→根毛→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柄中導管→氣孔→葉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答案解析部分考向一、植物的呼吸作用例題1、【答案】C例題2、【答案】(1)光合(2)甲;二氧化碳(3)植物的生命力;氧氣例題3、【答案】(1)呼吸(2)被子;蒸騰;二氧化碳考向二、植物的光合作用例題1、【答案】C例題2、【答案】D例題3、【答案】B例題4、【答案】(1)葉綠體;③;葉肉(2)②;葉脈(3)器官例題5、【答案】(1)光照強度;溫度(2)CO2逐漸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沒有及時得到補充(3)4.35考向三、植物的蒸騰作用例題1、【答案】D例題2、【答案】B例題3、【答案】(1)蒸騰(2)甲(3)減少例題4、【答案】(1)氣孔數量(2)相同(單位)時間內硅膠膠片增加的水的多少(3)相同時間內錐形瓶中水減少的質量四、精準練習1.【答案】A2.【答案】C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A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1)變渾濁;呼吸;二氧化碳(2)氣孔;導管17.【答案】(1)B(2)P點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趨緩18.【答案】(1)呼吸作用(2)氣孔(3)B19.【答案】根;光合20.【答案】(1)煮熟煮透(或開蓋煮、焯水浸泡等,其他有加熱、高溫處理方法的合理答案也給分)(2)覆蓋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體(3)D21.【答案】(1)水;氣孔(2)A22.【答案】(1)葉綠體(2)氣孔;A(3)篩管23.【答案】(1)保護(2)輸導(3)營養(4)器官;由多種組織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功能24.【答案】(1)二氧化碳(2)A,B25.【答案】(1)呼吸作用越強(2)增多(3)溫度相同26.【答案】(1)葉綠素(2)A,C,D(3)?。?)A,C,E,F27.【答案】(1)黒藻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2)黒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3)光照時把黒藻去掉28.【答案】(1)樹齡相同、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2)有光(3)等高處切片的染色情況;(相同條件下)植物葉面積越大,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速率越快29.【答案】(1)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3)不能(4)氧氣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21中考一輪復習】講練一體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docx 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知識講解.doc 專題32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答案解析部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