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考向一、植物的激素調節例題1、(2020八上·椒江期中)中國科學院的植物生理學家研究了各種果實生長發育等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的描述中合理的是(??)A.?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B.?在果實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生長素都起主導作用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D.?在果實的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較高例題2、(2020七上·鄞州期末)小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我國宋朝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課后,小科對“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句詩中蘊藏的科學知識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A.?“紅杏出墻”表現了生物具有應激性的特征B.?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C.?能夠出墻的杏樹是由一粒種子發育而成的,這只是細胞分裂的結果D.?為爭取陽光,“紅杏出墻”是紅杏世代相傳的特性,這反映了生物具有遺傳的特征例題3、(2019八上·秀洲期末)如圖所示是生長素發現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綜合圖2、圖4、圖5可以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而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發生彎曲的部位是尖端________。例題4、(2020八上·紹興月考)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促進植物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實驗材料生長狀況相同的楊樹枝條,分成等量的6組,分別插入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清水中培養,實驗分4次并在同一實驗室內完成。每次實驗直到枝條不再生根為止,計算每根枝條生出根的平均數量,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生長素濃度根數量實驗日期2×10-1(克/升)2×10-2(克/升)2×10-3(克/升)2×10-4(克/升)2×10-5(克/升)清水5月26日0001605月31日00021106月5日01151316月10日0256161(1)本實驗中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________。(2)表中數據顯示,用濃度為________的生長素處理后,枝條生根最多。(3)生長素濃度過大時,________(選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條的生根。(4)有同學分析上表的數據后,得出一個結論“生長素濃度越低,促進生根的作用越明顯”,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請說明理由。考向二、動物的激素調節例題1、(2020·杭州模擬)下列生命現象與其原因分析正確的是(?????)生命現象原因分析A糖尿病胰島素分泌過多B人的體溫恒定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C向光性生長素在向光一側分布多D呆小癥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A.?A???????????????????????????????????????????B.?B???????????????????????????????????????????C.?C???????????????????????????????????????????D.?D例題2、(2019八上·蕭山月考)閱讀下面關于激素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除去鼠的甲狀腺,10天后進行測試,與未除去甲狀腺的鼠相比較,物質代謝低下,而且在血液中無法檢驗出甲狀腺激素,摘除手術后第五日開始注射用溶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連續五天,十天后物質代謝低下癥消失,由此推斷甲狀腺激素使物質代謝率提高。為證明以上推論,還需若干對照實驗進行比較觀察,最必要的是哪種實驗?(???)A.?不除去甲狀腺,不注射甲狀腺激素B.?摘除后第五天開始,只注射前述的實驗用的溶解劑C.?注射甲狀腺激素,切除甲狀腺后第五天移植甲狀腺D.?從術后就開始注射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溶解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例題3、(2020八上·椒江期中)如圖圖是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以碘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體是【________】________,若幼年時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_______。(2)【1】是________,它是內分泌腺的“樞紐”,分泌生長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多會患________癥。(3)能分泌雌性激素的腺體是【________】,它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長和發育,激發并維持第二性征。例題4、(2020八上·樂清月考)某科研團隊為了研究駱駝奶對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進行了如下實驗:取30只,4周齡,身體質量為14g~16g的雄性小鼠,隨機將小鼠分為3組,其中2組用藥物誘導為患糖尿病小鼠。具體實驗方案如下:組別小白鼠狀況喂養灌胃處理方式實驗前禁食12小時后血糖濃度/毫摩?升-1連續灌胃35天后禁食12小時后血糖濃度/毫摩?升﹣1甲健康營養飼料+水?____________6.86.9921.65乙患糖尿病營養飼料+水21.7821.38丙患糖尿病營養飼料+水每天灌胃0.01mL/g駱駝奶(注:g指小鼠體質量的單位)16.89(1)丙組是本實驗的實驗組,對甲、乙組的灌胃處理應該是________(2)根據上述實驗的結果,你認為通過飲用駱駝奶來取代藥物治療糖尿病合理嗎?并寫出你的理由________考向三、神經調節與動物行為例題1、下列動物行為中,均屬于先天性行為的一組是(???)A.?貓捉老鼠、黃牛耕地、老馬識途?????????????????????????B.?狗辨主客、壁虎斷尾、鸚鵡學舌C.?大雁南飛、公雞報曉、驚弓之鳥?????????????????????????D.?嬰兒吮吸、蜘蛛織網、孔雀開屏例題2、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傷。醫生發現他倆的腦部都運作正常,但是為了檢查兩人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損,醫生給他們進行如表測試。