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一、學習目標 1.知道聲音的產生原因并能說出相關的一些實驗。 2.知道聲音可以通過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3.知道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以及真空中人類是通過什么交流的。 4.知道聲波具有能量,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一樣。 二、知識點默寫 振動的物體能產生 ,但是人不一定能聽見它。音叉是發聲的物體,像這種物體可以被稱為 。 發出聲音的時候聲源在 ,當聲源 停止的時候,發聲停止了,但是聲音還在 。 聲音可以在 、液體和固體中傳播,但不能在 中傳播。在月球上不能傳播聲音,是因為月球上沒有 存在,所以在月球上人與人之間只有通過 傳播和轉換后才能進行交流。 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碰到大的障礙物后將發生反射,人們能夠與原聲區分開來的反射聲波叫 。 聲音具有 。當人用橡皮槌敲擊音叉時,人給了音叉 ,音叉作為聲源就振動起來,并且帶動周圍的空氣 ,這種振動的傳播形成聲波。 聲音傳遞的能量會變少,離說話的人遠一點,聽到的聲音會 。 不同介質中聲音的速度 ,同種介質中溫度不同時聲音的傳播速度也 ,當20℃的時候,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 ,一般聲速在 中傳播速度>在液體中傳播速度>在氣體中傳播速度。 例題解析 1、根據實驗判斷聲音的產生條件 [例題1]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B.?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C.?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解析]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有些振動用肉眼看不到,我們可以通過輕質小球是否被彈起判斷物體是否在振動。 音叉的振動不容易用肉眼觀察到,輕質小球被彈起說明音叉振動,把微波的振動放大了,便于觀察,故C正確; [答案]C 2、判斷生活中的聲音產生原因 [例題2]小孩用嘴吹氣球,由于用力太大,氣球被吹破了,發出“嘭”的響聲,這響聲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時振動發出的響聲?????????B.?吹氣時球內空氣振動發出響聲 C.?破裂時球皮振動發出響聲?????????????????D.?球破裂時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響聲 [解析]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振動都能產生聲音。小孩子用嘴吹氣球時,氣球內部氣壓增大,氣球被吹起來,當氣球被吹破時,球內的氣體沖出來,與外界的氣體碰撞,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響聲; [答案]D 3、判斷聲音的傳播速度和什么因素有關 [例題3]有一段長為18米的裝滿水的鐵管,將耳朵貼在裝滿水的鐵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聽到幾次聲音?(已知:聲音在鐵、水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依次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秒)(?? ) A.?1次?????????????????????????B.?2次?????????????????????????????C.?3次???????????????????????????D.?4次 [解析]人耳能夠分辨出兩次聲音的時間要間隔0.1s以上,分別計算出三種介質中傳播18m所用的時間,再得出能夠聽到幾次聲音。 聲音在鐵中傳播18m用的時間為: t1=sv1=18m5200m/s≈0.003s; 聲音在水中傳播18m用的時間為: t2=sv2=18m1500m/s=0.012s;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18m用的時間為: t2=sv2=18m340m/s≈0.053s; 由三次時間比較可以看出,時間相關不到0.1s,人耳分辨不出來,只能聽到1次聲音; [答案]A 鞏固練習 1.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液體可以作為聲源???????????????????????????????????????B.?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 2.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中寫到“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句詩說明了聲音是通過什么介質傳播最終被魚感知的(????? ) A.?空氣???????????????????????????B.?水??????????????????????????C.?空氣和水???????????????????????????D.?釣魚竿和釣魚線 3.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 C.?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4.在敲大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鐘聲的回音?????B.?大鐘還在振動????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D.?人的聽覺發生“延長” 5.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會被嚇走,這個現象可以說明(??? ) ? A.?只有空氣能傳播聲音???????????????????????????????????????????B.?空氣和水都能傳播聲音 C.?水不能傳播聲音??????????????????????????????????????????????????D.?聲音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傳播 6.以下是由于地震被埋在廢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大聲呼救????????????????????????????????????????????????????????????B.?靜等營救人員來營救 C.?用硬物敲擊預制板向營救人員求救??????????????????????D.?見縫就鉆,從廢墟中鉆出來 7.一種聲波從水里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 ) A.?變大???????????????????????B.?變小?????????????????????????????C.?不變????????????????????????????D.?不能確定 8.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音傳播速度相同 C.?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D.?聲音只能傳遞信息,不能傳遞能量 9.在敲響古剎里的大鐘時,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絕”,其原因是(??? ) A.?大鐘的回聲?????B.?大鐘仍在振動???? ?C.?人的聽覺發生暫留現象?????D.?大鐘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 10.