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講:牛頓第一定律一、知識梳理一)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2)對任何物體都適用,不論固體、液體、氣體。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4)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它的運動狀態)5)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靜止狀態(保持它的靜止狀態)二)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即:運動的物體保持它的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保持它的靜止狀態2、慣性的理解1)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靜止的物體具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具有慣性).牛頓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狀態的性質,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2)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慣性的大小與物理的質量的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質量越大的物體其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運動狀態、位置及受力情況毫無關系。3)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3、防止慣性的現象帶來的危害:汽車安裝安全氣襄,汽車安裝安全帶。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拍打衣服可除塵4、解釋現象:例: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答:汽車剎車前,乘客與汽車一起處于運動狀態,當剎車時,乘客的腳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隨汽車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汽車行駛的方向運動,所以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二、例題與變式【例1】如圖所示,細繩上端固定在O點,下端系一個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假如從某一時刻起,細繩斷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小球將(A)A.做勻速直線運動B.立即停止C.運動越來越慢D.仍做圓周運動【變式訓練】如圖所示,將懸線拉至水平位置無初速釋放,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細線突然斷裂,則( C )A.小球立即做勻速直線運動B.小球立即做自由落體運動C.小球立即做平拋運動D.小球將繼續做圓周運動【例2】摩托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落地時向前翻車的危險,則落地時應采取的措施是:(B)A.僅前輪制動B.僅后輪制動C.前、后兩輪均制動D.前、后輪均不制動【變式訓練】1、在汽車拉力賽的比賽現場看比賽,在如圖所示的“S”形彎道,站什么位置比較安全(B)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在汽車剎車時,坐在車里的乘客會向前傾倒。這種現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話來解釋: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傾倒。②汽車很快停止運動,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隨車停止運動。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慣性,仍然向前運動。④坐在車里的乘客隨汽車向前運動,司機發現情況立即剎車。以上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B)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3、小剛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圖甲)過了一會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圖乙).對這兩種情況,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A.二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B.二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C.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D.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例3】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腳將毽子踢出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毽子飛行過程中受到重力和腳對它的踢力B.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C.毽子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毽子具有慣性D.由于慣性,毽子下落過程中會越來越快【變式訓練】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小車無限長,其它阻力不計.若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D)A.若m1>m2,則一定相碰B.若m1<m2,則一定相碰C.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相碰D.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不相碰【例4】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勻速(加速/減速/勻速)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減速(加速/減速/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水(水/燒杯)具有慣性.【變式訓練】1、一杯水放在列車內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態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C )(1)列車突然向右啟動;(2)列車突然向左啟動(3)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剎車;(4)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剎車.A.1或2B.1或3C.2或3D.2或42、容器內裝有水,當用蓋子將容器密封時,有一氣泡被密封在里面,現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則小氣泡相對于容器的運動方向是( B )A.向左B.向右C.保持靜止D.無法確定3、如圖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懸掛和拴住一只鐵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照物)(A)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例5】有一架飛機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每隔1秒鐘從飛機上輕輕釋放一小球,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和風力的影響,當三個小球落至地面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三個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況應是下圖中的哪一個(B)【變式訓練】1、在水平軌道上有一輛實驗車,其頂部裝有電磁鐵,電磁鐵下方吸有一顆鋼珠。