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聲音的特性 一、學習目標 1.了解響度、音調和音色的含義。 2.了解生活中和聲音的相關現象,并說出和聲音的哪些特性有關。 3.了解響度、音調的單位和意義。 4.了解人耳的聽力范圍,知道什么是超聲波、什么是次聲波。 二、知識點默寫 聲音的特性是 、 和 。 人耳所能判斷的聲音強弱的程度稱為 。 是振動的幅度,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 。聲音的響度用聲強級中的 這個單位來表示,符號為 。 示波器顯示屏上的水平軸表示 ,縱軸表示聲音的 。 物體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叫做 ,可以用 這個單位表示,符號為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通常為 。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物體振動頻率越大,音調 ,聲音越尖銳。 由于不同的人嗓音 不同,我們能夠容易地區分不同的人的聲音。 當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0Hz時,這種波就叫做 。醫學上使用的超聲波診斷儀,就是利用超聲波在不同物質中吸收和 的本領不同的性質制成的。當聲波的頻率低于20Hz時,這種波就叫做 。 例題解析 1、根據生活中的物品振動判斷聲音的特性和什么因素有關 [例題1]如圖所示,小秦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的快慢不同,他聽到的聲音不同。這表明(? ) A.?音色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B.?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 C.?響度跟人與聲源的距離無關????????????????????????????????D.?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解析]描述聲音的特征有三個:音調、音色和響度;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反之,音調越低;音色是發聲體本身決定的,可以用來區分是哪種樂器、動物或哪個人發出的聲音;響度是用來描述聲音大小的物理量,與振幅和發聲體的距離有關。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的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音調越低; [答案]B 2、判斷生活中不同聲音的影響因素 [例題2]古箏、古琴都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古裝影視劇中也常常出現它們的身影。然而,在劇中卻常常出現演員彈奏古琴,配的古箏聲音的穿幫鏡頭。我們發現穿幫是因為(??? ) A.?古箏和古琴的音色不同???????????????????????????????????????B.?古箏和古琴的音調不同 C.?古箏和古琴的響度不同???????????????????????????????????????D.?古箏和古琴長得不同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我們發現穿幫,是聽出了古箏和古琴的聲音的特點不同,也就是音色不同 [答案]A 3、通過波形圖來了解聲音的特性 [例題3]如圖所示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響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調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調、響度、音色都不同 [解析]通過比較波形圖的形狀,可知三者的音色關系;通過比較波形圖的振動幅度,可知三者的響度關系;通過比較波形圖的振動頻率,可知三者的音調關系。根據甲、乙、丙的波形不同,可知三者的音色不相同,故A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根據甲、乙、丙三者的振動幅度相同,可知三者的響度相同,故B選項錯誤;由于相同時間內,甲、乙、丙都是振動了四個波形,所以振動頻率相同,三者的音調相同,故C選項錯誤。 [答案]A 鞏固練習 1.古詩《春夜洛陽城聞笛》中有“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詩人辨別出是玉笛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B.?響度???????????????????????????????????C.?頻率?????????????????????????????????????D.?音色 2.以編鐘為主演奏樂曲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遠在商周時代就用編鐘演奏了,所謂“編鐘”是一列大小不同的樂鐘,按譜打擊就可以演奏。樂鐘的大小不同,主要影響聲音的(??? ) A.?音調??????????????????????????????????B.?音色???????????????????????????????????C.?響度?????????????????????????????????????D.?音樂 3.學校每周一的室外晨會上,常用的擴音設備是用來(? ) A.?加大聲音的速度???????????B.?提高聲音的音調????????????? C.?改變聲音的音色?????????????D.?增大聲音的響度 4.小科在學習《耳和聽覺》這一節時做了一些筆記,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 A.?耳是聽覺器官,所以在耳中產生聽覺????????????????B.?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 C.?人們將響度、音調、音色稱為聲音三要素????????D.?優美的音樂在一定時候也會成為噪聲 5.會場里的擴音設備是用來(??? ) A.?增加聲音的響度?????????????B.?提高聲音的音調???????? ?C.?改變聲音的音色?????????????D.?提高聲音的速度 6.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B.?響度?????????????????????????????????C.?音色???????????????????????????????????D.?聲速 7.碼頭上輪船汽笛聲能傳到很遠的地方,這是因為(?? ) A.?汽笛聲頻率高???????????B.?