在兩人的神經系統中,最可能受損的部位分別是(???)傷者蒙眼接受測試測試結果X以針尖刺X的指尖X感到痛,但沒有縮手Y以針尖刺Y的指尖Y不覺痛,也沒有縮手命令Y移動他的手Y可以移動他的手A.?X——傳出神經;Y——傳入神經????????????????????????B.?X——傳入神經;Y——傳出神經C.?X——傳出神經;Y——脊髓???????????????????????????????D.?X——傳入神經;Y——脊髓例題3、如表所示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相對應,不正確的是(??)選項結構功能A脊髓反射、傳導B大腦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C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D腦干調節心跳、血壓、呼吸、運動等A.?A???????????????????????????????????????????B.?B???????????????????????????????????????????C.?C???????????????????????????????????????????D.?D例題4、(2020八上·樂清月考)如上右圖所示為某女士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縮手反應,請據圖分析作答:(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縮回”的反應是一種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叫做________,該反應是________(“生來就有”或“后天形成”)的。(2)如果用“→”表示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請你試著將該反射弧補充完整:【1】感受器→【2】傳入神經→【3】________→【4】傳出神經→【5】效應器。(3)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縮回,在縮手后會感覺到疼痛,那么產生痛覺的中樞位于________。例題5、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喝到了牛奶。從此,它學會了偷喝門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請回答:(1)當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開了奶瓶喝到牛奶,這屬于________行為。(2)大山雀第二次根據第一次經驗,又去打開瓶蓋偷飲牛奶的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3)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用同樣的方式偷飲牛奶,這屬于________行為。例題6、請根據以下材料,完成有關的探究實驗:資料一:繁殖期間的雄性三刺魚腹部會變成紅色,相互間經常發生猛烈的搏斗。資料二:身穿紅色衣服的人經過魚缸時,魚缸中腹部變紅的三刺魚會出現攻擊行為,而對穿非紅色衣服的人無反應。為了探究引發繁殖季節的雄性三刺魚發生攻擊行為的誘因,生物實驗小組將自制的4種模型分別投入到4個魚缸中(內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間的雄性三刺魚各1條),觀察三刺魚的反應情況。模型形狀與顏色和三刺魚的反應情況記錄如下表:魚缸模型三刺魚的反應1號三刺魚外形,腹部灰褐色無反應2號三刺魚外形,腹部紅色有攻擊行為3號鯧魚外形,腹部灰褐色無反應4號鯧魚外形,腹部紅色有攻擊行為(1)如果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驗證該假設的最簡單的實驗組合是1號和2號。(2)1號和2號、3號和4號兩組對照實驗的變量都是________;通過這兩組對照實驗,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3)若以魚體外形為實驗變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對照實驗組合有________。(4)如果去掉2號、3號兩組實驗,只考慮1號和4號兩組的實驗,大家認為得出的結論會不準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5)雄三刺魚的攻擊行為是由它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這種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考向四、體溫的控制例題1、人體有恒定的體溫,主要是機體的產熱和散熱能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下面是甲、乙兩位同學在某狀況下的產熱統計圖,根據圖表判斷他們所處的狀況分別是?(???)A.?甲處在安靜狀態,乙處在運動狀態??????????????????????B.?甲、乙都處在安靜狀態C.?甲處在運動狀態,乙處在安靜狀態??????????????????????D.?甲、乙都處在運動狀態例題2、(2020·寧波)如圖為氣溫上升時,人體的體溫調節示意圖。以下關于人體各效應與其產生的主要結果,判斷錯誤的是(?)A.?效應①可使散熱增加???????????????????????????????????????????B.?效應②可使產熱減少C.?效應③可使產熱減少???????????????????????????????????????????D.?效應④可使產熱減少例題3、下圖為人體體溫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示意圖中字母表示的結構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人體主要的散熱器官是________。當人體處在41℃的外界環境中時,主要的散熱方式是________。(3)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甲狀腺分泌活動加強。完成這一反射活動的反射弧是________。這種反射屬于________反射。(4)甲狀腺能參與體溫調節,是因為________。1.(2020八上·樂清月考)某同學用青菜的幼苗進行了四項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試驗④的生長結果是植物水平生長??????????????????B.?試驗②進行一段時間后,青菜會彎向光源方向生長C.?試驗②③對照可以證明植物生長具有向光性????D.?試驗①的目的是起對照作用2.(2020·寧波模擬)7月初,寧波市東部新城生態走廊的向日葵盛開,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花盤上的葵花籽由胚珠發育而來B.?向日葵的花盤向著太陽,這是向日葵對陽光的刺激作出的反應C.?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鉀的無機鹽造成莖稈軟弱,容易倒伏D.?向日葵的花盤會向著太陽是由于生長素濃度分布不均勻3.(2019八上·天臺月考)下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從此圖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B.?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能促進莖和芽的生長,抑制根的生長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濃度敏感,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性差4.