在實驗車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鋼珠因斷電下落。下圖是描述鋼珠下落的四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鋼珠下落的路徑。以實驗車為參照物,正確描述鋼珠下落路徑的示意圖是(C)2、在水平軌道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列車車廂的天花板上懸吊一個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點,其中b點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圖所示,若空氣阻力不計,燒斷細線后,小球a將:(A)A.落在b點上B.可能落在bc兩點之間C.落在d點上D.可能落在bd兩點之間3、在勻速行駛的船上,豎直向上扔個小球,則小球(不計空氣阻力),下落后(A)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 C.落到人的后方D.無法確定4、地球在不斷的高速自轉,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對于跳遠運動員來說(C)A.自東向西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B.向西或向東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C.無論向什么方向跳,結果都相同D.向南或向北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三、隨堂練習1.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果記錄在下表中.接觸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大較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s/cm18.3026.83(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為31.2cm.(2)為了得出科學結論,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到達底端水平面時初速度相同.(3)分析表中內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遠。(4)根據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5)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結論在實驗的基礎上又通過理想化推理概括出來,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理想實驗法,以前學過探究真空不能傳聲實驗時也運用到此方法。3.如圖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如果某一天,吊線突然間斷開的同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則電燈將(A)A.保持原來靜止狀態B.豎直向下加速運動C.豎直向下勻速運動D.豎直向上勻速運動4.正在地面上滾動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C)A.立即停下來B.慢慢停下來C.做勻速直線運動D.改變運動的方向5.如圖,推力F作用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撤去推力F,則小車( C )A.立即停止運動B.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C.運動將越來越慢,最后處于靜止D.受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最后處于靜止6.如圖,一只鋼球從圓槽的頂端滑下,若滑到最低點(O點)時,鋼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則鋼球的運動路線是( B )A.1B.2C.3D.47.如果你用繩子拴住一個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圓周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后,小球將:(B)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B.保持斷繩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C.小球運動速度減小,但保持直線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8.如圖所示,汽車里的乘客突然前傾。由此可以判斷這輛汽車的運動狀態可能是(D)A.靜止B.突然開動C.勻速行駛D.突然剎車9.運動場上,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慣性的是( B )A.跳遠運動員助跑一段距離才起跳B.舉重運動員把杠鈴舉在空中不動C.擲出去的鐵餅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運動10.現代汽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帶外,還安裝有安全氣囊系統,這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情況出現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D)A.汽車速度太慢B.汽車轉彎C.汽車突然啟動D.汽車前端發生嚴重撞擊1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下列說明中正確的是(D)A.運動物體的慣性比它靜止時的慣性大B.物體運動得越快,它的慣性就越大C.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D.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12.甲、乙兩位同學坐在靜止的列車上,在他們之間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靜止的雞蛋。列車向右(與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啟動時,乙將看到雞蛋(A)A.向甲運動B.向乙運動C.靜止不動D.在原位置轉動13.如圖所示,氫氣球系著小石塊在空中勻速上升,如果系著小石塊的線突然斷了,石塊將會(B)A.將立即加速下降B.減速上升一段距離后再加速下降C.由于慣性,將繼續勻速上升D.勻速上升一段距離后再加速下降四、課后鞏固1.如圖所示,這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過程。(1)根據圖中情景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DA.①是假設,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B.①②③④都是實驗事實C.①②是實驗事實,③④是實驗推論D.①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2)每次都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遠;若小車所受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當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過程中,共受到3個力的作用。2.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設水平面足夠長),假設小車的阻力突然消失,小車將(C)A.立即停止運動B.速度慢慢地減小,最后停下來C.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D.速度會一直增加,根本停不下來3.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C)A.在B點保持靜止B.沿BE方向運動C.沿BC方向運動D.沿BD方向運動4.小麗同學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準確的是(C)(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5.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A.