汽笛聲音色好??????????C.?汽笛聲振幅大?????????????D.?聲音傳播的速度大 8.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智能機器人Troika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的聲音與運動員的聲音音色不同??? 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5km/s 9.小名游覽一座古寺時發現里面有一個變音鐘,隨著鐘下燃燒的香火越旺,敲出的聲音越高亢。分析原因可能的是( ??) A.?香火使鐘周圍的空氣溫度升高,傳聲效果越來越好 B.?任何物體溫度升高時,振動發出的聲音音調都會變高 C.?香火使振動的振幅加大,使聲音響度變大 D.?香火使鐘的溫度升高,材料的微觀結構發生變化,鐘振動頻率改變 10.根據圖中所給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聲頻率范圍大????????B.?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 1000Hz的聲音 C.?人能聽到蝙蝠發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D.?5Hz的聲音只要響度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 11.如圖所示,同學們自制了一件小樂器,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敲擊的方法使其發出樂音,是因為里面的空氣柱振動引起的 B.?用同樣大小的力從左到右敲擊,音調依次升高 C.?向瓶子里吹氣也能使其發出樂音,這是因為里面的水柱振動引起的 D.?用同樣的方法向其吹氣,從左到右音調依次升高 答案 知識點默寫 響度 音調 音色 響度 振幅 越大 分貝 dB 時間 強弱 頻率 赫茲 Hz 20~20000Hz 越高 音色 超聲波 反射 次聲波 鞏固練習 D 2、A 3、D 4、A 5、A 6、C 7、C 8、C 9、D 10、A 11、D 鞏固練習解析 1. D 【解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大小叫響度,聲音的特點叫音色,據此分析判斷。 詩人能夠辨別出玉笛的聲音,是因為玉笛的聲音特點與其他樂器不同,即依據的是聲音的音色。 2. A 【解析】物體的材料、粗細、長度、寬窄、大小、松緊等都會影響它的振動頻率,從而影響音調,據此分析。 樂鐘的材料相同,它們的大小不同,肯定會影響振動的頻率,從而使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3. D 【解析】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響度表示聲音的大小,音色就是聲音的特色。 學校每周一的室外晨會上,常用的擴音設備是用來增大聲音的音量,也就是聲音的大小,即響度。 4. A 【解析】 A.耳蝸里的聽覺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聽神經傳進大腦,最后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故A錯誤符合題意; B.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確不合題意; C.人們將響度、音調、音色稱為聲音三要素,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凡是影響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就都是噪聲;音樂雖然優美,但是晚上人們都休息的時候播放,肯定影響人體的健康,也就是噪聲,故D正確不合題意。 5. A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色叫音色。會場里空間較大,聲音容易分散,因此聽到聲音很小。為了聽清聲音,必須增大聲音的響度,所以使用擴音設備。 6. C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據此分析判斷。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特點,也就是聲音的音色。 7. C 【解析】聲音的三要素為:音調、響度和音色,聲音的能量與響度有關,響度越大,傳的越遠,據此選擇。碼頭上輪船汽笛聲能傳到很遠的地方,是因為汽笛聲的振幅大,聲音的響度大,具有的能量大,故C正確,而A、B、D錯誤。 8. C 【解析】 A、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機器人的聲音也是由振動產生的,A不合題意; B、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真空不能傳聲,B不合題意; C、不同材料和結構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C符合題意; D、在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D不合題意。 9. D 【解析】“變音鐘”是說明鐘的聲音是變化的,“高亢”說明聲音的音調逐漸變高,這是由于燃燒的香火越旺,鐘的溫度升高,材料的微觀結構發生變化,鐘振動頻率改變造成的。 10. A 【解析】觀察圖片,分別確定人和蝙蝠的發聲頻率范圍與聽覺范圍,然后進行比較判斷。 A.人的聽覺范圍為:20Hz~20000Hz,人的發聲頻率范圍:85Hz~1100Hz,因此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聲頻率范圍大,故A正確; B.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 10000Hz~120000Hz,不能發出頻率為1000Hz的聲音,故B錯誤; C.人只能聽到蝙蝠發出的聲音頻率范圍:10000Hz~20000Hz,故C錯誤; D.5Hz低于人的聽覺下限20Hz,聲音再大,也不能引起人的聽覺,故D錯誤。 11. D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知道敲擊發聲和吹起發聲的原因不同,敲擊發聲是玻璃瓶和里面的水柱振動引起的,吹起發聲是瓶里面的空氣柱振動引起的。 A、用敲擊的方法使其發出樂音,是因為玻璃瓶和里面的水柱振動引起的,故A錯誤; B、用同樣大小的力從左到右敲擊,瓶內的水柱越來越高,振動越來越慢,頻率越來越小,因此音調依次降低,故B錯誤; C、向瓶子里吹氣也能使其發出樂音,這是因為里面的空氣柱振動引起的,故C錯誤; D、用同樣的方法向其吹氣,瓶子里的空氣柱越來越短,振動越來越快,音調升高,故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