(2020八上·紹興月考)激素在人體內含量很少,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卻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A.?各種激素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共同維持體內環境相對穩定B.?醫院主要通過尿液直接檢測人體內胰島素的含量C.?幼兒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患肢端肥大癥D.?幼兒時期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會患呆小癥5.(2020八上·蕭山期末)甲、乙兩人在空腹狀態下,同時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時測定一次血糖含量,將測量結果分別繪成如圖所示的a、b曲線,下列對曲線的解釋錯誤的是(???)A.?甲是健康人、乙是糖尿病患者B.?0-1小時內曲線a和b上升是因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C.?1-2小時內曲線a下降與胰島素的調節作用有關D.?乙可以通過口服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6.(2020八上·蒼南期末)2019年10月我縣舉行了“蒼南核電杯”海西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下列有關跑步過程中體溫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的主要產熱器官是內臟???????????????????????????B.?運動員的主要散熱方式是汗液蒸發C.?運動員的體溫調節中樞在大腦?????????????????????????????D.?運動員的皮膚血管收縮以增加散熱7.某人因車禍受傷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A.?膀胱和肛門受損,感受器失去作用??????????????????????????B.?大腦沒有發育完全C.?脊髓從胸部折斷,排便、排尿中樞失去大腦控制?????D.?大腦受損,破壞了所有的神經中樞8.如圖是縮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其中神經中樞是(??)A.?①?????????????????????????????????????????B.?③?????????????????????????????????????????C.?④?????????????????????????????????????????D.?⑤9.如圖表示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其中陰影部分表示相同點。下列哪一項可以寫在陰影部分(??)A.?生來就有????????????B.?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C.?有利于生存與繁殖????????????D.?能伴隨動物一生10.(2020八上·紹興月考)冬季泡腳既暖身又保健。在泡腳過程中,人體最有可能發生的變化是(??)A.?骨骼肌的產熱量大量增加????????????????????????????????????B.?皮膚中立毛肌收縮C.?體內溫度比平時要高得多????????????????????????????????????D.?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11.(2020八下·奉化期末)如圖是一位寧波市某人民醫院接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確診患者。此患者的主要癥狀是發燒,乏力,肌肉酸痛。經醫護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身體恢復正常,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出院。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覺是在肌肉處形成的B.?此時圖片中患者的主要產熱器官是骨骼肌C.?此患者身體恢復正常后,其體內的散熱大于產熱D.?人們談“病毒”色變,緊張害怕,這表現是受神經系統和激素共同調節引起12.(2020·杭州模擬)大火發生時,人們驚慌失措。某同學作出的部分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存在兩條反射弧,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是由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協調配合完成的B.?聽到警報聲逃生屬于條件反射,發出指令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C.?快速奔跑時,呼吸加深加快,吸氣時,膈肌收縮使膈的頂部下降D.?此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謝增強,機體耗氧量增加,產熱增加13.(2020八上·臨安期末)在中考體育測試中,小明剛完成了1000米長跑測試,此時的小明,滿身大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明皮膚血管舒張,散熱增加?????????????????????????????B.?小明皮膚血管舒張,散熱減少C.?小明皮膚血管收縮,散熱增加?????????????????????????????D.?小明皮膚血管收縮,散熱減少14.(2020九上·余杭期末)在夏季舉行馬拉松比賽時,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立補水點,還有噴霧降溫設備為運動員降溫,防止運動員因體溫過高而出現意外。下列相關說法合理的是(???)A.?運動員主要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B.?血液中乳酸大量積累,pH迅速下降使血液呈酸性C.?補水是為了維持水鹽平衡,腎臟是調節水鹽平衡的唯一器官D.?運動員體溫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頻率加快,導致能量釋放多15.(2019八上·江干月考)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會不由自主的出現“寒顫(或戰栗)”.此反應的效應器及其生理效應是(???)A.?皮膚的血管;血管急劇收縮,減少散熱量???????????B.?骨骼肌;骨骼肌收縮,減少散熱量C.?皮膚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劇收縮,增加產熱量????D.?骨骼肌;骨骼肌收縮,增加產熱量16.(2019八上·江干月考)如下圖在方形暗箱的右側開一小窗,暗箱外的右側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內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隨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但暗箱不轉,一周后,幼苗的生長狀況應為________,影響幼苗生長方向的是________(填激素名稱)。17.