拍打衣服灰塵脫落,是由于灰塵有慣性B.小明沒有推動靜止的汽車,是由于汽車沒有慣性C.跳遠運動員要助跑后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D.高速飛行的子彈穿入木頭后靜止,它的慣性就消失了6.坐在汽車前排的司機和乘客都應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減輕在下列哪種情況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B)A.汽車車速太慢B.汽車緊急剎車C.汽車緩慢啟動D.汽車突然加速7.下列事例中利用慣性的一組是(B)①火車進站前,撤去動力,仍能進站②汽車行駛時,司機系著安全帶③鴨子振動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用力拍打被子,使被子上的灰塵落下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在日常生活中,慣性現象既有利又有弊,以下屬于利用慣性“利”的一面的是(C)A.人踩到香蕉皮時會滑倒B.賽車在轉彎時突然滑出跑道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塵D.在站臺上停著的汽車突然啟動,乘客向后仰9.慣性有時要利用,有時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C)A.拍打衣服,把灰塵拍去B.將足球射人球門C.公路上的汽車限速行駛D.跳遠時快速助跑10.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A.甲圖,錘頭由于受到慣性繼續向下運動,這樣就會緊緊地套在錘柄上B.乙圖,做慣性實驗時,用質量較大的光滑鐵球比質量較小的粗糙塑料球效果好C.丙圖,用刷子刷冰面,可減小摩擦,從而增大冰壺的慣性D.丁圖,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主要防止被追尾時,由于慣性對人體造成的傷害11.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下圖的四種物體中,慣性最大的是(D)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D)A.向前飛行的飛機投擲救災物資時,在投擲目標正上方要投下物資??B.司機開車時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發生C.乘客在公交車上常聽到“車輛啟動,請您抓好扶手”目的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D.汽車在公路上要限速行駛目的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13.如圖所示,在車廂中的a是用繩拴在底部上的氫氣球,b是用繩掛在車廂頂的金屬球,開始時它們和車一起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若忽然剎車使車廂作勻減速運動,則下列幾個圖能正確表示剎車期間車內的情況是(D)14.2011年3月19日18時45分起,法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對利比亞實施代號為“奧德賽黎明”的軍事打擊.從一架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的飛機上先后落下三顆炸彈,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條件下,在炸彈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飛機和三顆炸彈的運動情況是(B)15.如圖所示,輪船在海上勻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中央豎直向上跳起下落時,則小明(A)A.仍在起跳點B.在起跳點前C.在起跳點后D.可能在船后部落水16、如右圖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鋪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兩個杯子。當猛地將桌布從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時,桌布上的杯子不會隨之運動(選填“會”或“不會”),這表明杯子具有慣性。第七講:牛頓第一定律一、知識梳理一)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狀態或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2)對任何物體都適用,不論固體、液體、氣體。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4)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保持它的運動狀態)5)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它的靜止狀態)二)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不變的特性叫慣性。即:運動的物體保持它的狀態,靜止的物體保持它的狀態2、慣性的理解1)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靜止的物體具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具有慣性).牛頓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狀態的性質,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2)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慣性的大小與物理的質量的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質量越大的物體其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運動狀態、位置及受力情況毫無關系。3)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3、防止慣性的現象帶來的危害:汽車安裝安全氣襄,汽車安裝安全帶。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拍打衣服可除塵4、解釋現象:例: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答:汽車剎車前,乘客與汽車一起處于運動狀態,當剎車時,乘客的腳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隨汽車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汽車行駛的方向運動,所以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二、例題與變式【例1】如圖所示,細繩上端固定在O點,下端系一個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假如從某一時刻起,細繩斷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小球將()A.做勻速直線運動B.立即停止C.運動越來越慢D.仍做圓周運動【變式訓練】如圖所示,將懸線拉至水平位置無初速釋放,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細線突然斷裂,則( )A.小球立即做勻速直線運動B.小球立即做自由落體運動C.小球立即做平拋運動D.小球將繼續做圓周運動【例2】摩托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落地時向前翻車的危險,則落地時應采取的措施是:()A.僅前輪制動B.僅后輪制動C.前、后兩輪均制動D.前、后輪均不制動【變式訓練】1、在汽車拉力賽的比賽現場看比賽,在如圖所示的“S”形彎道,站什么位置比較安全()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在汽車剎車時,坐在車里的乘客會向前傾倒。這種現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話來解釋: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傾倒。②汽車很快停止運動,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隨車停止運動。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慣性,仍然向前運動。④坐在車里的乘客隨汽車向前運動,司機發現情況立即剎車。