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講:凸透鏡成像原理及視覺一、知識梳理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面鏡也有會聚光線的作用)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有發散光線的作用。(凸面鏡也有發散光線的作用)3、有關凸透鏡成像的幾個概念:●焦點F:凸透鏡能將太陽光(平行光)會聚成一點,這點叫做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凸透鏡有一對實焦點,而凹透鏡有一對虛焦點)●物距u: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像距v:透鏡到像的距離.4、凸透鏡成像規律(P30)①②③④⑤物體到透鏡的距離u像的特點像與透鏡的距離v應用倒立或正立縮小或放大虛或實倒立縮小實照相機倒立放大實幻燈機倒立等大實測焦距f不成像獲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虛放大鏡5、眼球與折光系統:眼球由(包括角膜、鞏膜、視網膜等)及其(包括晶狀體和玻璃體等)組成。眼的折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物體射出的光線經的折射,在上形成物像(),經傳入,形成視覺。6、虹膜的作用:調節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的強弱。7、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及矯正原因矯正近視成像在視網膜前佩戴凹透鏡遠視成像在視網膜后佩戴凸透鏡二、例題與變式訓練:【例題】1、某凸透鏡焦距是10cm,將物體放在離焦點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實像?????B、一定是虛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縮小的像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明在凸透鏡前放一燃著的蠟燭,移動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將蠟燭遠離透鏡,調節光屏再次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比較兩像()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減小,像增大C.像距減小,像減小???D.像距增大,像減小【變式訓練】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蠟燭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則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光屏上不會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3、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移到距凸透鏡18cm的過程中,調整光屏的位置,總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縮小的像,調節的方法是()A.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B.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C.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D.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5、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面給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時原理與此現象相同的是(?)A.投影儀????B.照相機????C.放大鏡???D.近視鏡?三、隨堂練習1、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15cm處,經凸透鏡所成的像是(???)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縮小的虛像2、某同學們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作了如下的記錄:當物體距u1=30厘米時,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當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當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距是(?)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3、某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屏上成一個縮小的清晰的像,現將物距減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A一定在屏上成一個縮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個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個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確定?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提出的探究問題應該是(??)A.凸透鏡對光是否有會聚作用????B.凸透鏡對光是否有發散作用C.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關系?D.凸透鏡是否能成像5、普通照相機的鏡頭是( )A.平面鏡???B.凸透鏡?????C.凹透鏡????D.三棱鏡6、在拍集體照時,攝影師試鏡時發現兩邊的同學沒有全部攝入,則攝影師應()A.將相機向前移動,鏡頭向里縮???B.將相機向后移動,鏡頭向里縮C.將相機向前移動,鏡頭向外伸?D.將相機向后移動,鏡頭向外伸7、一簡易照相機的鏡頭焦距為6cm,則該相機中膠片離鏡頭的距離應為()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8、光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你認為下面的介紹不符合實際()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B.照像時,被照者應站在距鏡頭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9、一位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某次實驗蠟燭距透鏡18cm,移動光屏,光屏上出現清晰像的特點是?,據此人們制成了???。10、凸透鏡對光有???作用;把一個焦距是3cm的凸透鏡當放大鏡使用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cm。11、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2倍焦距外時,在凸透鏡另一側某處成。12、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他把蠟燭和光屏分別置于凸透鏡兩側,移動蠟燭與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記下蠟燭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cm燭焰像的大小/燭焰的大小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從上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1)當物體向焦點移動時,物距變小,像距逐漸??????,像的大小逐漸??(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四次實驗中,像與物之間的最短距離是????cm。四、課后鞏固1、小強看遠處的某點時,其光路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對的是(?)A.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凹透鏡做成的眼鏡B.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C.小強的眼睛是遠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D.小強的眼睛正常,無須配戴眼鏡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對于近視者而言,遠處物體經晶狀體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應的矯正方式是(?)A.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B.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C.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D.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3、?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4、圖3是陳大爺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他的眼睛類型及矯正需要選用的透鏡分別是()A.遠視眼???凸透鏡????B.遠視眼???凹透鏡C.近視眼???凸透鏡????D.近視眼???凹透鏡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并調節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圖所示.(1)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 cm.(2)當蠟燭放在光具座20cm處,移動光屏,得到像的特點是:倒立、 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學儀器名稱).(3)當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處,觀察正立、放大的 像(選填“實”或“虛”).6、小強用一個焦距為8cm的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首先,他們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標尺上50cm的位置.再將蠟燭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清晰的像。①此時的像是??的實像(填“放大”或“縮小”)。向左移動蠟燭,像變??(填?“大”或“小”)。???②此時,若有一只蒼蠅落到凸透鏡上,則屏上??成完整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③小強將自己的近視跟鏡放在凸透鏡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應向?移動光屏(填?“左”或“右”)。???④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標尺上45cm處,此時小強應站在?側(填“蠟燭”或“光屏”),觀察蠟燭的像。7、如圖所示,請畫出的圖中作出AB入射光線經凸透鏡后的光線。8、如圖8所示,請畫出入射光線A、B、C經過透鏡后的光線。第四講:凸透鏡成像原理及視覺一、知識梳理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面鏡也有會聚光線的作用)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有發散光線的作用。