魔術師表演“會跳舞的火焰”節目時,先在平臺上點燃一支蠟燭,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蠟燭附近,鼓面面對燭火。當他敲響小鼓,燭火就隨著鼓聲舞動。這一現象說明(??? ) A.?人的一種錯覺?????????????????????????????????????????????????????B.?燭火肯定被風吹動 C.?魔術師有一種神奇的力量????????????????????????????????????D.?鼓面振動發聲,帶動空氣振動 11.下列事例中,屬于固體振動發聲的是(??? ) A.?吹笛子發出的聲音??????B.?電鈴發出的聲音???? C.?潮水漲落發出的聲音??????D.?自行車爆胎發出的聲音 12.某中學有一個150m×70m大小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如圖),老師繞場一周試聽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處(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覺得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 ??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答案 知識點默寫 聲音 聲源 振動 振動 傳播 氣體 真空 空氣 無線電 聲波 回聲 能量 能量 振動 變小 不同 不同 340m/s 固體 鞏固練習 C 2. C 3. C 4. B 5. B 6. C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D 鞏固練習解析 1. C 【解析】根據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知識分析即可。 A.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聲源,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故B錯誤; 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D錯誤。 2. C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氣體和液體都能傳播聲音,據此進行解答即可。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的意思是:問路的人還沒說話,就在距離遠遠的地方搖起手來,那是因為怕小魚驚跑了,所以不回應問路人。在這個過程中,人說話的聲音首先通過空氣傳播到水面,再通過水的傳播到達魚的身邊,故C正確。 3. C 【解析】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A、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故A錯誤; B、聲音不能夠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故C正確; D、人耳只能聽到的頻率為20-20000Hz,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即使物體在振動,我們也聽不到聲音,故D錯誤; 4. B 【解析】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 大鐘被撞擊之后,會振動并且持續一段時間才會停止,所以大鐘會“余音未止”; 5. B 【解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會被嚇走,這個現象可以說明空氣和水都能傳播聲音。B選項符合題意。 6. C 【解析】大聲呼救,會浪費體力,且地面上的人不易聽到,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選項A不合題意;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不發出信號營救人員怎么會知道你在哪里?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選項B不合題意;因為聲音可以在固體中進行傳播,所以可以通過敲擊廢墟板或墻壁產生聲音并通過固體向外傳播聲音,這樣可以引起救助人員的注意,最后會獲得救援,方法可行,選項C符合題意;見縫隙就鉆,從廢墟中爬出來,如果不恰當的話,會卡在縫隙里,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選項D不合題意;故選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充當聲音傳播的介質;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音的傳播效果是不一樣的,固體效果最好,液體次之,氣體最差。 7. B 【解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速度不同。因為水是液體,空氣是氣體,而聲音在液體中要比在氣體中傳播快,所以聲音從水里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變小;故選B。 8. C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選項A錯誤;不同的介質,聲音傳播速度不同,選項B錯誤;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選項C正確;聲音即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選項D錯誤;故選C。 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不同介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9. B 【解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發聲的物體肯定在振動,據此判斷。 在敲響古剎里的大鐘時,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絕”,即大鐘仍在發聲,其原因是大鐘仍在振動,故B正確,而A、C、D錯誤。 10. D 【解析】 發聲體產生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質中的傳播叫做聲波。聲波借助各種介質向四面八方傳播。聲波通常是縱波,也有橫波,聲波所到之處的質點沿著傳播方向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聲波的傳播實質上是能量在介質中的傳遞。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當敲響小鼓時,周圍的空氣會傳播聲音,所以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空氣的振動又引起了燭火的搖動,所以當敲 響小鼓,燭火就隨著鼓聲舞動 ,D選項正確,A、B、C錯誤。 11. B 【解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發聲體的種類,哪個是固體,哪個就是正確選項。 A.吹笛子發出的聲音,發生體是笛子里面的空氣柱,故A不合題意;? B.電鈴發出的聲音,發聲體是鈴鐺蓋,故B符合題意;? C.潮水漲落發出的聲音,發聲體是海水,故C不合題意;? D.自行車爆胎發出的聲音,發聲體是車胎里的空氣,故D不合題意。 12. D 【解析】人和兩個聲源之間的距離相同時,兩個聲源發出的同一內容的聲音到達人耳時間相同,聽起來具有立體感;同一內容的聲音如果不同時到達人耳,就會相互干擾,含混不清。 由圖可見,乙和丁距離兩個聲源一樣遠,聲音同時到達,不會產生干擾,會聽起來比較洪亮;而甲和丙兩處則不同,距離兩個聲源的遠近明顯不同,兩個聲源傳來的聲音相互干擾,導致聽不清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