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2、說出腎的結構和特點。3、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過程。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腎的結構和特點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有關腎的資料分析,培養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信息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了解腎的結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通過了解腎的功能與保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更加珍愛生命。重點難點:腎臟的結構和尿液的形成。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思考:(1)人體為什么要排泄廢物?不排廢物會怎么樣(2)腎臟有什么功能?引入課題。激發學習欲望,營造良好的氛圍。生命在于運動,人體的生命活動中會產生哪些廢物?這些廢物排出體外的途徑有哪些?學生合作,閱讀課本討論,并從中找出答案,嘗試歸納。教師展示,提示泌尿系統的工作量最大,排出廢物最多,是本節學習的重點。?廢物形式途徑二氧化碳、少量的水氣體呼吸系統絕大部分水、尿素、無機鹽尿液泌尿系統小部分水、尿素、無機鹽汗液皮膚教師補充:排泄和排遺的區別。?排遺:食物殘渣的排出(不是組織細胞產生的)排泄: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無機鹽觀察活動,認識泌尿系統的組成。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圖片及文字資料,認識組成,同桌合作,完成討論題。全班交流。教師出示圖片及正確答案。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形成尿液的器官?輸尿管:輸送尿液的器官?膀胱:貯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排出尿液的器官閱讀圖片,整體感知人體的腎臟,并與俗名相對應。學生描述腎臟的形狀、顏色。認識腎單位的結構學生閱讀課本腎單位部分,識圖作答腎單位的結構: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2部分,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腎小球是個血管球。腎小囊是由腎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腎小管彎曲細長,外面包繞著由出球小動脈分支所形成的毛細血管網。尿液的形成:血液?的成分:血細胞和血漿原尿的成分:葡萄糖、水、無機鹽和尿素尿液的成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形成尿液的過程:師生共同總結:血液是人體內的河流,而腎臟是人體內的污水處理器資料分析,比較血漿、原尿、尿液的區別。(1)、教師展示資料?某健康人血漿、原尿、尿液的成分比較(單位:g/mL)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尿素血漿907.000.100.720.03原尿990.000.100.720.03尿液950.000.001.502.00??????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課本23頁討論題1、2。1、血液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血液收集的人體代謝廢物(多余的水、無機鹽、尿素)都消失了。在腎臟內形成了尿液,從而排出了體外。(2)、人一晝夜形成的原尿和排出的尿液量不相等,而且差別很大。因為原尿中有很多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了。所以排出的尿量比原尿少了很多。尿液的形成:血液——原尿: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被濾過)原尿——尿液:腎小管的重吸收(重新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排尿的意義:學生討論總結尿液的排出,不僅起到排泄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教學反思:1、?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關注學生在教育教學教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性、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自立、強烈的“我要學”等主體意識,最終走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材設計,是本節課的設計力圖體現的特點。2、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課程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動力。本節課通過展示“腎小體內的液體流動情況”、“腎臟的外形圖”、“腎臟的剖面圖”、以及“動態的尿液形成等課件”,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利于培養學生????????????????????????????????一、泌尿系統的組成自主學習: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思考):1、人體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2、?根據觀察,你能說出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根據功能,你認為哪個器官最重要?出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思考):1.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是什么?2.說說腎單位的組成概況。巡回指導,幫助學生學習????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完成學習提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直觀的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二、尿液的形成分析: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過程:濾過和重吸收出示:小資料(某健康人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討論):1.比較血漿和原尿的成分,說明血液流經腎小球時,濾出了什么物質?還有什么物質沒有濾出來?(提示:用杯子里的過濾網來解釋腎小球的功能)2.比較原尿和尿液的成分,說明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主要哪些物質被腎小管吸收了呢?(提示用可樂瓶來衡量原尿和尿液的量,依此說明腎小管的功能)???分析并討論???隨教師講解看帶過濾網的杯子?看1.5L的可樂瓶,感受尿液和原尿量的差別通過小資料的分析,理解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過程。培養分析、合作學習的能力?用生活用具來解釋抽象的過程,使學生更形象直觀進一步加強學生概括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