(凸面鏡也有發散光線的作用)3、有關凸透鏡成像的幾個概念:●焦點F:凸透鏡能將太陽光(平行光)會聚成一點,這點叫做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凸透鏡有一對實焦點,而凹透鏡有一對虛焦點)●物距u: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像距v:透鏡到像的距離.4、凸透鏡成像規律()①②③④⑤物體到透鏡的距離u像的特點像與透鏡的距離v應用倒立或正立縮小或放大虛或實倒立縮小實照相機倒立放大實幻燈機倒立等大實測焦距f不成像獲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虛放大鏡5、眼球與折光系統: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鞏膜、視網膜等)及其內容物(包括晶狀體和玻璃體等)組成。眼的折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物體射出的光線經折光系統的折射,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縮小的實像),經視神經傳入大腦,形成視覺。6、虹膜的作用:調節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的強弱。7、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及矯正原因矯正近視成像在視網膜前佩戴凹透鏡遠視成像在視網膜后佩戴凸透鏡二、例題與變式訓練:【例題】1、某凸透鏡焦距是10cm,將物體放在離焦點5cm的地方,所成的像(C?)A、一定是實像?????B、一定是虛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縮小的像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明在凸透鏡前放一燃著的蠟燭,移動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將蠟燭遠離透鏡,調節光屏再次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比較兩像(C)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減小,像增大C.像距減小,像減小???D.像距增大,像減小【變式訓練】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蠟燭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則在光屏上(A)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光屏上不會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符合(?C?)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3、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移到距凸透鏡18cm的過程中,調整光屏的位置,總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B??)A.6cm???B.10cm?C.16cm??D.20cm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縮小的像,調節的方法是(A)A.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B.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C.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遠離透鏡移動D.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5、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面給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時原理與此現象相同的是(B?)A.投影儀????B.照相機????C.放大鏡???D.近視鏡?三、隨堂練習1、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15cm處,經凸透鏡所成的像是(??B?)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縮小的虛像2、某同學們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作了如下的記錄:當物體距u1=30厘米時,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當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當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距是(D?)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3、某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屏上成一個縮小的清晰的像,現將物距減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A一定在屏上成一個縮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個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個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確定?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提出的探究問題應該是(C??)A.凸透鏡對光是否有會聚作用????B.凸透鏡對光是否有發散作用C.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關系?D.凸透鏡是否能成像5、普通照相機的鏡頭是( B )A.平面鏡???B.凸透鏡?????C.凹透鏡????D.三棱鏡6、在拍集體照時,攝影師試鏡時發現兩邊的同學沒有全部攝入,則攝影師應(B)A.將相機向前移動,鏡頭向里縮??B.將相機向后移動,鏡頭向里縮C.將相機向前移動,鏡頭向外伸?D.將相機向后移動,鏡頭向外伸7、一簡易照相機的鏡頭焦距為6cm,則該相機中膠片離鏡頭的距離應為(B)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8、光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你認為下面的介紹不符合實際(C)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B.照像時,被照者應站在距鏡頭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9、一位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某次實驗蠟燭距透鏡18cm,移動光屏,光屏上出現清晰像的特點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據此人們制成了??投影儀??。10、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把一個焦距是3cm的凸透鏡當放大鏡使用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cm。11、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2倍焦距外時,在凸透鏡另一側某處成倒立縮小的實像。12、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他把蠟燭和光屏分別置于凸透鏡兩側,移動蠟燭與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記下蠟燭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cm燭焰像的大小/燭焰的大小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從上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1)當物體向焦點移動時,物距變小,像距逐漸???變大???,像的大小逐漸?變大?(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四次實驗中,像與物之間的最短距離是??48??cm。四、課后鞏固1、小強看遠處的某點時,其光路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對的是(?A)A.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凹透鏡做成的眼鏡B.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C.小強的眼睛是遠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D.小強的眼睛正常,無須配戴眼鏡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對于近視者而言,遠處物體經晶狀體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應的矯正方式是(?A??)A.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B.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C.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D.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3、?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C)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4、圖3是陳大爺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他的眼睛類型及矯正需要選用的透鏡分別是(A)A.遠視眼???凸透鏡????B.遠視眼???凹透鏡C.近視眼???凸透鏡????D.近視眼???凹透鏡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并調節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圖所示.(1)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 10 cm.(2)當蠟燭放在光具座20cm處,移動光屏,得到像的特點是:倒立、 縮小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照相機 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學儀器名稱).(3)當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處,觀察正立、放大的 虛 像(選填“實”或“虛”).6、小強用一個焦距為8cm的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首先,他們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標尺上50cm的位置.再將蠟燭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清晰的像。①此時的像是?放大?的實像(填“放大”或“縮小”)。向左移動蠟燭,像變?小?(填?“大”或“小”)。???②此時,若有一只蒼蠅落到凸透鏡上,則屏上?能?成完整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③小強將自己的近視跟鏡放在凸透鏡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填?“左”或“右”)。???④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標尺上45cm處,此時小強應站在?光屏側(填“蠟燭”或“光屏”),觀察蠟燭的像。7、如圖所示,請畫出的圖中作出AB入射光線經凸透鏡后的光線。答案:8、如圖8所示,請畫出入射光線A、B、C經過透鏡后的光線。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講:凸透鏡成像原理(學生用).docx 第四講:凸透鏡成像原理(教師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