(2019·余姚模擬)根據圖中植物的生長狀況回答下列問題:圖中A、B、C、D四處,生長素濃度比較高的是________處,細胞生長較快的是________處,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________18.(2020·鎮海模擬)健康問題,人人關心。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人體健康的問題。(1)若某病人尿檢時發現尿液中有較多的細胞,經檢查發現是腎臟患有疾病,由此判定腎臟出現病癥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2)若某病人的尿液中發現有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現是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則患病的原因可能是該患者體內________(填激素)分激不足。(3)若某人患急性炎癥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病人血液中明顯增多的血細胞是________。19.(2019八上·柯橋月考)正常的血糖含量除飯后1小時內血糖濃度略有升高外,其它時間基本維持在0.1%左右。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比正常人偏高,回答:(1)吃飯1個小時后正常人血糖濃度會迅速下降,主要是因為體內分泌的________(填人體內的一種激素)的作用。(2)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據圖回答。當人體體溫為37℃時,在人體內木糖醇的溶解度________蔗糖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6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10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20.如圖甲所示為神經元結構模式圖,乙圖是人體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兩部分。(2)乙圖所示神經結構叫________。從該反射弧模式圖的結構特點分析,該反射弧所能完成的反射類型是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3)小明在生病進行肌肉注射時,肌肉出現不自主地戰栗。“戰栗”是一種反射活動,此反射活動完成的途徑是________?(用圖中的序號和箭頭表示)。而后感覺到疼痛,小明的痛覺是在________產生的,先戰栗后疼痛說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還具有________功能。21.(2020·杭州模擬)體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測試項目。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做引體向上動作時,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________(填“反射弧”中某環節)做出處理,肱二頭肌________(填“收縮”或“舒張”),牽引骨骼向上運動。(2)長跑過程中需靠血管________(填“收縮”或“舒張”)來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散熱。22.(2020·西湖模擬)?2019年10月20日,小金參加了2019夢想小鎮半程馬拉松。請回答問題。(1)比賽前一天,小金對自己的體溫及其生活環境溫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量,如圖所示,圖中________表示小金的體溫變化曲線。(2)比賽當天,小金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________(選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3)在比賽中小金出現氣喘吁吁、全身冒汗現象,此時身體產熱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4)跑了一半路程,小金感到疲勞,但仍然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________。23.(2020八上·浙江期末)材料一:1880年,達爾文在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影響時,進行了向光性實驗,并認為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對胚芽生長會產生影響。材料二:1928年,溫特完成了圖9-J-5甲實驗。證實了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控制胚芽生長。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從一些植物中分離出了生長素。(1)材料一中畫線句既是達爾文的實驗結論,也可以作為材料二的溫特實驗探究中的________環節。(2)圖甲的實驗中,B組的作用是________。(3)為證明“胚芽彎曲是尖端下部生長不均勻引起的”猜想,小敏設計了如圖乙所示實驗,在胚芽尖端下部標上等距橫線,用單側光照射。當橫線左側間隔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橫線右側間隔,說明猜想成立。(4)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低濃度范圍,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作用增強;在高濃度范圍,隨濃度增大,促進作用減弱;超過一定濃度,表現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靜置一段時間,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側如圖丙,圖丁中,曲線能正確表示胚芽彎曲程度與生長素濃度關系的是________。24.糖尿病的常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發癥,會對人體多種系統造成危害。據科學統計,2015年全球20-79歲的人中有約4.15億人患糖尿病(患病率8.8%),另外有3.18億人糖耐量受損(前期患病率6.7%)。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國,2015年病患人數高達1.096億人,13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同時據IDF預測,如果不加干預,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6.42億,糖尿病前期人群4.81億,我國患者數量將上升至1.54億。目前尚未有完全根治糖尿病辦法,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核心。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疾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需要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和健康教育“五架馬車”并駕齊驅。糖尿病治療方案基本按照“生活方式干預→口服降糖藥治療→胰島素治療”的路徑開展。