以上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3、小剛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圖甲)過了一會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圖乙).對這兩種情況,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二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B.二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C.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D.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例3】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腳將毽子踢出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毽子飛行過程中受到重力和腳對它的踢力B.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C.毽子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毽子具有慣性D.由于慣性,毽子下落過程中會越來越快【變式訓練】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小車無限長,其它阻力不計.若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A.若m1>m2,則一定相碰B.若m1<m2,則一定相碰C.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相碰D.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不相碰【例4】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加速/減速/勻速)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加速/減速/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水/燒杯)具有慣性.【變式訓練】1、一杯水放在列車內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態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1)列車突然向右啟動;(2)列車突然向左啟動(3)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剎車(4)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剎車.A.1或2B.1或3C.2或3D.2或42、容器內裝有水,當用蓋子將容器密封時,有一氣泡被密封在里面,現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則小氣泡相對于容器的運動方向是( )A.向左B.向右C.保持靜止D.無法確定3、如圖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懸掛和拴住一只鐵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照物)()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例5】有一架飛機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每隔1秒鐘從飛機上輕輕釋放一小球,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和風力的影響,當三個小球落至地面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三個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況應是下圖中的哪一個()【變式訓練】1、在水平軌道上有一輛實驗車,其頂部裝有電磁鐵,電磁鐵下方吸有一顆鋼珠。在實驗車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鋼珠因斷電下落。下圖是描述鋼珠下落的四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鋼珠下落的路徑。以實驗車為參照物,正確描述鋼珠下落路徑的示意圖是()2、在水平軌道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列車車廂的天花板上懸吊一個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點,其中b點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圖所示,若空氣阻力不計,燒斷細線后,小球a將:()A.落在b點上B.可能落在bc兩點之間C.落在d點上D.可能落在bd兩點之間3、在勻速行駛的船上,豎直向上扔個小球,則小球(不計空氣阻力),下落后()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 C.落到人的后方D.無法確定4、地球在不斷的高速自轉,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對于跳遠運動員來說()A.自東向西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B.向西或向東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C.無論向什么方向跳,結果都相同D.向南或向北跳可以跳得更遠一些三、隨堂練習1.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果記錄在下表中.接觸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大較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s/cm18.3026.83(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并填在表中相應空格處.(2)為了得出科學結論,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到達底端水平面時 .(3)分析表中內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________。(4)根據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________運動,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________的原因。(5)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結論在實驗的基礎上又通過_______概括出來,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理想實驗法,以前學過探究_______實驗時也運用到此方法。3.如圖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如果某一天,吊線突然間斷開的同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則電燈將()A.保持原來靜止狀態B.豎直向下加速運動C.豎直向下勻速運動D.豎直向上勻速運動4.正在地面上滾動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A.立即停下來B.慢慢停下來C.做勻速直線運動D.改變運動的方向5.如圖,推力F作用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撤去推力F,則小車( )A.立即停止運動B.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C.運動將越來越慢,最后處于靜止D.受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最后處于靜止6.如圖,一只鋼球從圓槽的頂端滑下,若滑到最低點(O點)時,鋼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則鋼球的運動路線是( )A.1B.2C.3D.47.如果你用繩子拴住一個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圓周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后,小球將:()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B.