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下學期五年級科學三單元時間的測量復習資料(含科學實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下學期五年級科學三單元時間的測量復習資料(含科學實驗)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
—、基礎知識
1、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延伸的。
2、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成了人類最早的時間單位——天。
3、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方向會慢慢發生變化。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的變化規律是由長變短再變長,影子方向的變化規律是由西向北再向東移動。
4、日晷是利用光影的變化來計時的,由晷面和晷針組成,是古代利用光影來計時的工具。
5、圭表是利用表影長度隨太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而發生變化來計時的。由圭和表組成。是古代用來測量季節和年的儀器。
6、我國古代的水鐘有受水型和泄水型兩種。水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穩定的速度往下流,因此,通過水量的變化就能確定經過的時間。
7、水滴以固定的速應滴入圓筒,使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制作水鐘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8、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
9、影響我們制作的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容器的形狀和滴水速度不固定等因素。
10、一個簡單的擺是由擺錘和擺繩構成。
11、擺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總是相等的。這就是擺的等時性。
12、1656-1657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造出了一座帶擺的時鐘。
13、擺鐘是根據擺的等時性原理制成的。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
14、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無關,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動越慢。
15、擺線的長度不等于擺長,擺的擺長是擺的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
16、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擺錘越短,擺動越快。
17、擺的快慢與擺錘重心有關,擺錘重心離擺的固定點越近,擺動的越快。
18、垂體時鐘是利用擺來計時的一種擺鐘。它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來轉動齒輪,當垂體所受到的重力轉動齒輪時,擺錘與齒輪操縱器會聯合工作,控制轉動的齒輪。
19、金屬圓片固定的位置離支點越近,擺的速度就越快。
20、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原規律。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最早造出了一座帶擺的時鐘。
二、實驗
實驗名稱:流水滴漏實驗
實驗材料:鐵架臺、塑料瓶、量筒、剪刀、錐子、水、秒表、燒杯。
實驗過程:塑料瓶剪去底部,在瓶蓋上打一個小孔,倒入300毫升水,觀察記錄流完10亳升、50毫升、100毫升、300毫升水所用的時間,實驗三次。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流完相同的水量所用的時間幾乎相同。瓶內的水變少后,水流變慢,測得的時間也很長。
實驗結論:利用流水可以計時,水以固定的流速往下流是保證水鐘計時準確的關鍵。
實驗名稱:設計水鐘
實驗材料:塑料瓶、錐子、水、記號筆、刀、剪刀、秒表,尺子
制作方法:①兩個塑料瓶,一個剪去底部,另一個剪去上部
②在瓶蓋上打孔,盜好瓶蓋。
③裝水、計量、作記號。
④依據記號劃分刻度。
⑤計時檢驗。
實驗名稱: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實驗材料:鐵架臺、線、擺錘、秒表。
實驗過程:連續測量擺在10秒內的擺動次數。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在每一個10秒內擺的擺動次數是相同的。
實驗結論:同一個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次數是一樣的。
實驗名稱: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實驗
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擺錘、秒表。
實驗過程:取長短不同的兩根細繩固定在掛鉤上,下端掛相同重量的擺錘,讓擺自由擺動觀察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分析數據。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相同時間內,擺線長的擺動次數少。
實驗結論:說明擺線長,擺動的慢,擺線短,擺動的快。
實驗名稱: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無關實驗。
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擺錘、秒表。
實驗過程:取長短相同的兩根細繩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掛不同重量的擺錘,讓擺
自由擺動,觀察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分析數據。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相同時間內,擺的擺動次數是相同的。
實驗結論:說明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無關。
實驗名稱:擺的快慢與擺錘長短的關系
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不同長度的擺錘、秒表。
實驗過程:取長短相同的兩根細繩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掛不同長度重覺的擺錘,讓擺自由擺動,觀察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分析數據。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在擺線一樣長的情況下擺長長的,擺擺動的慢。
實驗結論: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的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
實驗名稱:擺的快慢與擺錘重心的關系
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擺錘、金屬圓片、秒表。
實驗過程:把金屬圓片分別固定在距離木條頂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處,然后依次測出它們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分析數據。
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金屬圓'片離擺的固定點越近的擺動的越快。
實驗結論:擺的快慢與擺錘重心有關,擺錘重心離擺的固定點越近,擺的越快。
實驗現象:看到轉動90度、180度、360度擺擺動的方向基本不變。
實驗結論: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三、問答
錘體時鐘的鐘擺是怎樣計時的?
答:錘體利用本身受到的向下的重力來轉動齒輪,齒輪轉動時,擺錘同時擺動,使得齒輪操縱器的倒鉤松開,這樣齒輪就轉動一個齒,帶動指標轉動一
四、把相應的內容連接起來
測量時間的工具
彈簧測力計
測量力的工具
擺鐘
測量長度的工具
刻度尺
五、判斷題
1、鐘表是以時分秒來計量時間的。(√)2、水鐘是計時最準確的計時工具。(×)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由短變長再變短。(×)4、漏完一杯水的時間與孔的大小無關。(×)5、擺的快慢與擺線長短無關。(×)6、擺的快慢與擺錘輕巫無關。(√)7、最早的擺鐘是由伽利略制造出來的,(×)8、子夜是指晚上11點到凌晨1點。(√)9、擺在擺動的過程中,速度有時快,有時慢。(×)10、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11、調整擺錘的長度,使計時器能準確計量一分鐘時間。(√)
2、水鐘是計時最準確的計時工具。(×)
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由短變長再變短。(×)
4、漏完一杯水的時間與孔的大小無關。(×)
5、擺的快慢與擺線長短無關。(×)
6、擺的快慢與擺錘輕巫無關。(√)
7、最早的擺鐘是由伽利略制造出來的,(×)
8、子夜是指晚上11點到凌晨1點。(√)
9、擺在擺動的過程中,速度有時快,有時慢。(×)
10、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11、調整擺錘的長度,使計時器能準確計量一分鐘時間。(√)
12、擺的等時性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的。(√)
六、選擇題
1、太陽在頭頂時間大約是(B)
A、8點B、12點C、14點
2、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単位是(A),
A、天B、小時C、時辰
3、古代人們制作的利用太陽來計算時間的儀器是(C)
A、渾天儀B、滴漏C、日辱
4、同一個單擺,擺動一次的時間是(A)的。
A、相同B、不相同
5、日懸是古代利用光影來(B)的工具。
A、測定季節和年B、計時
6、下面(C)圖所示的擺在一分鐘里擺的次數最多。
7、下面(C)圖所示的擺的擺速最慢
8、小明家的客廳有一個擺鐘,一段時間內比標準時間走慢了,小明應該把擺錘
的長(A)o
調短
B、調長
七、科學探究題
圖1和圖2是同一個擺,圖2是將圖1中的擺繩放長,它們以相同的角度擺動,在15秒時間里,擺動次數多的是圖1,說明白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尼勒克县| 怀宁县| 江达县| 兰考县| 阿拉善右旗| 牡丹江市| 桐城市| 永仁县| 丰台区| 额尔古纳市| 宜昌市| 龙州县| 遂宁市| 开阳县| 新化县| 南靖县| 西乌| 宣恩县| 长海县| 浦县| 宁德市| 永川市| 吐鲁番市| 镶黄旗| 龙陵县| 布尔津县| 肇州县| 阿荣旗| 友谊县| 嘉善县| 永定县| 呼和浩特市| 年辖:市辖区| 扶风县| 明光市| 巴塘县| 西丰县| 四川省| 旬邑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