飲食控制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貫穿于治療始終,當單純生活方式干預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即開始藥物治療。為探究口服胰島素能不能治療糖尿病這一問題,某科技小組設計了如下方案:步驟一:將大小、健康狀況相同的甲、乙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步驟二:甲鼠定時喂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適量的胰島素;乙鼠定時喂與甲鼠等量的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與甲鼠等量的胰島素。步驟三:重復步驟二的操作,幾天后,采集兩鼠的尿液,檢測葡萄糖的含量,分析得出結論,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1)在步驟一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________。(2)請指出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的一處缺陷。________。(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在乙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4)對于正常人來說,飽食狀態與饑餓狀態相比較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要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答案解析部分考向一、植物的激素調節例題1、【答案】A例題2、【答案】C例題3、【答案】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例題4、【答案】(1)對照(2)2×10-5克/升(3)不利于(4)不正確,沒有用濃度更低的生長素做實驗考向二、動物的激素調節例題1、【答案】B例題2、【答案】B例題3、【答案】(1)2;甲狀腺;呆小癥(2)垂體;巨人(3)6例題4、【答案】(1)每天灌胃0.01mL/g生理鹽水(2)不合理,駱駝奶雖然有一定的降血糖功能但是不能讓患病小鼠的血糖恢復到正常值考向三、神經調節與動物行為例題1、【答案】D例題2、【答案】A例題3、【答案】D例題4、【答案】(1)反射;生來就有(2)神經中樞(3)大腦皮層(或大腦)例題5、【答案】(1)先天性(2)學習(3)學習例題6、【答案】(1)紅色是導致繁殖期間雄性三刺魚發生攻擊行為的誘因(2)腹部顏色;紅色是導致繁殖期間雄性三刺魚發生攻擊行為的誘因(3)1號與3號、2號與4號(4)1號與4號模型中包含2個變量,不符合單一變量的要求(5)先天性考向四、體溫的控制例題1、【答案】A例題2、【答案】B例題3、【答案】(1)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骨骼肌;腎上腺(2)皮膚;蒸發散熱(3)皮膚溫度感受器→傳入神經→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甲狀腺;非條件(4)甲狀腺能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五、精準練習1.【答案】A2.【答案】A3.【答案】D4.【答案】A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B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②;生長素17.【答案】C.D;A.D;重力作用D點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了該處莖的生長,而重力作用使C處的生長素濃度升高,抑制了C處根的生長18.【答案】(1)腎小體(腎小球)(2)胰島素(3)白細胞19.【答案】(1)胰島素(2)大于(3)47.4%20.【答案】(1)細胞體;突起(2)反射弧;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上(3)⑤→④→③→②→①;大腦皮層;傳導21.【答案】(1)神經中樞;收縮(2)舒張;增加22.【答案】(1)甲(2)條件(3)骨骼肌(4)大腦皮層23.【答案】(1)建立假設(2)對照(3)小于(4)B24.【答案】(1)避免小鼠自身產生胰島素的干擾或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島素干擾實驗(2)多用幾只小鼠進行實驗或設置重復組實驗(3)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島素不起作用(4)多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考點一、植物生命活動調節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感應性。(表現: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態、生理和行為發生相應的改變。)2、植物體上的某些器官能發生移動,且移動的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向性運動。莖:向光性、向觸性、向熱性;根: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3、向光性:植物體在單向光的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的現象稱為向光性。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響下,會順著重力方向生長,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向地性。莖(或芽)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莖會背著重力方向向上生長(稱為負向地性)。5、含羞草屬于防御行為,捕蠅草和捕蟲花屬于捕食行為。6、意義:使植物能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有利于生存。定義意義向性運動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植物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感性運動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引起的局部運動7、生長素是由胚芽尖端產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長。8、生長素的生理作用:①促進植物的生長;②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③促進果實的發育,防止落花落果④低濃度促進植物的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缺點)。應用于:防治雜草。9、植物莖具有向光性是由于:在單側光照射下,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得多,莖生長得快,所以彎向光源生長。10、其他植物激素。如: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考點二、人體的激素調節1、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的化學作用的微量物質。功能:對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2、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正常含量為:90毫克/100毫升。