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書法作品欣賞 賞 《蘭亭序》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朋友們來到會稽山陰的蘭亭,飲酒賦詩,王羲之為大家的詩歌合集寫了序,就是這篇《蘭亭序》。《蘭亭序》的書法流露出王羲之平日的俊朗風神以及書寫時內心所充滿的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造型、色彩、構圖....... 繪畫作品欣賞要素 1、筆法 中鋒、側鋒、裹鋒、破鋒、 逆鋒、內擫、外拓....... 書法作品欣賞要素 2、結構 平正、險絕、疏密、聚散、 長扁、粗細、重輕、收放、 動靜、字內空間、字外空間...... 書法作品欣賞要素 3、章法 條幅、橫幅、中堂、斗方、 對聯、扇面...... 書法作品欣賞要素 橫幅 指在高寬比約為1:3的橫條紙上書寫的作品,又稱“橫披”,如上圖伊秉綬“友多聞齋”。 條幅 指在高寬比約為3:1或4:1的長條紙上書寫的作品。圖為明代書法大家王鐸作品。 中堂 整張宣紙所書寫的作品,通常情況下,宣紙的長寬比例是2:1,以豎式為準。整張宣紙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右圖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作品。 斗方 指在高寬基本相等的方形紙上書寫的作品。右圖為當代書法家鮑賢倫作品。 對聯 把兩句對偶語句分別寫在大小相同的兩張長條紙上,右為上聯,左為下聯。 如右圖清代書法大家何紹基的隸書“駕言登五岳”為上聯,“游好在六經”為下聯。 扇面 團扇,為橢圓形或圓形,常用素絹制成,書寫時字數多少隨意,也可在扇面中央用方形構圖書寫;折扇,上寬下窄,呈圓心輻射狀,字數可多可少,書寫安排必須適合扇子的弧線式形制。 4、墨法 焦、重、濃、淡、清、 飛白、漲墨、宿墨...... 書法作品欣賞要素 5、線條 飽滿、厚重、圓潤、瘦勁、 挺拔、飄逸、圓勁、質樸、 靜穆、綿厚、爽利、虛實...... 書法作品欣賞要素 《蘭亭序》 《蘭亭集序》原書二十八行,共有三百二十四字。凡是相同的字,寫法各不相同。其中有二十個“之”字更是變化多端,無一雷同。是王羲之書法中最好的珍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 《蘭亭集序》的第一個字是“永”字,據說王羲之攻“永”字十五年,創立了“永字八法”。 《多寶塔》集字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原跡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顏真卿(708——784),享年77歲,瑯邪臨沂(山東臨沂)人。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體,稱為“顏體”,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筆法。 《黃州寒食帖》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書法遍覽晉唐諸家,轉益多師,自成一家,長于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同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傳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帖》、《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帖》等。 《鄭板橋》 《憶秦娥.婁山關》 致謝 感謝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