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一、基礎知識1、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提出了四種假說:1、地球不動,太陽圍繞著地球轉,2、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3、地球自轉,4、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通過實驗發現,四種假說都能形成晝夜現象,經過本單元的學習,我知道第四種假說才是正確的。2、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球體,地球處于宇宙中心,而且靜止不動。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繞著地球旋轉,并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3、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運動,并且21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處于宇宙中心。他的不朽著作叫《天體運行論》。4、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法國物理學家傅科通過實驗發現擺沿順時針方向發生偏轉,證明地球在自鼓。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傅科擺實驗。5、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比西邊早。北京在烏魯木齊的東邊,北京先迎來黎明。6、坐在車中,車向前行駛,兩旁的樹木就運動。坐在轉椅上,沿順時針轉動轉椅,周圍的景物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地球相當于一個“大轉椅",太陽、月亮有産升西落(順時針方向)的現象,地球應該是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轉動的。7、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左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徑,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由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也就意味著越是東邊的時區,就越先迎來黎明。8、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自轉一周大約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9、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卻1球公轉形成四季變化。10、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里不動的秘密。11、極晝和極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轉時,繞太陽公轉,地軸傾斜,保持不變,陽光在地球上的直射部分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移動形成的。,陽光直射北半球時,北極是極晝,南極是極夜,陽非直射南半球時,北極是極夜,南極是極晝。]2、地球運動的形式有自轉和公轉,運動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按逆時針)轉動,自轉一周是翌小時,公轉一周是一年。自轉的依據是期擺,公轉的依據是恒星周年視美,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公轉產牛的現象是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13、中國橫跨東五區到東九區。東西相差五個小時,北京位于東八區,烏魯木齊位于東五區。巴黎位于東一區,紐約位于西五區。東京位于東七區,倫敦位于東一區。二、連線實驗實驗名稱: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擺錘、圓形底盤。實驗過程:將擺和他的支架放在一個圓形底盤上,將擺擺動起來,慢慢轉動底盤,觀察擺的擺動方向。實驗現象:看到圓盤轉動90度、180度、360度時,擺擺動的方向并沒有隨圓盤轉動而轉動,而是基本不變。實驗結論:說明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實驗名稱:傅科擺實驗(地球自轉的模擬實驗)實驗材料:鐵架臺、細繩、擺錘、圓形底盤。實驗過程:將擺和他的支架放在一個圓形底盤上,將擺擺動起來,慢慢轉動底盤,觀察擺的擺動方向。實驗現象:看到圓盤轉動的方向與擺擺動的方向發生了偏轉,并且是沿順時針方向發生偏轉,而擺擺動的方向并沒有隨圓盤轉動而轉動,而是基本不變。實驗結論:由于擺能保持擺動方向不變,這就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實驗名稱:晝夜交替模擬實驗實驗材料:蠟燭、地球儀實驗過程:用蠟燭代表太陽,用地球儀代表地球,轉動地球儀,觀察地球儀被照亮的情況。實驗現象:看到地球儀轉動時,蠟燭光始終只能照射到地球儀的一半。地球儀自轉,地球儀的每一個地方都能出現晝夜交替。實驗結論:說明地球的自轉形成了晝夜交替的現象。實驗名稱:誰先迎來黎明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地球儀、學生數名實驗過程:1、在地球儀上確定北京和烏魯木齊的位置關系:北京在東,烏魯木齊在西。2、靖一組同學面向外拉成一個圓圏,代表地球;請兩位同學分別代表“北京”和“烏魯木齊",再請一位同學當“太陽”;先按照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轉圈,看誰先看見太陽;然后再自東向西(順時針)方向轉動,看誰先看見太陽。實驗現象:看到如果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北京先看見太陽;如果地球是自東向西自轉,烏魯木齊先看見太陽。實臉結論: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既然太陽的運動方向是東升西落,那么地球運動的方向就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是北京先迎來黎明看見太陽。實驗名稱:地球自轉方向的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大轉椅、學生、兩張白紙實驗過程:1、在一張白紙上寫上“北京”貼在東方的墻壁上,在另一張白紙上寫上“烏魯木齊”貼在西方的墻壁上。2、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個大轉椅,讓一名學生坐在轉椅上,讓轉椅逆時針(自西向東)運動時,先看到墻壁上的哪個地方,再讓轉椅順時針(自東向西)運動時,又看到墻壁上的哪個地方。實驗現象:看到如果地球是自西向東轉動,可見北京;如果地球是自東向西自轉,看見烏魯木齊。實驗結論: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既然太陽的運據方向是東升西落,那么地球自轉的方向就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方向轉動。實驗名稱:北極星“不動”的模擬實驗實驗材料:皮球、小紙片、紙板實驗過程:用皮球代表地球,在皮球上貼兒個小紙片,分別代表居住在的地球上的“人”,在一面墻上貼上畫有“北極星”的紙板,讓球沿著某一軸心逆時針自轉,軸心傾斜著對著北極星。讓小人能看見教室一面墻上的"北極星”不動。實驗現象:球上的小紙人會看到“北極星”不動,而其他的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轉動。實驗結論: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星不動的秘密。實驗名稱:四季成因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強光電筒、地球儀、鐵針實驗過程:用強光電筒代表太陽,用地球儀代表地球,在四個地球儀中間放強光電筒,在公轉軌道上確定A、B、C、D四個方位,,保持地軸傾斜方向北不變,在地球儀上同一地點上立一根鐵針,觀察針影的長度。