保持斷繩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C.小球運動速度減小,但保持直線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8.如圖所示,汽車里的乘客突然前傾。由此可以判斷這輛汽車的運動狀態可能是()A.靜止B.突然開動C.勻速行駛D.突然剎車9.運動場上,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慣性的是( )A.跳遠運動員助跑一段距離才起跳B.舉重運動員把杠鈴舉在空中不動C.擲出去的鐵餅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運動10.現代汽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帶外,還安裝有安全氣囊系統,這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情況出現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A.汽車速度太慢B.汽車轉彎C.汽車突然啟動D.汽車前端發生嚴重撞擊1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下列說明中正確的是()A.運動物體的慣性比它靜止時的慣性大B.物體運動得越快,它的慣性就越大C.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D.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12.甲、乙兩位同學坐在靜止的列車上,在他們之間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靜止的雞蛋。列車向右(與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啟動時,乙將看到雞蛋()A.向甲運動B.向乙運動C.靜止不動D.在原位置轉動13.如圖所示,氫氣球系著小石塊在空中勻速上升,如果系著小石塊的線突然斷了,石塊將會()A.將立即加速下降B.減速上升一段距離后再加速下降C.由于慣性,將繼續勻速上升D.勻速上升一段距離后再加速下降四、課后鞏固1.如圖所示,這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過程。(1)根據圖中情景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①是假設,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B.①②③④都是實驗事實C.①②是實驗事實,③④是實驗推論D.①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2)每次都讓小車從斜面上_______由靜止滑下,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_______;若小車所受的阻力為零,它將_______。(3)當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過程中,共受到_______個力的作用。2.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設水平面足夠長),假設小車的阻力突然消失,小車將()A.立即停止運動B.速度慢慢地減小,最后停下來C.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D.速度會一直增加,根本停不下來3.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A.在B點保持靜止B.沿BE方向運動C.沿BC方向運動D.沿BD方向運動4.小麗同學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準確的是()(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5.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拍打衣服灰塵脫落,是由于灰塵有慣性B.小明沒有推動靜止的汽車,是由于汽車沒有慣性C.跳遠運動員要助跑后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D.高速飛行的子彈穿入木頭后靜止,它的慣性就消失了6.坐在汽車前排的司機和乘客都應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減輕在下列哪種情況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A.汽車車速太慢B.汽車緊急剎車C.汽車緩慢啟動D.汽車突然加速7.下列事例中利用慣性的一組是()①火車進站前,撤去動力,仍能進站②汽車行駛時,司機系著安全帶③鴨子振動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用力拍打被子,使被子上的灰塵落下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在日常生活中,慣性現象既有利又有弊,以下屬于利用慣性“利”的一面的是( )A.人踩到香蕉皮時會滑倒B.賽車在轉彎時突然滑出跑道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塵D.在站臺上停著的汽車突然啟動,乘客向后仰9.慣性有時要利用,有時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塵拍去B.將足球射人球門C.公路上的汽車限速行駛D.跳遠時快速助跑10.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錘頭由于受到慣性繼續向下運動,這樣就會緊緊地套在錘柄上B.乙圖,做慣性實驗時,用質量較大的光滑鐵球比質量較小的粗糙塑料球效果好C.丙圖,用刷子刷冰面,可減小摩擦,從而增大冰壺的慣性D.丁圖,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主要防止被追尾時,由于慣性對人體造成的傷害11.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下圖的四種物體中,慣性最大的是()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向前飛行的飛機投擲救災物資時,在投擲目標正上方要投下物資??B.司機開車時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發生C.乘客在公交車上常聽到“車輛啟動,請您抓好扶手”目的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D.汽車在公路上要限速行駛目的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13.如圖所示,在車廂中的a是用繩拴在底部上的氫氣球,b是用繩掛在車廂頂的金屬球,開始時它們和車一起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若忽然剎車使車廂作勻減速運動,則下列幾個圖能正確表示剎車期間車內的情況是()14.2011年3月19日18時45分起,法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對利比亞實施代號為“奧德賽黎明”的軍事打擊.從一架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的飛機上先后落下三顆炸彈,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條件下,在炸彈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飛機和三顆炸彈的運動情況是()15.如圖所示,輪船在海上勻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中央豎直向上跳起下落時,則小明()A.仍在起跳點B.在起跳點前C.在起跳點后D.可能在船后部落水16、如右圖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鋪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兩個杯子。當猛地將桌布從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時,桌布上的杯子___________隨之運動(選填“會”或“不會”),這表明杯子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講:牛頓第一定律(學生用).doc 第七講:牛頓第一定律(教師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