(1)人體內血糖含量在神經系統和胰島素的調節作用下。(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決定于胰島素分泌的增加或減少;而胰島素分泌的多少,導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從而使血糖維持正常值。(3)胰島素的功能:調節糖代謝,既促進葡萄糖合成糖元,儲存在肝臟內(肝糖元),還能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濃度。(4)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病癥。①胰島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病。治療:注射胰島素。②胰島素分泌過多→低血糖癥,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類物質,補充血糖,藥物調節胰島素分泌。比較侏儒癥和呆小癥:相同點:患者都是從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不同點: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②智力差異: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腺體激素作用分泌情況疾病具體癥狀腦垂體(大腦下部)生長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長發育幼年時分泌不足患侏儒癥發育遲緩,身材異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時分泌過多巨人癥人體各部位過度生長,四肢長度更為突出,巨人的壽命往往不長成年人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手大,腳大,指粗,鼻高等甲狀腺(頸部)甲狀腺激素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幼年時分泌不足呆小癥反應遲鈍,智力低下,身材矮小成年時分泌不足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狀腺腫)成年時分泌過多甲亢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失眠,心跳過快腎上腺(腎部)腎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節奏,擴張通往肌肉的血管胰島(胰臟)胰島素能促進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內胰島素分泌過多低血糖癥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女:卵巢男:睪丸雌性激素雄性激素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激發和維持人的第二性征考點三、神經調節1、動物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并以神經調節為主。2、體液調節主要是激素調節。3、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快速而短暫;而體液調節緩慢而持久。人們在感知環境的刺激后,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是一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的連續過程,是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4、神經元細胞體:含有細胞核(代謝和營養中心)突起樹突:呈樹枝狀分布(多而短,接受刺激,把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一條長而分枝少(一根,外面包著髓鞘,把神經沖動傳離細胞體)(1)能夠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和傳導興奮功能的細胞叫神經細胞,也叫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5、神經系統的組成包括: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6、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脊神經,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擔信息的傳導,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1)腦神經:由腦部發出,總共12對,其主要功能是支配頭部和頸部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2)脊神經:由脊髓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共有31對。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7、中樞神經系統(1)腦和脊髓通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2)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接收處理各種信息,并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3)中樞神經系統受到骨骼的保護,腦在顱腔內,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內。大腦:調節機體活動最高級中樞腦干:許多維持生命活動必要的中樞,如呼吸和血液循環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的高級中樞的控制。8、腦的結構和功能腦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主要分為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1)大腦。A.大腦特別發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是人的思維器官。B.大腦的結構分左、右兩個半球,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C.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具有許多溝、裂和回,使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溝和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D.大腦是我們進行記憶、思維、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是人體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密集,形成許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2)小腦。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小腦損傷,會使人站立不穩、行走搖晃、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3)腦干。