實驗現象:看到針影的長度在A、C時適中,在B時最短,在D時最長。實驗結論:說明地球公轉形成四季。實驗名稱:極晝和極夜現象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實驗過程:用手電筒代表太陽,用地球儀代表地球,模擬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觀察兩極被照亮的部分。實驗現象:看到陽光直射北半球時北極地區始終被太陽照亮,北極地區處在極晝時候,南極地區始終照不到太陽,南極地區處在極夜時候,陽光直射南半球時北極地區始終照不到太陽,北極地區處在極夜時候,南極地區始終被太陽照亮,南極地區處在極夜晝時候。實驗結論: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形成與地球的自轉、公轉和地軸傾斜都有關。實驗名稱: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恒星周年視差)實驗材料:鐵架臺、木尺、圓片。實驗過程:在教室中央選一個同學當作太陽,兩個支架上分別掛上木尺,分別在木尺上貼圓片表示兩顆恒星,教室的走道當作公轉軌道,兩個支架“恒星”不動,使支架離走道的距離遠近不同,在走道上選A、B兩個點分別觀察兩顆星間的距離。實驗現象:通過資料對比發現:近時觀測,星星的視覺位置差異范圍小,遠時觀測,星星的視覺位置差異范圍大。實驗結論:在公轉的軌道上觀察軌道外的物體,會出現視差現象。觀察天空中的恒星,觀察到了恒星的周年視差,說明地球在公轉。填出季節。五、簡答題1、晝夜交替現象是怎樣形成的?答:地球的光亮來源于太陽光,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使得地球上同一個地方會出現明暗交替有規律的變化,形成了晝夜。2、四季是怎樣形成的?"答: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地軸傾斜,保持不變,繞太陽公轉,使得太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部分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地移動,使地球上同一地方得到的光和熱有規律地變化,形成了四季。3、怎樣解釋北極星一年四季保持“不動”?答:北極星一年四季保持“不動”是因為地球的地軸北端在一年中基本不動指向北極星,并且保持傾斜方向不變。4、極晝和極夜現象是怎樣形成的?答:由于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地球傾斜著身子繞著地軸自轉,導致太陽直射只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其它地區處于斜射,或者看不見陽光,因此在地球的南北極就會出現長達半年的極晝極夜現象。南北極季節相反。六、判斷題1、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地心說”的觀點。(X)2、北極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南極不會出現。(X)3、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公轉的方向一樣都是自西向東的。(√)4、北京比倫敦先迎來黎明。(√)5、同一時間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6、北半球在冬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南極。(X)7、傅科擺實驗證明了地球在自轉。(√)8、恒星周年視差證明了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9、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10、中國東西跨越四個時區,時冋相差4小時。(√)11、春分和秋分時太陽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X)2、北極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南極不會出現。(X)3、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公轉的方向一樣都是自西向東的。(√)4、北京比倫敦先迎來黎明。(√)5、同一時間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6、北半球在冬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南極。(X)7、傅科擺實驗證明了地球在自轉。(√)8、恒星周年視差證明了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9、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10、中國東西跨越四個時區,時冋相差4小時。(√)11、春分和秋分時太陽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X)烏魯木齊比北京先迎來黎明。(X)七、選擇題1、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C)。A、一個月B、一年C、24小時2、太陽的東升西落、地球的晝夜交替,是因為地球(C)形成的。A、圍繞太陽公轉B、圍繞月球公轉C、自轉3、在世界時區圖中,每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A).A、1小時B、12小時C、24小時4、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B)。A、一個月B、一年C、24小時5、春分或秋分時,太陽直射在(B)A、南極B、赤道C、北極6、地心說是由(A)提出的。A、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B、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7、日心說是由(B)提出的。A、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B、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8、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C)A、天空的頂部B、北斗星C、北極星9、在星星旋轉的照片中,圓環中心的亮點就是(C)。A、月亮B、北斗星C、北極星10、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偉大著作是(A)A、《天體運行論》B、《天論》C、《八十天環游世界》11、夏至時,太陽直射在(C),冬至時,太陽直射在(A)A、南回歸線B、赤道C、北回歸線12、我們看到太陽、月亮、星星有東升西落的現象,說明地球自轉的方向(A、自西向東B、自東向西13、太陽系有(A)顆行星。A、八B、九C、十14、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北半球的(c)。A、春季B、夏季C、冬季15、北極沒有的動物是(C)。A、海象B、海豹C、企鵝16、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B)0A、北京(東經116°)B、上海(東經121°)C、烏魯木齊(東經8)八、填表地球的形狀自轉的證據自轉方向自轉周期橢圓形傅科擺自西向東(逆時針)24小時小結地球及其運動的特點⑴地球及其運動的特點(2)研究的內容地球的運動地球運動形式自轉公轉地球兩種運動形式描述運動方式繞地軸轉動繞太陽轉動運動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自西向東(逆時針運動周期24小時(一天)365天(一年)運動特點地軸傾斜地軸傾斜,方向不變,角度不變判斷地球運動的依據傅科擺天體東升西落衛星觀測恒星周年視差星座季節交替衛星觀測地球運動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四季極晝極夜秋季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