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9、脊髓的結構和功能(1)脊髓是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脊髓中有許多神經元,形成許多神經中樞。(2)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低級部分,主要有傳導和反射兩個方面的功能。(3)脊髓中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10、反射(1)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規律性應答的反應叫反射。(2)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方式。(3)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接受、傳導、處理。(4)產生反射的過程。(5)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它由五個部分組成。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實現。膝跳反射可用來檢查一個人的神經系統功能是否正常。考點四、動物的行為和體溫調節1、自然界中,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稱為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它的特點:①與生俱來、有固定模式的行為;②不需要經過后天的訓練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動;③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④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受遺傳的控制,由遺傳固定下來的,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行為。⑤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反射活動2、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它的特點:①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②是通過學習訓練而形成的;③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④是動物和人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是具有適應意義的活動。3、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區別:先天性行為后天學習行為獲得方式先天的,與生俱來后天學習獲得決定因素由遺傳決定由環境決定參與中樞由大腦皮層下神經中樞即可完成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意義對個體的生存和種族延續有重要意義適應環境舉例飛蛾撲火人讀報紙4、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遺傳的行為。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較固定。5、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條件反射是大腦皮層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生來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并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后天性反射。使機體初步適應環境,對個體生存有重要生理作用。擴大機體的反應范圍,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適應于復雜的生存環境。永久固定、簡單。暫時、易變、易消退。由腦干、脊髓控制。由大腦控制。例如:吸奶反射,眨眼反射。例如:談虎色變。6、鳥類、哺乳類,尤其是人類,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都有保持體溫相對恒定,因此這幾種動物叫恒溫動物。(1)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不是一個固定值。(2)恒溫動物的體溫不是絕對不變的。恒溫是相對的,溫度的變化幅度變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直接關系。(3)測量體溫的部位:直腸(36.9~37.9)、口腔(36.7~37.7)、腋窩(36.0~37.4),其中直腸內的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的溫度。7、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這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1)產熱:A.安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內臟。B.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寒冷時,骨骼肌顫抖,能使熱量成倍增加。C.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影響產熱。(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熱)(2)散熱:A.散熱有:直接散熱和蒸發散熱兩種方式。B.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的多少決定于皮膚溫度與外界溫度的溫度差。溫度差越大,散熱越多。皮膚的溫度又可通過血管中的血流量來控制。在低溫環境中,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減少;在高溫環境中,血管舒張,皮膚血流量增加,皮膚溫度上升,散熱量增加;常溫下,皮膚汗液的蒸發散熱比較少。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溫時,直接散熱不能發揮作用,汗液蒸發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8、在高溫濕潤環境中,當人體產熱多,而散熱困難,會出現中暑現象。表現:體溫高、頭痛、頭暈、心慌、惡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甚至昏厥,嚴重時危及生命。9、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和控制的。同時,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特別是人為了保溫或降溫的所采取的措施,如增減衣服等,對體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21中考一輪復習】講練一體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docx 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講解.doc 專題35生命活動的調節答案解析部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